- 给这本书评了5.0绕不过去的一本好书
回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书里有大量的资料之前都没注意到,很多细节也需要多一些其他知识背景后才能更欣赏这本有个性的历史分析书。既有丰富的考古资料做依据,又有不少大胆猜想。一本有骨架又血肉,更有自己灵魂的好书,我很喜欢。不过主题颇为沉重,即便开始的前三幕阅读起来轻松有趣,到第四幕免不了想快进的冲动,最后两篇终结和收场,也是开放式的结尾,没有最终定论,就像书里对文明奔塌的一段总结,是结束也是开始。最后看完本书的心情用两首钢琴小曲 Gnossienne No.1 和 No.3 总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被贸易联结的世界,也被贸易毁灭这是一段既不可思议又辉煌灿烂的历史。因为教科书对它几乎只字未提,我们对它的了解长期近乎空白。我们习惯阅读 “文明的自我发展史”—— 讲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何独立演化、绽放与衰落。而这本《文明的崩溃》却揭示了另一种历史的叙事方式:一部 “文明的互联史”。三千年前,人类世界第一次通过贸易与迁徙,编织出一个跨越大陆的网络。青铜、锡、玉石、文字、战争、信仰 —— 都在这张庞大的网中流动。正是这种交流让地中海地区的各个文明彼此滋养、共同繁荣;而讽刺的是,最终也正是这同一张网络的断裂,带来了那场横扫地中海与近东的崩塌。书本身的文笔并不算动人,更像是一部考据严谨的论文。它没有太多戏剧性的故事,却有充满洞见的思想。它让我们看到文明并非孤立的树,而是一片彼此牵连的森林 —— 当根系交错,也意味着一处的枯萎,可能引发整体的倒塌。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文明的兴盛,往往不是凭力量赢得的,而是凭连接维系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贸易能否阻止毁灭?青铜时代晚期爱琴海和地中海东部地区国际经济贸易历经 300 余年繁荣后,在公元前 12 世纪某天由于地震、干旱、内乱等不确定的原因,爱琴海某地一群暴民袭击了城镇,一部分被洗劫的流民又加入掠夺的队伍里向下一个城镇进发,就像一场瘟疫席卷整个地中海地区,赫梯人、迈锡尼人、迦南人、塞浦路斯人诸强逐一崩溃,埃及人在抵抗住第二次攻击后也一蹶不振。整个地中海地区人口损失 90%,古希腊线形文字失传,欧洲进入 400 年黑暗时代。为什么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国际化的贸易往来,在帕累托优化的系统里各方受益的情况下仍然不能阻止各国间的征伐?如果埃及实力更强些能 hord 住局面维持贸易秩序稳定,悲剧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贸易崩溃后不能退回到农业社会,却造成更严重的文明崩塌?为什么在当今更进步的全球治理框架下国际贸易秩序维持了 76 年后面临全球化的退潮,而 3000 年前的古人维持了 300 年?当今中国政府投资已不可持续,外贸受阻产能过剩,大量工业人员向服务业溢出,70% 以上城镇化使我们已无法回到农业社会,如何防止系统性崩溃,3000 年前的地中海也许会有答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