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07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甘于平庸

    本书是陈海贤老师的再版书,原书是 2017 年的《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但时过境迁,世间关于财富和成功的评判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财富来说,如果按 5% 的复利增长,每 14 年财富就会翻一翻,富二代要做的已经不是开拓进取,躺平守成是最好的策略。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的桑杰曲巴老人,一家孤独牧边 34 年,现在家乡故居成为纪念馆,在国人心中比很多富豪更成功。10 多年前炫富的 “京城四少” 和 “海天盛筵” 现在看都是暴发户的笑话,70 和 80 后还在为房子和车子焦虑的时候,10 后们已经进入二次元世界。看一本书就能改变自己是妄念,本书提醒我们不要把焦虑(“成功”)下传,有危机感的适合第一代初创者,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拼命内卷,争取阶层跃升,而到今天丰腴的社会,心理比较健康的共同点是青少年时期家庭能提供安全和乐观的,轻松的情绪环境,这样才会出现艺术的繁荣和科学创新创意,因为成功已经不是单纯用财富和地位来衡量,成功≠幸福,“甘于平庸”=“重新找回自己”。

      2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新找回自己

      读完陈海贤老师的这本《重新找回自己》,我脑海里乍现出了一颗正躺在淤泥里的种子,而种子满脸哀怨 —— 我本该是一朵盛开的花🌸为何落得如此境地!砰!砰!砰!这大概就是我自认为的当下的处境。我想要的人生,已经赋予了意义,就是对当下的境况和中间的过程有无限的担忧。而我所做的就是,时而为当下这个处境而努力三分钟,时而又跑去规划未来。最终,我更大压力山大了。为何,这头顶上的淤泥这般沉重,压得我几欲呼吸困难了。接纳该接纳的,改变能改变的,以及做出明智的区分和选择。这段话几乎是个人改变系列书籍必备金句,可真是出口轻飘飘,做到路遥遥。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如何平衡眼前的生活与遥远的梦想?如何在理想与平庸中获得平衡感?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匮乏感?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找到人生的意义?如何接纳,以及如何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转变?…… 所有的如何,都是因为自己的思维局势有了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就像拖延,是完美人设的不愿担责,是拖延症患者经常陷入巨大的空虚当中。他们经常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甚至怀疑整个人生的意义。进而,开始自责,开始内疚 —— 我为何?明明就知道!可是 “明明” 知道,要做的人却是我自己!从《自控力》那本书里我知道,内疚和自责能用于抵抗拖延是一种错觉。通常的情况是,我们在上一次拖延中对自己的态度越严厉,下次拖延就越严重。内疚和自责会让我们陷入 “放纵 — 自责 — 更严重的放纵” 的恶性循环。内疚和自责会降低我们的自尊,让我们觉得自己懒惰、一事无成,进而破罐子破摔。内疚和自责也会带来更多的压力,而压力会让我们更容易屈从诱惑。陈海贤老师在书里说:有时候,维持问题的,正是错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和接纳所需要的勇气和决心。接纳不是软弱,而是另一种勇敢。去承认生活的残缺,去应对因为这种残缺而产生的必然的失落,然后去其他地方寻找生活的出路。这是生命最伟大的创造。一段重新找回自己的旅程,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客服,利用 WOOP 思维重新输入自己的历程导航。过程如下:Wish:愿望。放松,深呼吸。想一个你打算在当天、当周、当月或本年之内完成的愿望。并把它写下来。Outcome:结果。想象实现愿望之后的最佳结果是什么。尽量生动地想象达成这个愿望以后的经历和感受。Obstacle:障碍。有时候,事情并非如你想象得那么顺利。找到那个妨碍你达成愿望的最严重的内心障碍。这个障碍可以是某种行为、某种情绪、某个观点或者某个习惯。重要的是,这个障碍必须是阻碍你行动的真正原因,而不只是表面现象。这需要你对自己的行为有深入的了解和剖析。Plan:计划。要克服或规避障碍的话,想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并把它熟记于心。想象这个障碍出现在何时何地。制订一个 “如果…… 那么……” 的计划重新找回自己还有个重点,就是放下过去,腾出空间留给当下和未来。结束 — 迷茫 — 重生,生活就在这样的循环中,滚滚向前。不要害怕旅途劳顿坎坷,其实英雄之旅就是一个主角成长过程,也是一个新生闭环。故事,是讲着讲着,才逐渐平顺和完整的。每次焦虑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不愿意去做?

        1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生的意义在于活出真我

        走到将近三十岁时,总有挣不开过去的枷锁,也看不见未来的方向。在刚刚毕业几年中,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某一方面不够上进,都会极为焦虑。从小在自我抗争中长大,明明内向爱独处,却要强装自己。明明喜欢变化和冒险,却做着一份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懂得适时隐藏自己,给自己打鸡血,唯独没有学会自我和解。心中一直抱着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顾着营造出 “努力” 的假象,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似乎这样就能摆脱茫然。当读到这本书意识到,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小的改变来实现。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人际关系,改变都是潜移默化的,发生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不要期待立竿见影的巨大改变,而是要注重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和每一个小事。通过积累这些微小的改变,最终会实现大的转变。持之以恒,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赫尔曼・黑塞说过:人的一生是自我寻觅的过程,在大大小小的路途上尝试并获得启示,没有人能得到完美的结局。回头发现我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描画一个 “别人” 的未来。可能是一个拥有卓越品质人,一个名利双收的人,一个能在世界上留下光辉印记的人。某一天忽然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变得更好,为什么要成为别人?我们不需要更好,也不需要比谁好,不需要成为别人,就这样成为自己。一个小小的火花,照亮一片小天地,就这样也挺好。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些心理問題

          有些心理問題連疾病都稱不上,但確實困擾著大眾對症下藥也很簡單:轉念。本書列舉了一些常見的心理門檻,比如:拖延、焦慮、坐 A B 之類的問題,陳海賢老師也大方的提供自己的看法,身為一個心理諮商師,能把自己諮商內容大方提供讀者閱讀,可以稱得上是掏心掏肺的著作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架上还放着之前买过的《幸福课》,多年后再次相遇这本《重新找回自己》,彼此间都经历了重大的人生转变。褪去浙大的光环,海贤老师依然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发挥着重大影响力,并且因为几档综艺节目被更多人所熟知,这些阅历给本书增订的内容添加了几分厚重,也增强了更多说服力。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挺佩服海贤老师书尾自曝的三处破绽,其实不管当时是什么情况,离开浙大,始终不是一个简单的抉择。我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否正确,命运无法把没有发生的那一面呈现给我们看,但我知道海贤老师一定背负着沉重压力前行过很长一段路。如果没有离开浙大,现在可能会是什么样呢?去年,我在混歌房的时候认识了一位有趣的教授,俩经常一起唱歌。后来才发现他竟是海贤老师的博士同学,也是我的浙大师兄,当时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李新宇教授。我想,海贤老师当时放弃的,可能大抵如此吧。当然,海贤老师早已找到自己的人生故事,我也正在努力中,给自己加油!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些路,只有走过才知道那段经历意味着什么

                2024—37      我从前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或者说不知道。等工作了多年之后,我学会在不同的声音里找属于自己的路。尽管在别人看来没有意义,但只要内心想去做的,坚持去做就好。生活是自己的,别人只是旁观者。别人能说得不多,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别人身上。      当有些坎过不去的时候,我会去学心理学的课,去看治愈系的书,因为有些困境必须得自己才能走出来。幸好身边有家人、有朋友,有那些支持自己的人,没有他们,不知道现在的我会是怎样。曾经尝试过换工作,结果失败了,依旧在原来的单位上班,只是心态明显地发生了变化,因为想过要离开,所以反而有了能跳出环境看处境的态度。没有绝对的稳定,一切都是互换的,所以做自己能做的改变,过好自己的生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走好自己的路就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有很多朋友。他们的主要 “用途”,是作为我的写作素材,来说明各种道理。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业界著名的专家。他开设了一门课,有很多用户,很多同学把他的课件打印出来,作为参考教材。他去很多地方讲课,做咨询,都会被问道:“你的书什么时候出?” 按理说,他已经有了很多的素材和专业基础,要出一本书一点都不难。他也曾这么想。可是几年过去了,这本书还没有面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为不完美,才需要追求

                    2015 年 4 月 13 日,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用一封仅有 10 个字的辞职信,触动了无数职场人的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陈海贤老师在这本《重新找回自己》中提及此事,指出这封辞职信击中了人们心底对于逃离庸碌生活、追寻未知的渴望。那么,“远方” 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作者解释说,“远方” 并非仅仅指地理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 “不同”。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在不同的环境中遇见不同的自己,尤其是在困境中,“远方” 象征着改变现状的无限可能。然而,仅仅让身体去远方并不能真正带来改变。若一个人的内在没有发生变化,他乡终将变为故土,厌倦和疲惫也会随之而来。要真正实现现状的改变,我们必须深入到内心,积累新的体验,促使内在发生转变。如何丰富内心的体验呢?除了 “行万里路”,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欣赏身边的风景,学习新的技能,结识新的朋友,或是像阅读这本书一样,打开与自我对话的新空间。在本书中,作者以丰富的咨询案例为基础,通过 “理想与平庸”“匮乏与不安”“爱与孤独” 等 9 组词,为我们提供了与自我对话的窗口。他提到,成长型思维意味着不要等待能力足够再去做事,而是通过做事来培养能力;理想的家庭需要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人际关系中需要保持适当的边界,避免过于亲密而失去自我;而去远方虽然艰难,但安于现状同样有风险。这本书就像是一本解答不完美人生的指南。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面对和处理 “不如意”。我们需要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间找到方向,跨越迷茫,最终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要怕,人生可以慢慢来

                      这本书给予了我一份力量,回归内心的力量,回应内心情绪的力量,以及被理解的力量。人生中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和转变,其实,你只要坚定往前走,哪怕步履缓慢,很多时候,在逐渐走出现实困境的同时,也在逐步走出自己的心灵困境。很多时候,我们的冲动,焦虑,不安的产生,也有它内在的节奏在的,你得经历过这些,才能在迷茫中重生。人生故事的结尾可能并不会如我们当初所料想的那般,但行至结尾处,我们总能找到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故事结局。因为我们的心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相信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实现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我认知:书中强调了通过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通过自我认知,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和潜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2. 自我接纳:书中提到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缺点,而不是刻意追求完美或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我们要重视自己的内在感受,尊重自己的选择和决定。3. 自我实现:书中强调了通过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来找回自己。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期望,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总的来说,《重新找回自己》这本书通过探讨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重新认识自己,找回内心的平衡和自信,实现个人成长和幸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书中遇到相似的人。

                          谢谢你,陈海贤老师。当看到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看到他们曾经也和自己一样,有过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不好的时候,感觉自己瞬间被治愈了。想到自己并不孤独这一件事,感觉就很好。接下来的日子,虽然我依然会有很多缺点,但我同样也有大量优点,我可以把我的所有优点利用起来,以长处做出事情,而不是盯着自己的短处苦苦内耗。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新的一年,改变!

                            “他眼中的光和每一个学生望向他的眼神,让我知道,经历、得失、意义终融于时光,积累为人生,它仅属于你,独一无二。”      除夕前,读完了这本书,其实,每一次的转变都伴随着或多或少的痛楚,21 年从体制内裸辞,能体会到海贤老师当时的那种心境,快 3 年过去了,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体会,因为不想自己的生命故事被 “n 年” 后省略,也正是在阵痛中重新发现了自己,如果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依然会选择走艰难的路,因为,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只有一次!让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开出绚烂之花!明天就是除夕了,希望新的一年,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努力!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旦行动,就有新发现

                              就像书中讲得,有些事情想是想不明白的,你只有身处其中,才会发现自己的适应能力有多强。作为一个高敏感人,书中很多案例仿佛都有自己的影子,而陈老师的每一次回答都能瞬间点亮自己,原来人生就是一趟寻找自我的过程,解开难题的答案在我们自己在手上。读完这本书,2024 年,我有信心拆掉思维的禁锢点燃内心的火种,找回棒棒的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只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才能找到走出困境的路径。转变是很艰难的,它充满了混乱、反复、纠结,没有干脆利落的离开,也就没有容易的走出来。结束 - 迷茫 - 重生,结束也是新的开始,愿我们都能重新找回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转变和自我重生

                                  这是一本关于转变和自我重生的书,我很庆幸自己是在这本书 “再版” 的时候才第一次读到它,因为再版里有海贤老师时隔几年后的批注。这些反思、启发、补充能让我看到时间的力量,也能看到成长性思维能给人带来的改变。“转变就是这样,你离开了一个曾经保护你的部落,孤身一人来到荒野,重新寻找新的部落。” 这本书的结尾,在看到海贤老师描述从浙大辞职这一段,屏幕前的我几度湿了眼眶,强烈的共鸣,以及过来人给予的力量。这让当下的我知道,它不过是又一次转变,是重启,也是新生的开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当前压力、焦虑、内卷等裹挟的当下,我们越来越感到身心的 “动荡”: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如何平衡眼前的生活与遥远的梦想?如何在理想与平庸获得平衡感?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匮乏感?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获得人生的意义?如何接纳,以及如何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转变?……🌈《重新找回自己》是知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暖心之作,也是能够帮助当代人解决心理困惑和难题的作品。🌈全书分为九大章节,书中既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又有丰富动人的心理咨询案例,还有与案例相对应的实践方法。而且陈老师在每个章节的最后加了 “多年后的回望”,成长后的陈海贤来回望六年前的陈海贤,读者能从中看到陈老师文字蕴藏的智慧、豁达、淡然,以及令人温暖的气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管当下是否焦虑或倍感压力,这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书中列举的案例有共通性和个性,得出的结论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有建设性的中肯之言。从中我找到自己很多问题,也愿意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哪怕有些真解决不了,也会不较那个劲,我会选择把它们放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转变

                                        生活本来就是结束 — 迷茫 — 重生这样子,循环着,干嘛要赋予它一个意义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接受真相:一切并不完美

                                          花了几天零星听完这本书,还要再看文字。曾经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经过了很长一段认识世界真相的路。可能这条路还没有完成,海贤老师的文字印证了我的经历和想法,给我了肯定和继续的力量。更多的想法是在听书的过程中闪现的,没有记录,或者重看文字的时候,再把冒出来的想法记下来。很幸运,很感谢。@陈海贤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