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适合作为了解天文学的第一本读物。4推荐。本书为读者提供一个天文学的滤镜。通过这枚滤镜,我们重新看梵高的画,看凯撒的故事,看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会有一种 “居然是这样” 的感觉。好家伙,一个两个都是夜观天象的高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怀着好奇心探秘天文学的人脉

      说到天文学的用处,现在的眼光看来那就是去探索外面的未知世界,地球资源逐渐枯竭的时候用太空资源来弥补;也实现马斯克移民火星计划,创造一片新的太空文明。而天文学的历史也很久远了,最开始的观星象认为地心说的天圆地方到后来有日心说的椭圆轨道运行,都是天文学的发展。而在这发展过程中天文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像书里说的那些一样。再回想一下,书里介绍的都是西方世界的应用。再反过来回想下中华文明中也会有一些这方面的体现。首先在艺术领域能想到的就是画家水墨画中,画中两边是山,中间就是一条河流,上方有一轮明月挂在远方,水里还有相对应的倒影在其中。而在历史发展中,避免不了王权变换的过程,而在这其中战争就是主要的,能想到可能利用天文学的就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吧,草船借箭的时候能够通过天文算出来好的时机,那就是对方既看不到自己又很怀疑有人来攻击,就只能靠放箭来判断了,另外就是火烧赤壁的时候也能判断出潮汐风向,从而很好地达到目的。而在文学方面,那就是唐诗宋词了,例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等等。就能看出来天文中的月亮对于文学作品的寓意是很重要的。再到现在,我们了解天文学的目的,就可以多一些视角了,包括欣赏艺术、创作文学、更好地理解历史,也可以更好地应对包括台风或可能出现的战争在内,有更好的决策。作为狐狸型的人,总会怀有好奇心,这本书就是了解天文学的入门好书,能够帮助我们跟其他知识结合起来,更好地绘制自己的知识网络。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比侦探小说还精彩的天文学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的基础学科,为何这本书形容天文学能万用呢?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天文学教授,他特别擅长把天文学和艺术、文学、历史结合在一起,并对历史事件中的地理定位和时间做出精准判定。这本书就是他通过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天文学可以在很多领域发挥作用。比如,二战期间日军偷袭珍珠港,在时间选择上有什么深刻用意吗?日军偷袭行动发生在 1941 年 12 月 7 日夜晚,那是一个周日。休息日夜晚行动,是美军防备最松懈的时候,这很好理解。但是 12 月前后有很多个休息日,为何偏偏选择了 12 月 7 日呢?这里面可是有门道的,偷袭只能选择夜晚行动,趁着夜幕隐藏自己的身影,但是完全漆黑的无月夜,美军是看不见日军,但是日军自己也是抓瞎的。无月夜不行,满月可以吗?满月夜的亮度最大,方便看清要攻击的目标,但是没法隐藏自己。日军需要在隐藏自己和看清方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天文学家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通过计算,选择了满月后的第四天,月亮亮度达到满月亮度的 88%,这时最合适。12 月 3 日是一个满月,所以,四天后,也就是 12 月 7 日,日军趁着夜色发动了珍珠港偷袭。【️公众号 DoctorCC,领取本书听书红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多一个角度看世界

          在得到听了本书的解读,于是快速浏览了本书。天文学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离我们很远的科学,在城市中的人仰望星空的机会越来越少,读完这本书会让你重新点燃仰望星空的念头,会让你学会敬畏自然,敬畏艺术。同时也让我明白,通过天文现象也是找到问题答案的一种方法。环境可以伪装,人可以说谎言,到是天空中的星星会看到这个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万用天文学》

            本书作者和团队成员利用天文学知识解决了艺术史、文学史和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疑难问题,证明了天文学不是无用的知识,而是破解人类历史中很多重大问题的一把钥匙。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一,通过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案例,展现天文学在探索历史重大事件中的应用。第二,通过对凡高画作的分析,展现天文学在还原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应用。第三,通过莎士比亚、玛丽・雪莱的案例,展现天文学在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应用。通过本书,我们了解到天文学可以在这么多科学以外的领域发挥作用。天文学利用对星空的计算和还原,可验证艺术品、历史事件的记录和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星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天文学的计算与历史记录相互验证,还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了解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刻,探索人们确定某个行动时间的原因,理清人物之间的关联。最后,我们来解开一开始留下的悬念,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和月亮有什么关系?天文学家知道,月亮围着地球转,大部分时间里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会在一个不大的范围之内变化。但是,1912 年 1 月 4 日,月亮和地球的距离特别近。根据计算,当时月亮和地球的距离比正常的时候减少了 3 万多公里。在最近的 1400 年的时间范围内,月亮和地球从来没有这么近过。巧合的是,当时正好还是一年当中地球距离太阳最近的时间。所以,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都达到最大值。两种引力共同作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海潮。也就是说,1912 年 1 月初,海水猛涨,超过了以往的海潮水平。海水剧烈涨潮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在大西洋北部,靠近格陵兰岛、冰岛和爱尔兰等地,冬季的冰川在春天之后破碎,形成的冰山漂浮在海面上。但是,大部分冰山都会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搁浅,停留在浅水处静止不动。而月亮造成的巨大的海潮,会让这些已经搁浅的冰山重新飘浮起来。经过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大量重新漂浮的冰山随着大西洋的洋流移动,最终成为泰坦尼克号的障碍。 你看,遥远的月亮的异常,造成 1 月初的海潮变化,又导致了 4 月中旬的一场海难。大自然在我们意料不到的地方起作用,而天文学帮助我们追查其中的蛛丝马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天文学侦探

              用天文学知识推算艺术画作创作时间以及景象、历史事件(马拉松之战、泰坦尼克号沉迷、珍珠港事件、D day 等)发生的原因、文学作品描述的天文奇观。有理有据,但读起来缺乏参与感,没有做侦探破案的体验,主要是我对天文学知之甚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文学的确可万用

                知道这本书缘起于得到听书。借助天文学,进一步了解一些大事件、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绘画作品、文学作品,这让我很是惊喜,于是将这本书放入书架,每天听一点。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特别有感触的还是天文学辅助解读绘画作品,特别是解读梵高的作品。我喜欢印象派,喜欢莫奈、梵高。去年因为高糖引发白内障严重,在观看风景时,深切理解了印象派,也因此意识到梵高等人的绘画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所以,当后人也那样画星空时,我认为有相当一部分仅仅是表面的模仿,只是在画皮毛。看了万用天文学这本书,就更坚定了自己的观点,了解到梵高有一定天文学水平,果然,他画的是真实存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欣赏认可义务教育各科新课程标准倡导核心素养导向,倡导跨学科教学。跳出问题思考问题才可能找到好的答案,我们的认识、学习如果能有更多的角度、层面,会有更多的收获。万用天文学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示范,世界如此美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听书吸引过来看电子书的,确实是一本非常好读的小书。讲述了在几个人类历史事件中,天文学因素的影响,或寻找天文学的证据从而求证史实。我觉得能在现在通过各种天文学规律反推到以前的某个历史时间点的各种天文信息,是人类智慧的重要体现。而且有些天文学因素甚至对历史事件有决定性的影响,从中也看出了天文学的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除了考古学可以解开重大谜题外,天文学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解读重大谜题。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