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8
4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推的偶像 燃起来了

    这一本《偶像失格》的日文书原名叫做《推し、燃ゆ》直接翻译过来就是 “我推的偶像,燃起来了” 意思就是说我的偶像塌房了,就像房子烧起来一样。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获得了日本 164 回 "芥川龙之介奖" 同时也让 2021 年日本精装书的销量第一可以说是叫好又叫座如果你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也有喜欢的偶像那就来看看这本书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00后少女痴迷追星记

      看了本书的家长,知道如何与追偶像的孩子相处了吗?恐怕,也没有几个家长会看吧?原来是你们那孩子推向了偶像啊!有一段主人公童年的记忆,触动了我。回忆起来,可以追溯到汉字四的写法。明明之前是一、二、三,为什么四会是那种形状?而且一是一画、二是两画、三是三画,为什么四是五画、五反而是四画?老师叮嘱 “要多写几遍记下来哦”,从一到十我写了一遍又一遍,却总不能像大家那样熟练掌握。妈妈经常让我和姐姐光里一起泡澡,要求我们背九九乘法表、英文字母表,顺利背出来才允许出浴缸。我总是迟迟出不了浴缸。文字漫天飘浮,姐姐接二连三地吐出陌生的词汇,我却无论如何都连接不起来,泡到快昏厥了,妈妈才会说 “算了”,然后把我抱出来。早已闯过难关的姐姐身上包裹着印有卡通角色的浴巾,死死地盯着我。某一天,她忽然说:“好狡猾。”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细腻的表达出了偶像宅的心理感受。

        感同身受。不过生活总要继续,还要继续寻找活下去的意义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追的不是明星,而是无序世界中的那一点秩序感

          平地一声雷,偶像塌房爆大瓜。这是最近发生在真实生活中的李某某 PC 事件,也是获得 164 界芥川奖的小说《偶像失格》中的故事。负面事件之后,偶像可以说:退出江湖,当一个平头老百姓。可是曾经付出真感情的粉丝们,该何去何从呢?今天小卓子就带着大家一起看看《偶像失格》这本书,聊一聊:1、今天的追星和以往的追星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塌房的是偶像,活不下去的却是粉丝?3、伤心的粉丝该如何走出塌房事件?01. 我追的不是明星,而是 “秩序感” 4 岁那年,明里第一次看到少年偶像上野真幸,当时他扮演的彼得。潘像精灵一样从天而降。14 岁那年,明里开始追逐偶像的一切。影视作品、音乐专辑、电视节目、广告代言、周边商品,她的生活被象征应援偶像的蓝色层层包裹。明里活成了大家口中不可思议的追星族:不在现实世界中发展一段对等的关系,却宁愿对着空气单方面输出 “我爱你”。可是就是这个怪咖,却是全书中情绪管理最好的一个人。在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焦虑感终将因为一件小事儿暴雷。明里的妈妈会为新买的电饭锅手柄坏了而嘟囔更多;因为排在这件小事儿之前的年迈的母亲病情恶化、直属下属突然怀孕、远在异地的丈夫归期突然改变等大事早就瓦解了妈妈所有的抗压力;明里的姐姐会因为一句不顺心的话就爆发争吵;因为一直以来不仅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还要兼顾不争气的明里的学习成绩过早吞噬了姐姐的全部耐心。全家只剩下明里在焦虑面前应付得很好。虽然她学习成绩很差,有轻度注意力缺陷,被妈妈拿来和姐姐比较,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打工时候也总被人挑毛病等等。因为明里有一个对抗无序世界的小天地:满满当当的展示架上,按年代顺序收纳着偶像上野真幸 DVDCD、杂志以及宣传册;海报和写真按照湛蓝、纯蓝、浅蓝、蓝绿等色调有序布满了整面墙。在这个小天地里,明里感受着一种与现实不同的味道: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偶像都始终在那里。如果说以往的追星是热衷影视作品和歌曲,那么今天的追星则是看重稳定的人格。稳定的人格代表秩序感,而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有序的时间或者空间来卸载外界无序的混乱,正如明里说这是她生活的脊梁,支撑她继续勇敢下去。02.“秩序感” 的核心是自己拥有掌控权听说偶像打了粉丝。这件负面新闻让明里一直以来熟悉的 “秩序感” 有了危机。这种危机不仅是偶像总有一天也会退团、退圈,甚至被逮捕;更是一种 “还能不能把自己的秩序感放在其他人身上?” 的担忧。虽然明里更加积极应援,可是最终也没拦住偶像终究回归普通人的决定。偶像完成了最后一场演出,明里不得不在生活中拼命寻找新的 “秩序感”。穿着运动鞋,还能险些被盲道上的凸起绊倒;在挎包里摸索交通卡,莫名一个尖锐的东西微微划过指甲,竟然是没扣紧的别针;想去偶像的家看看,却发现一个短发女人抱着一堆衣服走了出来;坐上错误的巴士,险些弄丢了交通卡。生活的无序还是如常,并不会因为偶像塌方匀出一部分有序,让明里重新安置她想要的秩序感。还是一样凌乱的房间里,一直忘记收的杯子、残留着汤汁的盖饭、遥控器,找不到一点点秩序感。明里抓紧手中的棉签盒子,想要砸碎眼前这个无序的生活。可是棉签散落一地,无序吸引无序,混乱只会更混乱。在这样的房间里,明里垂着脑袋,趴在地上。偶像为什么打人?偶像为什么毁掉最宝贵的秩序感?明里再也得不到答案,这已经超出了她能控制的范围。把秩序感放在外界,犹如踏上一条预定失败结局的传送带。而要想摆脱这条传送带,就要回头拼命跑,把维持秩序的能力留给自己。03. 三件小事儿打造自己贴身的秩序感《偶像失格》的最后,明里并没有迎来新生,她没有从塌房事件中走出来,不禁让人唏嘘。可是,日子不仅要过,还要继续好好过。该怎么活得比明里幸运,重新找到秩序感呢?这并不容易 z 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儿出发,先让自己贴身的生活有秩序起来:第一,在早上制造小确幸,让心情有序起来。我每天早上会刻意早到单位 5 分钟。在这 5 分钟里,坐在车里单纯地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以前停好车直接就去办公室。一路上我的腿都像灌了铅,想到马要被迫接到很多额外的工作,而计划内的工作又毫无进展,焦虑的情绪从脚底涌上了头。可是有了这 5 分钟,虽然今天又要被安排很多工作、被很多电话烦恼、还有领导的无明业火等等,但至少我还有 5 分钟属于自己的时间。一切并非完全无序。我顿时少了很多焦虑,连脚步都轻盈很多。小确幸可以中和小烦恼。在安排日常活动时,优先给自己一份小确幸,就能扫除后续的无序。第二,有条理地生活,让环境有序起来。要想维持秩序感,生活就要有条理。条理从哪里来呢?以往我的方法是隔一段时间来一次大扫除,然后坐下来欣赏杰作,等着一切又慢慢变乱。这就意味着下次大扫除,我就要酝酿勇气。是继续忍受还是豁出去大干一场?纠结本来就是一种无序的状态,这无疑给我增加了对抗无序的负担。秩序就像家务活一样,需要日复一日地维护。一方面越干越纯熟,增加了成就感;另一方面,无需多想就已经随手完成,既减少了纠结的无序感,又维持了条理。第三,学会告别,让关系有序起来。以前我觉得和外界较好的状态是:和平共处。可是后来我发现,要做到 “和平共处” 是有前提的,“你有多大能力,才能维持多大范围的平衡”。经营一段超过能力圈的关系,不仅自己一片混乱,对关系本身也是一种破坏。因此,我慢慢学会了做减法。根据我的能力圈经营贴身的关系网,在这里,风也好,雨也好,大家都觉得无伤彼此。尾记:任凭外界世事变化,内心总能鱼鱼雅雅。这是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的生活态度,更是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的生活哲学。愿你在这本《偶像失格》中能开启这样的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女性书单】《偶像失格》一场分裂的盛宴

            🔸“对于高中一年级的我来说,痛楚已经在漫长岁月里与肉体相互融合,潜藏其中,偶尔想起也仅仅是感到麻痹。而当时,我仿佛回到了摔倒就会自然流出眼泪的四岁,是那种疼痛。痛觉蔓延开来,肉体逐渐找回感知,粗糙的影像也释放出色彩与光芒,世界随之变得鲜明。”🔸作为一个老二次元,书中高一女生明里的感受,大都是我可以想象的。刚刚的语句是明里初次对偶像的 “心动时刻”,我相信这也是很多饭圈女孩经历过的瞬间。但当我翻开这本小册子时,迎面扑来的却是饭圈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强烈的【分裂感】,一个十四岁小姑娘,正在被撕扯,因为她的偶像 “塌房” 了。🔸在饭圈里因为认真写分析和 repo 小有人气的明里和那个被退学继而父母被 “扔” 在外婆房子里的明里,究竟哪个才是真是的?或许都是,但这两重身份的巨大的差距,让一切变得割裂。自己身上那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病症,时时刻刻用来和自己比较的优秀姐姐,父母的失望,甚至那些来自于打工地点 “现实世界中男人们” 的调侃,这些都在消磨着这个小姑娘对于投身现实世界的意志。毕竟面对一个自己根本无法跨越的鸿沟,任谁也不可能有纵身一跃的胆量。于是对于偶像的追寻成为了她唯一的脊梁。🔸书中描述了很多狂热粉丝们的追星行为,也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存在。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这个时代里最鲜明的代表。正如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中所陈述的,数字化时代使得人们更容易无视 “他者” 的存在,从而寻找到同者、志同道合者,从而导致我们的经验视野日渐狭窄。它使我们陷入无尽的自我循环之中,并最终导致我们 “被自我想象洗脑”。而这其实是一种 “自恋” 变体(此处的自恋我认为是一个中性词)。🔸从偶像的行为上寻找意义,这或许才是追星的本质,而对于缺乏意义感的当今社会,偶像的出现,恰逢其时。而这本书的意义,在我看来正是向大家描绘了一个高一饭圈女孩如何寻找意义的过程。但让我印象最深刻却是明里在偶像塌房后的饭圈女孩日常。🔸“我任凭自己迷路,坐上错误的巴士,还险些弄丢了交通卡。最终到达离家最近的车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我回到了家。即使回到家,现实里也只有散乱的衣服、发圈、充电器、塑料袋、空纸盒和翻了面的包。为什么我无法普普通通地生活?作为人,为什么我连最低限度地活着也做不到呢?我并非从一开始就想将生活搅得一塌糊涂。仅仅是活着,就像慢慢地变成堆积的代谢物。仅仅是活着,我的家就崩析分离了。”🔸这种意义载体突然间倾倒瞬间和原本撕裂的两个次元迅速被现实末磨平的剧痛,或许只有真正体会过的人才能理解。🔸好在,最后明里捡起了被她摔在地上的棉签,毕竟真的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这个女孩,还是在不断寻找意义载体的我们,或许都需要翻开这本书来感受,感受这场分裂的盛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似乎挺火的小说,但因为不追星完全缺乏那种心境,很难共情,她爸妈、姐姐我倒很容易就共情了。追星买个海报,能力范围内买个 CD 听个演唱会就顶天了,花着爸妈的钱还买一备二的买周边,惯的。抛开主人公的故事,写法、思想也没啥可圈可点的,就当观摩了时下追星孩子们的世界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偶像失格?粉丝合格了吗?理智追星助力自我成长

                在我眼里,一个科学家,一个作家,一个乐队,一个演员,甚至是朋友和路人,能给我带来积极向上正面影响和精神愉悦的人都是我推,都是我偶像。“不能因为演员的一些不良品行而否定 TA 的演技 TA 的作品”,这是一个朋友教会我的。“真觉得如果我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没有资格粉这么优秀努力的人​”, 这是肖战让我意识到的。理智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应援,是我作为粉丝的基本修养。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笔细腻而真实以前对那些疯狂追星的人不理解,看了这本书渐渐明白了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可笑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看完之后,只有心酸和无奈涌上心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只能说可能有文化差距,不知道为何如此短的书,如此题材居然是获奖的。本人不追星,或者说只看看不真金白银的追。里面的一些心理描写,包括打工买专辑,投票的经历都很真实。作为一个妈妈,更多的是感慨。是家庭的不开心导致了要把生活的重心放到追星上,本质上是没有目标,不想未来的空虚。人还是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只有站在更高的地方,才能看到更广阔的风景,才能有更大的格局和价值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嗯,我有点理解小姑娘了

                      人与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哪怕是男女之间,小姑娘病态的追星。资本创造的偶像的面具。因为不真实,所以靠近了女生所有的幻想,让女生着迷。。。因为不真实,所以靠近了男生所有的幻想,让男生着迷。。。而打破这一切的荒诞的 —— 不过是现实的一件衬衫,一双袜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迷恋一个人没有错,但是真的应该挑一个靠谱的对象

                        在 14 五岁的年纪,迷恋一个虚无缥缈的偶像是每个女孩无法回避的坎坷。真心地付出,不求回报地爱一个人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不过是长大后看着一大堆周边应援,多半是苦笑一下,在心里骂一句 “你这个十足的傻瓜”。但是爱到这种生无可恋的情况,就是相当的病态了。如果我说是资本的运作榨干这些未成年人的最后一滴骨血,未免显得我有些老气横秋。这种不吃饭也要买下偶像 100 张 CDQQ 音乐的数字 CD,中国的数字化比日本做的好态多了),在中国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而且本书的主人公还是自己打工赚钱去追星的。单单是这样就已经让我很敬佩了。在这个精神空虚到极致的年代,连培养一两个有益身心的爱好听起来都是奢侈的事。就好像好吃的永远都是热量高油炸的垃圾食品。几乎没有人对着青菜豆腐执迷不悟的。作者把那少女的痴迷和无奈的心理刻画的很细。凡经历过的人都有昨日重现的感觉。推荐给同病相怜的小仙女们。希望她们也有恍然大悟的一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83.《偶像失格》

                          1. 为什么会喜欢崇拜一个人到这种地步?“真是愚蠢的问题。哪里需要什么理由?一旦喜欢上他这个存在,他的脸、舞姿、歌声、语调、性格、动作等,围绕着他的一切都会变得迷人。”“我的生活计划取决于偶像的行程。”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偶像带给粉丝的意义。他们甚至会称其为 “邪教”。但是如果生活顺心如意的话,如果自己活成想象中的完美样子不再愚笨不在被嘲笑,如果妈妈和姐姐没有 “贬低” 我的自尊 (即使在外人眼里,她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估计就没有 “丧心病狂” 的明里。2. 疯狂追星注定是一场失败的 “单相思”。“人们致力于构筑平等的关系,付出了便期待回应,因此极度失衡的单方面追求会被判定为不健康的关系。压根儿没有可能,继续喜欢也没用。为什么要照顾那种朋友啊?诸如此类的批判总是阴魂不散。我根本就没想要回报,却总有人自以为是地说这样很可怜,真是受够了。对偶像的爱慕让我感受到了幸福,没理由被不懂的人说三道四吧。我并不想和偶像结成互相牵挂的关系。或许是不希望他看见现在的我、接受现在的我吧。”“最重要的是,应援偶像时的我抛下一切沉溺其中,尽管这是单方面的情感输出,我却前所未有地感到被填满了。” 偶像与粉丝向来只是单向的爱与付出,粉丝别想有相应同等的回报。3. 个人觉得,崇拜偶像应该要清楚自己追星的意义。不然热血会在某天深夜做数据洗广场时突然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陷入自我怀疑的迷茫与心慌。4. 追星最大的原则应该是 “让自己开心”。在追星的过程中,你会因为自学 PSPR 等排版剪辑软件感到充实,因为某个 “深入研究” 的知识点在现实中得以运用或者考验得以满足,在不断练习文笔的过程中感受到表达能力的提升……“偶像出演舞台剧时,我会调查相关的时代背景来绘制地图和人物关系图,因此对俄罗斯的情况相当了解,有次历史考试遇到这个范围的题,不可思议地拿到了很高的分。写网络日志时电脑会自动输出文字,不用承受同学间交换作文阅读时错字被指出来的尴尬。”5. 很喜欢简洁的细节描写。“最不能接受我退学的是妈妈。妈妈在心里描绘了理想生活,但现在围绕着她的环境已经完全偏离她的心愿。不仅仅是小女儿退学了。年迈的母亲身体状况恶化,最近新换的主治医生态度冷冰冰的。直属部下怀孕导致工作量增加。电费变高了。隔壁夫妇种的植物长势喜人,枝叶延伸到了我们家。丈夫原本计划的短期归国因为工作延期了。锅刚买回家,手柄就脱落了,厂商售后手续很麻烦,一周过去了替换品还没有寄到。”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