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今天,我们认同自己身处“东亚”,称自己“中国人”,前者只有近130年的历史,后者则从康熙时代开始。亚欧大陆明明是一个板块,却硬生生地分成了“欧洲”和“亚洲”,“亚洲(Asia)”即亚细亚,意思是东方,本身就带着欧洲的视角。16世纪传教士带来了“亚细亚”这个词,而东亚人接受这个标签,却是从《脱亚论》发表的时代(1885年)开始的。 本书就是书写16世纪以来东亚变迁、动荡、碰撞、发展、互相塑造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对一衣带水之隔的日韩,总有一种似曾相识,而又触不可及之感?我们身处其中,并自以为熟悉的东亚世界,其实充满了妄想、神话与偏见,有待发现和认识。本书正是以全球性、连续性的眼光,探讨了从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而不是中日韩某一国别史——是如何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展开的。蒙尘已久的历史情境得以重现。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发现,朝鲜半岛半个多世纪的南北对抗、中日朝韩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其实都是东亚近代化道路上散落的“遗产”。虽然历史不直接提供答案,但是,本书对东亚历史的讲述,将有助于我们拨开现实的迷雾,重建常识,在国内外的风云变幻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