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用集体视角取代个人视角
一般认为,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奥尔森告诉我们,这种论断根本是错误的。随着集团越来越发展壮大,集团组织内部的复杂度会持续增加,集团内部的小组织会越来越过度分化。当部分人发现,自己不付出努力的同,还可以享受集团整体的利益时,就会出现 “搭便车” 的现象。大家会越来越多的去分享集团的利益,越来越少的付出。简而言之,集团越大,就越不可能去增进它的共同利益。因此,奥尔森设计出了一种动力机制,“有选择性的激励”。就是除了大家共同分享的利益和分担的责任之外,对于少数突出贡献的个体,单独给予其额外的奖励。对于部分破坏组织利益,“搭便车” 的个体,额外给予其惩罚。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要时刻注意这种 “集体行动的逻辑”,不能以单纯的线性思维去理解这种现象。在企业当中,分为 4 类人群:领导者,权臣,骨干和普通员工。即使是一个再小的组织,也存在公司政治。了解公司政治的存在,知道公司中不同派系的交错复杂,可以让自己免受许多不必要的损失。用集体的视角去看待组织,会收获比个体视角多得多的信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集体行动的逻辑总体的思想,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下,推翻了人多力量大的惯性思维。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聚集成集团,也许并不会出现齐心协力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而是,出于个人成本收益的理性分析,偏向于 “搭便车”,实现不付出成本,享受到集团带来的利益。用完全竞争市场进行类比,进一步说明,大规模集团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更加无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无法改变什么。反而是小规模集团,更容易受到经济激励和社会激励,共同努力实现目标。在前两章宏观论述了主要思想以后,进一步利用工会和国家作为例子证实理论。印象比较深的是国家部分,对马克思相关思想的逻辑评述。其基于理性和自私的前提假设,阐述了阶级之间的绝对对立,这没有问题。但是,在无产阶级斗争的论述中,又提出需要依靠小部分无产阶级者内心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引导革命。这里的潜在假设是,革命的发起仍旧需要的是情感、精神等非理性因素。在一种思想论述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前提假设,并且相互矛盾。(突然明白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堂上,老师说过的:你的文章可以基于任何前提假设,这是你的自由,但是一篇文章里只能出现一种 assumption 。否则,立场不稳,你是没法进行论述的。讲真,这句话我当时完全没明白什么意思)。对于一些思想,的确是需要批判接受的。这本书后面两章没太看懂。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原因,还是翻译太差。认识有限,只能码住二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