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6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奢侈浮华不及真情岁月

    本书作者陈平教授的大学专业是物理,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经济和金融的复杂性。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不迷信权威和颠覆已有认知的历史;陈平教授在自己的研究中也保持了物理学者的锋利。🍀陈平教授的这本书重点讨论几个问题:西方金融学是科学还是炼金术?获得了多次诺贝尔奖的新古典主义金融学的模型,的确有足够充分的科学成分和数据支持吗?如何判断美国的金融产业?究竟是强大、虚弱,还是在危机前夕?中国的金融市场向何处去?和美国比,差距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的观点和西方甚至中国的主流经济学观点都有不同。中美贸易战升级到金融战是否会发生?怎么打?前景如何?经济学、金融学由于其区别于自然科学,一直充满了学者的争论,以至于同一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同时颁给两个持相反观点的经济学家。作为个体有必要多听听不同的声音,这本书值得阅读。陈平教授整本书的内容,在西方金融学主流著作中,可能都是看不到的。🍀在陈平教授这本书里,从头至尾,感觉到两点:中国虽然发展很快,依然要保持警惕,特别是所谓的金融学领域的先进经验,要保持谨慎;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面前,我们在金融领域还只是小学生,全面开放和对接是不理性的;虽然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各种限制和压制,但是对中国的未来保持充分的乐观;中国过往几十年的成绩,源于我们的制度的独特优势;这不就是毛主席所讲的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1968~1974 年间,陈平老师在成昆铁路当一名工人,他自己说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工作过的地方叫做眉山,这也是他自称 “眉山剑客” 的原因,而他的理论也如同一柄锋利的剑,在纷繁的金融学领域,无论有多少声音,都不能忽视这柄剑上的光芒。🍀 最后摘录一段作者的自述,实在是令人羡慕的成就和人生态度。“老顽童今年 77 岁,讲学加游历去过六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富贵场面出席过比利时国王的国宴、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家宴、普里戈金获得本田生态技术奖时 20 万美元一场的豪宴,也住过金融中心摩天楼上千美元一晚的套间,见识过迪拜到处金光闪闪的所谓七星级酒店。如果讲空气清新,人情真挚,西方的奢侈浮华,纸醉金迷,哪里比得上我在四川眉山当铁路工人的真情岁月。”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金融并非万能,民主并非普世

      陈平老师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非常深入,他的观察高屋建瓴,居安思危,从很多历史案例切入,加以严密的逻辑分析,提醒我们该走什么样的路,不应该走什么样的弯路和错路。他指出了发达国家内部存在的隐患危机,暗示我们内部可能存在的隐患危机。西方经济学理论和金融工具、市场原来存在这么多局限性。适度使用固然可以促进社会繁荣,但是过度使用就会造成停滞和倒退,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和市场失灵。对于发达国家的所谓先进经验,我们不能去迷信,要走自己特色的道路。经济学理论容易 “刻舟求剑”,和现实总是有些偏差,如何灵活运用非常重要。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是广大群众的民生问题。先进的市场制度,政治制度,法律体系都有它的两面性,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太发达的市场制度也会给占极少数的精英钻空子的机会,太完善的法律也不利于效率和公平,民主也不能空存于形式。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生动的一本书

        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样的话来描述本书,只有引用作者文中的段落。的确;不妄自菲薄,平视世界,独立自主,在试错中前行!既是国立于世界之道,也是人立身之道。本人读书浅,但愿真正的学者,用双脚丈量大地,带来真正的真知灼见!以下为作者原文:为了救国,中国启蒙运动家曾经急功近利,生吞活剥地学西方。彼时的拿来主义、折中主义学风,今日可休矣。中国人是时候重新认识历史,平视世界,把握未来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希望诸位读者自强不息,勇于试错,不断创新,走出新路,创造历史上最可持续的文明。只有这样,世界才有希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陈平老师太牛了!

          希望多来一点这种各领域前沿的学者,向普通大众科普各个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进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通俗易懂有理,并非只站在经济学角度,更看到了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等各学科交织而出的网络。人类没有离开社会,社会没有离开生态,各学科的基本原理和限制条件是共通的。由此也可以看到西方经济学的幼稚和局限,以及身处复杂和多样性系统里的中国生命力何等强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根本上剖析了金融的不稳定随机性,详细讲述了美国金融玩法与利害,也对国内金融建设提供了很多思路和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经济的真相

                透过陈平老师的亲历历史真实感受世界经济和中国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眉山剑客

                  陈平绝对是大拿。看来得再读读他的《代谢增长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强推

                    很多观点发人深省,激发人继续探究的好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眉山舞剑,即有意指

                      本书作者陈平,在互联网上更熟悉的名字是 “眉山剑客”。陈平的理论在互联网上引发讨论与争议主要集中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与中美贸易战期间,他以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对欧洲经济学及社会制度的抨击在年轻人群体里获得了很多认同,本书内容就是陈平在网上所发布视频的文字稿合集,用词通俗且观点犀利,如果看视频会有更多同感。让自己的观点贴合时事很容易,但是要让自己的观点不自相矛盾却很难。“特朗普时代” 的中文互联网上涌现过很多 “大炮”,其中大多都已经沦为笑柄,而如陈平一类的少数做过研究、经历过历史转折的学者却能够留下一些前瞻性的判断。比如 “陈平不等式”—— 作者以自己本人在上海郊区的开支为标准,声称同样的钱在欧美同水平城市无法生存,这种说法一度遭到嘲讽,直到疫情结束后大量 “走线” 非法移民的经历实际证明了这个说法的可靠性。所谓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眉山剑客向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西方自由主义叙事亮剑,也是意在推广他 “代谢经济学” 的理论,书中描述的这种经济学主要有两点:全国统一一盘棋的 “资源利用高效化”,以及国家主导金融化产业以实现 “内循环” 的民生建设。但这一套经济逻辑还是有不少漏洞,在这里举出我想到的两个:第一是 “全国一盘棋” 其实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情况,我们认为不够高效的现行体系和地方差异,实际上可能是多方博弈后的最佳权宜之计;第二是国家经济并不仅有累积式的实业产业,也必然有一些消费式的娱乐产业,后者也是普通人所认为(而不自知)的 “民生” 的一部分,比如我读这本书的 2023 年十二月,国家出版署尝试规范管理游戏行业,结果导致股市与民间舆论的大崩盘。 做长期主义的事当然要考虑大多数的反应,但不能盲目顺从据大多数的情绪,这也是真正的专家与媒体煽动家的本质区别。作者陈平在书中提到了很多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际见闻以及与一些风云人物(例如索罗斯)的接触,但本书并非传记或严肃的经济学著作。对于经济金融现状有所糊涂的读者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然后找一些意见相反的论述对照分析,头脑就会清晰很多。这也是实体书相对于网络视频滞后性的一大好处 —— 跟风是无时无刻的,思考需要的却不只是一时片刻。(公众号:lit_zhu1999)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金融是“火箭科学”

                        “金融的实质绝不是什么可以靠产权体系建立的跨时空的交易,而是一个有信用约束的竞争的战场。战场里没有任何资产可以绝对保值增值,所谓资本的游戏玩的就是有限时空白条下注的金钱游戏。白条是否值钱,取决于手上攥着谁的白条,它在未来中长期的竞争当中能否获胜。你购买美国、欧洲,还是中国的资产,实质是在赌它们的国运。和平时期,许多人以为黄金可以保值。战争时期,许多国家会用法律把黄金收归国有,国民党曾在内战中就强迫用金圆券兑换黄金。城堡、豪宅,也因为失去现金流而大幅贬值,甚至成为负资产。所以,能够保值的是技术产业和劳工的竞争力。所谓资产只是竞争胜利者用来结算和定价的代码。虚拟世界离开物质世界只是权势的符号游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扩宽视野别完全靠者西方标准和话语提醒   我们自己要有独立思维  能因时因地的调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完这本书的几点感悟

                            1,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应该有一个中观,否则观察经济社会总会有一种宏观和微观脱节的感觉。2,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一直对经济学有一种疑惑,明明作为金融经济学基础的数学有些长足的发展,但目前主流的金融经济学只是在用非常简单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经济社会,这种解释粗糙且蛮有说服力,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一问题。3,传统的 gdp 与生活的幸福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很弱,dgp 实质上是衡量价格的一种参数,收入和支出端的价格都在提高,整体 GDP 水平自然会提高,但个人幸福指数可能并不会有改善。4,这本书的一些观点与温铁军教授的一些观点非常类似,尤其是关于全球化、货币竞争、乡村振兴这 3 类的内容,全球化实际上是一个以货币为媒介的战场,乡村是规避这个战场最后的自留地。5,看完这本书,立起一个 flag,一定要把陈平老师的代谢经济学的书啃下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系统论述了中西经济思想的本质区别。值得推荐和仔细思考这些差异和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俗易懂而且真正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性有,但问题也很多,不适应中国国情的更多,陈平教授的说法通俗易懂,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代谢经济学: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重建基于数理基础的中观经济学

                                  第二本陈平老师的书,缘起于在电子书搜索 “陈平”,翻开一看,精彩得不得了,一口气读完,昨天开始,今天结束,速读不可谓不快。读完本书,又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观点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 批判的了解。劳动分工经济学 --- 看不见的手只在部分情况下成立,计量经济学 --- 没有真正讲计量,所用的数学模型存在缺陷。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使用的数学模型和微观经济学的数学模型不统一,前者是指数型模型,后者是随机游走模型,两者之间缺乏 --- 中观经济学,即分析政策和制度对经济学的影响。马克思主义 --- 终点关注了劳动关系对经济学的影响,侧重点在讲分配,阐述了社会变革的第一条道路:革命。恩格斯:社会变革的第二天道路 -- 第二国际熊彼特经济学:创新带来社会变革的第三条道路。代谢经济学支持并发展熊彼特的经济学。…… 更了解了中国经济模式不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承认,以及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经济政策的决策历程,惊心动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混合经济,各种要素各取所长,非常高明,需要从理论上做精确阐释。2022 年 7 月 3 日 11:45 分在家读完本书,今天早上大雨,10:40 打磨课结束后,读完了剩余的部分,花费 5 小时 58 分,太过瘾了。【2022 年第 25 本】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