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风行草偃,细思极恐
岐山,坐落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这片土地在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曾是《诗经》中记载的都邑 “周原”,并且是西周时期全球最大的人口聚集地之一,被誉为 “世界之都”。岐山不仅见证了西周王朝的历史变迁,更是西周都城的重要所在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本《州县之民》是作者依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 年)重新编纂的《岐山县志》及其他明清文献档案整理而成。该县志最早的纪录时间是明朝万历年间,具体为万历十九年(书中提及的纪录最早溯源至 1591 年),作者由州县之中的典型人物入手,尝试从其中还原这将近 200 年间普通州县平民的生存状态。说也奇怪,在两倍速播放的情况下,这部相对冷门的书能够引起我的兴趣,确实令人意外。在进一步查询后得知,该志书的作者正是岐山县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来说,整理和分析故乡的历史,无疑能倾注更多的心力和情感。这种源自乡土的深厚情感,使得这部县志在记录和传承岐山历史文化方面,具有了更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想这也可能是打动我的地方。在历史的长河中,小民犹如野草,整体虽顽强,但个体却极为脆弱。他们的命运往往容易因大政局的动荡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时,他们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而有时又可能迎来重生的机会。然而,最悲哀的是,许多时候,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自己的命运为何会突然发生如此剧烈的变故。这种无奈和困惑,不仅反映了小民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也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