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这是一本专业书评人写的读书笔记,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精选精读,书中谈及的书有上百本:历史、文学、艺术、体育、现当代名家、各类社会热点等均有涉猎,16 余万字就写了上百篇文稿,篇幅是简洁凝炼的,主打的就是 “碎片化时代的阅读指南”,整体上还不错。【缘何读之】读书评,当然是为了挖掘好书啊!要不然,身在方寸之地,如何见识浩瀚书海?又如何能找到对眼缘的沧海一粟?刘先生专业书评人的阅读广度确实提供了很多让我感兴趣的书。比如《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惊弦:汪精卫的政治生涯》、《孤独之间:一部另类艺术史》、《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等等,可惜这些书有的得到还没有上电子书,甚至有一些 TB 也没得卖,没关系,慢慢来,里面也提了不少得到上架的电子书,咱就像小蜗牛一样慢慢爬慢慢看呗!【读之感受】这本书分了四辑,我最喜欢的是第一辑 这样写历史真的好吗?因为关于历史嘛,人云亦云自然没有新意,但若全是批判难免也有失偏颇,读历史写历史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视野和思考,我也是从这一部分搜索出不少已知范围外的历史著作。第二辑、第三辑推荐了很多的侦探小说、艺术、文学作品,虽然小说我现在确实是几乎没怎么看,但刘先生推荐的一些 得到电子书倒大多都有,那就挑选几本暂且放到书架上,或许某天就翻牌子了呢。第四辑是 油腻中年男的底线 ,其实主要是刘老师和他的 “良师益友” 们的一些互动,还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一点儿感想,这部分其实我翻的很快,因为差不多属于商业互捧吧!但有一个人倒引起了我的兴趣 —— 董桥,准备好好扒拉扒拉。总之,这也是一本能让我一口气读完、还有颇多收获的书,就像冰糖葫芦串,书评之书就是那根竹签棒,上面还有一个个的冰糖葫芦等着我一点点的去品尝呢。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 “为了不孤独,和志趣相投的明白人聊读过的书”。其实我读书正是为了好好享受这份难得的孤独感,这份大自在,倒是读完没人能聊两句心得体会这事有些憋得慌… … 所以看这本书最大的喜悦在于 “啊~遇到志趣相投的人了~真好!”。作者看书的覆盖面广,认识也深厚,能跟这样的读书人隔空交流阅读体会,真是非常过瘾!读书评的话,首选自己读过的书或者熟悉的领域,这样会有跟作者的互动感。直接看书评也可以,不过可能就只剩下帮你选个书看的价值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书读,我就不会孤独

        新一波书籍已上架。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知道自己不知道更让人焦虑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比知道自己不知道更让人焦虑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最近特别爱在群里给学生画一张图,一个小圆,一个大圆。在园内写着知道,在圆的外面写着不知道。这代表什么呢?一个人随着能力的提升、眼界的扩宽、接触面的增加。会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谦卑,越来越惶恐。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焦虑的,让人更为焦虑的,是你跟不不清楚你究竟有多少东西是不知道的。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如此。画画如此、学习技术如此,而阅读更是如此。读书群里有很多朋友都说,小亮老师,你怎么一天读一本书啊,这能记住吗?书不是应该仔细精度吗?这些想法都对,好书当然应该精度,经典也自然应该记住。可我贪啊。我有太多想读的书没有读了,我的 KPI 就是读更多我想读的书啊。你说我不求甚解也罢,说我囫囵吞枣也好。我无所谓啊。我就是想读啊。读的过程本身就让我愉悦啊。我又不做学问,也不教书育人。我只是把我原来打游戏、看电影、刷抖音、瞅美剧、听相声、品评书评综艺、闲聊天的时间都拿来囫囵吞枣的读书了而已。而且,能这样读书也只是我四十岁之后才能做到的。四十岁之前想读书是心有余力不足啊。那么多好书,那么多读书的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你说我现在是报复式消费也好,说我装逼作秀也罢,我自己可是乐在其中啊。而随着阅读量的增多,你会接触到更多的视角去看待和表述同一个问题,也能看到各个层次不同高度的作者对同一件事情的判断的高低差异。虽然每本书都是囫囵吞枣的读完,却随着多角度高频次的接触也慢慢的融入血液,烂熟于心了。现在的阅读其实是一个追赶的过程。对于那些从小就有能力、有环境、有习惯读书的同龄人、同代人,我算是非常晚近开始读书的了。俞敏洪老师是在上北大时才知道大学生也应该读像《第三帝国兴亡史》这样的书,老罗在家辍学的三年已经开始读鲁迅全集,和这些心中的偶像教师相比,我这样的人就是个不读书的文盲。上大学时不读书,大学毕业了只看心灵鸡汤,三十多岁开始看书了,也就是屈指可数的几本,哪怕是现在能每天读一本,一年下来无非也才三百多本而已。还不算每个月都有很多书是重读,重新感悟的。这点阅读量和那浩瀚的书海比起来,甚至都算不上沧海一粟。你知道自己好多书都没读过,但是更恐怖的是,你根本不知道究竟有哪些好书是你没读过的。所以任何一个我认可的老师做的书单推荐,我都会尽力排入自己的阅读日程,努力去补缺扫盲。在抖音上我现在关注的频道大约有十分之一的都是荐书的内容,没听到一本他们提过的书,我没读过的,我都会详尽办法去搞到。而每一本由真正读书人写的荐书的书我更是一字不落的吸吮着。今天推荐的这本刘忆斯老师写的《为了不孤单:给你的书单》就是这样的书中的翘楚。首先刘易斯老师本身的阅读量就是那种很惊人的,其次是他从事的工作就和书有关,再次就是怹的交友和游历的精力,让他可以买到和读到很多我们不方便读和没渠道获取的那些书。而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是里面却从四个大的分类,几十个小的角度,有着几百本书的推荐。而在阅读过程中,你越发会发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里面提到的书,读过的不足百分之五,听闻过的不足百分之十,那些在他这里如数家珍,奉若大家的作者和书籍,我根本连听都没听过。这何止是打开了一扇阅读的大门啊,这是给了我一个雄伟的宫殿,让我去探秘啊。随着阅读,随着在【得到】、【微信读书】、【掌阅】、【多看】里搜索着怹提到的每一本书、每一个作者。即使如此,也只找到了不到 30%,剩下的想读就要购买纸质书或者等待电子版上架了。不想那么多了,先读起来吧。白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从此在自己未读过的那一侧书架上又平添了上百本书,唯一能让自己心安的,就是一本一本的读过去。好在我才四十多一点,还有半生的生命可以阅读,聊以自慰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又是一位爱书人写的读书感悟,很羡慕他的职业,可以和很多大作家共事、畅谈。不过,也没有关系,借助作者,认识了很多作者和很多书籍。喜欢看读书人写的读书感悟,很好奇他们的心路历程,是由哪本书引起的,读了这些书,会有什么化学反应。因为,我始终相信:读书,绝对不是物理反应,不是为了单纯地增加书的厚度,而是通过读书,成为更好的自己:看得更高、想得更远,不迷失、有方向……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