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6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伦敦的认知颗粒度细腻了许多

    虽然在伦敦生活了一段时间,但其实对于这里的认知还是相当粗浅的。本书让我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些人 —— 地铁清洁工,优步司机,户户送小哥,粉刷外墙的建筑工,剧院的演员,吧台小哥,大学临时教职人员,所有这些临时雇员和所谓的自由职业者有了一份理解之共情。在伦敦这样生活成本贵得惊人的城市里,没有稳定的收入,是怎样一种煎熬。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英国版的北漂梦

      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丛林中,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蕴藏着无数人的梦想与不懈追求。克里斯・麦克米伦所着的《伦敦梦》一书,便是深刻描绘伦敦移民群体生存状态及其追梦之旅的力作。作者凭借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文笔,将伦敦这座城市的多元包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面貌,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丰富的移民经历,使他得以深入骨髓地理解并真实描绘伦敦移民群体的生活状态。他以自己初抵伦敦时的求职坎坷为开篇,生动地揭示了高学历移民在伦敦求职市场的微妙困境。书中,作者还通过一系列深入且详尽的访谈,展现了伦敦移民群体的广泛多样性。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拥有各异的文化背景、教育水平及职业志向。然而,在这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城市里,他们都面临着相似的难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构建起自己的社交网络?如何巧妙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压力?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他们的智慧与勇气,也逐渐磨平了他们最初那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促使他们在伦敦这座城市中不断重新定位自我。《伦敦梦》所讲述的故事背景设定在疫情爆发之前,那时的伦敦移民经济仿佛正踏上一条即将腾飞的未知轨道。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为这一切按下了暂停键,一切似乎都停滞不前,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书中提及的诸多创意产业,其命运或许与国内同行相似,都遭受了重创。同时,书中也提到了快递、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员这一新兴的零工经济群体,在国内同样备受关注,只是到目前为止 这确实仍是一群辛苦且不稳定的群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伦敦为期十天的旅行过程中阅读这本书,有种在这个全球化城市中沉浸式体验的感觉。文化多元性。无论是通过掠夺打开世界的国门,还是通过机遇吸引世界的移民,伦敦始终在正反两面相互对抗中发展。这种对抗是移民与本地社群的碰撞、是全球文明与本地历史的碰撞、是生存压力文化冲突与开化包容自由流动的碰撞。看着静静躺在大英博物馆里的康熙玉玺,住在爱丁堡 1725 年(恰好距今 300 年,康熙年间)时期的建筑里,这些经历在诉说这个文明的历史和传承。移民伦敦梦。也许作为全球化的大型都市,都会具备这样一个功能,即:让移民看到奋斗的希望。移民在伦敦扎根是极为艰难的,艰难在昂贵的生活成本、阶级固化、隐性歧视和身份认同。伦敦提供了全球化的经济体系,虽然大部分移民在其中处于体系的边缘。在伦敦通过优步打车 10 多次,几乎所有的司机都是黑人,而 “官方” 出租车,2/3 的司机都是白人。这与马克思写《资本论》,与工业革命快速奔跑时期的工人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每一个辛勤劳动的码头工人都会发现,总有人盼着接替他们的苦差事。而如今,每一个优步司机都知道,总有新人登陆系统,等着接他们拒载的订单。多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完《伦敦梦:移民与城市神话》这本书,我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城市探险。伦敦,这个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大都市,它的故事让我对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城市对人类发展的作用,真的是太大了!就像伦敦,它从一个小渔村一步步发展成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有金融精英、艺术家、科学家,还有像书中那些怀揣梦想的移民。这些人相互碰撞,擦出无数创新的火花。比如伦敦的金融城,每天都在上演着财富和智慧的博弈,那些复杂的金融产品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就是大城市汇聚智慧的结晶。大城市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无论是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还是文化娱乐,应有尽有。就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文物,人们在这里可以轻松穿越历史,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不过,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书中提到伦敦的住房紧张,那些移民来到伦敦,梦想着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高昂的房价让他们望而却步。伦敦的交通拥堵也很严重,每天早晚高峰,地铁里挤得水泄不通,路上的汽车也排成长龙。还有社会阶层分化的问题,富人区和贫民窟的对比鲜明,这种差距容易引发社会矛盾。而且,大城市对环境的压力也很大,伦敦曾经的雾霾问题,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副作用。说到伦敦和广州的对比,我觉得很有意思。广州也是个大城市,但和伦敦的发展路径不太一样。广州是商贸之城,从古至今一直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它的发展更注重实用性和开放性,不像伦敦那样有那么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包袱。广州的商业氛围很浓,到处都是热闹的市场和繁忙的工厂,这种活力和伦敦的金融活力是不同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广州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比如城市规划不够合理,一些老城区的改造比较困难。但广州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它的美食文化,那是伦敦很难比拟的。而且广州的气候相对宜人,不像伦敦那样常年阴冷潮湿。总的来说,大城市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吸引力,也有不少挑战。伦敦和广州作为两个不同的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应对这些问题,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读完这本书,我对大城市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充满了期待。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