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白话译文质量上乘,而且对人物关系,事件先后的解释,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大量地图的编绘,实在不能再赞了。真的是从读者角度出发的译作。值得一论的是「柏杨曰」的内容。虽然这部分内容有些感觉过于极端,但也正是这些「柏杨曰」,让这部白话文译著,也成为一部独立的创作。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因为作者的保守立场,有人曾怀疑《资治通鉴》是不是值得尊敬,更有人把《资治通鉴》比作为 “驯服术”,指控它专供统治阶层之用。然而伟大的文化产品,功能是多方面的,史观可能无法使每一个人同意,但史料却是严肃的,司马光已为我们留下宝藏。何况,司马光处理史料时,只把他的主观见解表现在 “司马光曰” 篇幅中。假使没有司马光,史料失散,即令今天的专业历史学者,具备司马光当时所具备的条件,也无能为力。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这套书我只读到晚唐部分(共九辑,晚唐是第八辑,典型的行百里者半九十),那时年少轻狂,立志要读完资治通鉴。虽未读完,但这绝对是入门中国史的一条好路。以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为信条的柏杨在这套书中纵横四海,指点八荒,把儒家道统里的尧舜还原为伊祁放勋、姚重华(真名),仿太史公曰的柏杨曰时不时在文中出现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加上柏杨自绘的地图,阅读体验还不错。如果你看了前言部分,就知道这是柏杨 10 年(牢狱)的成果,你会更加佩服他。但回到本书,矫枉难免过正,有些言论过于激烈也是无法避免的。我曾说熊逸是破字决高手,而柏杨同样如此。现在熊大也出了资治通鉴,你可以试试,内容更加理性,但是我对中国历史兴趣已经不大。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肃然起敬

          令人非常尊敬的一本大著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2年时间400小时读完整部《资治通鉴》

            柏杨先生,之前读过他的《中国人史纲》,印象深刻。后来是《丑陋的中国人》,一部《资治通鉴》是拿起来再放下,许许多多次,这一次截止评价的时候,近 50 小时读了 16% 的进度,收获是必定有一些的。一个大维度的历史观,时间观。除此之外,还在求索之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能读全本,可惜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就已知的史料,看不出荀彘有什么不对。他的怀疑是正常的,任何人置身于屡屡失约的友军之旁,都会警觉到定有什么阴谋。即以逮捕杨仆而言,那是 “持节” 的使节所发号令,他虽然建议,但无权决定。决定的是使节,与他何干?即令有干,万里外灭国而还,血汗功劳俱在,何至绑赴街市斩首?李广利攻击大宛王国,罪恶满身,刘彻还念他万里征伐,不录其过(参考前一〇一年),为什么独录荀彘的 “过”?荀彘的冤狱,是一个分水岭。刘彻的智力开始走向下坡,以后越来越昏庸凶暴,只凭一高兴或一不高兴,完全受自己情绪控制,被左右亲信的小人物拨弄于手心之上。容忍汲黯的美德,已不再现。所以接着是杀宰相、杀妻子、杀亲生儿女、夺取汗血马,一团黑暗血腥,除非他死,黑暗血腥不止。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