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正如他爱的质朴生活,平淡而馥郁,孤独但芬芳,写尽了 “放下” 的智慧,道出了 “极简” 的丰盈。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用文字记录了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伴随着四季更迭,探寻人之为人的意义。他在轰鸣的世界中,辟一方净土,与天地作伴,看似归隐田园。但他跟传统的 “归隐” 又不一样:他鼓励人们应该像 “好奇的旅行家” 一样,去探索广阔的宇宙,去发现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他在瓦尔登湖畔的 “归隐”,似乎只是为了暂时摆脱 “生命之重”,找寻暂时的 “生命之轻”。他明白,生命之 “重” 与 “轻” 从来都不是永恒的,也没有对与错,关键在于自己的领悟和选择。这个领悟,便是大道至简;这个选择,便是放下。所以,两年多以后,他净化了身心,又再次回到了正常生活轨迹中,带着放下的智慧,继续前行。

      3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梭罗的俭朴哲学

      一直很想看瓦尔登湖,因为这本书太有名也太有影响力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用两年的时间,做了一次思想实验,并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下来。据说瓦尔登湖有层出不穷的译本,即使是中文译本,也有三十多种,并且还在增加,这足以说明它是一本经典,并且深受喜爱。梭罗是超验主义者、自然主义者和科学主义者。超验主义,主张人能够超越自己的感觉和理性,凭借每个人自己的直觉,直接认识真理。梭罗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他对于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并善于把自然用优美和细腻的笔触记录下来,在叙述中还能够不断地引经据典,在观察中不断融入自己理性的思考。梭罗搬到瓦尔登湖独自生活,不是要归隐,也不是要逃离,而是探寻存在的根本意义,是要找寻真理。正如他所说:“我到森林中居住,是因为我想活得有意义,之面对生活中最至关重要的事实,看我能不能学到生活可以教给我的东西,而不是在我行将离世的时候,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 梭罗的俭朴哲学,直接体现在这本书中,瓦尔登湖一共有 18 章,但是第一章讲叙俭朴生活的内容占据了全书的四分之一,梭罗想要进行的是一个试验,看看人究竟需要多少物质需求才能满足基本生活,梭罗想要讲述的是,我们应该降低物质的需求,转而充实精神的需求。在现在这个被信息、资讯、算法包围的世界中,也许梭罗的俭朴哲学对我们来说有更深刻的意义,人到底应该过一种怎么样的生活,梭罗用自己的实践给出了一种答案,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对比梭罗的答案,我们可以反思和自省,我们所过的生活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不是比我们的物质世界更加充实。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位于天地之间,自然兼具天地之色。人们赞赏并被认为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罢了,我们干吗要夸大一种生活,贬低另一种生活呢?今天人人附和或予以默认的真理,明天有可能成为谬论,而这种谬论只不过是缥缈烟雾,有人却坚信那是雨云,会把甘霖洒向他们的农田。有谁能说清楚别人的一生会有什么样的前景?我们在一瞬间彼此两眼相望,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奇迹吗?我发现,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独处,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有人做伴儿,就算是最好的伴儿,没多久也会感到厌倦、无聊。我爱独处。比孤独更好的伴儿,我从来还没有发现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的精神独立于所有,但却控在欲望里

          每个人都需要精神的后花园,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亲人乃至一个可以对话的自己。灵魂的放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精神空虚的人,会常常无所事事,抱怨与愤怒。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伍佰的《挪威的森林》以及许巍的《第三极》,在这里,有一种澄澈直抵内心,让我获得解放,活的洒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一个季节,对我们来说,似乎都是妙不可言。因此,春天的来临,就像鸿蒙初辟,宇宙创始,黄金时代到来了 ——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梭罗在书中反思个人在经济社会的位置,寻问到底何为理想生活。我们可以以阅读、劳动、社交为线索来梳理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同时也思考本书的主题。你会发现,梭罗做了各种尝试,甚至可以说整个《瓦尔登湖》其实就是梭罗的一次生活实践,他以身探险,向我们展现生活全新的可能。他号召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不断省察内心,由此建立准确的自我认知,并在这种认知的指导下正确地生活。正如他在书中所说:“真正的财富不在于拥有多少东西,而在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掌握。”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我不喜欢瓦尔登湖

                读过了,发现目前还不能对我的胃口,我不喜欢这本书。他距离我们的时代实在太远,和高强度工作的心境也不匹配,所以目前无法和她共鸣,瓦尔登湖,只是一个很小的大水塘,这里是很多人心灵的港湾,但是目前似乎不适合我来停靠。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边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即使在最简单的条件下,依然能保持美好和满足。仔细品读,其身上那种放下负担、清空杂念、洗去浮华的独特性,深深吸引了我。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当向其学习,做人生的减法,守住心中那一方 “净土”。风华正茂的梭罗出于对安逸生活的不满,在开春时离开大都会,孤身一人来到瓦尔登湖,用自己的双手 “盖成了一间铺上木瓦、涂上灰泥的屋子”。他在那里种豆、除草、生火、做饭,几乎不借助任何现代文明的帮助,由大自然带路,去寻找新的人生道路。走出舒适圈,就是要和惰性反复较量,勇于挑战一些为自己蜕变 “上难度” 的事。要敏于去了解、学习一些新的知识,通过学习让思想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要学会 “自讨苦吃”,多上手做一些以往没有做过的事、对自己来说有难度的事,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成为一个勤奋好学、努力上进、与时偕行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5⃣️本 🈶️共鸣。

                    西谚说得好:“人活着不是仅仅靠面包。” 说到底,包括文学经典在内的精神食粮 —— 乃是圆颅方趾断断乎少不得的。有深刻内容的返璞归真的生活天光大亮的日子多着呢简单点 朴素点 离奢侈品远些 内心富足些做人要帅 “人家” 究竟跟我有多亲密呀?最快的旅游者是安步当车的人单独出行的人可以今天说走就走柏树为什么叫 “自由树” 你造吗与太阳同步简朴简朴简朴!读书务必审慎含蓄比孤独更好的伴儿 我从来没发现过喝白水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而灵魂的必需品是用钱也买不到的。​​孤独是有深刻内容的返璞归真的生活天光大亮的日子多着呢简单点 朴素点 离奢侈品远些 内心富足些做人要帅 “人家” 究竟跟我有多亲密呀?最快的旅游者是安步当车的人单独出行的人可以今天说走就走柏树为什么叫 “自由树” 你造吗与太阳同步简朴简朴简朴!读书务必审慎含蓄比孤独更好的伴儿 我从来没发现过喝白水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而灵魂的必需品是用钱也买不到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归田园

                      《瓦尔登湖》在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迄今已有二百种以上不同的版本,同时在国外也有不计其数的各种不同语言的译本。《瓦尔登湖》一书副标题为《或林居纪事》,一望可知,乃是梭罗本人入住瓦尔登湖畔林居的实录。此书一开头,作者就声明是为了 “乡友们细致入微地探听我的生活方式” 而写的。他选择湖畔为未来住所,就地取材,亲自搭建小木屋,恰巧于 1845 年美国独立纪念日入住,种庄稼、栽菜蔬,过着独立不羁、悠闲自在的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不下去 幡然醒悟

                        倾轧的年代,我们永远也住不到瓦尔登湖这样的地方,但这本书可以带着我们的灵魂住到哪里。这就足已。


                        我想要真理,而不是爱情、金钱、名声。我坐在一张摆满珍馐美酒的餐桌前,受到阿谀逢迎的招待,可是,那儿唯独没有真诚和真理,我离开这张怠慢的餐桌,依然饥肠辘辘,如此的招待简直是冷若冰霜。
                        牛蛙的聒噪迎来了黑夜,吹皱了湖水的微风传来了三声夜莺的啭鸣声。你的旅途开始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究竟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两年零两个月的湖边生活,梭罗虔诚地践行着他想要的生活样式。在梭罗所描述的湖边生活及其本人,启发我们的东西太多。下边我一一道来。其一,这种极简而纯朴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某种生活的可能性-这大抵与我们对诗与远方的生活如出一辙。我们无法做到舍弃现有的生活方式去追寻 “诗意的生活”,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无法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无法内心自洽!但是,这样的生活仍然有见鉴意义。何不利用闲暇时间,当下疲惫的心灵,和城外的世界邂逅?其二,梭罗对自然始终还有敬畏之心,他用一个虔诚而纯净的心来观察瓦尔登湖的全部,细致入微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熟悉已久的自然世界。这启迪我们不带偏见客观地感知当下,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包括与我们互动的人儿。用心观察,尊重事实。格物致知,热爱生活。这一点启发,我们是完全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得!最后一点,也是我最想说得,回到本书我们看作者梭罗本人。梭罗自己曾说过,自己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然而,这并不是他努力去过 “本真生活” 的推辞。他尊崇于内心,自然生长。书读得多了,就会对书有种敬畏感!这种感觉多半来自于作者。梭罗的人格魅力让我的心灵当头棒喝!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沉沦地生活着,至死也没有明白活着的真谛。是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我想我们应该时常这样反思-这是我本真的选择吗?如果是,那么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本真的生活” 并不是全是诗和远方,更多地是忠于内心,使命担当!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些书,年轻时看觉得仅此而已,不甚了了,中年时看,方知个中深意,百般滋味在心头。瓦尔登湖就是这类书。一本关于孤独,寂静,自然,阅读,与自己灵魂相依相伴的书。在充满不确定性,容易迷茫焦虑的时候,这种书往往可以让人安放​好躁动不安的灵魂和情绪。生命可以有很多种形态,只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独自努力,孤独绽放,未尝不是一种美丽。清净平和从来不假外求,唯有向内修炼,方能静心,感受美好。听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新的竞争环境一下的一种生存与思考策略,古今中外都有相似例子

                              当一个时代的人们上升通道的增速放缓,就一定会开始意识到自我价值本身的弱化,他们就会避世去思考,这种人展出的反向能力拓宽了所有人的局限思维,古代中国有陶渊明,而美国就有梭罗。还记得当年是在初中读了这本书,仅一个暑假,个人的眼光就被这一本书拓展的非常宽,我记得自己反反覆覆来回阅读,写的读后感甚至获得了学校的奖项,这本书在一定意义上给我做了启蒙,让我在后续的思考和写作当中获取了一定成果,多年来我也没有停下阅读的脚步,如今重新读这本书,匆匆时光并没有带走当年的那种感觉,浪潮退去之后,留下来的确实就是经典之作,为什么我会认为这本书如此重要?是因为如果你要探寻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本书将会给你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

                                作者梭罗在瓦尔登湖边进行了一场生活试验,他种土豆、菜豆,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把消费降到最低。作者教会人们如何观赏风景,既要出门远行,也要学会在周围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欣赏自然。更重要的是,面对自然,也要向自己的内心探求,完善自我,雕琢深处的自我。                                 — 摘自《梭罗传》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翻译的不好👎,建设直接看英文原著

                                  看了前两章,总是被它整的云里雾里的,句子之间缺乏任何承接和逻辑,以为卢梭就是这种写作风格,当我去找英文原著对比阅读以后才发现译文是真的差,我承认英文翻译成中文,尤其是文学思想作品,是挺难的翻译得信雅达的,此译文很多词都翻译不准确,谈不上信,信都没有跟无论雅和达了。看原文其实写的挺有逻辑的,文字也不晦涩难懂,行文也颇有特色,卢梭写作还是有一手的,但是当初读这个译文的时候我还以为瓦尔登湖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卢梭不过如此…… 看来是我错怪了。总之,非常不建议大家看这个译作,原著看起来更有价值一些。看这个译作反正让我觉得白浪费了时间。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既有诗,也有远方,还有潜心的观察和沉静的思考…… 值得一读再读!“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是史铁生的瓦尔登湖。《青葱涂鸦 —— 陕北插队涂画笔记》是我的瓦尔登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瓦尔登湖的 “隐居” 其实更像是梭罗的一场社会实验。他验证了一种离群索居生活的可能性,给后世无数厌倦了俗世烦扰的人们一个梦中的彼方。人是需要思考和劳作的,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可以很简单。但他也用自己的行为表明,人最终还是要回到尘世间。“仅靠时光的流逝,断断乎到不了拂晓,这就是那个早晨的特性。遮住我们两眼的亮光,对我们无异于黑暗。唯有我们清醒的时候,天光才大亮。天光大亮的日子多着呢,太阳不过是一颗晨星罢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好书,就是说,要读名至实归的理想的书,这是一种高尚的锻炼,这种累得读者精疲力竭的锻炼,超过当今任何时尚运动的锻炼。它要求读者如同运动员经受过的训练那样,几乎毕生矢志不渝、苦心修炼。书本是经过审慎思考后写出来,所以阅读原著如同写作原著一样,务必审慎、含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在当今看来可望而不可即,但阅读他留下的文字,又何尝不是心灵上的享受和灵魂的升华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一本记录生活的流水账

                                          被抖音骗来看的,就是一个安贫乐道扣扣搜搜的隐士,记录生活的流水账,记录身边的草草木木的杂事散,生活感受,枯燥乏味,可能是译文的原因,没有美感,就是一个名人记录清淡生活的点点滴滴,欣赏不来。浪费时间而已。浮躁的社会,修心看心里,看一个人的生活流水账,毫无意思。有点老太婆的裹脚布感觉。毕竟资本主义的下的隐士生活。逃避社会的行为而已。

                                            转发
                                            1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