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7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物质到精神的富足跃迁

    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最终的快乐来自精神上的富足。作者吴军老师引用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指出,物质欲望的满足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动态的;而精神上的快乐才是静态的、永恒的。财富带来的富足感会随着消费而消失,甚至需要越来越多的钱财才能维持同样的快乐水平,这导致许多人走向贪婪的无底洞。如何实现精神上的富足?作者提出了三条路径:认清自己,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外面世界的输入;在 “道” 的层面提升自己,而不是满足于掌握一些 “术” 的技巧;从学习知识上升到获得智慧。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提出理论,更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法。在决策层面,作者强调成本意识是智慧的标志,懂得舍弃大量回报不高的事情,专注于有意义、高回报的事情。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考虑成本,排除那些不能做、不值得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在经验积累方面,他区分了 “活动的经历” 和 “反省的经历”。单纯重复的活动不会产生丰富经验,只有通过系统复盘与反思,将各种经历经过大脑思考总结,才能转化为宝贵的经验。面对虚幻与现实的认知偏差,作者建议我们要有警惕之心,用系统思维看待问题。在虚幻世界里,我们通常会把不利因素过滤掉,而现实世界则复杂得多。只有真正面对现实,才可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难题。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歇后语式的智慧箴言

      在飞机上终于有段完整的时间读完了这本 “吴军得到课程精选”,吴军老师对于很多寒门学子而言非常可贵,因为能教、会教、愿意教。将验证过的智慧(能教)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会教)高频地分享出来(愿意教),这是过去绝大多数寒门子弟没有机会企及的,可遇而不可求。很多朋友长大后才会发现那些学校和职场不教,只能靠经验掌握的智慧(没有家庭给你传递的情况下),可能要走很久才能找到这些暗门,但只需要高人给你点拨两句就豁然开朗。其实在我们日常肉眼可见的、天天司空见惯的世界上,存在着某种隐秘的入口。这个入口隐秘到你完全无视它,但如果你能够有幸找到了这个入口,你就会别有洞天、别开生面地发现,在这个寻常世界后面存在着一个更丰富,更深刻,而且是作为这个世界的后台,在悄悄运行的,一个你完全一无所知的世界。它可以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兔子洞,可以是哈利波特中的 9 又 3/4 站台,也可以是叮当猫的任意门,当然,也可以是吴军老师的人生箴言。在我眼里,这些智慧就像歇后语,你在看到答案之前根本猜不到是什么,但你看到之后就会觉得顺理成章,恍然大悟,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感谢得到,让我有机会跨越时间空间向上社交到了李笑来、吴军、薛兆丰和刘润等老师的 “歇后语”。很多内容作为得到 app 课程里的摘录,索性当成复习课,又回味了这些金句:1. 简单的、重复的经历并不会产生丰富的经验,只有将各种不同的经历、越来越复杂的经历经过大脑思考总结,经过和他人的交流才能变为经验。2. 人需要认清自己。3.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知识和智慧不能划等号。4. 世界上不仅有正数还有负数,即使不用金钱做投资,人的一辈子也是在不断用自己的时间和生命投资。5. 登顶珠峰、成为奥运冠军和成为亿万富翁,哪一个更难?从数据来看,最后一个要难的多。但是几乎所有人在认为成为奥运冠军,登顶珠峰与自己无缘的同时,总是还怀揣一个亿万富翁的梦。6.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保留相应的东西,放弃那些和你心目中的生活无关的东西,因为你实际上不需要他们。(联动 2)7. 一个人成长的速度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自身的进步、所在单位的发展速度以及环境赋予的杠杆 8. 不要错把经历当经验。经历不等于经验,每一个人只要生活在世界上,经历就会自动地增加。但是将经历转化为经验,甚至为了获得经验专门去做一些事情,不同人的差异就很大了,用不了几年,有类似经历的人在经验上就会有天壤之别。9. 人们虽然有求知的天性,却常常轻视常识,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有三个。其一,常识听上去很简单,似乎很容易懂,所以很多人不把他们当回事,而高深的知识听起来很复杂,大家都很敬畏。其二,常识获得起来很容易,只要活得足够长,似乎都能有些常识,容易得来的东西常常都不会被珍惜。其三,大家都有常识,而但凡大家都有的东西就显得不值钱了。正是因为人们对常识的这些误解,使得很多人不具备真正的常识,也用不好常识。10. 科学研究就是把钱变成知识,而技术开发就是把知识变成钱。11. 技术强调新颖性,而工程则强调可重复性,能大量复制,能产生可预期的效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要摆脱 “稀缺思维”、从容管理金钱与时间的朋友都要看一下《富足》,它能帮你跳出焦虑循环。这本书介绍了一个 “富足思维” 培养 + 资源高效分配的工具,比如通过 “记录每日 “小富足” 事件” 调整心态,再用 “四象限资源分配法” 梳理时间与金钱,快速改善 “总觉得不够用” 的状态。如果你需要从 “越忙越穷” 的困境中走出来,这本书里的方法能直接帮你解决,值得一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以前读吴军的《浪潮之巅》、《文明之光》、《大学之路》、《全球科技通史》觉得受益匪浅。现在看来吴军博士更多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加之他长期的学术修养和在一线科技领域的长期实践,通过他朴素流畅的文笔写出来,自然可读性和权威性都很强,这也是吴军博士厉害之处。 然而到了后面的《见识》、《态度》之后,开始做人生导师的吴军,文笔一下变得絮絮叨叨,零零碎碎啥都来,归根结底一个人的经历和经验实在用不上写四本书,一本其实已经足够,否则大部分都在重复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像这样的书,放在初出茅庐的人身上,或许会有些裨益,如果过了三十岁还在读这些絮絮叨叨的人生道理,那真的就是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富足》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我们跳出 “低水平重复” 的泥潭,重新理解 “富足” 的本质。吴军博士用通透的观察拆解了经验与经历的真相:经历是被动的时间流逝,经验却需主动反思 —— 正如邓小平 “摸着石头过河” 的智慧,拒绝空谈理论,在实践中沉淀规律。  书中最戳人的是对 “加法思维” 的警醒:与其当 “斜杠青年” 在多领域浅尝辄止,不如专注一点实现 “等级跃迁”。就像 5 筐不同水果只能逐个称重,低水平跨界不过是数值相加;而同类目标的深耕,却能像橙子称重般用乘法放大价值。  最终,富足从不止于物质。认清自己、修 “道” 而非逐 “术”、从知识到智慧的跃迁,这三重修炼让 “精神富翁” 的答案清晰可见。无论你正遇瓶颈还是渴望改变,这本书都在提醒:真正的富足,是让每一步都成为下一步的基石,在持续精进中抵达内心的笃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保留相应的东西,放弃那些和你心目中的生活无关的东西,因为你实际上不需要它们。做事情也同样,问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一个人不可能东西南北所有方位都是目标,那样的话只会寸步难行,更谈不上有任何进步。和目标没有关系的事情,就应该通过做减法删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富足》凝练人生智慧:外在财富难强求,内在修炼方可控。六大维度(规律认知、决策质量、思维层级等)构建核心竞争力,三件事(认清自我、道术结合、化知识为智慧)指引成长路径。作者以数学思维解构世界,强调敬畏边界、专注长期价值,更以伊壁鸠鲁式快乐哲学点破物质与精神的本质差异 —— 真正的富足,始于对内在成长的笃定追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富足

                  准确理解当下的行业困境,坚持一下看看市场变化,做好当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奥卡姆剃刀原则不仅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个规律,也应该是我们做事的方法,以及我们判断是非的原则。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的原因常常是真实的,那些复杂的阴谋论则是幻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反正我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用心阅读

                        吴军老师的书,总是用一种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旁征博引,逻辑自洽,娓娓道来,受益匪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富足

                          阅读吴军老师的《富足》,深感其超越了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层面。书中揭示,真正的 “富足” 源于认知的升级与能力的积累。它告诉我们,用智慧替代蛮干,做 “减法人” 聚焦关键,并善用杠杆放大努力。这本书如同一张通往内在丰盈的路线图,让人明白:唯有通过终身学习,提升思维层次,才能创造可持续的价值,最终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足,成为一个真正的 “明白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富足》书评的核心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维度:1. 富足本质的重新定义     突破传统财富观,提出 "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才是真正的富足,强调物质满足与精神愉悦的非线性关系(基本需求满足后,精神价值贡献度显著提升)。2. 实现路径的系统模型     通过 "富足金字塔" 四阶模型(基础需求安全感归属感自我实现)提供进阶路线,配套 "富足清单"" 精力分配表 " 等工具,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操作方案。3. 目标人群的精准适配     特别针对两类典型群体:职业上升期需重构价值认知的中青年,以及物质充裕但精神空虚的群体,提供平衡发展的方法论。书评的独特价值在于既肯定了物质基础的必要性(承认基本需求的前提地位),又通过跨学科论证揭示了精神维度的杠杆效应,这种辩证视角对当代人的幸福追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