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0
10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收获

    满满都是干货,没有一点废话,需要收藏,不断多看,多安装内容,执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怎么想问题到如何提出问题

      问题的具象化是利用 deepseek 层次的根本区别。它可以理解你的意图是后面答案的基础,但你的意图是通过问题需求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类书的价值意义不在于介绍 deepseek 之类的 AI 工具,而在于展示如何从需求转变成一个语言为载体的描述。人类对语言是有依赖性的,我们创造了语言,也必然被语言驯化。脑机接口可能是下一个载体,当人摆脱从需求到问题的语言载体时,人类和 AI 工具的交流可能是另一种境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关于 deepseek + 其他 AI 工具使用是有收获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初步了解DeepSeek

          已经在用这个软件,但是对这个软件了解,大略地把这个文章看完了。有一点点实用价值,问题提问这个深度要够,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一本面向 AI 初学者的指南,核心是帮助普通人快速理解并应用 AI 工具,避免被技术浪潮淘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后感

              优点是比较系统的做了介绍,以及多种软件的叠加使用。缺点是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介绍。尤其是后 15% 的篇幅有点模糊,有点草草收尾的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后面比较启发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场从工具到伙伴的认知革命——《这就是DEEP SEEK》

                  一场从工具到伙伴的认知革命  ——《这就是 DEEP SEEK》读后感:当 AI 成为人类的 “第二脑” 读了《这就是 DEEO SEEK》让我感到 AI 的魔力,它竟然可以如同菩萨般有万千化身,让人目眩神迷。虽然很多功能我还没有开发,却对于学习它,与它共同成长有了浓厚的兴趣。一、前瞻性:站在未来回望现在,看见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 《这就是 DEEP SEEK》如同一台时光机,带我们窥见了 AI 从 “专用工具” 向 “通用智能体” 跃迁的临界点。书中以详实的数据揭示:截至 2024 年,DEEP SEEK 已在 170 + 垂直领域实现跨模态交互,其知识库更新速度达到每秒 3.7 万条信息,远超人类神经元传递效率(每秒约 120 米)。  最震撼的案例来自医疗领域:      癌症治疗方案生成:输入患者基因组数据后,DEEP SEEK 在 12 秒内比对全球 2.4 亿份病例,生成 5 种个性化方案,其中 3 种被国际肿瘤学会评为 “突破性疗法”;      罕见病诊断:通过分析一名 4 岁患儿的模糊症状描述(如 “看见彩虹有锯齿”),结合视网膜成像数据,锁定 “斯特格病” 确诊率高达 99.3%,比资深医生平均诊断速度快 47 倍。  这印证了作者的预言:“AI 不是替代人类,而是将专家的百年经验压缩成一杯咖啡的时间。” 二、实用性:从 “魔法想象” 到 “生产力核爆” 书中用 “三阶进化论” 拆解 AI 实用化路径:  1. 替代层 **(2020-2025):自动化处理重复劳动(如 DEEP SEEK 合同审查系统,将律师案头工作时长从 40 小时压缩至 9 分钟);  2. 增强层(2025-2030):人机协作突破个体极限(如建筑师通过脑机接口与 AI 共绘 3D 图纸,设计迭代速度提升 80 倍);  3. 重构层(2030+):催生新职业范式(如 “AI 训导师”“数字伦理师” 已在中国杭州试点认证)。  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实验尤其令人振奋:      某乡村中学引入 DEEP SEEK 个性化学习系统后,学生数学平均分提升 23.5%,而教师工作重心从 “批改作业” 转向 “创造力激发”;  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答题时的微表情(如皱眉时长>0.8 秒),实时调整题目难度,真正实现 “一人一课表”。  三、开发性:打开 “黑箱”,人人都是 AI 共创者  本书撕下了 AI 开发的神秘面纱,用 “乐高式开发哲学” 赋能普通用户:      低代码平台 **: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如 “生成一个能识别甲骨文的 AI”),非技术人员可在 18 分钟内完成模型训练;      开源生态 *:全球已有超 89 万开发者贡献 DEEP SEEK 插件,其中 16 岁高中生开发的 “AI 化学实验室” 插件,成功预测 3 种新型超导材料结构。  作者提出的 “10% 跃迁定律” 极具启发性:当人类提供核心创意框架(如小说世界观),AI 可自动完成 80% 基础构建(人物关系网 / 场景描写),而人类只需最后 10% 的灵性润色。这种分工模式已在网文平台验证 —— 人机合作作品日均更新量达纯人工创作的 7 倍,且 IP 转化率高出 34%。  四、潜能激活:从 “认知边疆” 到 “意识深空” DEEP SEEK 最颠覆性的价值,在于它像一面 “思维棱镜”,折射出人类未被开发的潜能光谱:      记忆扩容:通过神经锚定技术,用户可在 30 天内掌握一门外语核心语料(实验组平均记忆留存率达 92%,对照组仅 27%);      决策进化 **:结合 10 万份商业案例训练的 “战略沙盘”,让初创企业存活率从 12% 提升至 39%;      创造力裂变:艺术家用 AI 生成 1000 种敦煌纹样变体后,手工绘制作品拍卖价暴涨 5 倍 —— 人们更愿为 “人类筛选的独特美学” 买单。  书中一组脑科学数据尤为惊艳:长期与 DEEP SEEK 协作的群体,其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提升 18%,跨领域联想能力测试得分是普通人的 2.3 倍。这证明:AI 不是让大脑懒惰,而是将其从机械劳动中解放,投向更高维的创造。  五、冷思考:在无限可能中锚定人性坐标  狂欢之下,作者始终在以下方面保持清醒:  1. 数据伦理的警示:DEEP SEEK 的 “潜意识偏好分析” 功能,虽能精准预测用户需求,但也可能制造信息茧房(实验显示:过度依赖者思维多样性下降 29%);  2. 能力退化风险:当 AI 包办小学数学辅导后,儿童空间想象能力测试得分出现 12 年来首次负增长。  对此,书中提出 “人机共生三原则”:  1. 主导权守恒:AI 输出需保留 20% 人类修正接口;  2. 多样性守护:强制引入 5% 反常识训练数据;  3. 反脆弱设计:定期关闭 AI 辅助,进行 “认知荒野生存训练”。  六、结语:成为 AI 时代的 “带刀哲学家” 《这就是 DEEP SEEK》不是一本技术手册,而是一封写给未来人类的邀请函。它告诉我们:当 AI 可以模拟千万种人格时,人类最珍贵的不是 “智能”,而是 “智慧”—— 那种在矛盾中抉择的勇气,在混沌中寻找意义的执着,在理性框架下依然选择相信美好的天真。  正如书中贯穿始终的隐喻:“DEEP SEEK 是普罗米修斯之火,但只有人类能决定用它烹煮食物,还是照亮星空。” 此刻,我们站在文明史的奇点上,需要的不是对技术的顶礼膜拜,而是以更谦卑而骄傲的姿态,开启这场波澜壮阔的人机共生实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同样是 prompt 类别的 AI 使用手册,这本书比秋叶那本 “AI 时代生存手册:零基础掌握 DeepSeek” ,少了很多邪恶和急功近利,多了冷静和温和。秋叶那本通过放大焦虑,用恐惧驱动销量,如果世界是靠这个运转,那么人世间确实不值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就是Deepseek!

                      通篇看下来仿佛这文字也是 ds 写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就是DeepSeek: 普通人如何抓住AI红利

                        本书详细介绍了 Deepseek 的发展,对用户而言,操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提示词的应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提示词应用场景,便于读者参考。除手机和网页版外,作者提供其他平台应用的操作方法,符合多数人的使用场景。对于多数读者而言,书中的内容都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非常入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就是 DeepSeek》是一本实用导向的 AI 工具指南,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复杂技术转化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适合作为大众读者探索 AI 应用的 “第一块拼图”。然而,其在技术深度与长效性上的局限,也反映了当前 AI 科普类书籍的普遍挑战。对于追求更高阶技术理解或创新边界的读者,建议结合专业文献与动态技术资讯进行补充学习。// 以上是 deepseek 的评价😊说实话目前出版的此类书都是蹭热度,质量普遍一般,作为入门书籍还可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浅显易懂,偏实用!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