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老俞讲演合集
老俞和我同年,他虽然考了 3 年才上大学,但应该他上学早,和我同届都是 80 级的,同龄人很多想法相通,喜欢喝酒的人都是实在人,老俞也是个实在人,全书都是一个成年人掏心窝的心里话,可惜年轻人最不喜欢听老年人的碎碎念,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命运,老俞没能够去美留学,但赚足了留学的钱,四处演讲都是关于教育的正念,全对,但新东方教培体系把教育变成考试流水线,全书的教育理念我都赞同,但也支持国家这次的 “双减”。书适合家长读,老俞受益于英语,未来英语作为世界语言还是很难逆转的。“得到” 这样的平台,让知识更好的普及,从本书也更要提醒自己,老年人千万不要像老俞这样唠叨,太招人烦了,老年人只能讲失败和痛苦和孩子分享,讲成功经验越多越暴露自己的过时,切记。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74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终身学习,全球视野,独立人格,社会责任这本书是老俞演讲的合集,当中很触动我的就是老俞对教育事业的思考、热爱、执着和探索的勇气。我们中国的教育到底有什么问题,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真正思考和研究的东西,但实际中,我们还在不断重复着老路,打着教育的旗号,"祸害" 着祖国的一代代。我们也应该很清醒地意识到,教育改革并非一纸文件那么简单,它需要通过几代人,并且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不断努力。老俞说得很对,教育要解决的不是每年或多少预算在系统建设上,而是认真研究和思考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理念才是核心。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健全的孩子,要让他们快乐,要让他们成长,要让他们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我们具体的路径上确实背道而驰的,那我们永远走不到目标。按照新东方的理念,教育应该培养出一代具有 "终身学习、全球视野、独立人格、社会责任" 的中国人,这才是教育的核心,也就是所谓的 "全人教育"。经济是为了今天,政治是为了明天,但只有教育才是为了人类的未来。教育是培养和塑造精神丰盈的人性,追求精神上更加充实、心性更加回归自然、智慧上不断提升、事业上不断完善、感情上更加真挚。老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的观点,我很赞同。一个人如果能够得到唐诗宋词以及中国古代最优美散文的浸润和滋养,他的生命就一定会变得特别丰厚,精神也会自足和丰富,遇到挫折和困难,心理有一片美好和退身之所等待着他。因此,我们培养一个孩子,长大以后遇到任何现实中的艰难困苦,寻求退身之所时,精神健全,对世界的美好是留在心间的,他的生命就会脆弱。最后,我一直认为,新东方是一家真心实意做教育的机构,这一切都源于老俞对这份事业的坚持与执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些书名都反映出在做新东方的过程中,老俞所经历的各种无奈,辛酸,甚至绝望,但这些挫折并没有击退他,而是一次又一次让他更强大,让新东方不断成长。新东方在早期为中国学生架起了出国留学的知识桥梁,后来逐步发展为全科培训机构,新东方的老师们除了能教授知识外,还能给到学生更多知识以外的东西,很多认知层面,思维层面的东西,对学生来说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与其说这些老师们本身就优秀,不如说,是新东方这个大集体,新东方的文化和理念,让这群人实现了更大的跃迁。去年开始,国家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始进行政策打压,我们心中都坚定地认为,老俞一定不会认输,一定会在另一个赛道上创造新的辉煌,果不其然,东方甄选的直播间今年迅速走红。我们相信老俞,相信新东方,更加祝福新东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读后感这本书是俞敏洪 2017 至 2019 年关于教育的各种演讲的合集,书名取得很文艺,内容也非常有情怀,一如俞老师的风格,推荐阅读。【收获一】教育的核心要是培训学生四种能力:思考能力、精神能力(抗压及坚强)、社会能力、知识构建能力。【收获二】个人修养提升:一是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看世界、多读书、勤思考。二是亲身实践,对世界形成理性和乐观的看法,形成不受外界事件影响,经过自己思考和观照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看清了世界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三是控制情绪、修炼个性。四是有判断力、决断力和执行力。五是生命不断迭代升级。【收获三】俞老师提出的新东方多个理念。一是新东方价值观:诚信负责、真情关爱、好学精进、志高行远。二是企业文化:坦诚、协作、创新、尊重。三是学生培养理念:终身学习、全球视野、社会责任。四是优雅的气质:刻进生命的坚强、融进血里的骨气,长在心底的善良,扬在脸上的自信。六是企业发展理念:持正念、走正道、做正事、得正果。企业的领航者要擅于思考总结,用简单精炼的话,指明方向和路径,统一企业和员工思想和认识,思想统一了才能有行动的统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本书是俞敏洪老师在不同场合的演讲集,时间跨度从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6 月,每场演讲的主题均为教育。在得到 app 上搜索,发现给这本书的相关分类却是 “文学”,其实我觉得最起码应该分类为 “教育” 或 “人文”。也许正是分类的原因,这本书在平台上的阅读量仅 2972 人。其实这本书的内容包括: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无论是做父母的,还是做老师的,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自驱力,提高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不在于孩子对知识的吸纳能力,而在于孩子的思考能力、创新力、后续爆发力和想象力。全书分正念篇、正道篇、正事篇三个模块,你可以先从目录开始,挑选自己感兴趣篇章的先读。如果你是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关心教育事业的老师、如果你即将踏入职场或刚入职场的新人、如果你对俞敏洪或新东方感兴趣,都可以从书中找到所需的答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