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正视微生物与我们之间的“共生”关系

    在地球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是绝对的主角。微生物无处不在,而且它们的数量是个天文数字。无论是在最深的海沟,在沸腾的地热温泉,还是在南极洲的冰层里,微生物都顽强地生存着。即使在云端也有它们的踪影,因为微生物可以充当雨雪形成的凝结核。上天入地,到处都是微生物的广阔舞台。每一个 “我” 都是一个广袤的世界,这完全改变了我对微生物、对自己、对地球的认知。这个世界比以往我们所知道的更为奇妙,更为有趣。埃德・扬在《我包罗万象》中带领我们见识了微生物世界的神奇、科学世界的精彩,让人大开眼界,惊叹连连。 “科学不是供奉在象牙塔里的东西,它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陪伴着人类的文明。”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万物生于土,万物归于土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或老鼠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与发光菌共生的乌贼只在夜间发光,而我们肠道内的细菌,每日也遵循类似的涨落起止节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通过微生物,我们能够发现自己与大大小小不同物种间的共通之处。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微观世界

        第一次阅读这样有趣、有料、严谨的微生物科学书籍,并且从这样微观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的发展,给我一种错觉,人不仅是微生物的载体,还是众多微生物的组合体,重点是这是脱离我们日常观察和感受之外的事情。这是一本关于微生物的书,但不仅是一本 “讲” 微生物的书。这就像是微生物的一场旅行记录,把我带到一个从未踏足的世界。可以说,不阅读这样一本书籍,去了解微生物对动植物的影响,当人类 “以自我为主、以宇宙为中心” 的生物变得自大时,应该多看看天文学和细胞的生命科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不见的生物影响着看得到的生命

          此书的启发让我豁然开朗:顺产的新生命比剖腹产的新生儿为什么体质会更好一些,为什么开窗通风的,工作、居住人群比经常密闭空间开着空调的人群,会更健康一些!明白了人体许多直接不消化的食物,为什么会很喜欢;比如海苔 -- 人体没有直接消化的能力,而微生物却能让其转化成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与矿物质。还有更神奇的生物学家为了消除 “登革热” 竟然可以在传播的主体 -- 埃及伊蚊身上注射微生物,让它们相互传染,降低登革热的感染率,并预测在 20 年之内消灭登革热;让更多的生命可以得到人道的关怀,健康的成长;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点!值得推荐;包罗万象 -- 世界真奇妙,我如海边拾贝,提高认知,敬畏生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部微生物视野下的生命图景全纪录,是时候更新你生命的知识了

            在人类的生活史中,微生物常常隐而不现,只有当我们被因它们而起的疾病击倒时,才猛然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因此,人们常常给微生物冠以恶棍之名,直到今天仍然容易谈菌色变。可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不仅从未缺席,而且必不可少。放眼万物,斑头雁迁徙飞跃喜马拉雅山时带着微生物,象海豹潜入深海时也携有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本书将带领我们以 “微生物之眼” 重新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每个自成 “动物园” 的人体之上,微生物能塑造器官、防御疾病、消化食物、驯化免疫系统、指导行为,并赋予我们各种神奇的能力。你可以通过本书重新认识人类过往对很多古老共生关系的大意破坏,同时见证当下各行各业努力构建新型共生关系的谨慎尝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将带领我们以 “微生物之眼” 重新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每个自成 “动物园” 的人体之上,微生物能塑造器官、防御疾病、消化食物、驯化免疫系统、指导行为,并赋予我们各种神奇的能力。读者可以通过本书重新认识人类过往对很多古老共生关系的大意破坏,同时见证当下各行各业努力构建新型共生关系的谨慎尝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搞科普才是正经事

                1、书中有张图是列文虎克的显微镜,建议至少找出来这张图来观摩一下,这个东西据说除了列文虎克本人,没有第二个人会用。但他就是用这个看到了细菌长啥样。2、列文虎克对微生物毫不反感,但随后人们却集体进入了谈菌色变的时代。因为焦虑和恐惧才是传播的最佳媒介。3、微生物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包括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纯坏的菌在具体场景中也有积极的一面),而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反复博弈形成的协作关系。而现在既有 “人类中心” 主义的科学家,也有 “微生物中心” 主义的科学家。4、在一个说黑曲霉致癌还能上热搜的时代,会不会需要更多 “微生物中心” 主义的文章?5、据说狗身上带有抗过敏的细菌。是不是养狗的人不容易过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益生菌的更深入认知

                  益生菌可以缩短传染性腹泻的发作期,并减少由抗生素治疗引起的腹泻风险,可以拯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的生命。相比于社会上对益生菌的炒作,它的真实效果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尽管过度炒作,但益生菌背后的理念仍然具有合理性。应该有办法通过服用或摄入正确的微生物来改善我们的健康。只是现在还没找到正确的菌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新认识微生物,重新了解自己

                    微生物都是不干净的东西吗,我们真的需要保持 “干净” 吗,父母应该阻止孩子玩泥吗…… 所有这些问题,这本书给你答案。买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满满的份量感。我们人类自己就包含成千上亿的微生物,是它们决定我们的健康。就像书里说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人都是万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些低聚糖能够完好无损地通过胃和小肠,最后抵达大肠 —— 那里生活着大多数细菌。那么,低聚糖也许并不是给婴儿的食物,而是给微生物的食物?该想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当时,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团队做出了类似的发现(双方互不知晓对方的存在)。其中一个团队的儿科医生发现,与用奶粉喂养的婴儿相比,一种名为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的微生物更常出现在通过母乳喂养的婴儿的粪便中。他们认为,人乳中必定含有滋养这些细菌的物质,即后世科学家口中的 “双歧因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小动物,非常微小的那种动物开始,再写到了我们肉眼可能都无法看见的微生物,系统性地介绍了这些小东西对于现在生活的重大意义。我们平时可能太纠结于眼睛能看到,能引起我们注意的东西了,而真正改变世界的力量,很可能小到我们完全难意识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要是有一些插图才好

                          需要插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我们自身的重新认知

                            对于形体微小、构造简单、要在高倍数显微镜下才能看清面貌的微生物,我们看似熟悉实则陌生。我们知道它们藏在我们身体的肠胃等部位,参与消化等生命运作过程,但对它们到底产生多大的作用,却并不完全清楚,甚至很多人直接忽视了微生物的存在,认为它们可有可无。


                            这正是英国科学记者埃德・扬专门撰写一本《我包罗万象》来介绍微生物知识的原因。埃德・扬致力于科普知识传播工作,其作品常见于《美国国家地理》《自然》等科学媒体,还曾因为对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报道获得多个奖项。在这本书中,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向大众系统介绍微生物知识,让大家重新认识微生物在动物的生命运行机制中都扮演了哪些重要角色,了解微生物这个数量庞大、与人类既合作又竞争的共生盟友。
                            这本书的书名看起来很怪。为什么叫《我包罗万象》?其实是强调对我们自身的重新认知。
                            与年轻的人类相比,微生物几乎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它们凭借强大的生存本领通过了几十亿年地球环境的考验,单看它们对动物生命运行过程的影响,就超出我们的想象。别以为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动物或者人体内只不过是搭个便车的乘客,“它们有时也会抓住方向盘,左右整趟旅途的走向”。
                            夏威夷浅海礁坪上生活着一种短尾乌贼。这种乌贼能够向下发出微弱的光,让它们在夜晚隐藏自己的影子、瞒过了游在它们下方的捕食者的眼睛。这种发光的生存技能,就离不开一种叫作费氏弧菌的微生物。其实,幼小的乌贼宝宝刚出生时,体内是无菌的。等到费氏弧菌定植到乌贼宝宝体内后,它身上的发光器官才能发育成熟。
                            微生物能影响动物身体器官的发育,发光乌贼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科学研究还发现,微生物不仅可以影响肠道、骨骼、血管的发育,影响免疫系统,甚至能改变大脑,影响动物的行为。在小鼠的实验表明,微生物可以影响小鼠是否能长胖或者变得消瘦,也能让小鼠变得害怕社交或者更喜欢对外探索。
                            沃尔巴克氏体甚至能够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进而操纵宿主的生殖过程。沃尔巴克氏体还被科学家用于阻止蚊子传播登革热病毒,其方法是在自然界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子,主动让自然界的蚊子感染沃尔巴克氏体,最终截断登革热病毒传播途径,以 “毒蚊” 攻 “登革热病毒”。
                            微生物甚至可能影响物种的隔离和新物种的存活。科学家在寄生蜂的实验中发现,携带不同沃尔巴克氏菌株的金小蜂杂交的后代会因为菌株的冲突而大量死亡,从而导致两个物种的隔离。
                            从影响动物器官的发育、影响动物的行为、影响动物的生殖过程,到形成物种的隔离,微生物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掌握着动物生命的方向盘,而不是甘于做一个安安静静、无所作为的乘客。
                            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实际上,婴儿通过妈妈的产道出生时,首先就会被产道中的微生物定植到体内。也就是说,婴儿出生与世界的第一次交互,就发生在微生物层面。
                            截至埃德・扬撰写《我包罗万象》这本书时,科学家已经在母乳里识别出了 200 多种简称 HMO 的人乳低聚糖。HMO 的奇怪之处在于,婴儿根本不能消化它们。那母乳中为什么要提供这么多的 HMO 呢?原来是给婴儿肠道中的 “婴儿双歧杆菌” 这种特定的微生物吃的。婴儿双歧杆菌能够消化母乳提供的 HMO,而后释放出短链脂肪酸来喂养婴儿的肠道细胞,最终让婴儿受益。另外,HMO 还可以吸引病原体,降低病原体对婴儿的感染几率,为婴儿多提供一道免疫防御机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自然界生命运行机制的神奇,以及母乳喂养的科学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