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6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沸腾新十年 上

    许久没读过如此精彩的商业类书籍!全书梳理了 2010 年到 2020 年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兴衰史,囊括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美团、滴滴等企业变革,解读了商业战争台前幕后的资本博弈,具有广泛深刻的参考意义。由于时间跨度和选材范围原因,部分案例介绍的不够充分,留下了一定的自我求索的空间。精彩之余继续拜读下半部书籍 (ノ∇︎〃)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代浪潮的旁观者、评论者、参与者与创造者

      粗略看了一遍,仔细看了字节跳动崛起的一些故事,虽然大部分故事以前也都零散看到过,但聚合在一起集中呈现时,还是能够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分享我的三点思考:1)移动互联网是上一波最为宏大的社会、商业与技术潮流,相信现在看文字的你我都是这个时代的亲身经历者。2)但时代不是天然存在的,时代是被人创造出来的,从乔布斯到雷军,从贝索斯到马云、黄铮,从扎克伯格到马化腾、张一鸣,等等。3)亲身经历者又分为几种,创造者、参与者、评论者与旁观者。在现在这个时代,甚至下一个时代,你愿意成为哪一种亲身经历者呢?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部记录移动互联网的群侠巨著

        这套书分为上下两册,初看时写的是别人的故事、一段刻骨铭心的创业历史、一段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不同的人在这些故事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本书的上册中,着重讲述了互联网企业诞生之初的一些想法,而在下册中则更加侧重于讲述互联网下半场的创新举措。因尔在们看到了冉冉升起的知识付费,有得到,吴晓波频道,樊登读书,小猿搜题,喜马拉雅等;有现代化矩阵视频板块,爱奇艺,优酷,腾讯的对战;更有生鲜、社区团购的顶立局面以及直播时代的千团大战,以及后疫情时代,钉钉的燃燃崛起。综合来讲,在互联网的下半场最火爆的一个词就是 “知识付费”。在这个风口之下,吴晓波,罗振宇,樊登等一批有志之士在外界环境的推动下,搭载自媒体的东风,开始推出专栏文章,进一步注册成立公司。正如吴晓波所讲的那句话一样,任何一个稍有价值的微信订阅号都应该具备社交属性。怎么说呢,就是在线上开启付费音频,180 元的较低价格高频率的聚集流量。在锁定流量人群后,进一步锁定更大的客群,收获了中小型企业家的客群。而这些客群则为 8.98 万元的企投会会员。而罗振宇则是一个在深知互联网传播基础规则之上进行人格魅力转化的一个案例。他真实不做作,用最平铺直叙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思想,传播知识。因此收获了很多鲜花和掌声,但同时也有数不尽的标签。“知识的二道贩子,贩卖焦虑,散装智慧”。而在说到钉钉,它原本是一款办公软件,但是在疫情期却成为了一款负载能力超强学习软件。虽然广受学生们的 diss,但钉钉却用高情商的回应解决了低评分的危机,更以此收获了一波好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了

          1. 这两周陆陆续续花了 2 周的时间 31 个小时读完了这两本书,系统了解了从 2010-2020 年移动互联网方面发生的大小事情。这也是我从大学毕业开始的沧桑巨变,手机越来越方便,各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也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无尽的方便和烦恼。10 年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世间早已沧海桑田。2. 掩卷长思,对于乔布斯的尊敬有上升了一层,如果没有乔布斯历史性的开创了超智能手机的时代,也许书中所有的技术革新还会缓几年甚至十几年。在硬件不断革新,摩尔定律不断发挥能量的前提下,依托智能设备的各种应用以及创造的商机层出不穷,不管是在餐饮外卖,在线教育,知识服务,协同办公,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等都不断革新换代。只要有一部性能好的手机,加上一个好的网络,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性,科学技术真的是第一生产力,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肢体的延伸,通过手机我们可以改善生活,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3. 相比于书中动则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的投资来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创业毕竟是少数的,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商业头脑以及伯乐,也许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一方面是享受各种日新月异科技带来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接受和融入到新的科技和生活方式中来,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谋生之道,这才是最重要的。4. 各种万花筒式的运用,对我们来说,都是平台,我们要做的是掌握各种平台的游戏规则,只要自身有内容,也许各个平台都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不管从 BBS 到微博,到微信,到抖音快手,变的不同的平台,不变的是内容。5. 紧跟的时代变迁的步伐,我们要成为追风少年,不留恋,不浮躁,拥抱变化,拥抱革新,也许在不断体验新事物的同时,也能提升我们的经济水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风起云涌,花开花落!不仅不在其中,甚至连围观都没有,七年一辈子,并没有改变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4星,2010-2015年移动互联网大事记

              信息量比较大,记录 2010-2015 年 6 年间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大事与重要移动产品,有移动产品的人事、投资相关信息,有战略与用户体验方面的总结,有一些移动产品闻所未闻,有一些信息是作者采访当事人得来的,在公开的媒体资料中没见过。风格与上一本《沸腾十五年》接近,叙事略显枯燥。从最后一章讲李斌、李想的内容开始,风格略有变化,故事性更强但感觉可信度比前面部分有所下降,正在看的《沸腾新十年(下)》则延续这种风格。目测《沸腾新十年(上)》的大部分是林军执笔,《沸腾新十年(下)》下则是第二作者执笔。书中对当事人名字的采用,风格不是很一致,有些很小的产品不厌其烦写出当事人名字,有些稍大一些的事不提人名。本书算是 2010-2016 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历史记录。总体评价 4 星,不错。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2007—2009 大幕拉启如果 iPhone PC Suite,也就是后来的 91 助手,仅仅满足于手机管理,那它可能早就消失了。它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成为当时 iPhone 用户获取新 App 的主要渠道。它也因此成了第一款第三方应用市场类的应用。推动 iPhone PC Suite 向 91 助手跨越的是网龙。“越狱” 是一场群体狂欢 —— 早期的 iPhone 拥有者大都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发现自己搞不定,就自发形成了互联网社群。最早、最权威的 iPhone 社群莫过于威锋网,人们在这里交换 iPhone 的使用心得,重点是分享 “越狱” 资源。对于航班管家来说,好用户就是高频乘坐飞机出行的群体。以前,这个群体在哪里、如何捕捉,都是问题。但是 iPhone 的出现,天然筛选出了那些消费能力强劲的群体。苹果公司和联通也在为没有好应用来推广 iPhone 而发愁,所以它们精选了 6 款应用。王江的航班管家和搜吃搜玩都得以入选,吃到了 iPhone 大推广时代的官方预装红利。就在雷军于 2010 年 4 月低调成立小米之后,他还分别于 2010 年 7 月 21 日和 8 月 4 日两次发布微博夸赞黄章和魅族,表示自己很期待魅族即将发布的新机 M9。后来,黄章对之前毫无保留地和雷军交流有些后悔:“我连 M9 的 UI 交互文档都发给过他,请他一起探讨。” 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市场还带来一个机会,那就是很多软件开发者在中国内地无法继续依靠 Google Market,由此产生了本土应用商店这个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创新工场为此也推出了应用汇这个项目,并请来互联网圈老人、李开复的老熟人罗川担任 CEO。不过,在当时基于安卓的应用市场赛道里,风头最盛的当属机锋网。2010 变局也是开局之年这一年,团购席卷了成百上千家公司,史称 “千团大战”,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商战。但大战后人们发现,赢家还是 BAT—— 最多的 “银子” 流向了百度,百度又在这场商战的尾声收购了糯米网入局,一条鱼从头吃到尾;腾讯也认定团购和本地生活服务是一种不需要库存、更适合自己的电商类别,于是多管齐下,手忙脚乱;阿里则一手投资美团,另一手做起聚划算,看上去最有实力,但之后聚划算被废,美团倒戈,让阿里 “赔了夫人又折兵”。然而当拉手网真正走向纳斯达克时,却暴露出模式单一、毛利率过低、资金管理漏洞太多的问题,加上对标的 Groupon 已经光芒褪尽,拉手网不得不停止上市的进程。有一位互联网老兵这样对《沸腾新十年》说:“熬到最后,怎么都没有想到最终成就了美团。就像没有想到当年的团购网站真正能存活下来,是靠外卖和电影票……”MTK 的低价和标准化,使得 99% 的 “山寨” 手机使用了这一方案,而斯凯则掌握了在绝大多数 “山寨” 手机上预装应用的控制权,因此它被视为 “山寨” 非智能手机 “看不见的 App Store”。宋涛是这个隐形帝国的王者。他于 2000 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应用数学系,曾就职于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是终端产业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于 2005 年创办斯凯。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比较公允的第一个结论是:在 2010 年春节期间,QQ 医生 3.2 版利用 QQ 进行强势捆绑推广,同时这一版是捆绑了杀毒软件的,且和 360 安全卫士的界面相似度较高。这成为这场大战最直接的导火索。2011 移动互联网的新基建人人游戏不仅是国内第一批经营重度收费型手游的公司,也是第一批尝试 “刷榜” 这一捷径的公司。由于当时苹果对 App Store 的监管存在很多漏洞,因此 “刷榜” 的成效相当惊人。陈彤认为,带链接、带图片,都是新浪微博最先提倡的,“推特原教旨主义者” 对此颇有微词,但最后的结果是推特反而向新浪微博学习了这些细节,并且加以利用。陈彤为此颇感得意。所以后来的研究者认为,如果张小龙不是恰好有自己的地盘和子弟兵,而是像别的项目一样从公司其他部门抽调人手,他可能驾驭不了这个团队。因为腾讯内部的组织结构太复杂了。在广研内部,张小龙当机立断 —— 立即停止做了一个多月的记事本的 iOS 版开发,转而投入微信的开发中,很多代码和协议从邮箱的客户端项目里直接复用,目标只有一个 —— 快。也许,如果米聊的用户增长达到了微信的程度,就不会有小米手机了。因为当时小米的资源不支持同时做两件如此重要的事情。但米聊败了,小米就回到了踏踏实实做手机的原点。地图行业的商业模式就是导航功能的收费,不论是车载前装还是手机预装。【高德地图的】这个完全免费则直接 “革” 了地图行业的 “命”,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这款产品一上线就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从此地图的免费模式深入人心,为地图 App 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一次十分 “互联网” 的婚姻。和很多人一样,王微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名下没有任何资产的人,所以一年后两人分手,杨蕾净身出户。本来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然而就在 2010 年 11 月土豆赴美上市之际,杨蕾突然提出诉讼,要求分割土豆 38% 的股份。这笔账是这么算出来的 —— 王微持有土豆 95% 的股份,在这部分股份中,有 76% 涉及夫妻共同财产。2012 新供给爆了 2012 年,朋友圈的推出让人人网就此走上下行通道,也断绝了美图秀秀成为 “中国的 Instagram” 的可能;公众号的推出则让新浪微博的 “大 V” 生态被釜底抽薪;微信开始成为互联网社交的 “大主宰”。虽然起步时技术产品略显单薄,但在发展路径和整体策略上,程维和王刚还是显示出了他们的成熟度。他们定下了 “四个不做” 的原则,分别是不做黑车、不做账户、不做硬件、不做加价。可以说,滴滴打车从开局就有阿里那种做双边交易超级平台的 “范儿”。2011 年下半年,安卓市场的体量大约只是 iOS 市场的 1/4,二三十个渠道对接起来也麻烦重重,相比之下,人人游戏仅靠 iOS 平台就能轻松获得高收入。就这样,它忽略了安卓市场的巨大潜力,错过了一个关键的布局机会。单就校园社交而言,人人网还有还手之力,但微信的社交功能迅速进步。等到微信有了群组功能,大家可以方便地在群里加人的时候,人人网就输了八成;等到朋友圈功能出来,可以晒照片了,人人网就彻底没有还手之力了。知名自媒体军武次位面的 CEO 曾航提供了一个视角。他认为,微信能取代微博成为优质 UGC 生产中心,核心原因是微博从 “大 V” 身上收钱,而微信不干这事。于是,360 就采用了取巧的一招 —— 直接调用百度和其他搜索引擎的结果。考虑到太过直接地引用可能惹上版权纠纷,360 还煞费苦心地把几家搜索引擎的结果混合在一起,美其名曰 “综合搜索”。这样,由于 360 显示的是基于百度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百度的搜索结果,而这些信息又是互联网上公开可见的,百度就很难从法理上找到起诉 360 的依据。2013 买到一个未来随着友盟的发展,其平台跟踪着 10 万多款应用,日活超过 1 亿人。含国际用户覆盖了全球约 1.6 亿部设备,国内约覆盖 1 亿部设备,其中安卓和 iOS 的比例是 7:3。从设备数量来看,覆盖了当时国内 90% 的智能手机。百度系的核心投资理论是前述的 “巨杉理论”,而腾讯系的原则是 “只求共生,不求拥有”。与百度、腾讯相对清晰的投资策略相比,阿里的投资策略相对混沌,但也有自己的 “潜规则”。比如,基本不投资电商领域,但会投资电商上下游,譬如周韶宁创办的百世物流;再如,基本不投资从阿里出来的人。如前所言,阿里 “All in 无线” 这个战略没有争议,但对具体什么才是 “All in 无线” 的战术执行,并无统一的结论。最终,陆兆禧力主做来往和微淘的意见占了上风 —— 来往是针对微信的移动社交 IM;微淘则是淘宝的开放平台概念,针对的是微信公众号,旨在让每个商家自己在手机淘宝上开店。这两个举措都跟着对手走,偏离了阿里的主航道,完全是以己之短攻对手之长,进一步加剧了阿里在无线方面的弱势。之所以在这里极力叙述百度手机助手的优秀和李彦宏的亲口点赞,是为了体现后期的吊诡之处 —— 既然百度手机助手都成功了,为什么还要买 91 无线呢?因为时间!回过神来的百度在移动分发的战场上想要快速拿到一张船票。如果张磊所言非虚,那么 360 从 2012 年开始做搜索对抗百度、做特供机对抗小米,都属于这类 “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靡费了资源的事情。2013 年后,百度在国际化方面的步子迈得有些大 —— 团购出海,以及在硅谷建人工智能研究院。这些之后都随风而去,真正让百度悔恨交加的,是它早期在短视频上的建设。2013 年百度开始转向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曾经在海外对标 YouTube 做过 DU Tube。这是一个与西瓜视频很像的 App,在印度、埃及等地表现得相当出色。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余额宝的设计初衷并不是一个理财产品,而是一个充值工具,它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提高用户使用当时尚不成熟的移动支付时的成功率。2014 从 BAT 鏖战到 “A”“T” 争霸到了 2012 年 10 月,经过大半年的谈判和摸索,徐梧终于想清楚了猫眼的策略。他提出了 3 个核心问题:第一,坚决做在线选座;第二,坚决铺设出票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美团电影” 一定要改名。多个信源透露的一个细节是,当时,王慧文很是认真地问张旭豪卖不卖公司,张旭豪说不卖后,王慧文又问他是否接受投资,张旭豪说接受,报价五千万美元估值,融资一千万美元。王慧文没有当场答应,回来以后和王兴商量了一下,觉得投资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于是没有了下文。京东上市后本应该收购唯品会 —— 当时也正值整个资本市场看不懂唯品会,其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时候,但刘强东觉得唯品会有些贵,没有下定决心。到了 2017 年年底,京东才联合腾讯总共投资 8.63 亿美元,占了唯品会 10% 的股份。而这笔钱在当年能把整个唯品会买下来。这一年最红的产品是美拍。美拍继承了美图秀秀的打法,一上来就把注意力放在 “拍得好看” 这件事上,通过 MV 模板和美颜滤镜迅速开辟市场,在年轻女性人群中收获众多拥趸,连续 24 天成为 App Store 免费榜第一名,短短 9 个月就获得 1 亿个用户,比微信突破 1 亿个用户的用时还短。美拍当时的产品理念是颠覆性的,第一个傻眼的是腾讯旗下的微视。快手会将头部内容的流量限制在 30% 以内,而给后面的长尾内容 70% 以上的流量,并且引入经济学中基尼系数的概念,试图平衡不同内容之间的(流量)“贫富差距”。A 站、B 站合并的事很早之前就已经讨论过。两家本是同源,一开始 B 站是 A 站站友徐逸等人做的 A 站备份,他同另外 3 个人共同在业余时间维护 B 站,同时在 A 站兼职。2015 合并大年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是目前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重要的并购案,不仅是因为其合并金额巨大,也不仅是因为其在 BAT 三家之间腾挪,还因为这个合并案造成多个赛道波澜起伏。前文提到,正是因为推动百度糯米与美团的合并未果,美团反而与大众点评合并。百度开始弃去哪儿,牵手携程。猫眼所在的在线票务,以及外卖和同城配送赛道,都因为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而在未来数年里再起波澜。本书作者和【赶集网】杨浩涌有过一次精彩的对话。在这次对话里,杨浩涌告诉本书作者,创业领域有两句话是完全信不得的:第一句,市场很大,我们都可以在里面活得很好;第二句,不要管别人怎么做,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杨浩涌说,这两句话恐怕是创业领域最大的谎言。前者是用来骗投资人的,后者是用来骗媒体的。同时,再辅以一连串的和地方政府合作、和车厂合作、概念车亮相…… 通过不断高频、小信息量地释放信息,贾跃亭把 “PPT 造车” 变成了 “微博造车”。一边不断用造车讲故事,推高股价,一边不断套现,声称把这些钱无息借给造车,借此形成循环。据《完美的不真实:冯鑫以及 < 坏血 > 的故事》一文作者侯继勇称,冯鑫当时曾经对他说:“乐视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冯鑫对贾跃亭的借鉴,甚至可以用模仿来形容。但是微店始终没做起来。有一个原因就是微店不肯在一个方向上沉下心来做积累,这与创始人王珂要做一个千亿级别公司的心气有关。他想自己做支付工具,被马化腾拦了下来,后来选择跟微信合作;他在微店上线了外卖,当时做到日活接近百万人,是同期美团外卖的 10 倍,沈鹏都被吓到了,后来却被王珂自己喊停了,因为外卖在他看来够不上千亿级别的目标;他还做了一个日活达到几十万人的拼团功能,但他感觉前景达不到预期,也停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记录详实,广而不深

                本书详实记录了从 2007 年开始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群像,尤其是 2014 和 15 年更是眼花缭乱,热火烹油般惊天动地。适合速读,可以快速了解这几年里众英雄好汉各显神通,缺憾是没有评论、观点和总结,广而不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互联网激情澎湃的那些年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却不能理解他们的疯狂。看了本书后,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但不后悔,也许将来能有机会像他们一样,弄潮于风口浪尖。人生没有几个十年,但十年前后的变化,谁也不能预料。滴滴快的合并,美团最后胜出等等,包括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们都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大量偏差信息和有偏主观认知

                    信息组织还混乱,读起来毫无脉络。那个时代就是个大赌局,这里描写的不过是豪赌客们敢于下注的事情罢了。既无精彩剧情,也无参考价值(赌客思路看看就够了)两星致敬我亲历的这段历史,一点八卦而已。一个感慨就是,这十年虽然机会似乎遍地,但每个窗口也都不大,快速拼一把捞一波红利然后被大浪拍在沙滩上才是常态,如此这般的赌徒生涯,不是我喜欢的,即使让我重新来一次,我也不会投身这样的浪潮之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简单明了的介绍了中国这十年各大公司的发展

                      值得一读,意犹未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物太多,关系复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彩的互联网创业故事

                          1. 这阶段的互联网创业者以技术出身者居多,大多在某一行业或者领域有自己的建树,且存在对相关或者连续的另一行业有非常深刻的认识。2. 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如果 12 年 pc 时代转向移动时代,15 年到来的 4g 时代,移动支付时代,有人提前布局,有人死守旧主,有人后发先至,资本沉浮,可见一般。3. 不管是资本追逐还是踩中时代红利,最终胜者肯定是产品经得住市场的验证。烧出来的只是一时的增长,好的产品才有留存的用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早餐读物

                            沸腾新十年,每天的早餐读物,这是 2011—2015 年,中国最聪明,胆子最大,人脉最广的那一批人的群体画像。一个人的成功到底靠什么?才智?人脉?家世?努力?天赋?机遇?品德?可能都重要吧,但是从这本书所举的例子看,2011—2015 互联网领域的顶尖名角,暂时的成功者们:黄章、张一鸣、王小川、王坚、雷军、程维、王兴、王慧文、李开复、梁建章、李想、杨浩涌、姚劲波、周鸿祎、郗小虎、吴军、宿华..... 他们每个人的身后至少都有千百名名才智、人脉、家世、努力、天赋、机遇完全不逊于他们的失意者,这些失意者很可能只是运气差了那么一点点......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了清晰的时间线。2010 年之前,是中国 PC 互联网崛起和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的发家史;2010 年之后,中国移动互联网呼啸而来,业界以为的既定局面开始涌现无限可能,美团、快手、抖音、今日头条、拼多多…… 许多新鲜面孔开始挑战三巨头的权威,催逼这个行业进行更多的技术变革。技术、商业、竞争、资本、并购等,开始逐渐成为新十年的主题。本书采用了编年体体例,回顾了 2007—2009 年中国互联网的历史,深度记录了中国互联网 2010—2020 年狂飙突进的新十年,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 “江湖群侠传”。十年间,众多人、事、物或昙花一现,或峰回路转,或强者愈强。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在纷繁的人物沉浮、企业兴衰、资本博弈之中书写。本书介绍了十年间中前五年国互联网江湖中的著名事件、典型企业,以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阅读本书,能让我们站在前浪的肩头,用长远的眼光,更好地谋划个人与企业的发展,学会通行世界的商业语言,甚至推动国家更进一步的繁荣与开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科普必备,夯实基础

                              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经历了不少具体的事件,但是却没有系统的回顾,那么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答案之书。能够让人窥见那些浮沉往事中不为人知的洞察。作为一本编年体的互联网历史读物,门槛低,好读懂,有较为翔实的记录,也有点到即止的洞见,有助于对互联网发展有一个整体性认知(至少拜拜大佬)。唯一的缺点就是,很多时候对于重大商业事件的评述可以更深入一些(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激荡的年代,当共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c 端的发展,从业者应该会很有兴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碎念碎碎念

                                    书里写的事无巨细,都有涵盖,但感觉过于陈铺直叙,是在碎念碎碎念,没有重点。像在听老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