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6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人性不可考验

    风起时,树叶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文革刚过去 50 多年,已经恍如隔世,季慕林研究的学问太高冷,反而是这部小书能长久流传,人性的可怕和扭曲,他的学生接班人,反目成仇,本书可贵的冷静的旁观,提示人们在苦难面前是如何卑微屈辱的活着。另外老人创作高峰期是 80 岁到 90 岁的 10 年,经过文革风浪的老一辈人,好像上天的补偿,都很长寿,也提醒我们退休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读书,学习和写字是不错的选项。对文革的检讨和反思是全民族的宝贵经验,“三支两军” 这个词,现在的人都忘记了,最大的教训是不折腾,全民式的大民主会失控,如果没有军队的及时介入,将会演变为内乱。无风不起浪,各种 “颜革” 都源于顶层内斗,国家和公司皆如此。北大哲学系书记聂元梓写出全国第一张大字报,老人本书贵在诚恳,真实,但立场不同,也还是不明白根由,也因为老人无帮派,是个谁都能接受的人,老来极尽哀荣。“人性不可考验” 这应该是经历文革的人最深感悟,当年多少夫妻反目,亲人相残,老人应该感触良多,就是现在市场经济下,金钱利益面前依然如此,老人 09 年去世,此书还有版本是青岛出版社 2015 年儿子季承写的序,本书是 2016 年出版,特别指明 “唯一亲定自选集 “,由此可见也是一地鸡毛。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人的回忆翻开一代人的记忆

      前段时间刚刚看了法国作家 安尼・埃尔诺 的代表作《悠悠岁月》,于是对这种个人回忆体现集体记忆的作品会有些感触。 《牛棚杂忆》是季老对那段历史的个人回忆,从标题就可以读出不止一种苦涩,写作本书必然要再次经历一次痛苦。而这就是文化大师,可以做常人不敢、不愿做的事情,从而以一人之痛记录一代人的普遍经历,记录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这就是一种精神传承,每一代人的经历都会被内化,沉淀最终都会塑造出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面貌。读历史,总会有一些感悟,感谢每一位历史的记录者。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这本书,是想学习下东方哲学造诣颇深的前辈,面对这样的环境是如何应对的,从而给自己一点借鉴。然后惊奇的发现,季老才是中国脱口秀的鼻祖啊!这样的经历,既然能以诸多段子的形式写出来,当得上大智慧大洒脱!读过之后,真是不虚此行!季老千古!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幽默笔调下的血泪史

          读完季老的回忆录,我一夜难眠。这是一段千万人的血泪史,不堪回首,而又必须常常回顾引以为镜的历史。读完这边书,我问自己两个问题:我若身处那个时代那种境遇,或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若有资格成为牛棚里的一员,我能如季老一样挺过来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文人的典范

            季先生是中国文人的典范,治学严谨,光明磊落,不偏不倚,如 “正” 字。真正心系祖国的,才会有这样的忧虑,在后记中有这样的提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笑谈昨天

              “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多么朴素的语言,却暗含人生大智慧。季羡林先生的文笔未必多优美,但是生动传达出通透、豁达的人生态度,历尽艰险而笑谈昨天。“文革” 期间的待遇固然不公,各种活动固然荒唐,季羡林有深刻反思,但季老不是去单纯地抱怨,直面过去但也没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身边环境完全没有出路。有时候用调侃的语气,很轻松地带过,轻松自如。季老先生不会忘记过去,但也不会被过去牵绊住当下,很值得学习的人生智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多乎哉不多也

                看花难近最高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是每一个进牛棚的人都能活着出来

                  看书过程中想到的第一是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中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让 24 名心智正常的志愿者分别扮演狱警和犯人。在极端的环境和身份要求下,“狱警” 从温文尔雅的绅士迅速变成了残暴的施虐者,“犯人” 在对抗的同时也出现了心理问题。实验最终因不可控的可怕的局面提前结束。牛棚杂记里提到一个规定,“除了在个人的牢房里以外,在任何地方,不管是在院内,还是在院外,抬头是禁止的。特别在同牢头谈话的时候,绝对不允许抬头看他一眼的。” 牢头是怕对视后,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残忍多么不堪吗,没有了眼神交流,就可以藏住自己的阴暗面,自欺欺人是最好的伪装。第二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和《证言》有一天女人们都被剥夺了自由、财产、工作以及阅读的权利,变成了使女,一切行动只能听指挥,在那个世界里,不止是使女,每一个人似乎都是受害者。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使女,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主教,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嬷嬷,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在基列,你是个孩子,你会怎么做?没有亲身经历就不会有感同身受,与其假设如果我在那个牛棚应该怎么 “生”,怎么 “活”,还是思考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当今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看这本书能帮助我树立坚韧的精神!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这段历史得有人记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嗜血基因在某些人身体中的占比大过豺狼

                        人类的嗜血基因分布还是挺广的,一场运动就让这些恶狼现出原形了。现在的影视剧,悬疑惊悚战争打斗占据 C 位,潮流不可挡。不小心点开,血腥残忍的场面就扑面而来。仿佛不流血不残暴就没有故事可讲…… 这是不是就是在迎合某类人的嗜血本性呢?所谓反面教材,细致到比正面教材的可操作性更强。从善如流、从恶如崩,这些掌握影视话语权的人,真不考虑他们的下一代生活的环境么?恶的激发,模仿足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难能可贵

                          看起来幽默风趣的词句间藏着多少心酸与无奈,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看看当时的不堪,避免重蹈覆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文革的一个切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看一段就得停下来缓一会儿的书

                              童年时,我们可以相信人性本善,成年后,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性本恶,我想,年迈后,我们还是会认为,人性本善。童年,我们要学会给予,成年,我们要学会收敛,老年,我们会学会宽恕。季老宽恕了吗?或者说那一辈的知识分子们,被押解众斗之的前辈们宽恕了吗?我相信没有,并且不会有,他们只是苟且,只是把这盛世看作笑话,在人上人与阶下囚的切换中,学会了冷眼旁观 —— 因为伤痕也许结疤,但不会消退。读此书,我难以自抑地带入了牛棚被改造者身上,常常会有喘不上气的感觉,也常常会感到孤独与痛苦,我对 “鬼” 有了真切的认识,于是乎明白了教众的话语:每个人死后都是会上天堂的,因为人间就是地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革”应该被写进教科书

                                回忆起那一段生活,心里必定是及其痛苦的。但把那段经历公之于众,让后来人评说,对于中国未来道路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如季老所讲,“我是一个有感情的活人,写着写着,不禁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刺儿也来了,气儿也来了。” 经历或者了解过那段历史的人,没有人会认同 “文革” 的意义。但时至今日,年轻一代人对于 “文革” 已经没有什么认识了。教科书上也只是一笔带过。甚至于互联网上还有人缅怀 “文革” 的。我们很难再听到当事人的声音,一些影视作品,文艺作品也对这段历史讳莫如深。不懂反思历史的民族是可怕的。我们总是指责日本逃避战争罪责,而我们的反思又在何处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知识份子就是 “反动学术权威”,权高位重精英必然是 “走资派”。民心偏颇如此好用,震臂高呼便会一呼百应,每个时代的胜利者,终归还是逃不过如何在取得胜利果实后,权势斗争的烂戏。就如曾经在月球上漫步过 9 个小时的美国宇航员 Edgar Mitchell 所说:从月球上看,国际政治是如此琐碎。你会想要揪住一个政客的脖子,把他拖出 25 万英里远,然后对他说 “Look at that,you son of a bitch”。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永远都不会宽恕伤害过我的人

                                    我永远都不会宽恕伤害过我的人,我不屑于反击,不是因为我没有能力,我只是不屑于成为我所唾弃的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我知道,对的标准,存在于自己的内心。道的标准,在那里,不管抬头看不看。我所存在的价值,远远超过我所经历的痛苦,虽然它们可能是现在,可是终将是过往。把苦难掰开了揉碎了,不过如此。虽然它差一点将我打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就是历史,不容忘却

                                      以史为鉴,五味杂陈,能看到先生这本用血和泪写就的历史,突然觉得又看到了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轻描淡写” 的记录十年浩劫,感动感慨回味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