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总有些遗憾,无法挽回
横山一家人,因为大哥的祭日才能齐聚一堂。去世的大哥从小就优秀,被父母寄予厚望,期盼他继承家业,做个医生,大哥的死让他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最优秀的孩子。姐姐长相甜美,和姐夫家庭美满,有着两个可爱的孩子。唯独这个次子的「我」良多,四十了才成婚,新婚妻子是二婚还带着一个五岁的孩子,最近又丢了工作。如此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归家的路。相比《罗生门》,可读性太高了,虽是讲述日本的故事,却让不在父母身边的我多有共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常年一人在外,甚至有时一连好几年都不曾回家过年。曾几何时,我也是怀揣这样的心情,踏上回家的路。* 我们可不可以平庸的活着?作为次子的良多在哥哥死后,成了家里唯一的儿子,那些寄托在长子身上的期望也传递给了良多。可是,哥哥在世时,良多就事事不如哥哥做得好。「念书和体育都很强的大哥的确很受欢迎,可以说是个没得挑剔的好青年。」「初中生活可以说是在老师口中不断地提到 “那个横山的弟弟啊” 这句话中度过的。」良多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之下,哥哥死后,这个光环变得更加纯粹了。父亲毫不掩饰对良多地轻蔑,母亲念叨着良多只要结婚就好,甚至说出「跟谁都可以」「就算结了再离婚也行」的话。良多一直想要逃避,十八岁时,没跟任何人商量就报考了东京的美术大学,孤身离开了家。当我们有目标时,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方向只有一个。当我们要逃离时,是没有方向的,因为背朝着逃离的目标,四面八方都是方向。甚至在逃离的过程中,因为慌不择路,一直在打转。良多同许多普通人一样,年近四十,过着勉强维持生计的日子,不巧最近又离了职,中年危机让人喘不过气,他不想在家人面前诉苦。小时候没能在父母那儿获得的安慰,此刻他也不觉得可以得到。当我们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时,我们不可以过得平庸吗?父母把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时候,同时赋予的还有那无形之中的压力。除了为自己活着以外,还被要求「不要那么自私」。可是,那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啊,哪怕它是沙滩上普通的一粒沙子,也请让我们自己做主吧!* 人生总会犯下不管付出多少代价都无法挽回的遗憾一次过年,大哥拉着我说:“你要多回来看看奶奶。奶奶今年九十五了,奶奶活到一百岁,你每一年回来一次,也才见五次,每多一年也就多一次见面的机会。可你连一年都不回来一次,真的有这么忙吗?” 大哥的一番话击中了我心底的某一处,分别从未如此具象化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双亲会老,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会死,多半也是无可奈何的。」眼看着父母体力逐渐下降,白发像是一夜之间爬满了两鬓,脸上开始叠起深深的沟壑,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印记。曾几何时,那个家长坐在了孩童的角色里,开始看起了儿女的脸色,不经让人心疼。良多发现父亲变老时,是一次散步。「我停下脚步,突然拿出手机假装有来电,站到路旁,其实是在听语音信箱。在这期间,父亲慢慢地超过了我。他为了要赶上淳史(孙子)拼了老命,但又不想被人察觉到这一点,让我看得更加心疼。我静静地将手机放回口袋里,然后看着父亲的背影,用不会追赶上他的速度慢慢走。」我们不断获得掌控力的同时,他们不断在失去对这个世界的掌控。步履不停,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时间像水一般向前涌去。有时候一个转身,那就是最后一次见面,那将是我们付出多少代价都无法挽回的遗憾。在有限的时间里,对爱的人说爱,去做想做的事,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别留遗憾。很多事没有下一次,很多人这次见了,就再也见不到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那是一种既不快乐也不悲伤的感情看到作者是是枝裕和点进来看的,看到书名是《步履不停》并没有反应出来要讲的是什么故事。我想每个人对于父母的感情都是复杂的,成长路上有爱有埋怨,爱说不出口,埋怨也说不出口。都是在日子里积累下来的温馨与隐痛,又有刻在基因里的轮回与记忆。故事像一首缓慢抒情的散文诗,那些细细碎碎的日常,夹杂着笼笼统统的思念与痛,就那么一字一句的铺陈开来。我仿佛站在作者的旁边,看向已经苍老的父母,看向还在成长中的子女,怀着一样温暖又惆怅的心情,走向属于我自己的人生路。“你看那蝴蝶飞来了。”“那会不会是过世的亲人回来看我们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