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简洁明快的墨学介绍
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介绍了《墨子》和墨家学派的基本思想。作者采取的分析方式非常有历史感,明显能感觉到是时代的产物,里面大量采用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视角来分析墨子学说。这股子执拗劲让我读来忍俊不禁。如许纪霖老师所言,墨子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人思想的一条隐去的思想脉络,我们虽不自知,但是它却一直影响着我们。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传入中国,很快就唤起了我们心中的墨家情怀,最终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墨子》的思想不难懂,因为它实实在在就在我们的观念之中,阅读它与其说是一种学习,毋宁说是一种回忆或觉知。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墨子与墨家》本书详细论述了墨家的形成过程和政治主张,并与其他其他学派的主张进行了对比。本书的核心内容:1. 墨子为什么创立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学派?2. 墨家为什么消失得那么彻底?回到墨子本人,来思考一个问题。在春秋战国,能够提出学说,并创立学派的人,都是受过教育的的人,不太可能是最底层的人。但我们知道,墨子是手工业者而已,即使他手上功夫再精湛,如果思想教育跟不上,也很难创立一个学派。所以,很多人怀疑墨子是为了宣传学说而伪装成普通劳动者,甚至有人猜测墨子不是中国人,他来自古印度或阿拉伯。其实,诸子百家中大多数学派的创立者都出自 “士” 这个阶层。春秋战国时期的 “士” 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旧贵族没落下来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是创立儒家学派的孔子。他们曾受过贵族教育,在社会秩序变动剧烈的情况下,他们没有法定的政治地位,不能世袭,也没有固定的财产,依靠出卖知识技能维持生活。“士” 的第二个来源是小生产者上升。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动,一些出色的小生产者也会脱离实际生产,通过推销思想来谋生,以此进入 “士” 的阶层。墨子就是这一类 “士” 的代表。既然社会变动,是否有贵族不断没落最后成为落入底层呢?其实,老子、杨朱就是这一类。他们原本是贵族,后来没落下降为农民或小私有者。本书作者任继愈先生把这一类 “士” 称作 “隐士”。看起来孔子的观点和墨子的观点针锋相对,而墨子为手工业者说话,老子为农民说话,杨朱为小私有者说话,他们都重视体力劳动,都喜好和平,更像是一类人。但从 “士” 这个角度来说,孔子和墨子其实是一类人。因为,孔子和墨子都在积极向当权的世袭贵族靠拢,而老子和杨朱则是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但不论消极还是积极,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对于所处的乱世提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实干家。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在春秋战国,能够提出学说,并创立学派的人,都是受过教育的的人,不太可能是最底层的人。但我们知道,墨子是手工业者而已,即使他手上功夫再精湛,如果思想教育跟不上,也很难创立一个学派。所以,很多人怀疑墨子是为了宣传学说而伪装成普通劳动者,甚至有人猜测墨子不是中国人,他来自古印度或阿拉伯。其实,诸子百家中大多数学派的创立者都出自 “士” 这个阶层。春秋战国时期的 “士” 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旧贵族没落下来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是创立儒家学派的孔子。他们曾受过贵族教育,在社会秩序变动剧烈的情况下,他们没有法定的政治地位,不能世袭,也没有固定的财产,依靠出卖知识技能维持生活。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在时代的裹挟中演进,后被封建社会抛弃的墨家和墨学墨学的历史地位近代英国人李约瑟认为:“墨家思想所遵循的路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已经产生欧几里得式的几何体系了。由于《墨经》只有非常凌乱而残缺的版本流传下来,我们确实不能肯定地说他从来未超出这个范围。但是,即使他们曾超出这个范围,他们的演绎几何学也始终只是一特殊学派的秘密,几乎没有或者完全没有影响到中国数学的主流。” 这种情况实是中国科学史的不幸。墨家学派在先秦势力极大,与儒家并峙,汉以后,即趋于消沉,几乎从思想界消失。秦汉以后,社会上不断出现 “游侠”、“任侠” 一流人物,他们提倡扶弱济贫,见义勇为,吃苦耐劳,重信义,集体中成员之间友爱互助,这类思想和价值观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这类民间团体历代未曾中断,显然与墨家有较深的渊源。这种民族性格特点,北方人特别是山东(鲁)人表现得更突出一些。墨学重视科学、提倡亲自动手操作、不尚空谈、以实力反抗强权的欺凌以及集体互助的精神等,都为先秦时期其他学派所不及,是很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发扬光大。科学是发展的,时代越早,科学发展越带有不成熟的一些特点。我们今天对《墨经》进行解释,不能不使用现代概念,但要防止把古代人的思想现代化,把古人所不曾有的一些思想强加给古人。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对于初步了解墨子和墨学的入门书墨子作为当时和儒家思想齐头并进的学说,目前留下来的内容并不多,却有很多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以小商人和工匠作坊群体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学说,虽然有其偏差的或者说妥协于当时社会的一面,却也有和当时很多学说不同的一面。例如主张的非攻就是从老百姓的意愿出发的主张,战争的胜负对于处于战争之中的人来说只有输没有赢,只有寻求一种不引起战争的解决方式才能真正做到对于老百姓的利益最大化。虽然是本墨子的入门书,对于初步了解墨子和墨学还是蛮有帮助的,尤其对于在后期墨学中的一些关于科学方面的研究还是说的很清楚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奇怪的墨子任继愈先生的又一力作《墨子与墨家》。本书详细论述了墨家的形成过程和政治主张,并与其他其他学派的主张进行了对比。本书运用翔实的历史资料,采用逻辑手法对墨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墨子的形象,墨子的思想如兼爱、非攻、非乐、节用等作了客观的论述,且对人们家喻户晓的止楚攻宋的故事注入了新的内涵。既肯定了墨子积极进步的优良思想,又指出它的历史局限性,采用辨证的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很多人对墨子的印象可能是,“作为春秋战国诸子之一,他开创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为底层民众代言。墨家一度辉煌,但很快没落”。有的人对墨家的了解更深入一些,他可能说,墨家是诸子百家中的 “工科生”,跟其他摇唇鼓舌、舞文弄墨的学派不一样,墨家的动手能力很强,是唯一一个能参加实战的学派。甚至在一部叫《秦时明月》的动漫中,墨家更是被塑造成掌握机关制造奥秘的强大组织。墨家其实是个挺奇怪的学派。首先,墨子是春秋战国知名学者中最神秘的一个,却连生卒年、出生地都没有确切记录。其次,墨家个性突出,别的学派只是动动嘴皮子,为什唯独墨家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墨家为底层人发声,提倡兼爱、非攻。在列国兼并纷争的时代,这种观点看起来并没有市场,它怎么还能成为显学呢?墨家学说和儒学曾经并列春秋战国两大显学,为什么后来儒学走入庙堂,而墨家却突然消失,而且走得那么匆忙,甚至没有留下痕迹呢?《墨子与墨家》为我们解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