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莫利斯认为,人类居住在都市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都市的生活方式其实并不完全匹配人类的基因冲动,居住在都市里的人类会感到孤独、压抑和痛苦,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而之所以人类会选择居住在都市,是因为都市提供了高质量并且易得的刺激,一旦人类适应了这种刺激强度,会变得难以离开都市。更重要的是,都市为人类迸发创造力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孕育场所,所以即使人类想要改变都市,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也需要继续留在都市里。最后,关于人类应该如何在都市里更好的生活,我读完全书后为你总结了 “平衡自己的钟摆”,让我们可以在刺激过度或者无聊的时候自主地来调节自身,保证我们处在一个刺激适度的好状态。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动物学家莫里斯,他用研究动物的视角来观察人类自身。在他眼里,人类不是什么尊贵的万物之灵,而是一种没有毛的猿猴,也就是 “裸猿”。他在 1967 年提出这个概念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有一些保守势力,扬言要收缴、烧毁他的书。这本书是他 “裸猿三部曲” 之一,他把都市看作是动物园,把居住在里面的人类当作动物来研究。从他的角度看来,人类并不适应都市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会感到刺激过度,因此焦虑、不安。这些反应和动物园里的动物特别接近,被关在幽闭狭小空间里的动物与关在房间里的人类有很多类似的反应。但是与关在动物园的动物不同的是,人类是有行动自由的呀,都市还是人类自己亲手建造的,为什么人类会给自己打造一个住着不舒服的动物园呢?在作者看来,都市尽管存在各种不好,但是却满足了人类一个关键诉求,那就是追求刺激。一旦一个人在都市生活久了,哪怕他吵着要去乡下隐居,一般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发现乡下的生活极度无聊,有人会再次回到都市生活,有人会积极改造乡下,把乡下都市化。人类该如何在不完美的都市里更好地生活呢?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刺激和无聊间寻找一个平衡。我们可以用一系列方法和工具,帮我们稳定自身,恢复对生活的掌控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至死不渝,你还是那个猩猩

        作者用动物园来比喻城市(或者文明)真的很有独特视角,而且,作者的答案也很出乎意料。城市不过是大一点的部落,只不过,我们一直假装是这个超级部落的一员,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更假装是地球村的一员。地球都容不下你了,你咋不上天呢? 哦,马斯克在去火星的路上。但,你只是几万年前,没几个人的小部落的一员留下的基因之一,凭啥你进化的这么优秀?知识再爆炸,你还是一样的无知,地球再大,你连邻居叫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你号称从这些之中找寻到了意义和自豪感,那你真是个不错的圈养动物。不管我们花再多的时间进行自我教育,让自己喜欢这个动物园,但,一切都只不过是徒劳。前一阵,罗辑思维说了一句来自阿城的话:人类社会是靠文化这个栏杆来约束的。在栏杆内,大家讲礼仪,不能像禽兽一样,谁胳膊粗谁说了算。被这个栏杆约束的时间长了,就能内化成道德这样的良性人格。我不太认同,栏杆再硬也拦不住狂野原始的心。更何况人这种野兽,哦,不是,野兽被圈养后叫禽兽了。这是基因。 怎么办? 作者好像是说了,好像又没说,我觉得:如果你没有创造力和童心,城市就是疯人院,都是深井冰,如果你有创造力和童心,城市就会是游乐场。这本书就是弗洛伊德的社会理论的生物学版本,对性给予过多关注。不过,对男装、女装的分析至今仍然让人拍案叫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动物园》

          本书是德斯蒙德・莫利斯的 “裸猿三部曲” 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用动物性的视角关注了人类生活在都市里的困境,认为人类其实并不适应都市的生活,都市并不是让人舒适居住的水泥丛林,而是人类动物园。本书核心内容:人类并不适应都市里的生活,都市并不是人类居住的天堂,而更像是关押人类的动物园。第一,人类为什么不习惯都市生活呢?第二,如果人类不习惯都市,为什么还住在里面不出来呢?第三,人类能不能在都市里住得更舒服?莫利斯认为,人类居住在都市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都市的生活方式其实并不完全匹配人类的基因冲动,居住在都市里的人类会感到孤独、压抑和痛苦,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而之所以人类会选择居住在都市,是因为都市提供了高质量并且易得的刺激,一旦人类适应了这种刺激强度,会变得难以离开都市。更重要的是,都市为人类迸发创造力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孕育场所,所以即使人类想要改变都市,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也需要继续留在都市里。最后,关于人类应该如何在都市里更好的生活,我读完全书后为你总结了 “平衡自己的钟摆”,让我们可以在刺激过度或者无聊的时候自主地来调节自身,保证我们处在一个刺激适度的好状态。读完这本《人类动物园》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我们当下的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结果,而是一步一步前进,不断调整,不断优化的过程中的某一个短暂的停歇。我们在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的生活,对于明天,我们似乎有近乎无限的想象。而这本书也给出了一个提醒,那就是我们的想象并不是无限延展的,它会面临一系列刚性的约束,其中一个关键的约束就是,我们的基因里所蕴含的习性。我们的基因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舒适的,什么样的环境是我们喜欢的。快速发展的科技并不能改变这些偏好,而只能来迎合与满足这些诉求。因为这些偏好是我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描摹着我们幸福的模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点意思,也没太大意思

            书名起得是真好 -《人类动物园》。内容上没太多值得浏览的。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跳出来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起初的实验设计,都是从人类视角出发的,很多我们以为的动物这不行,那不行,只有人类行,其实只不过是实验误导的结果。好在现在基本已经走出了这个误区,所以这本书的价值放在现在,我是觉得已经降低了。但在当时,莫里哀的这本书确实引起了轰动。另外,我再讲一下我对于书里面一些内容的看法,书里面列举了许多动物领导力,动物团结力的方法。我是严重不赞成要学习这些来提升我们自己的领导力的。为啥放着好好的专业书籍不看,来看这种野路子呢?当然,当然,我猜测作者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作者可能是通过这些方式,直接表达 “人和动物没什么太大区别”。不过,也确实有不少书是我前面说的那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生物的视角理解社会问题,很有创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生理到心理,从习性到超级性,从个体到群体,我们和他们的区别,人类和动物相比,也没逃脱生物体的每一种特性。我们不光关着动物给人类观看,我们也把自己关起来给别人看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