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理解感受的七个层次
这本书将情绪的方方面面,说的很详细。尤其是针对了我们国人的场景做了大量的功课,整个情绪分析上更加贴近我们平时的感知状态,很容易就能走近我们读者的心里。其实情绪这件事,我有一个感觉,就是这主要还是在于信息差。也就是当我知道你不知道而你不知道我知道,了解情绪背后的心理,才能有用。若是当我不知道你知道而你知道我不知道时,我们就可能被对方故意表达出来的表征所误导。在罗胖 60 秒中有一章提到了微表情,这在几年前也曾火过一把。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这样的规律其实并不存在。为啥呢?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大量、长期、反复、高强度的博弈的结果。如果真有微表情这样的规律存在,这个规律早就被发现了,适用这些规律的人,在竞争中早就失败,被淘汰了。即使曾经存在过这些规律,要么是无关紧要,要么早就变化得面目全非了。所以从这个进化论的角度,我们就明白了,世界上为什么没有捷径,为什么没有万应灵丹?因为如果有,早就被发现了,而且也早就不灵了。而在长期的进化博弈中,让这个世界上所有和人打交道的事,收益背后都有成本,捷径背后都有风险。回到这书,这种观察、感受情绪的手段 我们当然要多多去了解,但是无需过度偏信。拿到现实生活中 无非就是应用在人际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我认为可以拆分成心理感受与实际接触两个方面。在自身的感受上,能做到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在实际的接触、交往过程中,则是要做到玲珑墙头草,风吹八面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情绪词典》是一本描述心理感受的工具书。能感受,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活着的根本标准和重要标准之一。感受又以情绪的方式呈现,例如愉悦感、恐惧感、绝望感… 这些情绪是反映你心理状态的晴雨表,是你内在心理的对外投射。但是,我们太多数人无法正确了解自己的情绪,它为什么是这样的?也无法准确地定义自己的情绪,它是怎么样的?其结果是,我们往往无法感知、表达自己的感受又无法了解他人的感受。这就像是一个哑巴,他心里有很话要说,但是却又说不出来。同样,由于我们无法正确感知情绪,无法清晰描述我们的情绪,这就相当,我们变成了不能表达自己情绪的哑巴,只能啊啊啊地干着急,接连只能发出一串串的噪音… 要破解内在心理秘密,即我们无声的潜意识,我们需一本情绪的字典。通过情绪词典,我们可以把心理意象、模糊的感受具象化、文字化,把潜意识去意识化,去呈现,把冰山下面的冰浮出水面。对每一种感受,大体都会讲解以下内容。・这种感受叫什么名字?・哪种内在或外在情景会引起这种感受?・这种感受的体验是什么样子的?・这种感受在身体上会有什么表现?・当产生这种感受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意象?・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哪个阶段容易产生这种感受?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发生什么事情会影响这个人,使其更容易在这种感受上不同于其他人?・这种感受对人的行为及性格会产生什么影响?・这种感受会受什么影响而转变?・现实生活或文学作品是如何体现这种感受的?情绪词典,它就像心理世界的指南针。通过对情绪文字化的、更具象的描述,把神秘的感受变得不再捉摸不定。当你明白那个心理现象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为什么,它又是什么样的,你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了。再次引用荣格的话: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将被改写。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