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6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完了,超乎预期的精彩~作者是商界巨星杰克・韦尔奇的那位饱受诟病的继任者,公平一点儿的说,他的运气属实不太好。按照 GE 筛选继任者的惯例,经过严格考察与培养,几轮披荆斩棘的角逐,淘汰了几位竞争对手后,伊梅尔特最终胜出。踌躇满志的他,上台没几天就赶上了 911…… 涡轮发动机是 GE 的重要产品,GE 金融还做航司的融资租赁业务,空难引发空域管制,人们对搭乘飞机产生 PTSD…… 结果 GE 股价不出意外的跌得一塌糊涂。紧接着就是安然 + 安达信事件,公众对业务复杂的大公司失去信心,尤其是涉及金融业务的,GE 再次受到波及。然后就是 2008 年的次贷危机,尽管 GE 金融主要为客户做商租服务,房地产相关业务占比不多,但影子银行的帽子摘不掉,在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风雨飘摇的日子里,GE 金融主体被美联储列入重要金融机构,进行强监管…… 几年后,伊梅尔特卸任时感觉有些郁闷,尽管 GE 市值在自己手里大幅缩水,这锅他实在是不想背,于是写了本书。成功者说什么都对,其经验难免带有幸存者光环,天时地利人和等内外部因素 buff 后,成功经验往往借鉴意义不大。成功者是极少数,剩下的大多数,其经历才有普适价值。拿伊梅尔特对比曾国藩可能不准确,二者都有真实且跌宕起伏的经历,他们的成长、思考、决策,踩了哪些坑如何应对,对普通人来说极有参考价值。文章憎命达,伊梅尔特经历逆境,铸就一本好书。一般人没心情写书,且看且珍惜~人生中顺境是点缀,逆境才是常态。而且人生中的一切馈赠都暗中标有价格,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在这之前学习一下紧急预案是有必要的,遇事才能不慌。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的,内容翔实信息密集。当然,如果结合杰克・韦尔奇一起读,那就更香了(我就打算这么办)~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伊梅尔特提出了一个公式:真相 = 事实 + 背景。他承认,自己的 CEO 生涯并不成功,无法赢得韦尔奇那样的盛誉。但他也辩解说,失败的一部分责任,源自更大的时代背景。他本人至少努力过,尝试过,也相对坦然地接受了结局。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会发现:伊梅尔特对创新和长期主义的坚持,无疑是明智的。但他在处理时机问题和人际关系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这是他未能功成身退的原因。而我们普通人,从伊梅尔特里的经历中,也可以汲取关于成长、决策和领导力的丰富教益。毕竟,事业可以有成败,个人的成长却是永恒的。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意中刷到的一本书,却是本年度看到最好的书,没有之一

        成功巨星的书万万千,而被定义为失败的企业家写的书更真诚,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杰克韦尔奇的接班人的回忆录,和着杰克韦尔奇的几本书合着看,带来非常与众不同的启迪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4年第27本

          杰夫・伊梅尔特接任杰克・韦尔奇,在前任巨大的领导光环下要带领通用电气更进一步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是需要改革的勇气和敏锐的察觉能力的。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通用电气的转型发展,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失败者的形象是如何建立的?

            读完收获不大,文章最后,总结成败的几条值得深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内心挣扎、感情复杂的CEO

              首先说,这本书翻译的并不好,不是很用心翻的那一种。伊梅尔特的性格,不像韦尔奇那样冷酷无情、杀伐果断,但他总体来说有比较好的方向感以及对未来的战略意识。大家都认为韦尔奇是 20 世纪最好的 CEO,但他的继任者并不这样认为。伊梅尔特的继任者上台伊始就对他下手,并否定他的贡献,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GE 的继任者制度或者企业文化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最后伊梅尔特的反思总结得非常好,给公司各层级的管理者们带去了很好的启发和启迪以及指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百年企业顶层的第一视角

                作为局内人,看本书总会有些身临其境的感觉,经历了"大姐夫"(GE 的内部对杰夫的昵称)将近一半的任期见证了公司的一步一步陷入泥谭、股价持续下跌。如今通过本书,从顶层解构了其中缘由。对身边发生过的事件又有了新的视角。的确,背负在杰夫身上的似乎都较为负面,接班韦尔奇的确难度太大。而本书的确提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那部分优秀的成绩单,也了解他任期内公司变革的顶层逻辑。但遗憾的是,本书并没有深刻的复盘运行公司中的失败,而在讲述这部分时中用了过多的篇幅去归咎外部原因和他人过错,这让人觉得 GE 的滑落是因为运气不好或遇人不淑,而本身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我并不同意。作为公司的掌舵人,理应提供更多来自于他的视角和见解,尤其在他现已离开公司,拥有了旁观者的角度。值得肯定的是,杰夫在 GE 的这段时间把他能给的都给了公司,他对这家公司有很深的感情。当读到他被迫离开公司时,能够很真切的感受到爱和痛。私以为这样的深情也使他对自己和公司的评价仍然存在较多的主观色彩。当然公司也给了他很多,如书中描述,作为 CEO 的他得以来往于各国商界政界的首脑,这也是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成王败也“雄”

                  尽管离开 GE 多年,永远感谢 GE,毕业后就加入了它的管培生项目,并受益匪浅。当时还是企业鼎盛之时,而读完本书的今天,GE 最新公布的财报亏了 - 22 亿美元。很早之前就知道 Jeff 写书了,但是从未去读,还是因为最近秦朔朋友圈一篇软文让我重拾了阅读的兴趣. 坦白说,Jeff 在我们的印象中 “臭名昭著”,毕竟在 Jeff 的任期内 GE 由盛向衰,一蹶不振. Jeff 在书中描述的所收到的 “侮辱” 一如我们离开后所讥笑和讽刺. 1. 纵使这本书只是他的一面之辞;2. 我们本身就不在相同的级别和圈内很难完全判断真相;3. 我们都难以有如此之人生掌管这样的工业帝国(我更愿意用工业,因为那依然有我们制造业的情怀)Jeff 16 年的服务经历依然值得我们对他表示感谢和敬佩。毕竟和他短命的继任者相比,他在这个昔日帝国中烙下了他的痕迹. 如果将自己代入他所面对的局面和形势(本身说代入都大言不惭)又有谁真的敢说自己一定做的比他更好?这个时代和世界带来的变化与挑战对于即使如 GE 这样的大船,掌不好舵,也会被无情的掀翻。但回顾这 16 年的风雨,他依然带着 GE 做出了很多的改变和成绩。不然也不会继续其鼎盛.9/11,全球经济危机,原油危机,气候变化及能源转型,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冲击,国际局势和民粹主义,如果再算上新冠,这 20 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自己开始阅读更多涉及宏大叙事中的种种决策的前因后果类的书籍,越发现小到一个工业帝国(请原谅自己用小这个字)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历史,因果循环,而因素又错综复杂相互作用。任何决策都没有万全,在其当下尽可能得到的信息,依靠对时局的判断,未来的预测,做出行动。成王,败,谁说又不是英雄呢?因为能担起责任,深思熟虑,做出决定,都需要气魄. 我们永远可以用后叙视角去复盘,这是必须的,但我们也应该尊重,那些 3-7 开,哪怕 5-5 开,推动历史前进的人。至少 Jeff,我依然尊敬他. 这几天,听到第三方评价行业内几家客户,有一个评价我们对于过程的管控是受益于 GE 十多年的锤炼,不同于其它几家客户。记得在书里,Jeff 也委婉批评了 Jack 强调 6sigma 管理而没有大力推动技术创新,虽然说的也有道理,但恰恰是这种对过程和标准化的坚持,为供应链打造了基础输送了人才。这种 “谁又知道” 呢,亦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又让我对他和对 GE 多了解了一些. Lets call back, 永远感谢 GE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伟大的 CEO

                    领导力是一段深入自我、充满张力的旅程。如果你晚上带着一身疲倦入睡,第二天早上醒来还能继续倾听和学习,那么,我相信你能成为领导者。我喜欢引用迈克・泰森的话:“人人都有美好的打算,直到被迎面痛击。” 诀窍是,哪怕被揍得耳朵里嗡嗡响,也要对新想法保持开放态度。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对,我当然也做不到。但如果你只想保护好自己,你就不该报名担任首席执行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领导力的淬炼

                      知名 CEO 的杰出领导力都是在危机中淬炼而成,911、金融风暴、雷曼兄弟破产、通用金融尾大不掉以及新冠疫情等,17 年的通用生涯经历的危机比以前都多;继任者和副手,打从成为领导者开始就要着手准备,曾国藩诚不欺我;每个周末高管的私下聚会,是一种不错的沟通方式;杰克韦尔奇是光环,在光环之后接棒,承受的压力无法想象;很多收购案或是内部变革案例,没有数据没有过程,这大体是此类商业书籍惯常写法,否则就泄露商业秘密了;和三生万物比对,CEO 们的工作没什么不同,总是在带领,带领团队、带领业务、带领方向,业绩是领导出来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世界 500 强 CEO 的角度,整体读下来比较真实,有骄傲的成绩也有令人遗憾的部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坚持长期主义的同时也要同步做好短期的平衡,才能更好的功成身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沉浮之间,通用电气的传奇

                          一个 “失败者” 的自白。在杰克韦尔奇执掌通用电气的 20 年里,营收翻了 4 倍,市值拉高了 30 多倍。看似无比光鲜的一棒,交接给了继任者 —— 伊梅尔特。在伊梅尔特接棒后,危机接踵而至。911 事件、金融危机、核心技术投资不足、过渡金融化。直到 2017 年伊梅尔特黯然离场。亲历者的第一视角,看看在执掌通用电气 16 年里的沉浮与得失。1. 勇敢的承认错误,不会为了平息自己的不适而贬低他人;2. 在当时我并不知道,911 事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且是戛然而止;3. 在危机中,你能靠得上的工具,只有工具箱里有的那些;4. 趁着问题还小就把它解决掉,要么自己干,要么不干,没人会帮你干;5. 对通用电气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新任 CEO 上任时是没有现成计划的。因为他不知道的事情太多,建立团队也要花上一段时间;6. 技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纵向技术、横向技术和指数型技术;7. 在市场中取胜,洞察下一步,为技术投资,在世界各地销售;8. 做决策没有简单公式,再多的数据量,也不可能保证绝对成功;9. 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做出不完美的决定,永远好过因为害怕遭受责备而止步不前;10. 如果一家大型组织的领导者说 “我拿不准”,组织内部的人就会感到茫然;11. 金融危机带给我的教训是:一些人在危机中互相指责,另一些人则解决问题,这两类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集;12. 通用电气金融公司是一家举债融资的大型金融机构,它对缓冲资金的需求严重拖累了母公司;13. 害怕中国,或者不相信自己有责任学习怎样在中国竞争,如果你不在世界最大的终端市场做生意,你兴许将无生意可做;14. 私募股权公司的几点优势 a. 持续低利率可以举债购买企业;b. 大型企业忽视规模较小的部门;c. 私有化后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空间;15. 精简流程根除官僚主义 a. 你替谁工作,如果答案不止一个人,那就是坏兆头,只允许有一个上级;b. 你的绩效怎么衡量,三至四个清晰、容易理解的指标;c. 你住在哪里,必须离业务现场近;16. 成本高、敬业度低和动作缓慢,往往是互为因果的;17. 用清晰的指标和公开辩论,围绕业绩建立透明度,这对企业集团来说至关重要;18. 如果你坐等一切都清清楚楚的完美时机出现,那么你很可能会一直等下去;19. 不在于当下知道些什么,而在于学习新事物的速度有多快,适应性有多强;20. 在为通用电气辛苦工作了 35 年,而到最后,它们似乎全都变得无足轻重了;21. 荣誉不属于那些批评家,那些指出强者如何跌倒的人,荣誉属于真正在竞技场上拼搏的人;22. 我知道你不想听下面的话,但我还是得说:做生意,运气真的很重要。顺风而行时,谈论控制命运是很容易的;23. 一定要保证自己身边有足够多的不同意见,以便找出真正重要的声音;24. 对职场人的四种分类 a. 保持专注,即擅长倾听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b. 独断转型,不给相反的观点留空间;c. 喜欢退缩,有很多意见但不表达;d. 暗中闷烧,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不愿意辩论害怕损坏声誉;25. 什么时候该倾听,什么时候该行动,没有简单规律可循,必须在模棱两可的条件下应对自如;26. 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里,你必须摆脱那些你不信任的人,哪怕这些人有着少见的才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诚面对自己最难

                            故事性很强的一本书,充满个人感情,也有很多自我辩护,但能够深切体会到对通用电气的热爱。特别不喜欢他对杰克・韦尔奇的一些评价。无论如何,韦尔奇都是创造了辉煌的人。如果一个人扺掌一个企业长达十六年之久,还没有能够扭转他认为的前任造的孽,那他的水平顶多只能算是一般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现实。大凡被一个强势的领导选中,不可能是强势的风格。家庭亦如此。恰逢需要强势的时期,谦谦君子,品德高尚的作者,不可能在乱世中杀出重围,悲剧由此诞生。所以,性格即命运,时势造英雄,放在作者身上,似乎更恰当不过。# 评分原则:自娱自乐不推荐。5: 公认经典,不敢妄评;4: 眼前一亮,很受启发;3: 分歧共鸣,不亦快哉;2: 我就看看,作者辛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巨人阴影下的长途旅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型企业领导者的日常复杂局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致敬

                                    能在杰克韦尔奇之后,担任通用电气 CEO16 年就是一种成功。虽然结局并不完美,但过程本身就是一段传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伊梅尔特认为,自己的 16 年 CEO 生涯,做对了三件事:一是面对 “9・11” 事件和 2008 年金融危机,敢于挺身而出,承担责任;二是基于系统化思维,为公司开拓了新业务和海外新市场;三是 “让大公司变小”,优化管理结构。2. 艰难的去金融化过程,贯穿在伊梅尔特的整个 CEO 生涯中。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期,成就了韦尔奇的盛名。而他留下的负面遗产,却需要伊梅尔特来善后。3. 对希望担当领导者角色的职场人,伊梅尔特有三个关键词:责任、改变、信任。4. 伊梅尔特对创新和长期主义的坚持,无疑是明智的。但他在处理时机问题和人际关系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这是他未能功成身退的原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读起来挺乏味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通用电气成长上衰落

                                          有点意思,看了韦尔奇,现又看了伊梅尔特,反者道之动,一个新时代尚未开始,Predix 尚未形成气候,AI 来了,会好点吗?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