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王朝的崩溃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本书解读了末代王朝中的历史周期律,从秦汉到明清,有权谋、混乱、杀伐、愤懑,可叹只能 “再苦一苦百姓”,触目惊心、余味绵长。个人拙见如下:①这是本很难写也很难读的书,每段叙事都有种戛然而止的感觉,诱使我探求和反思历史的脉络。②分析与叙事的把控,人物与兴亡的平衡。本书可以重剖析轻论事,借王朝的骨兴崩溃的魂。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口耳相传中失去了本义,透过大明看到诸君的贪婪自私,百姓的举步维艰。放下 “阿弥陀佛” 式的念白,深究语义囊括的本真,让抽象回归具体。万语千言化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9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这本书听完了,想起了前段时间刷到过的短文,仔细看看,想想,挺耐人寻味的。清朝开国亡国的完美对称。努尔哈赤发家之地是辽宁省抚顺市,溥仪最终关押之地是辽宁省抚顺市。夺江山时是摄政王和一对孤儿寡母,丢江山也是摄政王和一对孤儿寡母。首位皇后是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末位皇后是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开国时顺治进山海关,军师是福建人洪承畴。亡国时溥仪出山海关,军师是福建人郑孝胥。开国两大劲敌,一袁一孙(袁崇焕,孙承宗)。亡国两大劲敌,一袁一孙(袁世凯,孙中山)。千年风雨洗尽尘,历史长河留印痕。历史的对称又何止一个清朝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2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兴衰成败,都有其理艾公子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艾公子是一个知名的历史写作团队所使用的集体笔名,团队由一群热爱历史、具有深厚历史功底和丰富写作经验的成员组成。他们中不乏高级记者、文学硕士、历史硕士等专业人士,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对历史的热爱而聚集在一起。该团队以微信公众号 “最爱历史” 为主要平台,致力于历史内容的创作与分享,其不少著作可都是历史畅销书界的 “常客”,也是我的微信公众号收藏之一。回到本书。这次,艾公子带来《王朝的崩溃》,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王朝崩溃的惨烈画卷。书中选取了中国历史上 17 个大一统或局部统一的王朝,聚焦它们毁灭的最后几年,通过透视政治、军事、经济、财政、人事、气候等各种因素,揭示了这些王朝崩溃的真相。读这本书,就象是在看一部部历史纪录片。艾公子用他那风趣又不失严谨的语言,把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比如,他讲到秦朝,那个只存续了十五年的短命王朝,却以 “秦制” 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赵高的阴险狡诈、李斯的无奈选择,都被他一一呈现,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再比如东汉,王夫之曾说 “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艾公子在书中进一步探讨了东汉 “以强而亡” 的原因。他指出,东汉末年,虽然军队依然强大,但政治却极度混乱。士大夫为了功名,纷纷率军守卫边疆或镇压叛乱,结果导致军阀割据,王朝最终崩溃。这个分析真是让人恍然大悟,原来王朝的兴衰并不完全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除了这些具体的王朝分析,艾公子还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比如,他强调制度设计的重要性,认为一个王朝的崩溃往往与制度的僵化有关。同时,他也指出人事应对的关键性,一个王朝的兴衰往往与统治者的决策和用人密切相关。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问题和挑战,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