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时间融入历史
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对历史和文化的时间印记的封存,当前著名建筑师王澍在设计作品一再强调对老物件的妥善应用,他改造的杭州洞桥文村就是典型的用现代化的营造方式,但保留了原村传统的建筑语言,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充分体现设计师的作用,这几年全国各地非常多的仿古建的各种街区烂尾,就是没有因地制宜,简单的仿制,北京就是走了 几十年的弯路,近 10 年物质文明发展带动了文化鉴赏水平,建筑设计水平也相应提高。如果参观或观看过瑞士表的制作工厂,价值高的机械表不是比电子表精度高和材料贵,而是需要经过长年培训的技师,并花费几百个小时的精心加工和装配,体现了时间的价值。本刊介绍林徽因,她和梁思成是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回顾他们的生平让人感慨,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根基是扎在深厚的中国传统道德之上,虽然当时的中国处于积贫积弱阶段,战乱和物质贫困,但只要和平来临,海外学子马上义无反顾的回国建设,爱国和对国家文化的自信是坚定的,由此可见教育系统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从 1991 年到 2021 年是美国独霸的 30 年,也是美国国际开发署利用各种 NGO 向世界各地媒体和知识界洗脑。只要看高校的学者还在讲中国的闭关锁国,赞美美利坚,万幸美国出了川建国,从 2018 年开始懂王和睡王沦落教育中国人民,推荐高志凯先生的视频号,我们的媒体不可能说服美国人,但需要清晰的传递我们的声音。 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这天被设立为 “中国航天日”。那是我小学一年级第二个学期,一转眼都过去整整五十年了,那天的情形和激动的心情仍然历历在目。晚上孩子们兴奋的跑到 “大空场”,躺在地上盯着天空看,等着卫星飞过北京。全国人民几乎把所有的半导体收音机调到那个台,听咱的卫星发来的《东方红》 - 那个声音我记忆犹新,里头沙拉沙拉的全是杂音,曲调缓慢,却十分强劲。 今天是 2025 年 4 月 24 日,是第十个 “中国航天日”。 17 时 17 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神舟系列飞船首次在航天日飞赴太空。(以上是初中同学群里同学们的发言)。2025 年 #135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5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接受中国本身的样子美中关系可归纳为 3 个主题。一是美国对中国商业机遇的向往。1784 年,“中国皇后号” 航船从纽约开往广州,美国发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二是美国 “对中国成为大国的恐惧”。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美国人将其视为威胁。三是美国 “传教士精神” 在中国遇阻。美国一直试图改变中国,中国却说 “谢谢,我们有自己的道路”,这可能让美国有种挫败感。(与中国交往)更健康的方法或许是:接受中国本身的样子。美国目前实行 “交易型外交”。特朗普也重视贸易,但他的方式与其前任们不同,试图依靠 “威胁” 和 “不确定性” 来增加筹码,做的是 “一锤子买卖”。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