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适合自己的好书,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也许有时候人们可能是 “记得太多” 了吧。通过改变一下心情,告诉自己 “可以忘记”,我们便可以以清爽愉悦的心情过好每一天。01 忘掉 “人际和谐”。自己内心的和解是从把对方 “放在” 应有的位置上开始的。02 忘掉 “与大家关系和睦”。人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如果被讨厌了,那就干脆地离开。03 忘掉 “某人的意见”。听取他人的意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意见。因为他人的意见,很多都是不负责任的,甚至连给出意见的人都会忘却。04 忘掉 “比较”。没有必要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首先要保持自己的状态,思考 “怎样做自己才能心情愉悦,才能安心”。05 忘掉 “帮别人做”。我们不能替别人解决他们的人生课题。不要装作好人,擅自处理他人的问题。06 忘掉 “不擅长相处的某人”。从一开始就不要想 “要和自己不擅长相处的人好好相处”。如果不能与对方切断联系的话,那就留出不去考虑对方的时间。07 忘掉 “因为我是父母”。不要想着把这个、那个都 “必须教给” 孩子。在对孩子说 “请做这个” 之前,要先回过头来审视自己。08 忘掉 “因为是家人”,越是最亲近的人,越要 “常常恰当得体地相处”。如果意识到 “亲密也要有分寸”,那么你的心情就会变得舒畅起来。09 忘掉 “形式上的问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编织而成。有时仅仅是加上一句话,就能让平凡的人际交往变得温情暖心。10 忘掉 “得不到理解”。当你拥有用语言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自己愿望的能力时,你的人生会过得更轻松。11 忘掉 “不想添麻烦”. 在人际关系中,忍耐是毫无裨益的。所谓 “积极的忍耐” 是指在不得不拼尽全力努力时的忍耐。要注意不要做无谓的忍耐。12 忘掉 “只要我忍耐一下”.“只要我忍着就可以了”,这不过是悲剧女主角的妄想罢了。停止单方面的忍耐,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周围的人。13 不时地忘掉 “工作”,拥有 “不思考工作的时间” 才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事情。至少不要把工作带到床上。14 忘掉 “此前的做法”。如果现实没有如同自己预想的那般发展,那就说明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所以尝试一下其他的方法吧。15 试着忘掉 “完美”。不要追求完美。借助他人的力量,拥有充裕的时间和富有余裕的心灵,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16 适当 “忘记” 为好。不要过度害怕衰老,适当地对其加以应对吧。对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担心也要适可而止。17 寻找 “真正的原因”。心灵与身体是相连的,有时候身体问题的根源在于内心。18 无论何时都要对 “自己” 敏感,今天的自己与昨天有何不同?身体状况如何?皮肤是否光泽?请凝神认真地观察自己。19 激发 “靠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每个人都有 “靠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对自己说 “没关系,肯定会好起来的”,便会激发出这种能力。20 “行动” 激发干劲儿,做事拖拖拉拉时,就从小事开始着手。如果行动起来,人就会充满干劲儿。21 创造 “相同的节奏”。在一天的开始与结束时都做固定的 “惯例” 之事,正是因为生活中的这些 “一成不变的事情”,我们才能够意识到微小的变化。22 不管怎样,先 “走路”。按照自己的节奏快步走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希望能够继续保持锻炼身体的习惯。23 选择舒适的 “好鞋”。你能马上想起平时穿的鞋子吗?一双适合自己的好鞋,会让人变得活力满满。24 构建自己的 “健康方法”。按摩手指是我每天必做的日课。从毛细血管丰富的指尖开始,调节自律神经,改善血液循环。25 存钱不如存 “肌肉”。“攒金不如攒力”,这句话所言不虚。肌肉力量对于保持大脑健康也十分重要。26 好好吃 “早饭”,“你吃早饭了吗?” 大家要重视一日三餐,特别是要注意摄入蛋白质。27 吃鲱鱼。一般认为,吃鱼越多的国家,抑郁症患者就越少,人在心理上的不适也会得到缓解。28 借助 “食疗养生” 的智慧,食物也可成 “良药”。让我们一起借助 “食疗养生” 的智慧。养生包括:让身体休息,做做运动的 “体疗”;让心灵放松,使心情平静的 “心疗”;还有调整饮食以恢复身心机能的 “食疗”。29 聆听身体的 “声音”。当你一直想吃甜食时,可能是身体缺乏蛋白质导致的。身体会告诉我们必须摄取的营养成分。30 保证 “生命入口处” 的健康。要仔细咀嚼食物。嘴巴是生命的入口,也是健康长寿的关键。31 用 “自己的牙齿” 享用食物。我希望一生都能够用自己的牙齿享用食物。在每天刷牙时,我都会格外注意齿缝和牙龈。品味美食就是生活本身。32 “小病无灾” 地活着。在人生的后半程,比起无病无灾,还是小病无灾 “更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其追求完美,不如关注已经拥有之物,心怀感恩地度过每一天。33 睡不着也没关系。虽然睡眠很重要,但是不要让睡不着变成压力。请大家也树立起 “睡不着也无妨” 的意识。34 不要责怪自己。当你控制不住怒火和急躁情绪时,可能有几个原因。请试着先考虑一下营养不足、睡眠不足、运动不足的原因。35 寻找 “隐性压力”。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即便你觉得状态极佳,身心也可能会感到有压力。请对身体的变化保持敏感。36 不要适应 “轻微的不适”。人倘若精神饱满,便会不由自主地逞强。不要持续地勉强自己,也不要适应身体轻微的不适。37 时常 “勉强” 自己休息。不要因为忙碌而迷失心灵。即使是半强制性的,也要时常让自己休息一下。38 留好 “退路”. 在心灵和身体超越极限之前,可以果断地远离那个地方。给自己留一个 “撒手锏”。我觉得我们可以更加积极地看待 “退路” 一词。39 好好地让 “大脑” 休息。用脑需要张弛有度。越是忙碌的人,越要好好地休息,因为休息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40 只看 “拥有的东西”,忘却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只看 “现在拥有的东西” 和 “今天可以做的事情”。这与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是相通的。41 善于利用 “医生” 和 “药”。不要对更年期综合征放任不管。不要觉得毫无办法而放弃调理,请好好地利用医院与汉方药。42 了解 “历史” 孕育的智慧。一些病症,用汉方药便可以治好。43 忘掉 “经验”。不要把经验当作对付他人的 “宝剑”。让它成为我们豁达观物的 “指南针” 吧。44 适度地忘掉 “美好的过去”. 无论是美好的事情,还是糟糕的事情,我觉得最好都要适度地 “忘掉”。比起时常将过去的勋章别在身上,我更憧憬 “今天重要于过去” 这种洒脱生活的姿态。45 行动起来忘掉 “失败”。如果觉得自己失败了,就行动起来进行挽回,因为有时我们也会在行动中忘掉失败。也要忘记别人的失败。46 也要适度忘掉 “担心”。过去不可改变,未来不可预知。但是,唯有 “现在” 可以掌控。“搁置” 对未来的担心,只集中精力于现在能做的事情上。47 适度忘掉 “不幸”。幸福不是由 “比例” 决定的。虽然无法将现在的不幸清零,但是珍惜当下手中拥有之物,“心怀感激”,就能变得幸福。48 忘掉 “抽到下下签的过去”。我觉得在不理想的环境中,更能得到一些收获。你为了某人花费的时间,都会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经历。49 忘掉 “都是父母的错”。不要一直把自己人生的不顺遂归咎于父母。成为大人后,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50 忘掉 “郁闷的情绪”。不要回想糟糕的回忆,不要多次体验糟糕的回忆。希望大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将自己的目光从烦恼之中移开。51 时常忘掉 “时间”。时间是良药。但治愈悲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也是事实。“专心致志” 可以让我们稍微忘却一些时间。52 忘掉 “懊悔之心”。试着将当下必须做的事情积极地看作有意义的馈赠之物。53 忘记对他人的 “好胜心”。不服输是很重要的,但是对别人的争强好胜之心要适可而止。我认为阅历丰富之人退让一步的谦虚,非常美好。54 忘掉 “非黑即白”。我觉得有时候,最好不要以两级思维考虑是好是坏。因为有时候,不属于黑与白的灰色也不错。55 忘掉 “竞争”。我希望能做一些当下 “对他人有益的事情”。比起竞争,我更重视自己的认同感。56 忘掉 “自我牺牲”。通过做一些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来为社会做贡献吧。生活的意义,要靠自己去发现。57 “只做” 想做的事情。不要为自己增添 “年龄限制”。让自己永远成为主语,无论何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58 让大家叫自己 “想被称呼的名字”。如果你不想被大家叫作 “老奶奶” 的话,那么你可以让大家叫你的名字。我觉得语言对内心的影响,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59 拥有 “不同面孔的自己”。“与以往都不同的自己”,这句话听起来十分美妙。“开机” 时间带来的生活张力,会让大脑感到愉悦。60 愉快地说 “拜托了”。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可以拜托别人。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可以好好地说出 “拜托了” 的人。61 学习后变得更加喜欢。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要把它想得太难,试着做一下自己想做的事情吧。或许这会带来意料之外的人生转机。62 为了 “体验” 而花钱。让自己尽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如果要花钱的话,我认为与其花在物质上,不如花在体验上。63 自己 “调查”,自己 “决定”。越是在信息过剩的时代,越要自己调查,自己思考。知识会帮助到自己。所谓疾病的治疗方法,最终也要由自己决定。64 试着接触 “最新的机器”。即便上了年纪,也不要感到畏惧,试着接触最新的机器吧。活动手指,可以让大脑机能活跃起来。65 给某人 “送一份礼物”。不经意间送给别人一份礼物,不仅能让对方开心起来,也能愉悦自己的大脑和内心。66 寻找 “最根本的关注点”。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话,就试着回想一下小时候吧。你自然而然热衷的事情,或许正是你前进的道路。67 完成小 “使命”。即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也没关系。重视自己发挥的小作用,努力地过好每一天。倾听别人说话,也算一个重要的用处。68 肯定 “选择的路”。“现在的自己” 是以前的选择的结果。挺起胸膛面对自己选择的人生吧。69 回想微小的 “作用”。当你失去自信时,请回想一下帮助过别人的事情。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要记得清楚。70 做好随时 “欢笑” 的准备。放声大笑会让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那么寻找一下能够让自己笑起来的趣事吧。71 通过 “给予” 而 “被给予”。人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看起来你在鼓励别人,可有时候其实被鼓励的正是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