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化学界的瑰宝
本书作者是孙亚飞老师。想真正梳理出一种化学物质和人类文明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近代化学诞生于两百多年前,对物质进行原子层面的解释更是只有短短一百余年,绝大多数史料没法提供直接证据;另一方面,想把各种各样的线索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需要对跨学科的研究有一些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故事讲出来。而本书最为重要的五种化学元素作为串联的线索,每一章节讲一个元素,最后一章讲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这五个元素也存在内在联系:金、铜、硅、碳、钛,分别代表了人类文明的不同时期,从野蛮到未来,真实再现了人类的发展以及对自身的不断反省。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金、铜、硅、碳、钛,你知道它们的故事吗?前不久在贾老师《文化参考》的课程中听说这本书,引起极大的兴趣,于是迫不及待看了起来。作者孙亚飞,北大化学系毕业,经历过创业、然后又进入清华攻读博士学位。既有坚实的学术功底,又有丰富的创业经历,还有写作出书的经验。整本书读下来,史料丰富,行云流水。虽然有很多的化学知识,但并不算拮据聱牙,晦涩难懂。作为科普读物,对非专业人士非常友好。一种化学元素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着人类文明的走向?作者选取了对人类文明影响至深的五种化学元素:金、铜、硅、碳、钛,作为串联的线索,每一章以一个元素为主角,讲述了它们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最后一章以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结尾。💎关于金:💡因为对黄金的贪恋,西班牙黄金猎人皮萨罗带着一百六十人用枪炮、病菌征服了传说中的 “黄金国” 印加帝国。💡吸收了蓝光后,金就反射出与之互补的耀眼的金黄色,而这种颜色在所有金属中独一无二。黄金除了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外,这金灿灿的黄色也是它尊贵身份的象征。💡“炼金术” 是化学实验的开端。💎关于铜:💡铜和金,不仅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强的关联,文化上也是一脉相承。我国古代的很多文献中,汉字 “金” 所指的就是铜而非黄金。💡美国胜利女神像的防锈修复,牵引出一个实验,只要一些盐水,将两个不同的金属片插入其中,连接金属片的导线中便可以显示有电流通过。这个实验是物理及化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明白了铜像中的铁骨架和铆钉是损坏的罪魁祸首,修复的工作就是脱胎换骨,移花接木了。💡我们有着光辉灿烂的 “青铜文化”,像后母戊鼎这样的青铜礼器,历经洗礼和磨难,因铜的优异性质,深埋几千年,没有变形或破碎,只是表层氧化而展露出特有的青色,铸刻的铭文依然清晰可辨,得以使我们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湿法炼铜:由于铁比铜的化学性质活泼,当含有铜的胆水与铁接触发生置换反应时,铜从溶液中析出,缓解了跨越数朝、肆虐数百年之久的金融灾难 — 钱荒!💎关于硅:💡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岩石都离不开一种元素 — 硅。它在地壳中的丰度仅次于氧元素,达到了 27%。硅和氧的总量占到地壳的四分之三,我们目力所及之处:岩石、道路、建筑物,只要不是生命体,几乎都是二氧化硅(SiO2)的衍生品,俗称无机硅酸盐。💡硅具有很强大的包容性:硅氧结构拥有接纳一切元素的能力,地球上的矿物几乎都可与它相伴。无论怎样组合,四面体骨架依然得以保持,因而硅酸盐岩石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例如:沙、石、水泥、砖、玻璃、陶瓷……💡玻璃的诞生,有了显微镜、望远镜、建造汽车和摩天大楼的钢化玻璃、用作信息传送的光纤……,这使人类文明进入了现代社会。💡借光发电是晶体硅目前最大的应用领域。💡信息时代的心脏 —— 计算机芯片,制造它的主要材料就是单晶硅。💎关于碳:💡因为独特的化学性质,碳原子可以构建出丰富而又稳定的各类分子,既有线状的,也有环状的,还有更复杂的树枝状、梳子状乃至球状,千奇百怪、种类繁多。科学家们将含有碳的物质称为有机物,不含碳的则是无机物。💡自古以来,用于衣服的材料几乎都是由碳原子构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人类和所有地球生物一样,都是所谓的碳基生命,因此需要糖、淀粉等 “高碳” 的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与营养。💡无论是哪种交通工具,它们应用的高科技都离不开碳元素的支撑,比如强度远甚于钢铁的碳纤维。💎关于钛:上九天揽月(卫星、飞船),下五洋探险(舰船、深海探测器),高科技地标建筑(国家大剧院等)。钛合金即是 “太空金属” 又是 “海洋金属”,更是一切传统金属无法完成任务时的优选替代金属。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少一个星是因为还没读完这是《材料科学前沿报告》的主理人孙亚飞老师写的一本书,叫《元素与人类文明》,带你从化学的角度,来梳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别担心,这本书并不是枯燥地介绍化学知识,而是讲述五个重要的化学元素:金、铜、硅、碳、钛,看看它们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比如,传说中 “点石成金” 的炼金术究竟存不存在?为什么说手机其实是一种由黄金 “打造” 出来的产品?衣食住行,最离不开的化学元素又是哪个?市面上的科普书里,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领域的作品非常多,但化学方面的优秀科普书不多见,国内作者原创的就更少了,所以孙老师的这本新书特别难得。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元素与人类文明》《元素与人类文明》这本书没有追求大而全的架构,没有试图对每一种元素都面面俱到,更没有去尝试用宏大的世界观去阐述人类文明,而是生动巧妙地截取了文明时期的一些经典瞬间或代表物件,小到那些散落在路边的古老岩画,大也不过是潜艇、大剧院这样的一些建筑。不同之处在于,从化学元素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它们,是一种颇有意趣的解读,把人类文明这么一个略显空泛的概念浓缩到一个个具体的事件中,从中能够更直观地看到不同化学元素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扮演的角色。格式引文:【孙亚飞著。元素与人类文明】商务印书馆.2021:14.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mddHSBnYoHR83pb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左右着文明的走向得到《化学通识 30 讲》《材料科学前沿报告》课程主讲人孙亚飞老师的最新作品。书中主要先介绍五种元素:金、铜、硅、碳、钛 光是这五种,一本书的体量貌似都不够装啊。关于这本书,孙亚飞老师在网上就曾说过,科学研究应该向前看没错,但这不代表回溯历史就没有必要。『我愿意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比作一叶扁舟,茫茫水面上,我们也不知道何去何从。前方的灯塔,固然可以指引我们,然而在看不到灯塔时,我们就只能根据已经划过的路线去校正纠偏。数千年来,数十种化学元素共同起舞,让人类文明异彩纷呈。我希望有一天,把它们的故事全都讲述出来,却只恨白驹过隙,虽千言万语也难说尽。在落笔之时,我选定了金、铜、硅、碳、钛这五种元素,它们虽不能展现人类文明的全貌,却可以和最后一章的元素周期律共同构成一副骨架。』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撇山河成,一捺百草生。即使从不同的视角,人类的历史和文明也总是相似的,但这类的书大都出自文人墨客,也少有来自于生物和物理学家,直到读到元素与人类文明,惊鸿一瞥。孙老师作为一名化学家,写作功底感觉和化学功底同样深厚,从故事到元素,从元素到原理,从原理再到故事,人类文明与元素周期盘踞交错,黄金勾勒的欲望和青铜铸造的文明下的化学知识熠熠生辉,还有耳熟能详的硅,衣食住行的碳...。除此之外,故事和原理的背后还包含生活技巧和常识,剧透无趣,值得取经。元素与人类文明,一撇山河成,一捺百草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作为一名曾经的化学工作者,只看了这本书的名字就令人倍感亲切。打开书前,不觉地回想起自己的高中时代,虽然选择了理科,但实际上由于数学功底不够扎实,连带着物理的成绩也只是徘徊在及格边缘,相比文科也就是稍稍胜出而已。而化学当时被戏称为 “理科中的文科”,尽管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但是实际需要的数学基础并不高,最关键的是在高一时自己的几次关键考试成绩还不错(获得了积极反馈),进而一直努力(刻意练习),到高三时就已经不满足当时的课程内容,而开始自学大学化学专业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超出舒适区的刻意练习),最终选择了本科读化学专业。 而在读完本书之后,又不自觉地回味起过去高中学习化学的种种经历,对自己当时喜欢学化学的原因竟还产生了一些事后的分析。化学,特别是在高中时的化学课程,其主要内容就是无机和有机部分(当然还有少部分涉及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皮毛),而无机和有机的内容从更本质上分析,就是通过元素及其相关的化合物将知识串联起来展现活生生的世界,这些内容与生活紧密连接,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即时返回到生活场景中进行验证,此时相比高中课程中高度抽象的数学和缺乏生活场景的物理,则其知识确实更加容易理解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就我个人的浅浅理解:人类文明,本就是无数人的具体生活在长时间尺度上的无穷叠加。尽管这些无穷的叠加纷繁复杂,但作者可以通过元素理出一条主线,通过对几种元素重要事件的连接,将专业知识自然融入到事件叙事中,并在最终引出了元素周期律作为结尾,让我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又增加了一种可以参照的指引。 原来 “理科中的文科” 也可以这样实现富含感情的理性,期待作者的下一部精彩的图书,谢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化学与历史元素与人类文明,看到这个书名,我只以为这是一本化学方面的书,看了以后才知道,这其实是一部历史书,若干元素和人类发展的关系…… 金、铜、硅、碳还有钛,这些元素都是时代的标识物,对人类来说,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最想说的是硅,之前只是玻璃器皿的原料,没想到后来竟然竟然成了芯片的主体,甚至人类为了长生不老,都想改变自己存在的方式…… 在这个时代,理科已经不那么枯燥了,其实这些也都是我们的生活,有的时候是过去的生活,有的时候是对未来的畅想,真是荡气回肠啊!期待你也来读一下这本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陌生却一刻也离不开的元素作为一本通俗化学科普书,这本书将金、铜、硅、碳、钛和元素周期表与人类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文明历史结合,讲的很是有趣的。我是把当年学的化学基本还给老师了。从这本书中努力翎毛凤角的聚起一些知识,想和家里爱好化学的好大儿讨论一下,结果被无情碾压。结论是:科普是要考虑大众接受程度的,就知识含量而言,高中化学就更丰富精彩了。得时间看看高中和大学课本也不错。孙老师只是广博专业精深、笔触流畅的给我们展现了六场精彩戏剧,从元素 C 位独角戏到门捷列夫导演的元素周期律,精彩纷呈。金~如同财富的剃刀铜~浸润中华的历史硅~始终是文明见证碳~演绎生命的生死钛~上天入地的潜能你们!都要臣服于元素周期律的和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