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具有跨越时间的写作引领书,曾经少年归来,重读亦不迟
书是写给青少年的,本是买给孩子的,我却看的津津有味。想起许子东说,现在的写作课要求,迎合读者减少思考一度就懂;过去的写作课要求,带领读者引发思考极具风格。这潜移默化的不同,值得反思。举个例子:这里描写的孩子们等待煮粽子的过程,嗅觉来陪伴这些嘴馋的孩子。一会儿闻闻味,一会儿看看厨房。各种香气:米的浓香、枣的甜香、竹叶的清香、水蒸气的无可名状之香。。。冥冥中大自然调和鼎鼐,俨然盛宴。内在的描述:一定吃得到,而且很丰富,心里很平静,所以童年很快乐。这一幕幕大概只有 80 后以及之前的人有感觉吧,如今在某些古城街闲逛,整个街道飘着奇怪的各种味儿,都不敢称之为香味,多种添加剂的奏鸣曲,混合着麻辣和甜腻,抢夺着你的嗅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写作有灵丹妙药吗?如果你想朋友圈、公众号或视频号发的的内容更吸引人,如果你想提升文学鉴赏力,如果你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这本书一定可以帮到你。本书作者王鼎钧是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他从 19 岁开始创作,今年已经 97 岁了,创作生涯近 70 年,这本书是他多年以前写的,因为他特别喜欢,这次出版他又做了一次修改,并增补了新的内容,可见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这本书是教你写作的,但不是讲枯燥的理论,而是把各种要领串联进一条条故事线索、把各种阐述结合到对一个个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娓娓道来、妙趣横生。就像是你回到了初高中,有一个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老师在给你上语文课,他在课上给你讲怎么写好作文、怎么鉴赏一个文学作品。我甚至在想,如果我那时有这样的一位老师,或是早点读到这本书,该有多好。书中作者化身为一个老师在给他的学生讲课,讲什么内容呢,讲写好作文的六个要领,也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分别是:观察、想象、体验、选择、组合、表现。这样一听有点抽象,我简单给你概括一下。第一,观察。要调用多个感官,用 “五感法”(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认真细致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第二,想象。要通过读诗和好的文学作品去提升想象力,作者推荐的练习方法是:把古典诗改写成现代文。第三,体验。要培养共情能力。共情可以从个人经历中去提炼,但更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中去体会。第四,选择。要围绕文章主旨对素材合理选择,还要选择用准确恰当的字词来表达。第五,拼图。要把前面几个步骤搜集到的素材,通过合理的结构组合起来,像拼图一样拼成一篇文章。第六,表现。要不忘最初的动机,明确这篇文章最终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另外,作者还在附录里总结了自己写文章的三个阶段,这个我是挺受用的。第一阶段,叫 “文从字顺”,也就是能够把话讲清楚,符合基本的表达规则,没有错别字和病句。第二阶段,叫 “意顺语工”,也就是能够说的比别人好,有一些不同的用词和表达,让人读出新意。第三阶段,叫 “言近旨远”,也就是你要说而无法说、没有说的东西,别人一细品,能感觉回味悠长或妙不可言。书的大概内容就是这样,如果你有兴趣,推荐你去读一读。说实话,我之前一直对读书是否能够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水平是否可以通过 “学” 来提升,这件事是有点怀疑的,但读了这本书让我多了一些笃定,原来提高写作水平是有方可循的,创作出好的内容也是可以拾阶而上的。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写作究竟有灵丹妙药吗?如果有,那就是像作者那样多阅读、多观察、多感悟、多积累素材,每天写,大量的写。 而对我们大多数来说最好林丹妙药是:不要犹豫和挣扎,直接开始写。哪怕就写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哪怕写得很糟糕、看似胡言乱语都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至于写得好不好这事可以另说,因为不管写得多差,你写了以后还能再修改完善嘛。就像《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中写到的:“无论如何,先行动起来,写起来,写不好你还写不坏吗?有了坏的,才能有好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作文的基础技巧王鼎钧先生关于写作的系列书之一,《作文七巧》侧重语言表现的技巧,这本《作文六要》则重在构建文章架构的基础。根据多年写作经验,王鼎钧提炼出作文的六个步骤:观察、想象、体验、选择、组合、表现。这六个步骤既层层递进又前后呼应,是写作的基本功夫,他称之为 “六要”。 王老先生的书读过好多本,他的特点是简洁质朴感人,不讲大道理,虽是讲技法,但书中的案例文字都是极好的,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习得技能,可算是一箭双雕。 对于初学写作之人,这本书是入门秘笈;对于已经能够熟练写作的人,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升级道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相比于正文,个人更喜欢附录 -- 术语部分。能让初学者明白与写作相关同意混淆的概念。比如什么是文学?文学是用语言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思想:指人的想法、理念、判断。比如题材与体裁的区别?题材:指写文字的材料;体裁:指诗歌、小说、散文等分类。(这部分特别适合初学者看,让他心中有初步的概念,学起来更轻松)附录第二部分是作者学习的三个部分。一是文从字顺:把话说清楚,说完。二是意新语工:内在的构意求新,外在的构词求工。“工” 是内行,是到位,是达到技术上的高度要求。三是言近旨远:言,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近,眼前景、身边事,现实生活。旨,你这些话、这篇东西的含义。远,除了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还有脱离了、超出了语言文字,自行延长、升高的意义。写文章,要明白晓畅,也要有余不尽,让读者有参与的空间,套用丘吉尔的话,“留着一半让读者去想”。一篇及格的散文大概就是:以文从字顺为基础,篇终有言近旨远的效果,中间时时闪耀意新语工的光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