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8
26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自行车手眼中的世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界,每个人眼中又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每个人又从别人眼发现另一个世界。世界真美好,我要去看看…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青春可以肆意挥霍

      作者日本人石田裕辅(1969 年),在 26 岁(1995 年)开始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经过 7 年半到 2002 年探访了 87 个国家,骑行 9 万 5 千公里,之后写书,讲座,分享这些经历,比较著名的书是《不去会死》。这几天今年高考开始填报志愿,各种话题都是如何选专业,为了赚钱而选专业应该过时了,日本比中国早发展 30 年,本书作者对比中国代际就是现在要进入职场的 00 后,他们从小已经不愁吃穿,失去了上一代为生存必须的吃苦耐劳,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张雪峰代表的 80 后,如同日本的 50 后还在为个人阶级跃升和大城市生存而奋斗,新的一代不一样了。千金难买我愿意。家长对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的人生,只要是自觉自愿,孩子再苦再累都会默默承受自己种的因,去接受得到的果,但是如果是家长强加的就会一生抱怨,无论是事业还是婚姻,爱情,任何的说教都是没用的,都是要自我尝试,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和祝福。环境的影响很重要,而且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有能力想引导孩子的,不是说教,而是营造环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中写尽了人生百态,让孩子自己选择。现在互联网实时的直播和分享各种的短视频,b 站,抖音,小红书大量的博主在分享他们的生活。作者今天如果想去环球旅行,更多的人赞助更多的人去分享,作者能够成功也在于太多的人想摆脱自己被迫的刻板生活,想像和作者一样的肆意妄为,现代社会孩子会更幸福,他们可以有自己小众的选择,而不必随大流去到大厂做机器人。可以开心的活出自我的模样。

        4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囫囵吞枣

        拓宽自己的认知宽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管别人怎么讲,全世界最危险的厕所,就是布基纳法索有肥猪出没的厕所!” 结果还是一样,越写越觉得彷徨不安。标榜的虽然是好玩和幽默,我却开始自我克制,严肃地思索这些词句的 “意义”,有时停下敲打键盘的指尖,眺望窗外,或是去泡温泉排遣(我的老家可是个温泉乡)。最后我想提的是,中国。说这个国家坏话的人很多,内容几乎都大同小异:中国人唯利是图、冷冰冰,还目中无人…… 排了长长的队伍买火车票,过了好几个钟头终于排到柜台边,才刚说完目的地,对方连查也不查,就冷淡地顶了一句:“没有!” 或是吐痰也不管会喷到哪儿之类的,听得我耳朵都快长茧了。我一说:“旅行最后一个探访的国家是中国(其实应该是韩国)。” 就有人一脸同情地说:“宝贵的旅程终曲就这样毁了。” 连在中亚偶遇的年轻人,听到接下来我还要去中国,也说 “请节哀”。中国大概算得上是最让旅客怨声载道的国家之一吧!我也没多做什么准备就入境了。没想到从头一天起就遇到不少笑容满面的人,旅社或饭馆的小姐们(小姐大概是女孩子的意思吧)不会面无表情,都用非常柔和的笑容迎接我。虽然其中还是有些人就如恶评所描述,但中国人给我的整体印象是温柔而爽朗的。听过不少人的意见后,我觉得,在自行车骑士之间,中国似乎还颇受欢迎!恐怕是因为自行车骑士不用面对中国 “恶名昭彰” 的买车票手续吧。虽然有些家伙想坑观光客的钱,但既然不用到火车站或巴士站之类的地方,撞上他们的机会自然大幅减少。我在旅途中遇到的,大多是淳朴的乡下人,他们给我的印象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我心里的 “中国人” 图像。此外,中国人似乎对自行车旅行或冒险之类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也很有好感。我骑完丝路,抵达终点西安时(虽然以中国的观点来说是 “起点”),当地两家报社还大肆报道了一番。途中我也遇到不少中国自行车骑士,好几次和他们一起搭档骑车。从对方注视我的眼神,也能体会他们对自行车旅行的理解及善意,那眼神非常温柔。如果这个国家给人的印象不错,该国的评价也就跟着定案了。中国也有其他优点,像是东西好吃、物价超级便宜(大瓶啤酒三十日元、拉面一碗三十日元、乡下地方住宿一晚一百五十日元起跳),到处是值得一看的名胜古迹与雄伟的自然风光,在在让旅客雀跃不已。只是,这个国家让我深深热爱的理由依然是当地的气氛,独有的空气在中国流动着,深得我心。下面这个插曲正好表露无遗。那是在一个名为喀什的城市,我到店里买保特瓶装的绿茶,一问价钱,老板说要四块。“骗人,通常不是卖三块半?”“不是!是四块!” 店里的老头把嘴角拉成八字形,拼命摇头,从这一刻起,他已经展现出喜剧演员的架势了。“我都是用三块半买的!”“不,不!四块没错!”“因为我是日本人,所以才卖这个价钱吗?” 老头什么也不说,我又问了另一个问题。“那如果是中国人你卖他多少钱?”“中国人?中国人的话,五块。” 我大声爆笑,老头还是瘪着嘴,斜眼偷看我,眼神像在问:“怎样?很好笑吗?” 接着,他又理直气壮地总结一句:“日本人,四块;中国人,五块。” 我笑个不停,最后还是花了四块钱买绿茶。这种有点无厘头的幽默,回荡在中国的空气中,每次我亲身体验时,总是被逗得乐乎乎,笑个不停,想着:果然我还是喜欢中国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位用6年时间骑行去环球旅行的人,他心目中的世界第一。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我跟随作者仿佛也来了一次环球旅行,那么多超乎想象的事物用真实的双眼感受,和你在电视或者杂志上看到的完全不同。比如全世界最美的星空,是作者寄宿在一座石头房子里,夜晚推开木门的一刹那,瞬间被夜空震撼了,那么多那么亮的星星,就在伸手就能摸到的近处,那一刻感觉自己就在宇宙中央。还有北美洲,在这片土地上,大自然纯洁无瑕,大地辽阔到让人不知如何是好。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辽阔,谁又不想去感受它呢。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而赞叹,时而惊奇

              在生活中其实不喜欢排名呀什么的,那你读这本书去感受不到那种压力。或许你会在开篇就读到他最讨厌中国的厕所,但往后读你会发现作者其实还是非常喜欢中国的,特别是当你读到他吃豆腐那一段儿,一定会不自觉的跟着一起笑起来。毕竟这是一本以个人视角写成的旅游书,我们更多的应该去关注书中给我们带来的那种世界的多样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旅游手记

                刷书中,对(中国)比较敏感,文字中的描述对(中国)的感觉还行。佩服作者的勇敢。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刷书

                  罗胖说过的刷书,可以用在这本书上。游记的性质,所以,也没有太严密的逻辑,看看就好。感受一下作者的感受,对作者的看法,也不需要太过于纠结。虽然有好几处对中国不太有好的地方。就冲这一点,这本书,只给 3 星。其他方面,没有太明确的观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带着 “未去旅行、但是怀着一颗流浪的心情”,跟着作者一起环游了世界,并一起去寻找失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第一或唯一、美好或任性,以满足大家的好奇:世界上最难喝的啤酒(比苏联啤酒更难喝),世界第一的待客之道(某个烽火连天的中东国家),世界上最危险的厕所(可以面对面观察对方的健康状况),世界上最高贵的纸币代言人(坦桑尼亚千元先令上的长颈鹿),世界上最美的星空(帕米尔高原上空的浩瀚群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简单娱乐即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对中国不客观的描述足以差评,整本书都变得可憎了

                        本来是抱着轻松的态度看的,我喜欢动漫,一般也不会特别排斥什么,但这本书是真的一下子让我觉得日本这个民族果然可憎,就是有些日本人可能就是和中国人八字不合,就只能敌对吧,得到推荐东西的时候还是审核一下吧,这种摸黑中国的书居然是畅销书我确实不接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跟着去环游世界

                          出于对书名的好奇,直接点开看的,发现目录都是 “世界最……” 的开头,就更想了解这些被评为 “最……” 的地方和事物。一本旅游日记吧,通俗易懂,一边看一边在脑海里想象作者叙述的画面,感觉就像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次一样哈哈,也能感受到作者的风趣幽默!过程中会纳闷疑惑:明明是叙述旅游发生的故事嘛,为什么附在书里的照片那么少呢(主要也是太想看到作者口中描述的美景😄)照片是黑白的,心想:既然都有去环游世界的能力,为什么不带一台彩色相机记录这个过程呢?还有他对中国的一些描述等等。嗐,看完才去看详情,看到 1995 年开始出发环游世界…… 一下就懂了!(我也不懂为啥看的时候心里自动默认为是近几年发生的事)同时,心里有很大的触动!1995 年,我还未出生的年代,别人已经踏上了环游世界的步伐,而我一直好奇那时世界的样子。不管怎样,我都觉得很厉害呀👍🏻👍🏻佩服作者的勇气和毅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后感

                            一位日本人的旅游感受,让我开豁眼界,看大自然的美丽景观,看到不同社会的文明发展。看到我们对于旅游的认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惹人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足够猎奇,文笔幽默,读起来像刷短视频一样的欲罢不能!

                              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在世界各地猎奇,作者细腻的观察,精湛的描写,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加上作者流畅,诙谐的文笔,读起来就像刷短视频一样欲罢不能。文中不止能体会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也能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和碰撞,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世界的人文关怀。不知道作者知不知道汪曾祺,如果汪曾祺见过作者一定会很喜欢他,而我既喜欢汪曾祺也喜欢作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时间就刷一刷

                                我读过的游记毕淑敏、郭建龙、刘子超、林楚方这些老师的都比这本有深度。90 年代后期的世界对于 2024 年已经有点历史的味道了,书中对中国当时的描述应该也客观,但就是有种 “我的孩子,我可以说不好,但你不能说” 的狭隘感觉。对于作者骑行 7 年,穿越 87 个国家的行万里路的经历,还是深感佩服和羡慕的。喜欢读游记,也许就是喜欢人家可以姿意的生活,不被绑牢在某一地的生活状态吧。就如作者所写” 旅途中我不断追寻未知的世界,对于特定地区很不执着,当然也不会重访去过的地方。一旦越过国境线,也几乎不会对身后的国家依依不舍,反而对下一站充满期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更像是历史书,二十世纪末的趣闻罢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环游世界世界惊奇物语

                                    这大概是最通俗易读的游记,也是看过的最易读的书之一。本书最大的优点是,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背景,人物,风景,跟陈述,作为一本游记书,你没看错。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对一些简单的记事的感受。很少有书会这么写,也很难看见:额,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 竟然跟我感受一样。文章并不严谨,裹挟着并不黑色的幽默,夸张的讲述着旅行过程中的逸事。读的非常轻松,不只是文风,也是故事,随时能停,也随时都能找到一些带着些许乐子的片段。顺便增长了见闻,审视一下一个单车旅行日本人一惊一乍的内心独白。读这本书自己的感受,就像是酒吧碰见个幽默的老船长,吹牛侃大山讲述远处的见闻。相信我,随手翻翻就行,真的很好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见多识广

                                      见多识广作者把自己环游世界的经历集合成了一本书,部分章节还配了插图,这给坐在房间里阅读的读者一个开眼界的途径。老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或者思想总有一个在路上,这也给我做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在孩子进入大段阅读阶段前,多带他开开眼界。书里关于中国的章节描述不多,虽然作者主观对中国没有偏见,但从周围游历人的言语还是让在读的我有些不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好多年前的游记了,有些书内的风俗与今天不大一致了。作者似乎是穷游,在旅途中并没有去吃真正的高级餐厅,体验的大多数路边的风味小吃,住宿的酒店也是收费较低的小旅馆。光是这些要彻底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风俗是不够的,底层群众,中产阶级和精英人群的生活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社会习俗,只了解一些微小侧面难免以偏概全。但有些自然景观的描述还是很不错的,作者的文笔挺细腻,很有日本人的描述特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就冲着自行车环游世界才看的

                                          算是开视野的一本书,通过作者的视线认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