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4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聊斋扩写

    外国人用现代叙事角度把蒲松龄的小故事扩写成小说了(剧本),不但故事扩写,当时背景,用现代财政,经济的视角书写历史,从中反映中西方文字表达的不同,中文非表音文字,言简意赅,外国变音文字,对比《圣经》和《论语》完全不同的风格。现代中文白话文已经现代化(西化),叙事的套路要向西方学习,文字的韵律和洗练要向古文学习。本书写作技巧和角度都值得学习。可内容一般。作者写给现代美国人看 300 年前的中国是会大惊小怪,但如果同样看看姜淑梅老人的几本书,对中国人来说,70 年前和 300 年前区别不大,论故事性,老人的口述历史更精彩。我们要承认中国不是个勇于创新开拓的游牧民族,我们的长处就是把已知的搞到极致,稻作民族的属性(同理参看日本),中国一直延续农业帝国的传统到百年前才开始变革,书中的场景对中国人来说真是平常,那就是农业社会的普遍景象,欧洲 500 年前开始转变,我们迟了 400 年,中国丰富的文字史料,让我们还能还原当时的场景,我从中看出的是中国人的不容易。《大分流》讲的就是历史的走向。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小人物观察清初乡镇生存状况

      说来也巧,我是在听《奶酪与蛆虫》时接触到史景迁这本《王氏之死》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金茨堡在《奶酪与蛆虫》一书中讲述了 16 世纪一位意大利磨坊主因为 “亵渎宗教” 的言论而获罪被杀的故事,成为了微观历史学的代表著作。听书解读中提到,史景迁这本《王氏之死》也是微观历史学的著名作品,正好万能的得到既有电子书,又有听书解读版,我得以一睹史景迁的写作风采。全书篇幅不长,总共不到十万字,而真正讲述王氏故事的又仅占五分之一的篇幅。史景迁用了大量的笔墨交代了王氏的家乡郯城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时代背景。通过对王氏被丈夫杀害这一案件的还原,让我们深刻感知了在那个朝代更迭烽烟四起的时代,普通百姓水深火热苦不堪言的悲惨生活。总体而言,我非常欣赏史景迁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史实与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他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创作加以娓娓道来的语言,确乎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提供的很好的入门途径。但单就这本书而言,背景铺垫过于冗长,从《聊斋志异》中引用的原文过多,留给王氏的笔墨实在较少。至于序言中所称赞的 “妙笔生花” 的语言则因翻译水平的参差不齐而难以一览全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历史图景下的小人物命运

        《王氏之死》是史景迁的第四部史学著作。此前三部,他的选题焦点是中国古代的精英阶层,有皇帝,士大夫,知识分子。而在《王氏之死》中,史景迁第一次把重点放在底层民众,有农民、劳役、小商贩、无品级的差人以及最基层的地方官员。叙述这一类群体,在中国传统史家笔下也极其少见。史景迁从 1668 年到 1672 年的地方文献中,提取这些底层民众的生活脉络,辅以当时造成轰动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他不是历史的直接观察者,史料本身才是。而当时的民间文献最贴近当事人的生活,因而能够使历史更加真实而鲜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一桩命案留下的谜团,牵扯出发生在郯城的悲欢离合。在史料与文学隐藏的秘密中,勾勒明末清初的社会形象。一本在风格与取径上和传统历史研究大偏差的经典之作。 最会说故事的汉学家──史景迁,培养高妇超的叙述技巧和敏锐的认知能力,在僵化的史料背后,重新塑造或捕捉逝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王氏之死与郯城之活

            史景迁先生故去的消息传来时,刚好是我在那个寒风中写下三篇半小论文的午后。如释重负却又心中一凛。终于拿起他的成名作《王氏之死》看了起来。卒读之余,意犹未尽。上次有这种感觉是读完邓广铭先生的《陈龙川传》,人物结局草草收尾,没有事件后续,没有史家应有的评论。全文用的主要史料是冯可参《郯城县志》、黄六鸿《福惠全书》(康乾时期官僚制度汇编)、蒲松龄《聊斋志异》。坦白的说,我从未想过蒲的《聊斋》能够运用在历史研究之中。然而史先生妙出心裁,从神鬼故事中别择了当时的人物心理、社会意识与风俗,用以印证其他史料,让枯燥的史学研究缀上了文学色彩。诚然,虽然物质具有第一性,但意识却能永恒,心理治史又颇有年鉴学派的风采。不愧是大家风范。“王氏之死” 虽为题,所占篇幅却不大,背景叙述占了 4/5。我相信作者不过是为了借用王氏之名折射明末万历晚期到清初乾隆之前山东一隅民间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兼论社会中的女性地位。从土地制度到社会争斗中民间的处置,本书可以接续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皇权不下乡的古老传统,乡村治理的长老权威可以再深度研究。从时间上可以接续孔飞力先生的《叫魂》从 1671 到 1768 年刚好 100 年,从山东到江苏,同样是基层治理,似乎清政府的治理方式并未尽善尽美,而集权却是尤甚。全篇可有参考价值之处在于对县志的运用,包括灾害方面,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对赋税的征纳以及对乡村女性的描写也有圈点之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王氏之死》

              这本书透过王氏的悲剧,带我们回到了几百年前明末清初的山东郯城。那里政治动荡、连年天灾。生活在这里的人,困在传统社会制度和道德标准的网里,找不到出路。通过史景迁的视角,你会发现,王氏的悲剧,说到底,是时代的宿命。本书的核心内容:跟史景迁一起,回到明末清初的中国农村。1. 讲讲这本书的核心事件,王氏之死。2. 透过王氏之死,作者发现了什么样的历史真相。3. 讲讲史景迁的笔法,他怎么带领读者去体验这段历史。做历史研究很像是拼图,我们看到很多碎片,再想办法把它们组合成一幅图画。对史景迁来说,王氏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碎片。他说,这个故事就像是退潮的海水中,一颗微微闪亮的石头。他把它捡起来,在手里把玩,他发现石头上漂亮的色彩和纹理,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更加鲜明。我们再说一下这本书的地位。史景迁的研究,属于中国古代社会史。美国汉学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种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再加上他们精密的论证,和细致的分析,累积了很多让人有启发的成果。比如孔飞力的《叫魂》,魏斐德的《洪业》,都是展现清代社会的名作,在中国影响也很大。这两位学者和史景迁,也被合称为 “美国汉学三杰”。但是史景迁比他们俩还要大胆,孔飞力他们更重理论建设,而史景迁更偏重叙事,重新塑造逝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他的每一本书都是这样。所以有人说,史景迁更像是一个精巧的工匠,在纸上搭建着他印象中的古代中国。作者的其他几部经典著作,比如讲晚明文人张岱的《前朝梦忆》,讲清代政治的《曹寅与康熙》等等,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也看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沉浸阅读

                读的非常愉快,很快就进去那个世界,果然历史上的中国就是外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三星半

                  1. 总体有些失望,可能因为这本书和作者的名声太响,让人期望过高。   2. 思路:小人物的命运、大时代背景,可能在以前还是比较少的吧。   3. 方法:作者杜绝任何虚构,尽力使所有论述都有依据,即使后面描写王氏的梦境也用了《聊斋》的内容来拼凑。   4. 依据:这大概是最让人失望的,只有地方志、个人笔记和《聊斋》,而且《聊斋》贡献了主要情节和个人部分。范围狭窄,原创内容不多,更重要的是作者强调的 “实” 又怎么保证。   5. 写作:从原文到翻译都有种太过考据,而影响到理解和思考的程度。翻译的问题尤为突出,明明中文有统一的说法,非要忠实于原文用字面翻译,理解的时候读者要自行对应。过于强调 “信”,“达” 就打了折扣,“雅” 也就难以实现了。   6. 体验:从方法到文字都太 “实” 甚至过了头,体会不到通常读历史书籍的智慧启迪。《聊斋》篇幅太多,让我又重读了,因为书中的时代背景,似乎所有的故事都变沉重了,跟我以往对《聊斋》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感知不符。   7. 没有多么引人入胜,看完之后觉得看了一半的《光荣与梦想》也能看得下去了。作为一个实证研究人,读起来太像只有数据分析做的很考究,但是没有多少理论支撑的二流实证论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王氏之死》历史好像是大人物书写的,可以从历史书中,尤其是一些正史的书中得来。可是悠悠几千年,又有多少人可以在书上留下一笔。小人物才是真正的历史,他们的生活才是最贴近现实的生活。他们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有着无可奈何的悲叹,还有历史必然带来的苦痛,可是就像野草,不管野火多激烈,春风后,还是要冒出头来。如果想要真正的见解生活,大人物不如小人物有烟火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确实平铺直叙,但也确实好看

                      是不是因为现实真的比故事或电视剧精彩的多,真是世事难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挺好的

                        老实说,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并未获得充分的阅读快感,我始终心静入水。在这本书中,史先生根据山东郯城这个中国普通县城的县志,官绅的笔记和回忆录讲述了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而中间不时插入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片断,更是让叙事过程虚实结合,到也颇有些趣味。书中描述的郯城人的生活晓得平淡而动荡,他们要为生计奔波,还要收到土匪和官兵的劫掠甚至杀戮。而妇女的生活状况更是悲惨,三纲五常自不必说,而如县志和官绅笔记中盛赞的贞妇烈女形象无疑对所有的妇女都是一种压力,男人们一直使用着这一套路,用 “赞美” 来形成他们心目中的 “正向激励”,鼓励更多的妇女成为男人道德观中的完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出 “偷情” 之事来就要付出很大风险了,而书中的 “主人公” 王氏就是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从而浮出了巨大的成本。事实上,王氏在本书的出场很晚,作者前面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郯城的民间风情,让我怀疑这将是一本民间采风集。但是读完全书,才佩服作者的构思,正是前面对王氏生活环境的描写才使王氏的悲惨结局显得 “顺利成章”,以至于读完书的最后一页时我还处于王氏之死不出意外的 “理智” 之中。史景迁就这样在前面平淡的描述中完成了对我的 “洗脑”,使我竟也仿佛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男人,对王氏的结局竟也认为理所当然,当然这里的 “理” 是当时社会的 “理”,就在这样的平淡叙事中,史先生向我揭示了历史的残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糟粕,匪夷所思的凶案,匪夷所思的判决

                          糟粕,几个章节内容分散,标题是一起匪夷所思的凶案,判决结果更是匪夷所思。无辜的嫌疑人枉受酷刑竟然还要替凶犯安葬可怜的被害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悲剧人生

                            《王氏之死》是美国汉学家史景迁的作品,最早 1978 年出版。是他的代表作。书里讲了明末清初山东郯城的小人物王氏的故事,她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最后惨死在丈夫手下。通过这故事,史景迁再现了清初山东农民的贫苦生活,展现了小人物背后的历史脉动。史景迁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中国历史,并以 “讲故事” 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独特而又好读,这让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让他的书成为学术畅销书。史景迁一向偏重在文学性的叙事,试图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在僵化的史料背后,重新塑造或捕捉逝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以资料而论,《郯城县志》和其他几个地方的方志,是本书的重要依据。本书使用的第三种资料《聊斋志异》,属于虚构的小说,作者大量使用来建构清初山东地方民众的心灵图像,从今天文化史研究的立场看来,这种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并治一炉的手法,反而显现了作者的创意和先见之明。通过一幅幅鲜明的图像和具体的描述,我们才真正进入我们曾经靠着抽象的概念徘徊其外的乡村世界,真正走进这些人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难与梦幻之中。王氏,是清初山东郯城的一位普通女性,普通到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现在我们能看到她的故事,是因为她死于谋杀,而且,案情比较波折,所以判案的官员把它记录下来了。400 年后,作者史景迁在图书馆尘封的古籍中,偶然读到这个案子,引发了他的好奇心,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化身为一个侦探,利用历史材料,抽丝剥茧,追查事情的原委。只不过,他不是要找案件的凶手,而是以案件为线索,去还原了明末清初的中国底层社会。本书用一个小人物的死,展现了明末清初中国的底层社会。明末清初的山东郯城,政治动荡、连年天灾。生活在这里的人,困在传统社会制度和道德标准的网里,找不到出路。通过史景迁的视角,你会发现,王氏的悲剧,说到底,是时代的宿命。这本书的地位。史景迁的研究,属于中国古代社会史。美国汉学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种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再加上他们精密的论证,和细致的分析,累积了很多让人有启发的成果。比如孔飞力的《叫魂》,魏斐德的《洪业》,都是展现清代社会的名作,在中国影响也很大。这两位学者和史景迁,也被合称为 “美国汉学三杰”。但是史景迁比他们俩还要大胆,孔飞力他们更重理论建设,而史景迁更偏重叙事,重新塑造逝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他的每一本书都是这样。所以有人说,史景迁更像是一个精巧的工匠,在纸上搭建着他印象中的古代中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书和作者太有名

                              内容可以翻翻,适合外国人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严谨的治学态度👍🏻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