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6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首度读完一本鲁迅的作品

    我承认,之前对鲁迅是有坏印象的,一则来自他那奇怪的文字,总是不习惯,就像手捧一个五边形的碗;二则源于一些对他的负面信息,比如他上课时经常把学生作业扔地上;用在信上画红点的方式揶揄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的酒糟鼻子;一边拿着国民政府的高工资一边大骂之;哀国人不幸骂国人不争却从不骂日本人,尤其跟内山书店的内山完造关系莫逆….. 第一次看完一本鲁迅的文集,不得不说,他在写作上的确厉害,看他的文字就像是被一束追光牵引着,很有秩序的看清了一处处的景。“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就是这种镜头感。鲁迅用了很多特别的意向,感觉跟《聊斋》里志怪部分的写法有些相似。比如鲁迅写到的会说人话的狗;死后的所见所感;墓碑后的无心尸体……. 不得不说,文学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确实非同一般,总能与小细致处见大深刻,前几天读泰哥的《飞鸟集》时也有这种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四十多岁的鲁迅写下的文字

      阅读小注 3 一直我错意了鲁迅的作品,这原因大概是因为语文课本里选文的原因。这本书是鲁迅四十岁上下写下的,但我觉得更适合十几岁或者二十几岁的年龄去读。另,每一篇值得读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野草》是鲁迅的唯一一部散文诗集,共收入作品 23 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作者在《自选集・自序》中说,觉得自己 “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其花、叶不美,但很顽强的生长。鲁迅正是以此来比喻自己写的这些散文诗作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之前就了解过难读懂,而且是鲁迅思维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有一定心理准备,但没想到还是很难。多数诗都是梦里的,也许是现实世界解释不通,所以塑造一个梦境,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说了罢,别人问起还可以拿 “这是梦又不是真实发生的” 去搪塞。好吧,我只能读一点浅显的,现在有印象的是《雪》《风筝》,可能有色眼镜早已把那讽刺的、悲观的过滤了吧,留着的是偏好的,还有那一句 “带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不管是怎样一个对话背景 (那死尸坐起来对着我说,我听后马上跑起来)。《雪》其中一群孩子在堆雪人,因为力气小,哪家的爸爸也加入进来滚大雪球,最后拿了妈妈的胭脂粉给雪人抹上,多么无忧无虑的画面!南方人是体会不到的,所以对堆雪人记得特别深。《风筝》痛斥那哥哥,不是说 “大的让着点小的”,是他见不得风筝,弟弟快完工的风筝被一脚踩烂。多年后哥哥想道歉,弟弟说不记得了,忘记比记恨更杀人,我是吃认同票的,拍手真快。王平说这篇是在批判弟弟的性格大也是国人不醒悟之类,我没有读出来,读不出来就读不出来啦,1000 个哈姆莱特,还有 1000 个读者呢。想破头皮,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批判在哪,看了其他评价还记不住呢,因为并不是自己想的。自己也没生活在那个年代,即使了解一些历史背景,也很难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每篇看完都有去搜百度看看 “专业评价”,实际上只是当了知识的搬运工,把百度上的搬到了本子上,根本没有记住多少。高中就把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当作句子写进作文,现在也依然可以,学了修辞学,知道每个句子都是有意义的,随着语境的不同,意思也在变化。又不把前面的 “死尸做起来” 摘进去,所以没什么,就像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这些句子的意思写进自己作文还不是自己给的。开启下一段旅程,外国文学的古希腊悲剧又有新内容了,去读那个咯,很快又会回到中国现当代的,齐头并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鲁迅的名篇

            读的懂的没几篇。《过客》这篇不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要实事求是,我确实没读懂。可能需要更多的了解鲁迅的生平,也可能要更多的了解那个时代。所以,顺其自然,先放在这里,也许以后会再拿起来重读,也许会有些新的感受。鲁迅的作品,我并没有系统的读过,只是偶然看过一些,说实话,我对大部分作品并没有产生共鸣,但有一篇例外,就是他的散文《风筝》。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心被扎了一下,可能是人到中年,有些事情感同身受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鲁迅曾经说过,自己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里了。当代人又说,读鲁迅,让思想变得深邃。读后有被拉回了那个骨感现实年代的感觉,又有一部分却很难读懂。先收藏起来吧,毕竟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一生反复不断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 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 他恭敬而得胜地说。“你不错。” 主人这样夸奖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民族魂

                    鲁迅是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代表。鲁迅也是 20 世纪中国民族性格的缔造者,是中国民族根性的批判者和改造者,也是 20 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缔造者。鲁迅同时也是 20 世纪世界文化的巨人,中国 20 世纪对世界文化领域的贡献,从个体的意义上说,鲁迅是第一人,尤其是他的文化思想和生命哲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在文学艺术方面,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人物。鲁迅是时代的思想者,历史的负荷者,民族的受难者的形象。    奥地利大诗人里尔克的一句诗:“每当时代想最终总结自己的价值时,这个人总会生还。他举起时代的全部重任,掷入自己的胸渊。” 这句诗拿来形容鲁迅,也非常准确。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无论作为一个民族的先哲,还是作为民族的良心,对当今的中国和时代都有他人无法替代的历史地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野草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这个世界是这样的懦弱,不敢让生命留净血,不敢让逝者长存...... 朴实平常的语句,对绝望中求生存的中国社会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虽然病入膏肓,但是,又何尝不是如野草一般,冬去之后又逢春,吹又生。希望的野草,根植于这个希望的民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意向

                        鲁迅最难懂的作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野草》鲁迅的作品如果您可以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去看,它表达的东西、意境,都会有个更高的境界。选取一篇《过客》,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不知目的 “过客”,也有想要留下来的冲动,因为姑娘,老人或者说家,羁绊这种东西谁都有。夕阳下,大漠旁,寒风凛冽,一袭衣,一瘦马,苍茫远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秋夜,影的告别,风筝心中前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 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我只能看懂这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酷烈而勇敢

                                酷烈而勇敢,看酷烈,读《墓碣文》,真是悲哀莫大于心死,而鲁迅的心死更在于想死而不能死,因为他要有担当在,但这样的担当(天命)他无以为力,所以痛到扪心自死,痛到没有感受,等事后有了感受,那个不够痛的直觉让他觉得亏心。论喜欢,我最爱《这样的战士》,因为他勇敢而默默,世上最怕无物之物,空洞而无力,但鲁迅只要战斗,所以默默举起投枪,一而再再而三,简直帅呆。每年都可以读一遍《野草》,让自己清醒而勇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深刻内涵的书

                                  初读有点晦涩难懂,虚细细品味里面的道理。篇幅虽短小但内容确实精悍!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