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到休谟、康德,大思想家们为人类如何认知世界提供了哲学思考,他们让我们品尝到理性的累累硕果,也揭示了本质和现象的不可调和。到了二十世纪,海森堡于 1927 年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沉重打击了拉普拉斯妖和机械论,更关键的是,哥德尔于 1931 年提出了不完备性定理,破坏了希尔伯特想要构建的数学大厦的地基。这些理论的提出,都是对人类理性的挑战,揭示了理性的局限性。1963 年卡尔波普尔的作品《猜想与反驳》则进一步动摇了人们对科学这个理性丰碑的信仰,强调科学的本质是可证伪性,也就是说科学理论的标志不是它能够被证明是对的,而是它可以被证明为错的。即便试验结果符合理论的推断,也不能证明理论是绝对正确的、不可超越的,有可能是试验的精度达不到,或者没有遇到偶然的情况。波普尔的理论进一步解释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即便是人类赖以自豪的科学大厦也无法达到终极的真理,永远只能获得暂时的正确性,永远只能是暂时未被证伪的假设,即便在科学领域,我们也需要信仰的纵深一跃。然而正如本书所说,波普尔的理论存在两个缺陷:一方面,他能指出什么理论是伪科学,但并不能指导我们应该用什么理论;另一方面,局限于人类的观测能力,试验结果不一定能证实或者证伪理论,也许有一些我们根本不知道的因素在起作用。1963 年库恩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认为科学范式就是对科学的总体观点 —— 联结科学共同体并且允许常规科学发生的一系列共享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强调了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强调科学范式会定期改变,这更近似一种进化的观点、一种信仰的观点。从科学革命的反方向来思考,如果人们发现了所谓的终极真理,那么很可能意味着关闭人类所有的选择,只留下一条出路,科学也不会再有大的进步和发展了。因此,库恩的观点似乎揭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科学的局限,带有一种悲观的情绪,但实际上是乐观的,因为她给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哲学”又来啦!

      周帅讲,《科学哲学》这本书是他武大辩论队学员人手一本的必读书籍。所以,就算在每个字都认识但串起来就是不知道它在讲什么的情况下,我还是硬着头皮花三个小时刷完了。从这本书里学到了关于哲学的什么呢?除了归纳演绎这类初高中就已经习得的概念,啥也没学到 —— 可能这就是哲学吧 (讽刺一下)。已经想好下次上周帅的课要提问的问题:“你是怎么让 / 辅导学生看懂《科学哲学》这本书的?”。我还得到了什么结论呢?这个牛津通识系列的书,其实可以一本都不要碰 —— 不要被 “牛津” 二字的光环欺骗了。花三小时翻完这本书后,几乎看不懂的状态,让我越想越生气:什么牛津通识本,通识在哪里了?不要求一本书的语言生动有趣,但起码,最基本的是能够让那些从未接触过这门学科的人,很容易地弄懂那些常见的基础概念,看完后能对这门学科有个大致的了解 —— 这门学科在研究什么、它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它最核心的思想是什么、目前的瓶颈在哪里。以及后来去翻牛津通识系列的其他学科书籍,是一样的情况 —— 晦涩难懂,既没法做到入门级的深入浅出,又没法做到教科书般的深刻 (所以不是哲学的锅)。我知道提到读书听课,很多人的既定感受是枯燥无聊,实际上只是没遇到那群最聪明最会讲的老师而已。如果有幸接触到詹青云、庞颖、李涛、吴军、黄执中、周玄毅等在自己领域是佼佼者的大牛,可以发现他们教授的课程和写的文章,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学习本身非但不是一件无聊且痛苦的反人类事情,而且是一次又一次更深入地去探索周遭世界、不断拓宽自我边界的游戏。比如说,上周玄毅的思维课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相信哲学是一门超有用的学科,并且开始读哲学类书籍,尝试用哲学的思考方式去思考现实问题;在看吴军《文明之光》之前,我觉得历史不过是高中课本里那一坨坨孤立的还要给它上价值的东西,从来没想过历史可以如此有趣,它就像一盘棋,棋子和棋子之间环环相扣 (二战促进计算机的发明)—— 关乎国家制度、科技、文化等的演变。很早就发现,一本书晦涩难懂、一堂课容易走神,是作者的问题、是老师的问题,不是我们作为学生的问题。是讲者没有遵循人性规律去把课程讲好把书写好,实际上他是在偷懒的 —— 没有想过如何让不同水平的听众听懂。因为信息传达的目的是要听者接受而不是单纯地无效传达。实际上,残酷地来讲,还是讲者能力不足。对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才没法讲得通透。所以,别去听那些爱绕弯子爱讲大词的老师讲课 (但我们可以用绕弯子 + 大词来忽悠人 / 消费者哈哈哈) 说到信息传达,最近也有和朋友聊到 “会讲话” 这个常被国人鄙夷的特质。我觉得 “会讲话” 这件事情,和幽默一样,是非常高级、难能可贵的优点 / 特质。“会讲话” 这个行为只是表象。它背后包括如何思考,如何对一个问题细致解剖;然后对人要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够对不同的人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 / 词汇输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幽默,就更难了。用一段朴实且不俗气的语言,表达恰到好处的高级幽默,让每个人 get 到笑点。这需要对事情 / 事物本身的深度理解,对人的洞察和了解,才能产生段子表达幽默。比如说 (周帅课上讲过),码农这个词语的产生是源于程序员和农民的类比 —— 同样地又累又苦、是份体力 (脑力) 活儿、看天 (项目) 吃饭,赶进度。好好练表达 (给表达学院打个广告?)。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简单

        通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比较学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原著内容不算特别精彩,比较学术。翻译应该是直译的,因此,部分字节读起来会造成一些障碍。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