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文化买办
常凯申在日记中写到:「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味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为 “狐仙”。」可见实权人物对这个 “新文化旗手” 是不齿的,关于胡适的私德属于八卦不谈,可以肯定的是胡适各种天真的抱大腿贯穿一生,认美为爹,成为 “自由主义带路党” 的精神导师,这些都不想在这里多说,看这本书可以了解百年前中国落后的状态。胡适到上海读初中时的课程都需要日本人来教,中国当时在教育体系上距离科学很远。比教员大两岁的胡适 3 岁失怙,出身徽商家族,因家族在上海的茶叶生意,让他能很早接触西学,从他一生经历,虽然门门不精,但涉猎广泛,在提倡和推广白话文还是有贡献的,也因此成为北大学阀。历史大变革期,一个旧文人很难造反自身成为革命派,拉大旗作虎皮,成为洋买办在当年是最好的选择,身段柔软,个人运气也比较好,比如退出 “低调俱乐部” 去美国,无论褒贬,胡适都是个识时务的聪明人。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胡适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文、史、哲等学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 “五四” 以来影响中国文化学术最深的历史人物。他活跃于社会政治领域,是中国自由主义最具诠释力的思想家。胡适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工作长达十八年,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校长等职。他对北大情有独钟,遗嘱中交代将他留在大陆的书籍和文件捐赠给北大图书馆。为反映这位文化巨人一生博大精深的文化建树,本社在北大百年校庆的 1998 年曾隆重推出一套大型胡适作品集 ——《胡适文集》(12 册),对所收作品均作了文字订正和校勘,其中有一部分作品,采用了胡适本人后来的校订本或北大的收藏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受到学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