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7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写出好的文章,就是多读多写,阅读、阅读、再阅读、刻意练习,没捷径可走!虽是老生常谈,但绝对是最好的方法。朱光潜先生曾说,即使是写写随笔、笔记,也比空过了强。

      1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一翻开这本书就喜欢这段话了。汪老真是个会生活的人,博学能文散发魅力,平淡质朴的语言非常治愈。写季节、游记、西南联大那几章尤为喜欢,配合先生的插画,感叹人间草木的可爱。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老先生的晚年杂文

        汪老的书,评述的太多 这里只记述黄永玉和汪老的交往,汪先生和黄永玉年轻的时候是好朋友,艺术上也是相知,年轻的时候,聚会的有汪曾祺,他总是一个人来家里吃饭。家里留着绳子系着的豆腐干,是给汪曾祺下酒吃的。孩子们也都知道,好吃的要等汪伯伯来了才能吃。黄永玉给汪曾祺打电话,叫他到家里吃饭,接电话的人告诉他,汪曾祺现在正被打成右派,黄永玉还是同一句,让他来家里吃饭。1997 年,汪曾祺去世。那时候,黄永玉旅居意大利,女儿跑上楼,「汪伯伯去世了!」他没哭,也没说话。后来出书,写了他所有的老朋友,唯独没有汪曾祺。作家李辉问他为什么,「他在我心里的分量太重,很难下笔。」他只认识前半生的汪曾祺,对这个朋友知根知底,见过他的父亲,一起熬过艰难的日子。这曾经是他最熟悉的名字,找曾祺看画,找曾祺吃饭,找曾祺聊天,找曾祺看他的文章。后来,这友谊渐渐变成了「听说」,听说他上了天安门城楼,听说他现在是干部了,从文表叔怕汪曾祺找不到工作,还给巴金写了信,后来才知道,那时候他已经决心投身革命事业了。在这段过命的友谊里,汪曾祺是逐渐消失的。黄永玉被划为黑画家,朋友大半夜偷偷来看望,花匠也给他送花,让他放宽心,唯独没有见到汪曾祺。黄永玉挨了打,也没有见到汪曾祺。到最后,这个名字成为一个老人最孤独的记忆,一个无从询问的困惑:为什么在自己最黑暗的日子里,最好的朋友消失了?他们是彼此最早的知音,汪曾祺写信给沈从文,他发现了一个小天才,「我以身家担保」,请老师帮忙找人推荐黄永玉的木刻。黄永玉想要回家乡,汪曾祺拦住了他,鼓励他留下来,「在狗一样的生活上做出神仙一样的事」。受委屈的时候,汪曾祺把沈从文对他的教诲送给了黄永玉:「做自己的事情。你有一支笔,怕什么!」他们的晚年毫无交集,汪曾祺写给朋友的信时常提到黄永玉,「听吴祖光说」,「听王世襄说」,「听人说」。黄永玉的信写的是,「实在是想念他」,「你想念他,他不想念你,也是枉然」。

          4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写这样有意思的文字

          最喜欢的描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写的事物都是身边着手的,也不是人生重大事件,但是让人很愿意读下去。还有对节日的描写,当今对年味和节日仪式感真的是逐年匮乏了,已经不知道很多习俗和很多食物的做法了。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间草木·汪曾祺散文精选

            本想为汪老的文章打 5 分,可,看了选的这些文章,作罢。我曾经买过一本汪曾祺自选集,里面的文章,百看不厌,可这本散文集,选的有些文章实在是一般般。这也许说明,即使是好作家,也有写的一般的文章,不可能篇篇精彩。好吧,这么想,心里好受些了。不想违心地说一些话,就这样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写了自己的家世和家人,写了西南联大的各种人和事,写了家乡和各地各种食物,纪实比较多,写意比较少。旧学世家,写起平常事来也是如云如水,浓淡相宜。人生不过百年,有多少事值得写下?一饭一蔬,一人一事,人间草木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间草木,人间真情

                人间草木,人间美味,人间真情。最感人的莫过于汪曾祺老先生谈对文学的看法,作家是有使命的,要写人间的美好。其实有时何尝不是追求美好,比追求真理更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美的杂书

                  贾行家老师说千古文章最后一篇推荐的汪曾祺,于是我找了这本书来读。/ 说它是杂书不知道合适不合适,没有不尊重的意思。“杂书” 这个说法源于本书里一段话,我很喜欢:/ 读杂书至少有以下几种好处:第一,这是很好的休息。泡一杯茶懒懒地靠在沙发里,看杂书一册,这比打扑克要舒服得多。第二,可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我从法布尔的书里知道知了原来是个聋子,从吴其濬的书里知道古诗里的葵就是湖南、四川人现在还吃的冬苋菜,实在非常高兴。第三,可以学习语言。杂书的文字都写得比较随便,比较自然,不是正襟危坐,刻意为文,但自有情致,而且接近口语。/ 我只是很匆匆读过,准确地说应该是听过一遍,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是,文字不华丽,但内容很丰富很深厚,我心中大师的样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文字讲述一生

                    散文集收录了汪曾祺出版登报的多篇文章,包括写家乡童年,写西南联大八年求学经历,写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写四方食事,写人间草木,写自己对文学对写作的看法… 收录的内容连起来就是一生经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用文字讲述了一生的经历与见识,没有一句说教,全是真情流露,形象跃然纸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汪老,做个“老孩子”

                      喜欢汪老的散文,也许是因为他书写内容的博雅,遍及草木生灵、民俗风土、美食生活、读书心得等等,笔法行云流水一样平和自然,让人心生佩服这个可爱的 “老头” 怎么能把这个世界观察得那么细致和透彻,难怪很多汪迷都说他有 “赤子之心”。利用五一假期的些许空闲读完了全本 (以前读过其中某些篇),有些篇读到结尾总有 “神来之句” 的感觉,那就是点到为止,无论忧伤与欢乐,还是谐谑与幽默,都好像都很克制,不过,“修辞立其诚” 就是汪老化有形于无形的利器,这是妙手达到的巅峰境界。书中有一段汪老描写两位像离休老干部在地上捡枸杞的文字,说他们的自在开心像两个 “老孩子”,估计那一刻作为旁观者的汪老也感觉自和他们一样是个 “老孩子” 吧。我也要做个老孩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喜欢那一代人的记忆。从汪曾祺先生这里可以找到西南联大的足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草木在人间

                          最喜欢西南联大部分,犹如同期的普林斯顿。总觉得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充斥着太多有趣的思想,不羁的灵魂,幸运的是,也同样拥有自由的躯体。而中国近代文学也是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学科之间的碰撞在高等学府更容易碰出化学反应,所有的科学包括哲学都不是单一的深度,都是知识的海洋。作者记录着自己的生活琐碎,所见所闻,以并不矫揉造作的方式。作者的少年心和对生活的解读让他的文字充满乐趣和立体感。时代背景下的文人对于身边的体悟真的望尘莫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北方的生活

                            这本书主要讲的都是北京和北方的生活,读起来倒是很亲切,也很生活化。读了先生的书,还有俞敏洪老师的书,更让我坚定要写日记的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家的使命

                              引用书里的一段:一个作品写完了,放在抽屉里,是作家个人的事。拿出来发表,就是一个社会现象。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以喜悦,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活得更好一些,更高尚一些,更优美一些,更有诗意一些。小说应该使人在文化素养上有所提高。小说的作用是使这个世界更诗化。汪曾祺老师在书里面有对,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结构说了自己的看法。我自己觉得,文字是可以影响和激发别人的,作家也是写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和自己对知识的领悟。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文风。汪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真诚,朴实无华,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上,这是一股清流,暖人心,可以感受生活的美好。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