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30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事件的重构

    开篇从对事件的定义 —— 它是重构的行动,然后依次经过了堕落的事件与启蒙的事件,之后又分别谈论了哲学与精神分析中的三个事件。在目睹了事件被撤销的可能性之后,我们最后在终点站那里勾勒出了政治事件的大体轮廓。如果,在深夜的床前,我们刚刚结束旅途的旅行者虽还满怀着愉快的倦意,但却因筋疲力尽而无法看到政治事件的前景 —— 此刻作者一再真诚地提醒我们 —— 好好注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全书不长,对于我这种哲学门外汉来说,不是那么好读。作者引用了一些电影来讲述哲学并不是空泛的,它是一个个具体的 "事件"。当我们站在当下,看已然发生的事件,并不只是一个孤立立的结果,因为所有结果的叠加都是文明演化的垫脚石。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但有时很难直接到达。这就像我们都向往和平,但很多时候还是要经历 "战争" 后才能得到,尽管我们知道战争不好。然而一旦拥有了,我们有开始担心失去…"未来取决于现在,但现在不代表未来"。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刺激阅读欲望对事件概念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借助大量的电影、戏剧、小说、社会文化现象,阐述宗教、哲学、精神分析领域典型事件,包括:作为建构的事件(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的改变)、基督升天事件,佛教正觉事件;哲学三事件:柏拉图理念论、笛卡尔自我、黑格尔哲学;精神分析三事件:“实在”、“象征”、“想象”。书中还有对 2012 流行音乐《江南 style》的阐释,以及对中国南京彭宇事件(搀扶老人却被判罚)的解读,可见本书关注社会文化视野之广。这是一本魅力十足的书,如同一次奇妙的旅游,虽然未必能完全领会沿途的风景,但畅快或幽深的感觉十分真切。由此产生对齐泽克哲学思想以及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兴趣,刺激了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现代哲学的晦涩需要学习来冲淡

          虽然艰难的看完了,但是对于哲学类书籍的恐惧又加深了一层,看样子需要更多的厮磨才能减少未知的艰深恐惧。齐泽克擅长找出历史中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环,比如:神的存在是神的缺席的前提,而屠杀发生是神的缺席,可神若存在,就不会让屠杀发生。《自然化的佛教》这一整章值得细读和回味。他将 “爱〞这个议题不断解构后再重组,无论他怎么拆分和解析,都可以看出他的观点:真爱是永恒的,以及他是相信真爱的。娱乐圈八卦、经典哲学宗教、冷门 B 级片,甚至鸟叔的《江南 style》和南京的彭宇案都属于他的涉猎范国,他都忍不住评头论足一番,涉猎之广,思考习惯之深可以借鉴。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点费脑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使我们成为了今天的我们的?是因为衣食足后的自然进化吗 ?显然不是,我们因为超越了原本自己的不足而得以成长。这其实就是生命中的 “事件带给我们的礼物,考试失败,表白受挫,求职不顺,这是我们生活里的某一类 “事件”,它瓦解了我们原有的看世界的体系,达到一种超越 (transformation)。但是我们并不是总能超越,由于心理保护机制,使我们抗拒走出舒适区,抗拒做一些实质的改变。我们对于这些事件,往往是期待通过顺应自我的一致性,拒绝或者是合理化某个 “事件”,这个过程被称之为 “去事件化”(Dis-eventalization)。比如,A 失恋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她瞬间找到了理由:我太胖了,这个理由也许部分正确,但是由于她简单粗暴的总结完了这个原因,所以她有极大的可能在下一次恋情里继续犯同一类的错误。“去事件化” 的成因本身并不难理解,它帮助我们保持了稳定,让我们的内在的精神世界不需要做什么调整,就能 “接受” 这个事件,但我们丧失了这个事件带来的进一步的机会和挑战。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没有善用这场事件的内在机制,或者说,没有走出舒适区的勇气。事实上,如果我们要成长,就不应该急于驯服生命里的这些事件。而且实际上,层出不穷的事件的出现本身也是去事件化的过程。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使我们淹没在信息和八卦事件的洪流中。随着注意力的转移,我们在每个事件上的注意力被都被一件又一件的事件分散了。到底这些事件的结果是什么,没有人关心,或者说,没有人有时间了关心了😂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事件之小小感悟

              买的实体书,只能说齐泽克讲故事能力太强了,将读者拉入这本《事件》中带来过山车一般的体验,从电影到神话故事,从柏拉图到黑格尔,无一不精彩绝伦,如果你是一位阅读爱好者,那么你一定会爱上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家不亦乐乎地虚构出天马行空的理论,仿佛有了看穿人类命运的洞见,然而真实的生活却与这些哲学巨擘的思想毫不相干。哲学家不亦乐乎地虚构出天马行空的理论,仿佛有了看穿人类命运的洞见,然而真实的生活却与这些哲学巨擘的思想毫不相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本思辨的书。借助读者所熟悉的电影、戏剧、小说、社会文化现象,阐述宗教、哲学、精神分析领域典型事件,包括:作为建构的事件(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的改变)、基督升天事件,佛教正觉事件;哲学事件(柏拉图理念论、笛卡尔自我、黑格尔哲学);精神分析三事件(实在、象征、想象)。其中,还有对 2012 流行音乐《江南 style》的阐释,对南京彭宇事件的解读。这是一本魅力十足的书,如同一次奇妙的旅游,虽然未必能完全领会沿途的风景,但畅快或幽深的感觉十分真切。由此产生对齐泽克哲学思想以及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兴趣,刺激了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我读的飞快,因为满篇跳动的哲学家的名字;带注释的引用;书名号,破折号,双引号…… 让我总以为在读序言,想尽快跳过去看正文,结果翻着翻着就结束了。这真的是本哲学书,值得人们多读几遍:因为第一遍可能读不懂,其次书比较薄翻起来很快。最后,能读懂这本书也算是个挑战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事件

                      🔍 事件都带有某种奇迹似的东西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也可以是一些更宏大、甚至带着神性的事情。我们可以将事件视作某种超出了原因的结果,而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界限,便是事件所在的空间。1️⃣架构、重构与建构:运动观从动力说到惯性说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看待现实世界的基本方式。这种转变是一个事件:在其最基础的意义上,并非任何在这个世界发生的事都能算是事件,相反,事件涉及的是我们藉以看待并介入世界的架构的变化。🔻 终极的事件正是堕落本身,亦即失去那个从未存在过的原初和谐与统一状态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场回溯(retroactive)的幻象。只有当平衡被打破,系统出现异常之时,事物才会出现。2️⃣ 从来不会有行动的所谓恰当时机 —— 如果我们一直等待这个时机的到来,那么行动就会缩减为事物寻常秩序中不起眼的小事情。🔻 爱与宗教信仰并无不同:我爱你并不是因为你身上吸引人的正面特征,恰恰相反:我之所以觉得你的正面特征是吸引人的,那是因为我爱上了你并以爱的目光凝视着你。🔻 事物在时间中的变化仅仅是为了实现某些预先存在的、非时间性的概念结构 —— 相反,这种非时间性的概念结构本身,才是偶然性暂时决策的产物。如果一个事件(偶然地)发生了,它就会创造一个向前追溯的链条,使得其自身的发生显得不可避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好久没看关于哲学的概念书

                        根据罗胖跨年演讲的推荐,我竟然在离开大学校园多年之后,再次翻开了这本关于哲学的书,也是一个 “事件” 吧。本书梳理了对 “事件” 的定义:事件是某种超出了原因的结果。确实精妙。作者引用了很多电影的桥段来论证,但这点很喜欢,但整体上还是比较难像小说般获得酣畅淋漓的获得感,还是有些晦涩,读懂需要一定的造诣。不过作为一个起点,可以重新拾起哲学的学习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看懂,不好意思打低星

                          22008 整本书来讲,没看懂。中间偶有读懂偶有收获。1. 亚细亚生产方式醍醐灌顶,以前很天真。看到分类中标明 “其他”,知道是放不进前面各种类别的。但是如果是正经八百的有名字,一般就默认是特定的一类,而很少意识到其实也可能是个筐,也是装各种不被理论容纳的内容的。2. 黑格尔认为:“伊甸园” 的纯真只是动物式生活的另一种说法,而《圣经》里所谓的 “堕落”,则是从动物式生活向真正的人的生存的转变。追忆过去,美化过去,好像是人类一直有的一个倾向。经过记忆提纯的往昔,美好的如同粉红色的朝霞。对人类来讲,大概也是如此吧。所以过往的动物式生活美化成伊甸园;所以尧舜周孔不可逾越。3. 通过获得名称,对象才得以作为个别实体从我之中诞生。有名称,才有区别。混沌之中,万物混同。是否,这也正是老子道德经中的真意?4. 文明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陷溺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交互行动中,这种状态构成了精神的动物界。没怎么读过黑格尔的文字,这句话深得我心。任何的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都是无法真正获得幸福的。5. 在资本主义内部,事物的不断变化正是为了使一切保持不变,而真正的事件将会转变这个关于变化的原则本身。关于变与不变,读了很多,看了很多。最后结论,终究是:变,才是不变。为了不变,必须改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事件概念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借助大量的电影、戏剧、小说、社会文化现象,阐述宗教、哲学、精神分析领域典型事件,包括:作为建构的事件(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的改变)、基督升天事件,佛教正觉事件;哲学三事件:柏拉图理念论、笛卡尔自我、黑格尔哲学;精神分析三事件:“实在”、“象征”、“想象”。书中还有对 2012 流行音乐《江南 style》的阐释,以及对中国南京彭宇事件(搀扶老人却被判罚)的解读,可见本书关注社会文化视野之广。这是一本魅力十足的书,如同一次奇妙的旅游,虽然未必能完全领会沿途的风景,但畅快或幽深的感觉十分真切。由此产生对齐泽克哲学思想以及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兴趣,刺激了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性经不起反复推敲

                              对多个场景的复盘,看清各种场景下人性的表现,针对深层意义的哲学思辨,可以看做是过度解读,不过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性经不起反复推敲,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各种潜意识都可以通过特定形式诱发出来。延伸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人?好人内心有没有阴暗面?好人是不是就是内心虽然也是存在负面情绪,但是可以克制住自己,展现出好的一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棒的一次读书体验

                                然而,我确实最适合书中足最后 4 个字的 —“好好注意” 这本书,对于没有哲学基础和政治基础的人来说,读起来挺累的,经常读了前面忘记后面,也需要花更多安静的时间去共情。书中提到的几个时间,虽然很多都是用电影来传达事件真相,确实值得思考和延伸的。如果你恰好翻到这本书,耐心一点,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事件的蝴蝶效应

                                  读这本书是因为罗胖在跨年演讲的一句话 —— 事件,就是某种 “超出了原因的结果”。哲学的书确实不太好懂。事件很多就只是日常生活的发生的意外,而事件发生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再相同,即使这样的变化在当时未必明显。这也告诉我们,实践产生真理,很多事情,只有我们开始去做了,才会有结果。并且,有可能种瓜得豆,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口味。不过,何必在乎呢,干就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好注意,事件的义理是一把钥匙。

                                    齐泽克以其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如同顶级大厨当你的面边说边操作,端出一盘哲学米其林三星美食 “事件”,并提醒你 “好好注意”。至于你是如同吃人生果吞下去,还是细细品味,还是莫名其妙,只是选择不同的方法而已。我眼里这本书通过详细阐释和演绎一个经典哲学概念 “事件” 给了我们一把思考的钥匙,能打开那扇门,那就是各花入各眼。事件,作为一个重构的行动,即超出了原因,又重构了原因。我们有太多的因为事件而找到本不存在的原因的经历;可是每个当下的选择和改变,同时也在改变过去、现在和未来。先验的局限让我们误解了堕落的必要性,也忽视了事件的主体性。自然科学和佛学对人的物理性和无我的认知,成为对人的主体性的背叛。真理令人痛苦,实在的存在,无法容纳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具有神性的 “理想存在”,而更多的是形式上的 “理念的存在”。事件性的自我,事件来自主体自我的行动,象征性让人超越了人的动物性。爱的定义为因为 “爱” 而喜爱这个人的一切,这人作为主体的已经产生的 “爱”,却以对具体事物的喜爱表达出来形成事件。错误出真知。每个行动都是过早的,更多行动的积累导向事件;指向事件的原因已经产生,所以行动也是太晚的行动。这其中既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又有积极主动的探索。好好注意:事件的撤销带有很强的荒谬性,既没办法回到事件之前,也没办法当事件不存在,只会产生新的事件。事件在产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其不确定性就如 “量子运动”,只有结果出来,才使其具有可解释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毁灭这个事件正是叙述架构本身的毁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同哲学家的汇集的书

                                        这套小书由当世顶尖哲学家执笔,是各人依自己专长的思想领域,择定主题,交出最精当、最生动也最富启发的哲学答卷。书的每一主题都发端于哲学史,裹挟着先哲赠予的丰厚思想遗产,来到今日思想论争的风眼。在这个悬浮变幻时代,真理意味着什么?瞬息更迭的电子资讯是否颠覆了我们对自我的意识?当爆炸性的事件发生时,发生的到底是什么,且在日复一日的生活洪流里,真的时刻都有新的事件发生吗?如果成年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希望和梦想,意味着妥协和屈从,接受既定现实的限制,为什么要长大?频繁迭代的生活方式早已全面改变了我们对诸如真理、自我这样一些最基本问题的想法,身处其中的我们可能习焉不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事件

                                          如果不是罗胖推荐,这本书,或者说这种书我是绝对不会打开的。这似乎是哲学书吧,但好像真和拉康的书一样每个字都懂,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实在难以揣度。读完本书,我所记得的就是事件不是在发生时存在的,它是在发生之前就存在了。发生,不过是把事件展开而已。或许在我思想上个台阶以后再读,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吧。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