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6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杜牧的jiào,李安的jué

    ️ 《十年一觉电影梦》是个好书名,虽然并非李安原创。唐朝时候,诗人杜牧就曾在他的《遣怀》中写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大意可理解为 —— 如今想来,当年的一切不过是大梦一场罢了,最后也就落了个青 楼 “薄 情 负 心” 的声名。
     
    ️ 26 岁进士及第的杜牧,可以说是年少有为,“牛党” 领袖,他的直属上司牛僧孺十分赏识他,但也同时告诫杜牧,不要太过风流。
     
    当时的杜牧不以为然,甚至狡辩道:“某幸常自检首,不至贻尊忧耳”。到了晚年,杜牧感慨自己一事无成,回首往事,深觉悔恨,于是写下了这首《遣怀》。
     
    ? “十年” 和 “一觉”,一长一短,对比鲜明,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蹉跎感,可谓千古绝唱。只是,李安的影迷难免纳闷,为什么要匹配这个典故呢?李安的人生走势,不是跟杜牧刚相反么?
     
    ️ 李安的两段话或可作为解释:“十年一觉,梦中,我仿佛正在涂抹着一幅巨大的、无法一目了然的壁画。我在不同的地方画着。当我画这边时,看不到那边;画那边时,又看不到这边。但在我的心底,它们相互撞击、彼此呼应。虽然支离破碎,但冷暖自知。十年来,当我第一次抽身远观,朦胧地感觉到,好似有什么在其中酝酿、穿梭、联系、逐步累积,可又指不出一个名堂。”
     
    ? “我可以处理电影,但我无法掌握现实。面对现实人生,我经常束手无策,只有用梦境去解脱我的挫败感。”
     
    ️ 有这样感受的李安,确实与写《遣怀》时的杜牧相似。在这本书中,李安聊到了自己的许多失意:
     
    纽约名校高分毕业,毕业即失业;
    在家煮饭、带孩子,做全职 “家庭煮夫”,整整六年;
    不惑之年,才华满腹,却只能在剧组守夜看器材,扛沙袋,做苦力。
     
    ️ 作为一个自称 “心智与身体都较晚熟的人”,面对暂时的失意和心中未尽的理想,需要等。等机会,等贵人,等时间给答案。
     
    他终究是 “等” 来了,从《推手》开始,李安用自己那双 “发现的眼睛”“准确” 创作。每一个细节,他都极为用心,并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求证。
     
    ? 如此这般的李安,会在片场跟人争执,生气了会踢垃圾桶,当然,也会认真听剧组人员的意见。发脾气也好,认真用心也罢,都是为了这份等来的梦。
     
    ? 他想要拍出搅动人心的东西,所以跟他工作,是没机会偷懒的。但他也知道,电影不是一个人可以制作出来的。虽然他可以带头做,但背后仍需要有很多人去推动、去努力。因此,他会妥协,和他合作过的人,也会拼命做到极致,片子杀青后,大伙往往觉得 “这是一次难得的经验”、“值”、“以后再干,连钱都不必谈”。这些经历,都是本书在 “失意” 之外的李安享有的宝贵记忆。
     
    ️ 有人曾问过李安:“你书名 “十年一觉电影梦” 中的觉字,读者有一个疑问,究竟它的读音是(jué)还是 (jiào)”?
     
    ? 李安的回答是:“两种其实都可以,念 jiào 因为人只有睡觉了,才会做梦,人生也是梦一样,到底电影是真的,还是梦境的一种延续,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个人喜欢念 jué,因为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种觉悟。”
     
    ️ 那么这十年,让李安 “jué” 悟到了什么呢?同样是两句话:
     
    “年轻时做了太多梦,人就比较忽悠,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不够勤奋。”
     
    “有机会的话,我想对自己说不要做那么多梦,多振作一点。还有就是不要那么内向,对朋友、工作人员、家人能够有更好的交流跟付出。”
     
    ? 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拍电影的书,也不是什么心灵鸡汤,它更像是一本启示录,教会我们认清现实与梦境,然后,向着自己心的方向前进。
     
    杜牧的 jiào,李安的 jué,同样是梦,一悲一喜,结局迥异,这背后的意味,值得细品。《十年一觉电影梦》,推荐你读。

      3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李安导演作品的经典

      在电影的想象世界里,中年的我可与年少的我相遇,西方的我与东方的我共融。人与人的灵魂能在同样的知觉里交会,让亘古与现在合而为一,让岁月、种族、地域的差距在我们面前消失,让心灵挣脱现实的禁锢,上穷碧落下黄泉地翱翔于古今天地…… 我觉得如果有所谓的最终价值,经过时空筛选,一路下来所有纷扰的评断,不管好话坏话,都得经过过滤,逐渐会有一些价值沉淀出来。这你没办法避免,也没办法强辩,你会服气,也会不服气,但不服气也没有用,事实就是如此。从电影诞生的一刻起,它就开始历经不断检验的过程,如今经由网络,东西讯息的交换更为便捷,锻炼的火也烧得更加炙旺;至于有多少真金,就看火灭之后的灰烬中留下的是什么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较详尽的一部导演自传

        忘记是谁说的了,导演的年表记忆不是按照年份,而是按照拍摄的作品。这本书就是按照这个结构写的。这本书可以说记录了导演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前期筹备,与各个部门沟通,甚至后期的发行。讲了很多术的东西,但是作为李安这个层面的伟大导演,其实在电影中表达的还是他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如梦 亦真亦幻

          作为李安的粉丝,最为倾慕李安导演一直以来的坚守、探索、挑战和温和的巨大内在力量。这本书我读的很慢,感觉读了很久,是因为我在这本书的过程中,相应的又重新在刷他这十年当中的 7 部电影,跟随他的讲述,他的思考,他的反思去感受他的电影之路。再多的溢美之词也不能够表达对李安的敬仰之情,虽然他是幸运的,但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从未认为自己是天才,只是一名努力追寻的梦的电影人才。下笨功夫,做自己的电影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华语最知名导演:Ang Lee

            最开始看家庭三部曲,还不知道是李安导演的。就觉得很温暖,有意思。特别是推手。李安给人的感觉一直就是很温暖,很居家,很儒雅。周星驰也有这个特色。后来印象最深的就是金马奖上,因为某人不好言论,造成李安努力付之东流后的无奈。在台湾是外省人,在国外是外国人。造成了很多文化冲突的底色和拧巴。本书写到卧虎藏龙,之后还有少年 pi 等,期待 Ang Lee 会继续在本书再版时候分享新的对电影,对文化,对生活的看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导演,电影背后的操作系统

              导演之于电影,犹如操作系统之于电脑。操作系统静默低调得甚至没有存在感,一般人更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作用。但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操作系统就是这样看似没有作用,却又发挥最大作用的存在。它是 “软件的软件”,是连接计算机应用软件与硬件的桥梁,统一调控并连接着计算机的一切软硬件,比如 CPU 管理(进程与线程)、内存管理(虚拟存储)、外存管理(文件系统)、I/O 管理(输入与输出)等。导演也是一样,他是电影的操作系统。电影画面中,除非导演也是演员之一,你基本看不到导演个人的痕迹。但是,镜头里的人物、构图、光影、道具、节奏等所有元素,都离不开镜头背后导演的精心设计和组织调配。在导演的眼中,他看重的不是演员的咖位、道具的贵贱,而在乎这些资源是否能够准确传达出他的叙事意图。看过很多电影,但从来没有以导演视角审视,很不一样!感谢李安导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师的传奇人生

                叹为观止的电影人,优秀的电影人,the king, 他当之无愧。热爱才能支撑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超高要求每一件事,不放弃任何机会。人生或有许多起伏,唯有修炼内在才能更加坚定,怡然自得。像李安导演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十年一梦,还是一梦十年?

                  给你一个不同于你从他执导的电影中了解的李安。看这本书的人我估计都是来自于对他的好奇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卧虎藏龙中那些隐藏的忽忽悠悠的情欲,来自于你的内心吗?父亲三部曲中的郎雄,演出的是你真实的父亲吗?还是你想象的那个想要的父亲?这些问题,只要你想过,这本书就值得你看。看完后,书名我有一个问题:到底是十年一梦,还是一梦十年。开始看的时候,这书中的文字就像一个用了好多年的擦脚布,闻不出味道但是你又觉得难以忍受。因为你不得不去忍受李安在交待自己背景时这种啰里啰嗦的表达。不过,随着李安在书中发现自己的各种问题,慢慢你又会发现这本书的魅力。因为你发现其实李安一直是在利用电影这种媒介在构造一个梦,这个梦不是他自己的,是他为了所有男孩子构建的。包括对同性理解的喜宴,对父亲角色理解的推手,对老年男性怎么生存的饮食男女,给自己的童年构建绚丽多姿的少年派和浩克,给男生的武侠梦构建的卧虎藏龙。书中到这里戛然而止,我觉得也正正好。毕竟,这是一个构建梦的过程的结束。这不是李安的十年一梦的结束,而是李安一直在做的一梦十年。没什么说的,去看吧。没有失望,也没有什么太多惊喜,你喜欢的都有。你不喜欢的,也没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再看一遍

                    读完这本书,带着导演的故事,体验,感受,再去重新看一遍这些个电影,可能才够的上称之为看懂一点点。只可惜,这本书只讲到前面电影十年,而没有接下来更广为人知的十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李安导演编织起来的电影梦

                      喜欢这书淡淡的书卷气息。可读性非常强的一本传记。值得推荐给文艺青年们阅读哈😄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碰触潜意识里一些无法掌控的领域,如此才能摸到新鲜的东西,才有那种处子感。寻求刺激,让我持续处于亢奋状态,也折磨着我的身心;但这股亢奋,又支撑我度过身体的不适。长期下来,精神、肉体几乎难以承受,老感觉是在 “解构” 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梦未醒

                          李安导演的电影并不是每部都看过,看完本书,了解他成功背后的心酸,成功有概率性,但是拼尽全力,或许能见不一样的天地。人生在于折腾,我真的开始意识到关注自己,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在 35 岁之后,感谢时光不弃,我还活着。也借此感谢得到,陪我成长。我的梦未醒,脚下的路还得继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兜兜转转,终于又重新上架。这回一口气读完,比较过瘾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能读到真诚感的传记作品,虽然是第三人以第一人称来写书的,但可以看到郁郁、忐忑、挣扎、内心求索、艺术追求和市场平衡的选择,还有一些成长和经历在电影上的反馈和它本人的哲学立场。书和片子一起看会对电影多点理解。仅作为观众会觉得,李安能拍电影真好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李安是个认真的人,有此成就 理所当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李安

                                  什么样的契机,让李安真正成为一名导演?在美国求学时的李安,是意气风发的优秀生,毕业作品获奖,受到经纪公司青睐。但他并没有很快成名,而是经历了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困境。整整六年,李安没有电影拍,平常除了写剧本,就是煮饭带小孩。在那段低潮期,妻子林惠嘉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不仅用一个人的收入支撑起整个家庭,还给了李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发挥和创作。苦熬了六年,在他已经濒临谷底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他写的剧本,《推手》和《喜宴》在台湾获了奖,当时台湾的 “中央电影公司” 决定给新人拍片的机会。于是李安和 “中影” 签约,拿到资金,开始筹拍《推手》。可以说,这个机会让李安彻底转运。从《推手》开始,电影,正式成为李安生活的一部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十年~为道日减

                                    好像是李宗仁说过,如果我们能从八十岁往前活,那有一半的人都会是圣人。事后诸葛亮的事情谁都能做到完美演绎,可是生活从来都不以个人意志为发展方向。事前诸葛亮,需要尽了人事的诚服,也需要等待命运的巨轮刚好与生命的轨迹相交。看别人的故事,理解自己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阅读导演的自述有助于理解TA的作品吗?

                                      在电影研究领域,导演的访谈、自述、自传等资料,看似可以最直接地窥探到导演内心深处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理念,这种一手资料的价值简直不可置疑。但是,同样程度地,也是需要极为谨慎地使用的!因为导演也会 “撒谎”。一些导演的文笔功力尤为深厚,为自己辩驳起来简直理直气壮,语言功力远远超过了其拍摄电影的能力。电影中,可以有导演决定论,但是在影评界、研究领域,切不可对导演的自恋与自傲掉以轻心。而是更需要从电影本身出发,去找到导演的创作模式,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再结合电影史、思想史等,或横向或纵向地锚定一位导演的动态位置,探求其作品在历史、政治、艺术、美学等诸多领域中的创见性与特异性。最后回头看一下,导演说过的那些话,究竟有几分真意在。当然,了然于胸即可,点破了就不好看了。本书以第一人称详述了李安导演截止到《卧虎藏龙》之前的人生履历、创作思想逐渐成熟定型又积极寻求突破的全过程,算得上是真挚且接地气的。李安导演作品的核心是人伦与人性,人伦是各种关系的变化性与复杂性,人性是历史宗教文化等沉淀下来的多重显像,这种人伦与人性的相乘结果,便是李安作品中最具魅力的地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创作是一个剖析自己再完整展现的过程

                                        不管是电影还是脱口秀,做到最后,都会完完整整地把创作者的内心展现给大家。从这本书来看,这些电影是李安一生的写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成功的人,一定是能够吃常人吃不了的苦。一个人无论在哪里,处于什么地位,都要在心底给自己留一个至纯的空间,那里装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的梦想。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仰望星光。读完传记,才能更好地去看懂一部电影,看懂热闹背后的寂静,繁华褪去的本真。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