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读《流血的仕途》
因为我看了电视剧版本的《寻秦记》,所以对李斯有好感,当时看到这样讲一本李斯的书,我还是很有兴趣的,的确也很好看。最近因为电影版《寻秦记》说要上映了,于是我又重新翻了一遍。这本书的作者叫曹昇,人称曹三公子,是天涯论坛中著名历史写手,当年与现在鼎鼎大名当年明月齐名。因为这个情况,两人难免被拿出来作对比。有人是这样的评价的:如果说明月是行文布局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诗圣杜甫,那么曹三便是文采斐然如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的诗鬼李贺。读明月的文章,能读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厚重与苍凉;读曹三的文章,能读出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的无奈与执着。看《明朝那些事儿》,看到的是一个文明的辉煌、一个民族的脊梁乃至一个王朝的背影;看《流血的仕途》,看到的是一个小人物的成长、一个大时代的开创以及一个厚黑学的官场。而在我看来,不管你是不是公务员,只要你在职场都适合看,你遇到的问题,李斯都遇到过。如果功利地总结一下,李斯最强的是 “两个坚持” 和 “一个能力”。第一个 “坚持” 是坚持做 “难而正确” 的事情。从秦始皇还没成人开始,李斯就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坚定地选择了站在秦始皇身边支持他。按说,李斯三十三岁才开始步入仕途,年龄偏大,起点又低,这个时候,如果不抓住机会,赶紧往上爬,以后也许就没机会了。可是,李斯宁愿等。李斯为什么等?因为他觉得只有秦始皇才是可靠的,如果他跟了吕不韦,一时风光而已,但最终不会有大前途。李斯抵制了诸多诱惑,宁愿默默无闻的替年轻的嬴政做幕后工作,蓄积力量,最终成就大事,更赢得了秦始皇一辈子的信任。第二个 “坚持” 是坚持了解竞争对手。他的对手吕不韦在想什么,李斯永远一清二楚。在书中,作者把李斯这一点叙述得相当精彩:“他对吕不韦的研究是如此透彻,以致于他完全有资格在世上任何一所大学里开设吕学讲座,我敢保证,就连吕不韦本人,也会迫不及待地前来听讲,而且一节课也舍不得落下。” 李斯以一个小人物身份步入仕途,面对的又是如吕不韦这等如此强悍的竞争对手,如果不充分了解对方,李斯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不要说是零,那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李斯不仅想了,而且还做到了。做到的原因,关键在于他极为清楚竞争对手哪天会下去,而他自己,又该在何时出现。而一个能力指的就是 “决策力”。“人生就是走好关键的几步”,那这几步怎么走好呢?就是看你的 “决策力”。不要轻视每一条决策,因为每一条失败决策的背后,都可能让你从此失去再翻身的机会。李斯的决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的每一次决策,从来都是 “面向未来” 的,而不是 “着眼眼前” 的。他不跟甘罗抢风头,后来甘罗被吕不韦秘密害死;他不跟随吕不韦,吕不韦最后被秦始皇赐死;他不跟随嫪毐,嫪毐后来造反,李斯亲自为其执刑…… 总之,在秦始皇死之前,李斯的每条决策,几乎全对。就是这些几乎全对的决策,创造了这一奇迹 —— 让李斯从一介布衣,跃为大秦帝国第一丞相之位。如果你想学习这 “两个坚持” 和 “一个能力”,你可以看看这本书,把自己代进李斯的角色去体验去思考。有人说,李斯最终不是也没好结果?我想说,就那个历史情况下,无论是谁当皇帝,李斯都没有好结果。李斯再厉害,他逃不出历史规律。为什么这篇书评要写得那么功利呢?因为在第一次看完和这次看完,我都想起一句歌词 —— 没有人能随便随便便成功。所以我试着把他的成功经验总结一下,当然,前提是你认为他这样算是成功。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私心太重终究会影响大是非这本书也真的是一出来就看了,属于一口气看完的那种,对于秦国历史,确切的东西到现在都没有很多,但是禁不住这书写得生动好看。最开始觉得李斯会选,看到老鼠在不同地方结果天差地别选择抛弃一切去秦国,很有魄力。其实作为中华帝国这个东西真正的第一丞相,他真的太优秀了。但是一旦牵涉到自己,私心就太重了。先不说韩非是不是他嫉妒给搞死的,就说最后要不是被赵高抓住痛点,怕失去丞相位置隐瞒秦始皇死讯扶植胡亥,估计李斯也不至于全家抄斩。不过最近最令我感受深刻的居然是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世上最难得就是 “早知道” 或者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吧。不过还好,我们现代人总有机会,不会动辄就被砍头。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果李斯比秦始皇早死2年,那他的历史地位应该会更高“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所在自处耳”,李斯用一辈子践行了这句话,在上蔡只能做吏,在兰陵师从荀子,就能做到学问最好,到咸阳做官,就能做到官中最高。在既定的轨道上前行,没有人能比他更优秀。嬴政就是他的轨道,过去的几十年,嬴政往哪个方向开,他就坚定地跟随在哪条路上。然而,当他自己需要作出选择时,他仿佛又变成了那只老鼠,只视其目下自处耳,人谓东,即东,谓西,即西。他实行车同轨,又画了一条路,让后世的封建王朝只能沿此路前行,而他自己却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上迷路了,不亦讽刺乎?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李斯:流血的仕途#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892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三)历史 -《流血的仕途》(69)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历史的领域开始,选择的秦汉风云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三本是《流血的仕途》,《流血的仕途》讲述李斯传奇一生,智慧谋略令人心惊。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李斯,一介布衣,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成就仕途理想,孤身来到咸阳,终成秦王嬴政面前红人。他谨慎低调却一次又一次地冒着杀头的危险,与历史上强悍的帝国掌权者秦始皇纠缠,与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吕不韦、嫪毐周旋,隐忍蓄势多年,最终崛起为大秦政坛男二号。《流血的仕途》将战国末年群雄逐鹿的历史盛卷亦庄亦谐地铺展开来,刻画出了千古一相李斯曲折、传奇的一生。书中密布的智慧与谋略、心术与玄机,读来令人心惊。2、精彩内容:①李斯其人李斯出身于社会底层,年轻时只是楚国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出于对人生价值的敏感,对个体存在的焦虑,他义无反顾地走出了故乡上蔡,来到秦国的都城咸阳,开始为梦想而冒险,为命运而抗争,最终从一介贫贱布衣,跃升为秦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并影响了中国未来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这当中,李斯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历程,他又是如何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李斯的一生,从战国末年延续至秦帝国。这一时代,上接春秋,下开汉唐,为中国历史之关键转折。而要游历这一辉煌的时代,再没有比李斯更为合适的导游了!其时的重要人物,如嬴政、吕不韦、韩非、蒙恬、赵高等等,或和李斯利害纠缠,或和李斯恩怨不休;其时的重大事件,如吕不韦专政、嫪毐谋反、嬴政收权、谏逐客书、统一战争、废除封建、焚书、坑儒、二世之立等等,李斯或亲身经历,或一手促成。可以说,了解了李斯,也就在相当程度上了解了那个传奇的时代。②鼠择其地李斯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他决定将厕鼠和仓鼠的贫富差距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为此,他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很简单:他把仓鼠抓住,关在厕所里,再把厕鼠抓住,关在粮仓里。三天之后,他来检查实验成果。结果如下:曾经的仓鼠现在也开始 “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曾经的厕鼠现在则 “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见到此情此景,李斯不由百感交集,说出了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第一句台词:“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大丈夫于人世间,有两个问题必须问问自己:活着时怎样站着?死去时怎样躺着?留在上蔡郡,他注定将一事无成。他将被胡乱埋葬在某个乱坟堆里,他的名字只会被他的儿女们偶尔提起,而等到他的儿女们也死去了,他的肉体也早已在棺椁里腐朽烂透,他的名字也将不会被世间任何一个人所记起。到那时,上天入地,也找不到半点李斯曾存在过的痕迹。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③一生之敌韩非,韩国公子,弱冠之年便已才高四海、名动天下。崇拜英雄是人类的本能需要,韩非,便是为当时无数读书人所崇拜的英雄。李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有幸和传说中的韩非同窗。因此,一时的失态也在情理之中。两人坐下摆了会儿龙门阵,均有相见恨晚之意。韩非想不到的是,在兰陵这么个小地方,除了荀卿先生之外,居然还有李斯这么一位智慧之人。李斯想到的却是,韩非我不如也,我将从而游之,从而学之,从而过之。李斯撂下包袱,不走了。很快,李斯和韩非便成为一对死党。两人居则同室,出则同车,亲密之态,不逊于新婚的夫妻。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像李斯和韩非这样令后人心潮澎湃的两个男人的相遇实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要相遇的两个人都是超重量级人物,而且吨位相当;二是要足够年轻,至少不能太老,人一老,便会固执或傲慢得令人生厌;三是要在一起的时间够长,一夜情什么的都不能算;四是要互相影响,彼此促益;五是要两人分开后均能在境界上较前有一提升。李斯痛饮一杯酒,道:“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其言也悲,其情也痛,其耻也深,其志也烈。韩非贵为韩国公子,对卑贱和贫困自然没有李斯这样深切的体会。他本来想邀李斯和自己共赴韩国,但见李斯去咸阳的意愿甚坚,也不便多说。韩非倾囊,得十数金,悉数赠予李斯。李斯也不推辞,坦然受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李斯的“七宗罪”“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 如李斯先于嬴政西游,那结局会不会不同…… 李斯被斩三天之后,赵高代替李斯,进位为丞相,总揽朝纲。十个月后,赵高弑君,杀死了二世皇帝胡亥。十一个月后,子婴继位为秦王,车裂赵高。十二个月后,刘邦攻入咸阳,子婴投降,秦国灭亡。十四个月后,项羽抵达咸阳,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六十二个月之后,项羽垓下兵败,自刎而死。六十四个月之后,刘邦称帝,天下再次统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