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入门前打底用书
《稽古至治》书名的来历实际上是司马光在讲自己编修《资治通鉴》的目的的时候,说 “稽古以至治”,“ 稽古” 的意思是: 考察古代的事迹,以明辨道理是非、总结知识经验,从而于今有益、为今所用。 “至治” 有 “最好的治理” 的意思。实际上司马光的目的也可以说是为 “至治” 而 “ 稽古”,因为达到好的治理这个目的,所以学习一下古人的管理学。这本书的作者姜鹏老师是位明星学者,研究《资治通鉴》的专家,从内容上来看,这本书也有独特的地方。即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部围绕《资治通鉴》如何读的问题展开。一本书如何读,确切的说是一本史书如何读,我以前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只是拿着就读,兴趣使然,全当解闷,但是却缺乏思考。在本书其中一篇文章《从 “通”“鉴” 二字谈如何读史》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三国中魏蜀吴,哪个最先失败?是蜀汉吗?没错,从政权形式上看,蜀汉是第一个被灭掉的。但是灭掉它的是谁?实际上是司马氏,司马家族在当时已经取代了曹氏家族的位置,成为了真正曹魏政权的控制者。若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曹刘孙三家,曹家才是最早失败的那个。那为什么会导致这个现象?->-> 请看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看《资治通鉴》之前不可错过的一本书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过读《资治通鉴》的冲动,但是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搁浅。尤其是作为普通读者,往往是望而生畏,最后只能望洋兴叹。本书作者给普通读者阅读《资治通鉴》的两大理由:提升格调和格局。
阅读原书受古文的限制,阅读白话本又掺杂作者的私货,纪事本末体又失去了其中的哲思。即使想要阅读,也依然困难重重。不可否认,这些困难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世间那件事又没有难度呢?这件事固然有难度,但是很值得,尤其是有各种前人的努力,我们参悟其中的智慧难度已经大大降低。这一点对于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都是非常好的。
以人为本,从自己出发,带着目的和思考,活学活用。既是我看这本书受到的启发,也是在读《史记》过程中一再体会到的,这一点在读《资治通鉴》中再次浮现在脑海。这大概就是史书,尤其是像《史记》和《资治通鉴》这样经典的魅力,也是穿越过历史长河数千年值得我们再次认真阅读的价值。越是在人心浮躁的时代,我们越需要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至于能获得多少,就看个人的能力,这也是阅读的一大乐趣。
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解答常见关于《资治通鉴》的疑惑,还可以从中学习到历史阅读等方面的知识,也会在为人处世上得到不少启发。不过其中部分内容专业性较强,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难度,好在影响不大。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