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既能祛魅又能赋能的书

    一般人谈论创造力,要么就把它神秘化,认为只有大师才有;要么就把它庸俗化,认为凡是儿童都有。


    创造力的确是一个特殊的技能:它明明有规律可循、有套路可借鉴,可是做出来的结果还是能让人感到惊奇。我认为这本讲创造力的书既能祛魅又能赋能,这是因为它的背后是脑科学!

      11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意经济时代必读

      我关注大卫伊格曼教授好多年了,从他创造性地用社交媒体信息刺激大脑开始。他是认知科学领域的弄潮儿,也是我投资的盲人眼镜的发明人巴特瑞卡教授(也是神经可塑性的发现者之一)衣钵的继承人,而且是充满创造力的跨界达人。


      现在大卫伊格曼教授又来用认知科学理论为我们揭示创造力的机理了,更重要的是,他还为我们找到了提升创造力之路,他自己的创造力无疑就是最好的背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的经典,横跨科技、人文、艺术多个领域的洞察,创意经济时代必读!

        4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编辑手记 | 帮你拥有决胜未来的能力

        看到书名的第一眼,大多数人可能会和我一样,认为这是一本讲进化的书,不然,为啥要扯上物种呢?但作者其实是从更高的层面来进行思考,纵观整个生物发展史,为什么奶牛不会编曲?为什么松鼠不能设计通往树顶的电梯?而只有人类拥有各种发明创造,实现物种的飞奔?


        作者认为,这正是因为在人类大脑运作的程序中,产生了一种进化调节,这使我们不仅可以认识这个世界,还可以进行创造。《飞奔的物种》这本书正是在讲人脑的创造性程序是如何运作的?它有何规律可言,又将把人类带向何方。
        这本书由两位作者合著完成,一位是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大卫・伊格曼,另一位是知名音乐家安东尼・布兰德,两位不同领域专家的跨界之作,使得书中对创造力的研究拥有了科学和艺术的双重视角。
        伊格曼教授从他擅长的脑科学角度,讲述了大脑进行创新思考的独特方式,并从中提炼了创造力突破的核心 ——“3B” 法则: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融合(Blending)。通过运用创造力的 “3B” 法则,无论组织或个人,都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虽然书中有脑科学的部分,但是你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不好读。书中有近 200 个来自商业、科技、艺术、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案例,你能从中清晰的看到 “3B” 法则的应用,既好读又有趣,完全可以当成一本人类创新史来看。你可以从中了解到如何运用 “3B” 法则来进行创新,同时,作者还讲述了什么样的创新才能被大众接受,成为流行。
        世界正在飞速发展,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以前没出现过的难题,而解决这样的难题正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如果你想拥有这种决胜未来的能力,就来读读这本书吧。

          4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飞奔的物种》解开大脑未解之谜

          《飞奔的物种》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人们衣食住行、现代科技的各种发明案例入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大脑一方面试图用预测世界的方式来节省能量,另一方面,它又沉溺于寻求意外之事之中,但是,我们既不想生活在无限循环之中,也不想生活在意外之中,这是一种利用已知和探索未知之间的平衡。
           
          书中提出创造不是凭空而来的,大脑可以改早一切东西。比如说人类对于直觉的自信一方面来自于潜能错觉,另一方面也许来自于因果错觉。有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信息系统告诉我们似乎背后有人,如果我们回头发现确实如此,因果错觉很自然地就会把这种巧合转换为一种因果关系。其实,大多数时间我们的判断是错误的,只不过对于这些失败的例证我们很快就忘记了。
           
          人类的大脑具有无限的潜能,而现在只应用了自己 10% 的大脑,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潜能错觉表现。人类之所以会陷入潜能错觉,是因为我们坚定相信两点:一是人类对于大脑的利用还处于低效率状态,众多的脑力资源还埋藏在大脑深处;另一点就是人们更愿意相信,通过采用简单的技术手段就可以轻易的激发大脑的潜能。
           
          潜能错觉还表现在,很多人相信,如果有人在自己的背后盯着自己,那么我会感觉得到。事实上,我们的目光并不会转弯,背后也并没有任何感知觉器官帮助我们收集信息,对于背后事物的判断仅仅是一种直觉,我们称之为 "第六感",但是这种第六感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根本无从得知。
           
          人类大脑的未解之谜仅仅是人类对自身的迷惑。大脑是一个让人感到迷惑的器官,尤其是在有关生与死、意识、睡眠、幻觉、记忆等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让我们共同走进《飞奔的物种》,一起探索人类大脑的未解之谜!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创新对个人的用处(《飞奔的物种》读书笔记)

            万维刚老师说过,喜欢等于熟悉加意外,意思就是我们喜欢一样东西,一定不能是完全陌生的东西,一定是在某些方面是我们非常熟悉、容易接受的,另一方面这个东西一定是与我们所熟悉的有不一样的地方,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这就是喜欢。《飞奔的物种》这本书,其实讲的就是这样一种熟悉加意外的故事,只是他是从另外一个角度 —— 创新来说的。我们的大脑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平衡:大脑一方面试着用预测世界的方式来节省能量;另一方面,它又沉浸在寻求意外之事中不能自拔。我们既不想生活在无限循环之中,也不想一直生活在意外之中。这是一种利用已知和探索未知之间的平衡。预测其实就是根据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熟悉程度,来假想未来的世界运行方式,同时用意外来刺激大脑,使我们不断地探索这个世界,做出种种创新来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所以,创新这个事情,从我们老祖先开始讲故事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了人类这一物种的本能,也成为了人类这一物种飞奔起来,把其它物种远远甩在身后的终极大杀器。这本书总体说来表达的主要观点就是,第一创新是人的本能,是人类大脑的基本属性,第二创新过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 B 的过程,即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和融合(Blending),第三创新者通常具有的一些特性,比如打破传统、增加可选项、原点出发、容忍错误,第四要如何打造创新型组织。书的内容可读性很强,理解起来也很顺畅。但是对于这种类型的书来说,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如何能将书里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或许更为重要一些。那么,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普通人来说,既然创新是本能,那是不是我们就应该随时随地想着去创新呢?我以为,这是一个错误问题,或者说至少是一个不那么好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应该问的是,我们究竟要在什么地方创新?又或者是,我们应该用创新来做什么?书里也说过,人类的大脑对熟悉的事物是会有 “重复抑制” 的抑制,就是越熟悉的东西会越提不起兴趣,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神经对于熟悉的认知会形成相对稳定的链接,能够让我们面对熟悉的事物的时候轻易就可以调取相应的信息,以节省脑资源的运用,这是一种节能的进化。也就是说,我们在把需要重复做的事请,做成习以为常、形成习惯是一个节省能量的过程,是顺应自然的过程。而创新则不同,创新是在传统和习惯上面,产生新的东西,创造一个不太一样的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整体来说,有创新是好事情,因为可以提供不同的方向,可以试错和演化。可是对于个体,我们就必须要思考,创新到底意味着什么。就像基因突变,新的未必就是能够适应环境的,有可能是会被这个世界筛选淘汰的。就像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不管创新与否总是要使自己能够和别人合作,而不是为了创新而使自己游离在社会分工之外,这样必然会被社会抛弃。所以,创新这件事没错,创新的方法和思维方式都没有错,关键的是我们要把创新放在什么地方。我以为,对于一个个人来讲,切合实际的做法是,在行动上要遵循传统,行为上要形成习惯,在思想上要进行创新。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保证自己能够顺畅地与这个社会进行有效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说白了就是能使自己完全有能力生存的前提下,保持思想、思维的创新,要不断突破自己已有的想法和观念传统,不断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和思考逻辑,要不断创新自己认知世界的方法和视角。这个创新的作用是什么呢?是当你身边的环境变化的时候,你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认知新的环境,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新的环境,而不是等环境慢慢来改造你的行为模式。用不断创新的头脑和稳定的行为,来主动适应环境,环境不变则形成稳定预期的行为习惯,环境变化则主动调整行为模式,或许对于个人来说,这是创新应该用到的地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飞奔的物种》本身就是创新的最佳诠释

              这是一本关于创新的书,作者告诉我们什么是创新 —— 创新就是在过去或现在的基础上再往前一步,即使是一小步。而这一小步中包含着对过去或现在认知的扭曲、打破或是融合。


              在我看来,《飞奔的物种》一书本身就是扭曲、打破和融合这一创新思维(3B 原则)发展的最佳诠释。本书的作者一位是脑科学家,另一位是音乐学院教授,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在《飞奔的物种》里融合并碰撞出了火花,可以说这是一本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作。
              科学家大卫۰伊格曼和艺术家安东尼۰布兰德首先把各自领域漫长的历史发展打成碎片,于是科学史和艺术史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碎片化的故事。两位作者接着把这些科学和艺术领域有关创新的素材重新整合,在创新者的思维特征、创新思维的发展 3B 过程、和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下一代的框架下,再把这些碎片化的故事融合在一起,于是《飞奔的物种》诞生了。我们看到的是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丰富案例的相互交错,我们的思路在科学和艺术之间切换,但这种切换并不突兀,很自然,让人能更好地理解新思维的诞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崭新的诠释创新的方式?
              这让我想到了我 3 岁小侄女玩的彩泥的经历。一天她玩彩泥玩着玩着忽然就不高兴了。问她为什么生气,她说因为她想用最喜欢的红色和黄色给我做一个 “美味的” 冰激淋蛋筒。但是把两个颜色的冰激淋小球堆在一起有点高,小球总是从蛋筒上掉下来。原来她是因为这个沮丧呢。我说:我们来试试换个方法吧。于是我和她配合着把红色和黄色的小球搓成两条彩泥,接着把它们扭曲在一起,再盘成一个饼的形状。我对小侄女说:“现在,你试试把这个小饼搓成圆球形状,看看会发生什么?” 哈!这个打破形状的界限、进一步扭曲并融合的过程,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红黄渐变还略带点橙色的神奇冰激凌球!把小侄女可高兴坏了。
              阅读《飞奔的物种》的感受和陪伴小侄女玩彩泥有些相似。这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书,里面所阐述的理论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因为作者用了上百个案例来支撑自己的理论。的确,人类的创造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们利用经历和周围的原材料来重塑这个世界。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同时,我们也会为下一步的发展找到出路。
              想要学会创新,首先得知道创新是怎么回事儿。相信每个人都能在《飞奔的物种》里找到线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嗨,了不起的物种,只会写代码远远不够!

                我们对大脑的认知有多少?远比我们以为的,少很多!
                但我们正生活在破译人脑之谜的黄金时代。
                创造力是区分 “人才” 和 “人口” 的重要标志。
                那么,创造力从何而来?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吗?
                大卫・伊格曼在《飞奔的物种》里,经由脑科学研究给出答案。


                一、大脑这颗 “劳什子”
                一种叫作海鞘的无脊椎动物会做一件怪事:在生命的第一个阶段,它们游来游去寻找一个可以附着的地方;然后,它们就会为了营养而吃掉自己的大脑。为什么?因为其大脑的任务就是找到并决定落脚的地方,任务完成了,大脑的营养物质就被用来重建其他器官。对海鞘来说,大脑是用来寻找和做决策的,一旦安顿下来,大脑就不再被需要了。
                人类大脑是能耗大户,重量约占体重的 2%,能耗却占 20%。为什么我们不吃掉它?因为人类从不拘泥于现状,总是关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向往未来,永远不会 “安定” 下来 —— 人类的革新永不停止。
                伊格曼告诉我们,大脑总在寻找新东西,有新东西可学,会让大脑兴奋,“它沉浸在寻求意外之事中不能自拔。我们既不想生活在无限循环之中,也不想一直生活在意外之中。这是一种利用已知和探索未知之间的平衡”。
                二、创造力从何而来
                长久以来,我们把 “创造力” 神化了,认为这是一种天赐的禀赋或者得益于优良的遗传,认为它只属于极少数人。伊格曼认为,创造力确是一种禀赋,一种优良遗传,但它属于全人类。没错,创造力与生俱来。
                “创造力本是我们人类的属性之一,我们的大脑驱动着我们永不停歇地进行创造,使我们吸收周围的元素,进而进行创造,这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一种技能。”
                三、坐等创造力生长?
                那么,我们可以坐等创造力生长吗?
                创造力与生俱来,但 “人类的创造力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们利用经验和周围的原材料来重塑这个世界”。大量的脑细胞在刺激和行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类强大的创造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创造就是把事物联系起来。”(乔布斯)越积累,越富有;越练习,越灵活。
                四、创造力有规律可循
                在伊格曼看来,创造力并非杂乱无章,它有规律可循。经由作者的深入研究和条分缕析,本书提炼出了创造力的 3 “B” 法则: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融合(blending)。
                对 3 “B” 法则的讲述,伊格曼化繁为简,他从音乐、电影、建筑、艺术品、科技产品和工业设计的诸多案例切入,让我们重新学习,重新认识周遭的一切:莫奈的画和人造心脏同为 “扭曲” 的产物;卡明斯的自由诗和弗雷德里克・桑格的胰岛素分子序列都受益于 “打破” 的启发;而 “融合”,催生了性感妩媚的香奈儿 5 号和奔逸绝尘的子弹头列车。
                五、如何培养创造力
                伊格曼的建议是企业向左,学校向右。在 “创新教育”“创新型教师”“创新型课堂” 泛化的当下,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阅读本书的 Part4,定会收获颇丰。
                伊格曼倡导让孩子们在玩耍和模仿中找到平衡,在玩中学,在学中做;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让孩子们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把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连接,然后像织网一样扩散;鼓励孩子们进行有风险的创新,也就是培养他们的冒险精神(或者可以解读为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教师、家长和社会应该赋予学习更多的意义,当好孩子们的观众,给与他们适当的奖励。
                那么,我们到底该学习什么呢?
                奥数?编程?
                400 多年前,法国散文家蒙田写道:“蜜蜂飞来飞去采撷花粉,但酿成的蜜却是它们自己的……” 人类的创新是一次次的积累、发散和选择。我们尝试很多种可能,最终能存活的只有几个,这些活下来的又变成新一轮发明与实验的基础。
                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咱们这个了不起的物种,只会写代码还远远不够!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可能你并不知道你的创造力

                  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创新是属于天才的事情,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本书提出了关于创新的 3B 原则(Bending 扭曲、Breaking 打破和 Blending 融合),书中也讲了很多案例关于这三个原则如何使用,值得推荐看一看。扭曲是对现存原形的改造,是通过对大小,形状,速度,顺序等方方面面的改变,从而打开了各种可能性的源泉。打破使我们能够把很坚实很连续的东西分解成可管理的部分,大脑把世界分解成可以重建和重塑的单位。在融合的时候,大脑会以神奇的方式将两个或更多的信息源进行融合创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结合不了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3B法则

                    提取出认知操作的 3 个基本法则: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和融合(Blending)。我们把这些看作是创新思维发展的方式。扭曲,原版会被调整或扭曲到变形。打破,指的是一个整体被拆开。融合,两个或者更多的素材会结合在一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新方法论极简版弯曲(这个东西还可以什么样?还可以怎么用?还可以是什么?极尽所能的去 “歪曲 / 曲解” 它)打碎(把一个东西 / 事物拆解成组成它的基础模块)组合(与被从另一个东西上拆解下来的基础模块们随意搅拌碰撞,期待 “重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讲创新的脑科学机制的书,却写得生动有趣

                        人类大脑运作的机制是什么?创新的内在规律是什么?不看这本书我永远也不会想到这两个问题之间会有什么关系,也不会想到脑科学家和音乐家会合作写同一本书。这两名各自研究领域似乎毫不相干的作者,给我们开启了一个新奇、有趣的世界 —— 从脑科学的角度揭示创新的内在机制。


                        本书与其他大多数谈创新的书相比,有极大的不同。书中案例数量庞大,而且生动有趣,既涉及多个艺术领域又包含商业产品的创新案例,横跨古今,时间尺度超长。更可贵的是,作者根据大量案例结合脑科学知识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创新规律 —— 创新 “3B” 法则和创新者的四种思维特征。这种简单易行的条目数量(三条、四点)本身就体现了脑科学家对于人类接受新知宽度的一种应用。
                        除此之外,本书的有些细节可圈可点,比如译者在很多地方做了注,甚至更正了一些细微的数据错误,足见编者和译者的用心。同时,书中插图很多,读起来令人感觉非常愉快。
                        有一些知识在其成书之时必定只为少部分人所得见,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知识逐渐成为多数人所熟知的常识。我觉得本书所说的内容在以后或许就会成为常识,而这也正是现在看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飞奔的物种》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觉得创造力是一个挺神的东西,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而且我们的生活里面,也总有一些像什么大师呀、知名艺术家,他们在刻意地 “神秘化” 他们的创意萌发过程,动不动就说什么梦中得诗,什么天赐良句。其实这些动作,和那位被闪电打中的女作曲家一样,无非都是试图给自己的创意,营建一种不可复制性。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发现,不是这样的。关于创造力的发生机制,人类已经总结出了明确的规则。最后落实到行动上,无非就是掌握更多的客观知识,还有更多的做打破、扭曲和融合的动作,以及不要犯前人犯过的错误。创造力可以增强,甚至被营造出来,它没有什么神。那我们要问,为什么总是有些人,要把这些原本清晰的东西给雾化和神秘化呢?我觉得,他们是为了 “通过不增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方式” 来筑高壁垒。至于为什么,可能是因为他嫌读书太苦,嫌学知识太慢,以及和别人辩论太累,他们想轻松地建筑壁垒。所以,他们就很有动机把自己成功的原因,推到那些你认为你绝对不可复制的,神秘因素里面去,这样,能起到一个把你吓退的作用。这本书是讲创造力的,但在生活里,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肆意挥洒创造力的,毕竟大多数人不是艺术家。假设你是一个公司管理者,或者掌握着某种技术的专业人士,你在读完这本书的收获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要在生活里,培养自己 “去神秘化” 这种视角。在掌握这种视角之后,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神秘感,是被人特意营造出来的。我来说一个自己的生活经验。我去每个地方旅行,都喜欢吃当地的食物。每当我遇到好吃的,我就会问当地人,说你们怎么能保证这个口味一直这么稳定而地道,有没有哪些关键的节点和品控的环节?我最不喜欢听到的,也最怕听到的回答就是,哎呀,我们这个地方的水不一样。因为我们这的水含有什么微量物质,必须得用这个水和面,然后这个包子才好吃。如果换成外面的水,那味道就不行了。这么回答问题,本质就是有意或无意地,把不神秘的东西给神秘化,把可解决的问题推向不可解决。你这么表述确实成功吓退了所有人,因为山里的水确实任何人也搬不走,你赢了。但从科学角度说,你这个说法显然不合理,如果这个地方水里的杂质多到了能影响食物口味的程度,那水就不是水了,不就是酱油了吗,也不符合饮用水标准。你倒还不如直接说,这是商业机密更坦诚,更让人理解。所以你看,《飞奔的物种》这本书它虽然说的是创造力,好像谈论的是艺术家的事,但是它背后的道理,却是普适的。就算是像 “创造力” 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都能被理性化,那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评估一下,身边那些所谓高深莫测的事物呢?避免被那些不明就里的神秘事物所哄骗,是一种美德。而提醒自己不利用神秘去哄骗他人,则是一种责任。只有那些靠 “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 筑起的壁垒,才是真壁垒。有一句话说得好:我读的书多,你不要骗人。而这话反过来也成立:我读的书多,是为了不骗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可限量的想象力

                            原来人类发展至今的文明基础来自祖先的想象力,想象力的基点是 3B 原则(扭曲,打破,融合),基于 3B 发展出如此伟大的文明,同时未来会更精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创新教育的必看工具书

                              这本讲创新的书很有意思。作者讲人人都有创新潜能,他归纳创造力的核心:3B 法则 — 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融合(Blending),与设计思维的训练方法高度一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今天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作者给出了一系列好的建议,“创造力的教育要在自由玩耍和模仿学习模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教学的最佳实践是:就一个创造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想出多个解决办法,而不仅是一个”;“我们需要建造一种课堂,在课堂上,增加可选项的行为被鼓励,风险承受能力得到培养,错误的答案也被创造性地探讨” 这些观点如果能被采纳,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上将是很有价值的教育实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的大脑从来就很懒,也不客观

                                此书中文译名为 “飞奔”,英文为 “Runaway”,什么意思呢?有逃离、飞奔之意,更有失去控制之意,什么方面 “失控” 了呢?从旧世界的角度看,创新就是一种失控。本书正是从脑科学的角度来揭示创新。“脑科学” 对于现代人而言,依然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虽然天天用脑,却很少知道大脑是如何真正运作的。
                                 
                                读完此书,你可能会发现,大脑有一条最基础的运作准则,那就是 —— 能不用脑就不用脑。对,我们的大脑很懒。对于重复的事情,大脑不会分配很多的时间,而是会遵循之前的模式,我们都知道游泳、骑自行车这种技艺,学会了就忘不了,从脑科学来看,这是因为这些技能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大脑回路,被大脑结构记下来了。所以,我们在重复这些技能的时候,实际上大脑只需要分配少量的能量,就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动作,这种 “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的工作机制,让人类的技能得到固化和传承。关于这一点,你或多或少可能已经知道一些了。
                                 
                                那么,想过如何让你的时间更加富裕吗?本书给你的答案就是:尝试一下 “创新” 吧,就是做那些你从未接触过的事情。
                                 
                                这可能与你之前的想法是相悖的,你可能一直认为,要让时间富裕出来,那就是快速地处理完日常工作,这样,就会多出来很多时间。但是,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你虽然能够快速地处理日常工作了,但是时间依然是远远不够用,至少在工作上是这样的。但是,那些同时负责多个项目的人,在时间这件事情上,却是游刃有余,他们不仅能够同时处理好多个跳跃性较强的项目,而且似乎还有很多的时间能够用来学习新知识、陪伴家人。这是怎么回事?到底谁的时间更加富裕?
                                 
                                这本书告诉我们,大脑是一个 tricker,是一个魔术师,现实是,我们每个人真的只有 24 小时,但是,大脑通过 “喜新厌旧” 的魔术,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主观感受,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的事情,特别是日常事务,大脑会加快处理进程,会快速逃离(runaway),李翔老师的节目曾经介绍过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李翔知识内参 2018-10-09:怎样让自己感觉时间更富裕),本书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大脑的另一个基础工作机理 —— 重复抑制(repetition suppression),当大脑习惯于某个事情之后,每次遇到时,大脑对它的反映会越来越弱,更底层的原因是大脑分配了更少的神经能量给日常事务。或许你还记得一些这样的感受,第一次去上班的时候,这条路好像很漫长,拐过了一个又一个弯,经过了一排排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商店,花了挺长时间才达到新单位门口。第二天你再去上班的时候,一样的路程,感觉花费的时间缩短了很多,好像还没过多长时间,就到了单位门口了。随着一天天路过相同的风景,那些第一天上班时候显而易见的东西,变得不再那么明显了。这就是 “重复抑制”,大脑对那些不断重复出现的事情,曾经经历过的感受,会提前 “预测”,会减少精神能量的供给,这样的事情一多,我们会觉得很无聊、时间过得极为没有意义。对!大脑分配更少的精神能量给重复动作,我们就无法感受到 “深深刻入大脑” 的快感和意义,这样的日常行为越多,我们就越会觉得时间过得毫无意义,这种毫无意义的时间越多,你就会觉得自己的时间越不够用。所以说,耗费时间最终产生的 “意义”,而不是时间长短本身,决定了我们对时间到底是不够用,还是 “富裕” 的感觉。为什么会存在重复抑制呢?因为 “探索世界是一项困难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行动,到处移动,并且耗费大量的脑力,总而言之,是一件耗费能量的事情”,所以,对于大脑而言,为了应对在探索世界中出现的新事物,大脑只能遵循其第一运作机理 —— 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再回到那个关于时间的问题上来 ——“时间富裕” 是一种感觉,是因为大脑在处理新事物的时候,分配了更多的精神能量,也就是说,相比较于处理那些熟悉的事务,大脑在对待新事物的时候,没有 “逃离”(runaway),而是放慢了速度,缓慢地去处理新事物,这使得我们在这段时间内感觉到了更多地细节,感觉到了 “物有所值”,也就感觉到了 “时间富裕”。因为大脑不再 “赶时间”(runaway),而是慢了下来,大脑付出了更多地劳动,我们所感受到的时间,就流逝得越慢,相应的,我们感觉到了 “时间富裕”。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间富裕” 并没有那么主观,也并非完全不客观,说其主观,是因为 24 小时的总时长没有变化,“时间富裕” 是个人的一种感受,说其客观,是因为你之所以能感受到更多的时间,是因为大脑确实在这些事情上放慢了处理的速度,不再 “赶时间”(runaway)了,这个事实是客观的,是脑科学揭示的大脑运行规律之一。
                                 
                                当然,你可能会发现一个悖论:既然大脑基础的工作机理,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是用脑回路去固化行为,那么创新从何而来?因为我们的日常就是在重复,重复自己,也重复其他人做过的事情,难道那些 “站在巨人肩膀上” 的总结都不对吗?这就涉及到本书梳理出来的认知操作的 3 个基本法则了 ——3BBendingBreakingBlending)法则:扭曲、打破和融合,这是创新思维时大脑运作的真正模式。不多说了,不如由你自己翻开新的认知领悟,探索一番,感受一下真正的时间富裕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快速变化的时代,唯一不变的量是,认知灵活性

                                  这本书终于上市了。早在去年,我就从湛庐拿到了这本书的试读本,当时书名是《创造的故事》。今天,正式出版,书名是《飞奔的物种》。


                                  为啥是飞奔的物种?因为我们具有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突破自我、沟通过去与未来的唯一法则。
                                  这本书讲的就是创造力。究竟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从哪里来的,我们可以怎样提高创造力。别以为创造力抽象、神乎其神。这本书从脑科学的角度,把它讲清楚说明白了。
                                  在这样一个不断进行自我重塑的世界中成长,理解创造力、驾驭创造力是每一位终身成长者需掌握的技能。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译者后记 | 通往明天的路就在脚下

                                    在我初识这本书时,“How human creativity remakes the world” 这个副书名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是的,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创造力的书。虽然我们常常会听到,常常会说创造力是很重要的,也可以见到很多开发儿童创造力的课程。那么,创造力到底是什么?它又是从何而来呢?当谈到莫奈、毕加索、达・芬奇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时,我们往往总会为他们的才华所折服,惊叹于他们超时代的创造力。殊不知,他们的作品其实也并不完完全全都是自己的凭空想象。如果我们由此发散开,继续了解、研究,不难发现,在很多领域中的旷世杰作中,都能找到创作者、设计者的灵感,或者说创造力的来源,而这些来源有很多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在我看来,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传达的一个观点便是,创造力本是我们人类的属性之一,我们的大脑驱动着我们永不停歇地进行创造,使我们吸收周围的元素,进而进行创造,这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一种技能。
                                    创造力使得革新永不停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发型、街边的路灯、交响乐、诗歌、智能手机、电脑、无人驾驶车等会出现,并且在不断地改变。虽说创造力是我们这个物种的属性之一,但是要真正进行创造,又是另一回事了。作者旁征博引,通过阅读、访谈,涉猎诸多领域,如文学、舞蹈、药学、工程和建筑等,获得了大量资料,最后为我们总结出了人类创造力的 “3B” 法则: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和融合(Blending)。通过扭曲,我们可以从一个习以为常的物件,衍生出别出心裁的创意,可能是一个造型独特的建筑,也可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视角。通过打破,我们可以将特定的素材为自己所用,同时不被其余部分所拖累,从而表达内心最想发出的声音,或者巧妙解决最棘手的问题。通过融合,我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搭建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是创造的奥妙所在。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创造都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这也是创造力 “狡猾” 的一面,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太过激进或许与固步自封的下场是一样的:被所处的时代所抛弃。一切创意的产生,需要环境的孕育与培养。因此,在进行创意的过程中,找到革新和传承之间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在论述了创造力 “3B” 法则与创造可能会有的风险之后,作者回到了如何让创意源源不断地产生的讨论上。因为创造力是推动我们这个物种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看到更多的创意开花结果,也是我们所期待的。就此,作者从创意的量到创意的方向,再到创意所要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风险等方面,也都提出了他的建议。最后,作者强调,虽然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创造力的种子,但是真的要使它发芽、成长,适宜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而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社会的每个层面都去努力。另外,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与未来,对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娃娃开始。
                                    在我看来,这本书适合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来读,行文风趣幽默,并配以大量的支撑资料和插图。因为翻译这本书,作为译者的我收获更是丰富:为了不辜负作者的良苦用心,文内出现的内容,我尽我所能去查找来源和讲解;但是同时我也十分担心,因为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很怕无法完整地去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思想与情感。
                                    这本书的翻译过程并不平坦,因为在此期间我经历了一些从未经历过的困难事。在这段时间,能坐在电脑前,静静地翻译这本书,是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很感谢一直以来对我表示支持和理解的若菡编辑,我们的缘分由此书开始,希望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同时也很感谢葛龙广老师,可以帮助我把这本书的校对编辑工作推进到最后;还要特别谢谢我的母亲以及李伦的鼓励和帮助。
                                    最后,想用作者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通往明天的路就在脚下。我们加油。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新: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创新,是这个年代最火热的话题之一。很多人都认为,创新,就是要搞出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不然就不叫创新。甚至,当颠覆式创新搞不出来的时候,就开始弄一些花里胡哨的 “微创新”。或者为了创新,而搞的不一样。


                                      其实,创新并不是要搞一个完全不一样、从来都没有过的东西。恰恰相反,创新,都来自于已有的东西。通过对已有事物的升级改造、打破重组,而焕发新的活力。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一个 “3B” 法则,用于打造人类的创造力。“3B” 就是扭曲 (Bending)、打破 (Breaking) 和融合 (Blending) 的简称。这三种方式,全部是基于已有的事物而进行创新。
                                      ##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
                                      短视频,仅仅是将正常的视频,通过 “扭曲” 的方式,缩到很短,并且切换自如,就让用户不能自拔,深深陷入其中,牢牢的抓住了用户的吸引力。仅仅将时长缩短,成就了一个创新。
                                      前两年兴起的 “互联网 +”,就是一个典型的融合现象。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成就了滴滴美团等公司。拼多多,更是将传统电商和社交结合,从上线到上市只用了 34 个月。
                                      接下来的 5G 技术,是 4G 速度的 11 倍左右,仅仅是在速度上的 “扭曲”,为接下来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创新,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 编程领域的 3B
                                      编程领域,处处可见 3B。一些新型的编程语言,通过 “扭曲”,对原有语法进行精简,可以达到相同但更简练的效果。将整体功能打破拆分,只保留最核心的功能,其它的部分可以以其它形式额外引用,减少了加载的体积,提升了加载速度。通过融合,吸收不同编程语言的优点,从而成就自己的高效。扭曲、打破、融合,在编程世界里,每天都在上演。
                                      ## 对于个人的意义
                                      人的成长阶段,难免会遇到瓶颈。扭曲、打破、融合,也许是灵丹妙药。科学家 + 写作 + 互联网,成为了知名的科普作家。网文作家 + 影视,成为了的明星。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帮助很多人打破了自己的成长天花板。
                                      ## 开始之前
                                      开始阅读本书之前,我希望你先思考几个问题:
                                      1. 自己理解的创新,是什么样的?
                                      2. 自己有没有希望创新,但是一筹莫展的时候?
                                      3. 自己的工作学习,有没有遇到瓶颈的时候?都是怎么解决的?
                                      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知道的创新案例,看看有哪些符合 3B 法则的,可以来这条书评下留言。当然,也欢迎发表一下自己的收获。
                                      好了,去发现改变世界的方法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创造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飞奔的物种》是一本讲创造力的书,主要讲了创造力是怎么诞生的,创造力的法则、创新者的思维特征以及如何培养创造力,里面包含很多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叙事能力。下面,我就把该书中对我有启发的部分总结出来跟各位读者分享。


                                        一、创造力的诞生
                                        1. 世界不断地变化,新生事物不断产生并很快成为常态,人类似乎会非常迅速地适应周围的变化。这是因为存在着 “重复抑制” 的现象,当大脑习惯了某样东西后,之后每次再看到它大脑对它的反应会越来越弱。这种现象一方面可以节省我们的决策能量,形成 “自动化反应”,让行动更有效率,另一方面会使得我们的注意力减弱,熟悉滋生了冷漠,这无法使大脑满足。这让我们意识到,大脑试着让一切行为自动化来节省能量的同时,也在寻求意外之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为了舒适,我们需要保持一定水平的熟悉度,又要一定程度的新鲜感,完全熟悉和完全新鲜的东西都无法满足我们,惊喜 = 熟悉 + 意外。
                                        2. 满足他人的好奇心,以及受到他人的鼓励和支持,是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创造力是一种社交行为,没人关心、没人注意、没人提供支持或鼓励,对创造者来说是最坏的境地。
                                        3. 创造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没有突如其来的发明创造,无论一个作品多么具有开创性,我们也可以追溯它的发展脉络,我们只是根据经验和周围的原材料重塑了创造。
                                        二、创造力的法则
                                        1. 法则一:扭曲:扭曲指的是原版被调整或扭曲到变形。扭曲是对现存原型的改造,通过对大小、形状、材料、速度、时间、顺序等方面的改变,从轻微到强烈的扭曲程度,持续性地打开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源泉。
                                        2. 法则二:打破:打破指的是一个整体被拆开。在打破的过程中,一些完整的事物被拆开,通过组装这些碎片,一些新的东西出现了。一个可以拆分的整体,预示着它存在可以删除或者丢弃的部分,人类的大脑善于压缩,忽略某些片段而保留另一些片段。打破使我们能够把坚实或连续的东西分解成可管理的部分,而我们大脑的破坏设施,则把世界分解成可以重建或重塑的单位。
                                        3. 法则三:融合:融合指的是两个或者更多的素材结合在一起。大脑不断漫步于我们的记忆库,经常将各种各样的想法联系到一起。大多数时候,我们不知道融合已经在进行,而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不断地创造着新技术。
                                        三、创新者的思维特征
                                        1. 特征一:打破传统: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新可能。永不停息的大脑使我们不仅着手改进不完美的事物,同时也愿意修改那些看起来已经完美的东西。人们不仅仅打破不好的东西,对好的东西也一样要打破。
                                        2. 特征二:增加可选项:在新层面创造突破性可能。生成各种选择是创新的基石,大脑将经验库中的内容扭曲、打破、融合,想象 “如果.... 会怎样”,来思考并创造更多的可能,而不是仅运行设定好的算法。
                                        3. 特征三:从原点发散:在可控范围内创造有价值的可能。在做有用的创造时,总有一个普遍的困难:你无从得知大众是否需要这些发明创造,或他们是否会接受这些发明创造,与其停留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探索,更好的方式是在距离远点远近的适当范围内,产生一系列不同的想法和创意。
                                        4. 特征四:容忍风险:在不确定中创造确定的可能。创造性的输出通常需要许多次失败的尝试,因此,在人类的历史上,新的想法扎根并生长于容忍失败的环境中。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逐渐平庸的世界保持创造力

                                          读完这本书,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原来一个真实世界的创业者也可以保持如此高的创造力。


                                          如果不看本书第四部分的标题,你甚至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一本脱离实际的关于脑科学、创造力前沿科学的书。读完后不禁让人掩卷深思,成年人的世界里,创造力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如果没有这类书时常提醒我们,这无疑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愿你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你童年时喷薄欲出的创造力。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