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就奢侈和享受而研究,智者过的生活,一直比穷人都要简朴、都要贫乏。古时圣哲,无论其为中国人、印度人、波斯人还是希腊人,都属于那种外在之穷不能再穷、内在之富不能再富阶级的人。” 纵观《瓦》书,做到极简的生活,批驳奢华的享受,是梭罗同志的毕生追求,上面的这段话,算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深刻定位,并且这种极简生活的态度也贯穿了全书,贯穿了他仅仅 45 年的人生。“我只想真切地生活,只想痛饮生活的琼浆玉液,只想生活得如此简单、如此坚忍,以至把一切非生活的东西统统击溃驱走,或夸大一句,把生活逼进一个死角,把生活的条件减到最低下限。” 在他眼里,食物、住所、衣服和燃料是生活必需品,没有人会因为野蛮、贫困、文明等不同境遇和阶层而脱离它们还能存活,除此之外,其他的一概可以舍弃。但就这四样,也是不必搞出那么多 “花样” 来的:食物能填饱肚子、维持生命必须的能量就行,无所谓精烹细做;住所能遮风挡雨就行,无所谓洞穴、帐篷和豪宅;衣服能御寒遮羞就行,无所谓布料与款式,更别提那些无用的首饰点缀了;而 “除烹饪食物外,燃料根本是不必要的”。梭罗先生就此,在做出了一系列详尽的对比,而且自己在切身实践过之后,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奢侈享乐的本质:之所以当今社会要追求这些无所谓的东西,是因为 “骄奢淫逸者兴之,群众中之逐臭者随之。” 故,“一个阶级的奢侈会由另一个阶级的赤贫来平衡。”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多余的财富只能用来购买多余的东西,而灵魂的必需品,用钱是买不到的。卖掉你的衣服,保留你的思想。上帝会明白你并不需要社会。倘若我整天都呆在阁楼的一个角落不动,像一只蜘蛛,可我只要留住了思想,这世界对我来说该是多大还是多大。热爱生活吧,哪怕一贫如洗。你也许会有一些愉快、刺激和春风得意的时光,即使住在一所济贫院里。落日的余晖照在济贫院的窗户上,像照在富人的豪宅的窗户上一样熠熠生辉。我喜爱看见大自然是如此生机勃勃,无以数计的生命都牺牲得起,彼此残杀却依然如故。日出未必意味着光明,太阳也无非一颗星辰而已,只有我们醒着才是真正的破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