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圳、广州、苏州、成都、南京等多个城市正布局低空经济,出台扶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抢占低空经济万亿赛道。中国低空经济联盟 (筹) 秘书长罗军表示,各地发展低空经济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不能一哄而上。低空经济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 3000 米内低空空域各类飞行活动,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所产生的综合经济形态。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到 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5 万亿,到 2035 年有望突破 3.5 万亿。罗军提到,低空开放是我国立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在水陆空 (民航) 领域的基础设施已非常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齐全,但低空迟迟未能全面开放,低空领域的基础设施、行业标准、产业规划、空中监管、交通工具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他表示,3000 米以下通用航空产业早在 10 年前就开始酝酿和布局,如今终于放开,将激活以物流为主的无人机市场,以及以空中巴士为主的短途出行、观光、测绘、培训、基建等行业。罗军还称,我国低空经济起步晚,监管体系和行业标准还不完善,但市场空间非常巨大,现阶段主要以轻便、低速无人机和小型垂直起降的飞行器为主,未来将逐步会诞生更多先进的私人空中交通工具和更为先进的物流交通工具。谈及当下 “低空经济热”,罗军认为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深圳和广州力度大,起步早,上下游龙头企业和配套服务能力强,但北京、上海、苏州、成都、南京等城市的实力不可小觑。现阶段,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二是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强大的政策扶持力度,三是要深化国际合作,四是完善的基础设施,五是持续的政策扶持。据悉,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由 300 多家无人机、通用航空为主的行业协会、上下游龙头企业、配套服务企业和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参与发起。首届中国低空经济大会将于 9 月下旬在京举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低空宇宙的开始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成立大会之后,我重新找到了感觉。现场气氛特别好,大家轮流发言,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对话交流的地方。参加会议的创始成员高度评价此次会议。更厉害的是,媒体报道后,好几家国外的企业通过种种途径找到了我,希望参加联盟主办的活动,想多了解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情况,增进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国内也有三十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加入联盟中。而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媒体报道,希望我能帮助他们指导低空经济发展…… 市场需求的确客观存在,在他们眼里,联盟成立就是一场 “及时雨”,让大家有个交流的平台,有了 “家” 的感觉。联盟的作用虽然不能替代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但是联盟要做的事情的确不少,如果愿意做,将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对行业的作用不可低估。接下来,我将启动与地方政府的对接,将打造一批可以快速复制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并在全国推广。一部分是做无人机的、反无人机的、低空飞行器的,另一部分是做信息指挥平台、空天地一体化的,还有一部分是做应用端的,都陆续聚集到联盟这个平台,包括一批地方联盟、通用航空协会也都加入联盟。这几天,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全国各地过去曾诞生了一批通用航空协会,他们找到我征求意见,在他们眼里,通用航空已经成为过去时,他们考虑这些通用航空协会是不是应该更名为低空经济协会,或者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热点,要是没有热点,就没有风口,这样的情况下要做一件事情是很费劲的。抓住机会,适当调整也是可以理解的,相向而行,适者生存。每本书到了最后结尾的地方,我都要花点精力写写我的家乡,以及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虽然离开巴中化成罗家河村已有三十多年,仅仅回去过十多次,主要是过去在成都工作的时候,开车几个小时就回去一趟的时候,回去的次数多一点。后来到了北京工作,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父亲在我刚进党校读书的那一年就离开我们了。后来在成都工作的时候,母亲很快就和哥哥到了成都生活,老家就只有亲戚朋友。再后来,我在青岛、苏州、佛山创办了企业,母亲辗转和妹妹一起生活,从青岛到了佛山,直到新冠疫情期间因一场大病去世。现在,两位老人相继离开我们,我们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变老了,我们很快也将成为老人。没想到这么快就要步入老年社会,一点准备都没有,心里还是有点害怕。小时候,仰望着大山中那一点点天空,寂静的环境,看到辛勤的、吃不饱穿不暖的父母兄妹,我心里坚定了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一定要走出大山,走出农村,走到更远的大城市去。1988 年,一个初中生开始了 “逃亡” 之旅 —— 逃离农村。这么多年,我始终坚定地相信自己,无论把我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我都有信心生存下来,哪怕语言不通,哪怕环境恶劣。我始终相信,只要别人能够生存下来,我也一定能够做到。一开始在蓬溪县麻纺厂、大石桥麻纺厂打工的那三四年时间里,每个月只有十多元工资,我基本上用一半来买书,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最狠的是我曾经长达一周时间不睡觉,白天在车间工作,晚上读书。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想干一件事情,一定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支撑着自己去实现。我自学完高中课程、大学课程,开始写作,包括小说、诗歌、评论、新闻。1992 年春季,我如愿考进四川省委党校新闻专业大专班,开始第一次人生巨变,并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省级报刊上发表大量的文章。那是改变我命运的开始,发表文章是我最大的收获。一是每个月的生活费全靠稿费,还要给家里父母寄一些生活费。读书两年,我就挣了三万元,在巴中县城给母亲买了一套房子。在我刚进党校读书的时候,父亲病逝,因没有路费,我没能回去看望父亲最后一眼。至今,父亲在我的印象里,还是那么慈祥,那么厚道,那么可怜,那么无助。虽然他很少表达他对我们的爱,也很少表达对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但是他在那种极度困难的环境下并没有退缩,也并没有抱怨,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并希望子女能够靠读书学习走到大城市生活工作。父亲那一代人,是特别淳朴、憨厚、老实的农民,父亲留给我的印象远比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著名的油画作品《父亲》还要深刻。尽管父亲已经去世三十多年,我一直想念着我的父亲,他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裤子总是补丁摞补丁,但他从来没有任何怨言。母亲是个急性子,一直想改变家里的状况,但在那样的环境下,母亲的力量也是非常微小的。如果换一个环境,哪怕是生活在乡镇、县城,母亲的能量也许就能够体现出来。在我小学、初中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带着哥哥赶场做生意 —— 卖冰糕,从供销社冰糕店里批发出来,加一点钱在街上卖。每到中午放学的时候,我也提一个小桶去卖冰糕。记得那个时候没有鞋穿,天气特别热,我光脚板踩在地上,脚烫得很严重。现在一看到大热天还有小孩在外面奔跑,我就想起小时候卖冰糕的经历。我的家就在化成湖边,那时候都是坐木船去乡镇上,大概需要一个小时。但为省钱,我大多数时候是走路,需要走两三个小时。每次上学、放学回家,我心情都特别沉重。家里的状况很不乐观,我真的害怕一直在那样的环境里生存下去。冬天从学校到家里,更难受,后来在凌云中学读书的时候,每天都要爬一座山,整个冬天就只穿一双解放胶鞋。走出来了,挺好。有志者四海为家,勇敢地走出来。走出来的家乡儿女,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要忘记家乡。我还是希望通过我的力量能够帮助家乡做一些事情。前两年,母亲病逝,我回过一趟老家。老家显得更加寂寞、荒凉,年轻人大都出来了,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在留守。很多人也都不认识了。偶尔能够看到一两个儿时的玩伴、同学,都已经显得垂垂老矣。要是我当初没有这个勇气走出来,估计现在与他们也没有什么区别。那时的摆渡船早就停了,水库是巴中市区的饮用水域。沿着河边修了一条弯弯曲曲又很陡峭的乡道公路,开车从巴中市区能够直接到达村里。过去砍柴、割草、种地的地方早就荆棘茂盛。小时候,一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哥哥妹妹去放牛,去很远的地方砍柴、割草。现在,这些地方已经没有了路。田地也没人种了。估计再过三五年,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少,回家乡的路也会被荆棘林覆盖。上次回到村里,本来想去老房子看一下,已经荒芜很多年,路都找不到了。家乡还是很穷,整个巴中市没有工业,小时候曾经风光无限的齿轮厂、丝绸厂、棉纺厂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注定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城市。好在有了高速公路,有了高铁,也有了机场,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到成都、重庆只需要两三个小时,方便很多,还可以乘飞机直接到达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前段时间,家乡的领导找我,邀请我担任巴中市低空经济发展顾问。他们对低空经济特别重视,市委书记要求他们抓紧了解低空经济到底是什么,巴中应该如何发展低空经济。一开始,我还觉得发展低空经济就是 “烧钱”,巴中有多少钱可以 “烧”?前期肯定都是深圳、广州这样的城市推动,以后成熟了才能在其他城市推动。后来,我发现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应用无处不在,巴中的茶叶、水果、绿色蔬菜、旅游观光,都可以率先与低空经济结合起来。我们不能低估自己,如果率先能够把山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打造出来,在低空飞行器驾驶人才培训、物流快递、无人机生产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市场。只要努力去做,总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家乡已经成为记忆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无论多么贫穷,多么遥远,永远都不会忘记。就好比我们的父母,尽管并没有给我们多少财富和知识,他们起点非常低,总在贫苦的环境挣扎,能力非常有限,也无用武之地,但是父母在艰难的环境下养育了我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勇敢地面对生活,这就非常了不起。我们的下一代很少回到家乡,回去了也没有对家乡的敬畏和感激。家乡仿佛只是他们忆苦思甜的一节课程。家乡在变化,在发展,希望家乡积极融入低空经济,建设天空之城,拥抱美好生活,我们也将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内容可作为导论之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转行契机,学习下低空理论知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低空经济

            一本适用于初学者学习的启蒙工具书。低空经济的指导书,讲的很通俗易懂的书。从低空经济这个词的首次提出,到正式写进政府报告,从低空经济的产生开始一直写到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以及相关领域的运用,低空经济+,从民间使用到国家层面,涉及的方方面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低空经济

              篇幅不长,但挺有料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幸读之,获益匪浅

                罗军老师在最后的自我介绍中,一下子让我有了代入感。我比罗老师小十多岁,但小时候的经历差不多,也是从山里走出去的孩子,区别是现在我依然混的很一般。我也思念家乡,但我回去的很少,因为没赚到什么钱,回去感觉有些丢人。老师有句话让我泪目,老人在的时候,无论多大,总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父亲在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父亲一辈子是要强,一辈子很辛苦,也敢闯,但由于能力和眼界问题,一直没有做出什么来。后来或许是郁郁寡欢,又或者是生活习惯,又或者是操劳过度,得癌症了,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经过两年多的化疗还是去世了,去世的那天我还在外地上班,哥哥哭着打电话给我说父亲去世了,在夜里静静走的。还好母亲一直在,在母亲面前,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孩子,但实际上我的孩子都十岁了。前两年疫情,生意不好,我每天都很忧愁,有天突然发现头发白了很多,我才惊觉,真的已经老了。我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有个朋友从事这块,我也想看看这里有没有机会,没想到这本书不仅让我对低空经济有个系统了解,还让我由衷感叹人生。感谢老师,如果有机会,希望我能真的进入低空领域,为低空经济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 一词这两年很热门,本书可以让读者初步了解这个热门词汇的概念、由来,以及由此所引发的预期现象。低空经济是中国独创的一种形态,欧美目前还没有相关概念,因为他们的私人飞机业态很发达。随着中国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相信本书的迭代 / 衍生版,会有更丰富的内涵。开卷有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低空产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于完全没有这方面知识积累的人而言,还是很有启发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联盟能够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发起并成立,集聚我国低空经济领域上下游 70% 以上的优势资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背后离不开有关领导和有关部委给予的大力支持,虽然他们今天没有来到现场,但是我们背后坚定的支持者。我们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大家抽出宝贵时间来参与和见证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的发起成立,并一起为我国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分享各位的真知灼见。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担当。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中国低空经济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发展低空经济对于激活我国立体空间资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质生产力和新兴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级政府正全力以赴投入低空经济的万亿赛道,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但是行业整体还处于起步初期,“小而散” 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典型的应用场景来带动,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空域管理和航线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完善,新型低空飞行器还未商业化,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等因素,导致很多城市低空经济表面上 “热热闹闹”,却 “看不见,摸不着”。为深入研究低空经济发展规律,快速拓展应用场景,找到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最佳路径和商业模式、技术路线,推动行业抱团发展,从 2024 年 6 月开始,由我来牵头组建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得到了在座的 100 多家上下游龙头企业、低空经济园区、产业投资基金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