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功罪盖棺犹未定,是非留待后人评。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这是戴笠死后,民国大律师章士钊应国民党大佬张群之邀为戴写的挽联,曲笔、恰当、深刻描画了戴笠的一生。戴笠,号称中国的希姆莱,蒋介石的佩剑,死后追授军统局局长、国民党陆军中将,终其一生为蒋介石服务。1. 身为国民党特工,在对日、肃奸方面,均有相当贡献,指挥刺杀傅筱庵、张啸林,侦办川岛芳子案等,尤其是破获了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情报,令美国人刮目相看,也才有了后期的中美合作。2. 历代君王统治,爱用位阶低、无出身的人,委以重任、授之以权,此人方能为自己所用,1932 年复兴社特务处成立之初,蒋擢拔当时排名最后的候选人戴笠为特务处实际掌权人,即为很好的一例,戴也因此付出了半生的操劳乃至性命,当然也成就了他。3. 可是他似乎忘了一点,古人言飞鸟尽,良弓藏,功高震主为历代君主所忌讳。1945 年抗战胜利,1946 年初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前,他就应当主动激流勇退,或许得以保全,何况他侍奉的是蒋介石这样猜疑心很重的一把手。良臣择主而事,或许他没有择对良主,更没有在合适的时机退出或哪怕淡出。4. 戴笠领导下的军统业务从小到大,他与美国海军的联络也不错,中美合作社也是其一手办成的。成事的能力一定是有的。他后期谋求国军海军司令的职位,真不知国军海军如果真由戴笠执掌,将会是什么一番景象?5.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评,诚如此诗所言,但不完全是乱世行春秋事一节,作为国民党中高层官僚,为蒋介石忠心耿耿、毕其一生,死后受蒋高度礼赞及奖赏,也真是是非留待后人评。蒋在飞机失事、戴一时去向未明时,也曾怀疑、担心戴局长是否投了延安?戴局要是知道这一点,真不知做何感想?6. 其实戴笠的死因虽有多种说法,以马汉三谋害为主,但至今仍未有定论。回看中国历史,大部分为帝王做特务、打听情报的人,一般不会有太好的下场,如则天女皇的来俊臣、明朝的东西厂。不知戴局长如日中天时,是否考虑过这一点?谜底揭开时,对于戴局长的功过是非会有另外一番评价吗?不论如何,他是一个值得讨论、颇多争议的人物,更是好多谍战剧爱表现、不可或缺的角色,恰是功罪盖棺犹未定!7. 作者杨者圣先生继续了他扎实的史实,夹叙夹议的文风,先后看了几本写戴笠的书,应该说杨先生的基础工作是很扎实的,还将继续他的其他民国人物系列。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戴笠的“十宗罪”⚖️ 一、残酷镇压革命力量 戴笠领导的军统是国民党镇压异己的核心工具,直接策划暗杀吉鸿昌(抗日将领)、杨杏佛(民权保障同盟领袖)、史量才(《申报》总经理)等爱国人士,意图扼杀进步思想与民主运动。🗡️ 二、背叛结义兄弟王亚樵 王亚樵与戴笠、胡宗南曾结为金兰,但戴笠为向蒋介石表忠,利用王亚樵对情妇的信任设局,于 1936 年将其暗杀于广西梧州,彻底践踏江湖道义。⚠️ 三、情报失职酿成西安事变 戴笠因顾忌张学良与蒋介石的亲密关系,隐瞒了张学良可能 “兵谏” 的情报,导致蒋介石在西安被扣押。虽事后戴笠冒险赴西安 “救驾” 获得宠信,但暴露其政治投机本质。💔 四、沉溺女色丧失判断力 为霸占影星胡蝶,戴笠以特务手段逼迫其与丈夫离婚,甚至动用国家资源为其 “寻回” 失窃珠宝。对胡蝶的痴迷使其决策情绪化,最终冒雷雨乘机赴约时坠机身亡,被讽 “温柔乡葬送枭雄”。🎭 五、排除异己与政治迫害 - 报复杨虎城: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将怨恨集中于杨虎城,戴笠执行迫害,诱骗杨虎城出国后将其囚禁并最终杀害。 - 构陷同僚:为掩盖西安事变前情报失误,戴笠将西北区长王新衡撤职查办,后者蒙冤入狱却不明缘由。⛓️ 六、建立特务恐怖统治 戴笠发明多种酷刑折磨人犯,如: - “坐冰块”:令女性受刑者体寒剧痛致精神崩溃; - “蚂蟥澡”:置人于蚂蟥桶中吸血,造成心理生理双重摧残; - “生孩子”:向腹腔打气致内脏撕裂,手段极端残忍。💰 七、以权谋私与系统腐败 戴笠以 “查禁烟土” 为名,将走私收入纳入军统私库,并纵容亲信贪污。马汉三私吞乾隆九龙宝剑并叛投日军,暴露军统体系的腐化。🕵️ 八、勾结黑社会势力 早年加入青帮并与杜月笙结拜,利用帮派网络拓展特务活动,将国家暴力机器与黑道规则融合,侵蚀社会法治根基。☠️ 九、暗杀党内 “异己” 奉蒋介石之命刺杀国民党内政敌,如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抗战避战)、民国总理唐绍仪(疑与日伪接触),巩固蒋氏独裁。⚡ 十、野心膨胀引发猜忌 抗战后戴笠欲借美军支持掌控海军,其麾下军统人员达十万余,势力遍布军政系统,引发蒋介石强烈不安。其离奇空难被广泛猜测为蒋氏铲除威胁之举。戴笠的罪行深嵌于民国乱世的权谋逻辑中:他既是镇压民主的刽子手,也是刺杀汉奸(如傅筱庵、张啸林)和日军(如高月保)的 “抗日暗战推手”。章士钊的挽联 “名满天下,谤满天下” 精准概括了其复杂定位 —— 在民族救亡与政权维护的夹缝中,他以权术与鲜血铸就 “特工王” 之名,最终因权反噬。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