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本书浓缩杨绛先生一生的智慧精华,给心灵迷失的当代人无尽启示。作者以丰富翔实的细节,温暖细腻的笔触详细呈现了先生真实而非凡的百年人生,是一本了解杨绛先生人生智慧和作品内涵最全面的传记作品。翻开罗银胜这本《杨绛传》,我们从中不仅领略到这位学识大家人淡如菊的品行、温润如玉的气质和朴素无华的文风,还可感知她在沧桑岁月中的心路历程,接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尽管自己有着巨大的才情,她却长期甘于做钱锺书背后的 "灶下婢"。杨绛曾说,她把钱钟书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价值。正是由于有了杨绛的支持,钱钟书才能全力以赴安心写《围城》,使这部旷世之作得以问世。即使在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仍不改初衷,默默地 “继承” 他未竟的事业。杨绛的家庭充满着恩爱、和谐的气氛,但是,短短两年屡遭不幸。爱女钱瑗和钱钟书相继去世,接连遭遇丧女、丧夫之痛的杨绛却异常坚强,形容自己是留下来 “打扫战场” 的人。“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煨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杨绛晚年非常喜欢的诗歌,也可以作为她高贵雅洁一生的写照。
1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38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做自己,难吗?杨绛,我心中的女神!什么形容词用她身上都不为过。温婉恬静、聪颖贤惠、人淡如菊,宽厚隐忍、柔韧坚毅…… 在她身上都获得了完美的结合。她说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锺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而我却觉得在做一个 “最贤的妻” 的同时,她也从没丢掉自我,放弃身为 “新女性” 的独立和自由。他们相携一生,大半的岁月都在战乱和动乱中走过,在如此大背景下依然能保持内心的淡定与自由,谈何容易!但她有自己的武器,一是阅读,她说:“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另外他们心有所住,选择 “低调” 的生活,就像穿了 “隐身衣”,一心只搞研究做学问,不过多参与政治,她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句英国诗人兰德的诗,也是她一生为人处世的写照;在遇到困难委屈的时候,她还能忍更能挺,她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他们就这样随遇而安,在历史的洪流中互相扶持,甚至用微笑与幽默面对张牙舞爪的 “命运之神”,她说:“我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做这样的决定:喜欢。我喜欢我就快乐,我快乐我就喜欢!我一直坚持五条简单易行的快乐法则:一是心中不要存在憎恨,二是脑中不要存在担忧,三是生活简单一点,四是对他人多点给予,五是对自己少点期盼。” 杨绛一生的成就我们无法企及,但这五条 “快乐法则”,希望能做到一二,这才是像偶像致敬该有的态度!这本罗银胜写的《杨绛传》,是唯一一本由杨绛生前亲自审阅的个人传记。作者罗银胜在阅览了大量杨绛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后,用丰富翔实的细节,刻画了杨绛的各个方面,生动地呈现了先生一百多年的人生轨迹。书中还选取了许多杨绛著作中的内容,是一本非常棒的传记作品。下面是书中的摘引,可一窥其貌:💠1997 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 年年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战场,尽我应尽的责任。💠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但我们不逃跑,不愿离开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杨绛总结的不晕船的办法,同样可以用在为人处世上:“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直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奈我何?” 这就是杨绛的不晕船哲学。💠杨绛有一次做梦,梦见饭桌上一个小碟子里有两个荷包蛋,杨绛推开说:“不要吃。” 睡觉醒来告诉同去的女伴,她直埋怨杨绛不吃。早饭时,她告诉了同桌的老先生,他们也同声责怪杨绛不吃,恨不得叫她端出来放在桌上呢!💠我给默存找出一块长方的小木片,自己用大碗扣在硬纸上画了个圆圈剪下,两人各按规定,精工巧制。做好了牌子,工楷写上自己一款款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互相鉴赏。我们都好像阿丽思梦游奇境,不禁引用阿丽思的名言:“curiouser and curiouser!(越来越好奇!)”💠我也懒得表白,反正 “我自岿然不动”。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至于天天吃窝窝头、咸菜的生活,又何足以折磨我呢?我只反复自慰:假如我短寿,我的一辈子早完了,也不能再指望自己做这样那样的事。我不能像莎士比亚《暴风雨》里的米兰达,惊呼:“人类多美呀。啊,美丽的新世界!……” 我却见到了好个新奇的世界。💠第二天,杨绛一发现,中午赶快到办公室,看见郑土生一人坐在办公桌前低头发呆,那时他已打算待办公室人走后自杀。这时杨绛立即闪进办公室,快步走过他跟前把一个小纸包放在他的书桌上。郑土生打开纸包,除了他的存折和二十五元钱,还有杨绛写的字条,上面写着:“来日方长,要保重身体;要耐心、冷静、坚强。这些钱我不需要,你自己买些生活必需品吧!”💠有一晚,发现床上有只血淋淋的死鼠。杨绛遇见钱锺书,就把这桩倒霉事告诉他,说猫儿 “以腐鼠‘饷’我”。钱锺书安慰妻子说:“这是吉兆,也许你要离开此处了。死鼠内脏和身躯分成两堆,离也;鼠者,处也。” 杨绛听了大笑,凭他运用多么巧妙的圆梦术或拆字法,也不能叫她相信他为她编造的好话。她大可仿效大字报上的语调,向他大喝一声:“你的思想根源,昭然若揭!想离开此地吗?休想!”💠杨绛在访谈中再三强调自己 “甘当一个零”,她说:“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杨绛精神矍铄,流露出的欣喜之情就像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得到一个漂亮的发卡一样,她高兴地回答:“这和看没看没有多大关系,快乐是可以事先决定的。我喜不喜欢,并不取决于你送的是什么,而在于我怎样安排我的想法。不管你送的是什么,我已经决定喜欢它。
7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10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读杨绛有感杨绛先生无愧其夫钱钟书所言的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拥有执着事业和妥帖伴侣的女人是幸福的。杨绛先生以读书为事业、有钟书作伴侣,无论周遭雨打风吹,哪怕人生曲折坎坷,事业和伴侣就锚一样稳稳地安其身心,坦然面对、和乐处之。生活中,我们焦虑、急躁、凌乱,不正是缺了这样的人生之锚吗?能够独自精彩和助夫绽放的女人是幸福的。杨绛闻名早于钱钟书,一生读书、写书、译书、教书都出类拔萃,却未曾在一片繁华成就中迷失自己,始终保持寻常人家、普通女子的姿态,细心打理家庭,细心照顾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丈夫,让钱钟书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学术、搞研究、写文章。能够充盈内心和看淡外界的女人是幸福的。百岁杨绛,恰巧尝尽了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动荡变革期。但她始终没有被外界牵着鼻子走,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依然坚守自己的事业、家庭和生活,在大苦难中展现大从容,在小磨难中寻找小确幸,在无可奈何的大环境中认真耕耘鸟语花香的小家园。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听先生的话,好好活。这应该是我读的第三部《杨绛传》了,不过这一部是经过杨绛先生首肯的,所以自然史料准确,经历叙述全面,可以全面了解先生百年生平的全貌。从前清到改开,杨绛先生经历了五四运动,军阀割据,国民政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历次运动。在如此多难的人生路上,怹即维持了伴侣的那份童趣,有维系了家庭的和睦,而历经十年风雨确纯心不改,不但坚强的挺过了那动乱的年代,还保存住了学术成果和钱钟书先生那几百本的读书笔记。改开后的九十年代杨绛先生两年内连续痛失爱女和伴侣,那瘦弱的身躯确一力抗下了所有,坚韧的活了下来。正当大家觉得怹已经走出了那些阴霾的心情,读过百年生寿时,贪利忘义之人又使得这位百岁老人为了维护自己家庭的隐私和权益,不得不对簿公堂。钱钟书先生在去世前担心杨绛先生想不开,故特此在先生探望之时,留下一句:“好好活”,是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最震撼我内心的一句话。试想换成出生在和平环境下的我们,你即不用担心战争对生活的摧残,也不用顾虑运动时代,他人对人格的侮辱。在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下,有多少人玻璃心,又有多少人焦躁、抑郁。在面对日军的追查、随时可能被捕丧命;在面对广大红卫兵的批判斗争;在年逾八旬时痛失爱女和爱侣,换成任意一件事我们是否能从容应对,坚韧求生吗?很难吧。袁腾飞老师曾经在精华学校的课堂上说学历史的人都比较想的开,无论什么波折或者运动总有过去的那一天,活下去,终能迎来那美好的日子。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十年浩劫,哪怕就是奥斯维辛的地狱,也终有结束的那一天,好好活,挺过去,未来都会迎来美好的生活。所以,今天阅读最大的感悟就是:听先生的话,好好活。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杨绛传《杨绛传》终于读完了,读之前我想要的答案基本也出来了。包括杨绛和钱钟书一生的爱情,为何一直保鲜?包括杨绛为人处事的哲学和智慧。包括其读书、学习甚至写作的爱好,98 岁高龄还会写作并发表,还有一颗善良、自洽而又果敢的心(遇到不平,也拍案而起),还有长寿的秘诀(活到 105 岁,心态、饮食、运动等)。甚至里面也介绍了其他基本写的不错,很值得读的书,例如描述爱情的《洗澡》、《洗澡之后》,还有 90 多岁人生倒计时写的对人生的理解《活在人生边上》等。杨绛的一生值得去研究,从中找到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自我规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杨绛传本书是杨绛先生生前亲自审阅的个人传记。得到听书也对本书做了解读:翻开本书,会发现,杨绛先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都跟一个 “书” 字有关:一个是读书,一个是钱锺书。“纵观杨绛的百岁人生,你会发现,她身上的赤诚、善良与乐观始终如一。她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洗礼,目睹了各种社会动荡,无论身处黑暗,还是光明,她始终是一个优雅从容的精神贵族。” 书摘:1、杨绛曾告诫年轻人: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2、鼓励年轻人:“多会一门外语,好比多一把金钥匙,每一把金钥匙都可以打开一座城。城里有许多好看好玩的东西,好像一个大游乐园。如果你们不懂外语就会比别人少享受很多东西。不要因为自己在学外语的某一方面困难就放弃外语,这样就太可惜了。”3、杨绛先生一直坚持五条简单易行的快乐法则:一是心中不要存在憎恨,二是脑中不要存在担忧,三是生活简单一点,四是对他人多点给予,五是对自己少点期盼。”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100岁之后,杨绛先生在做啥杨绛先生是我特别佩服的女性,她独自面对高龄的从容,她的淡泊名利,她对家人情感的执着,世所罕见。杨绛先生在两个至爱亲人相继去世后,没有被击垮,而是重新开启了一段人生新征程,创造了一段人生新辉煌。她不但帮助整理钱钟书先生的遗作,执着于维护自己的家人声誉,自己还笔耕不辍,93 岁写出百万畅销书《我们仨》,设立 “好读书” 奖学金,累计捐款超千万。👉当我们普通人追求健康长寿的百岁人生,可以看看百岁以后的杨绛先生在做啥?2011 年,杨绛先生 100 岁,杨绛先生亲自整理和编排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出版。2012 年,杨绛先生 101 岁,她亲自邀请德国汉学家夫妻,一起共同开展《钱钟书手稿集。外文笔记》的重新整理和编目工作。2013 年,杨绛先生 102 岁,为了维护自己和家人的隐私权,起诉拍卖行拍卖他们家的私人书信,取得完胜战绩,并把赔偿款捐赠给公益基金。2014 年,杨绛先生 103 岁,在上海《文汇报》发表文章,《杨绛全集》出版。2015 年,杨绛先生 104 岁,历经十五年,《钱钟书手稿集。外文笔记》出版,杨绛先生终于圆了自己的梦,亲自整理出版钱钟书先生的全部手稿。2016 年 5 月,杨绛先生 105 岁,在钱钟书先生的手稿出版座谈会后的两个月,她终于带着欣慰驾鹤仙去,实现 “我们仨” 的团聚了。👉杨绛先生为什么能够长寿,她有自己的快乐秘诀和快乐法则。她的快乐秘诀是,快乐不取决于外部,而取决于自己的想法。她说,她自己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做这样的决定:喜欢。她说,喜欢就快乐,快乐就喜欢。她的快乐五法则是:心中不要存在憎恨,脑中不要存在担忧,生活简单一点,对他人多点给予,对自己少点期盼。👉曾经的我,五十岁就在焦虑,退休以后怎么打发大把时光。杨绛先生的百岁人生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人生就不会空虚无聊;只要愿意做事,什么时间都来得及;坚持追梦踏实做事,快快乐乐,就有可能健康长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致敬杨先生R10-0406-《杨绛传》- 罗银胜 - 得到电子书 28 万字。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11 年 7 月 17 日出生 3 个印象深刻的点:1、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他们饱受的辛苦,尤其印象对于翻译了四分之三的《唐吉诃德》手稿曲折的命运。2、1997 年钱媛肺癌去世,1998 年钱钟书去世,2016 年 5 月 25 日杨绛去世 105 岁,《我们仨》是杨绛九十多时写得。3. 杨绛先生独处后习惯练八段锦。近 20 年感觉靠要完成钱钟书的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而活。3 点收获:1、原来翻译有那么多讲究,还有《唐吉诃德》的风波,能够去烦精炼需要一定本领,杨先生为了翻译这本书自学两年西班牙语。2、曾经的拍卖信件风波,显示杨先生的个性。杨绛先生把 ABC 理论用的淋漓尽致。一个多世纪的精力也让她尽量低调。他们版权税收入累积已经果千万一直用于清华 “好读书” 奖学金项目。3. 从未见如此爱好文学,通晓这么多语言的学者,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翻译等等。BTW 最近铁哥拉我一起学习 “诗经” 我都跟不上,还是认识我自己,接纳我自己,曾任人和人的差异性。1 个行动摘录部分书中金句:快乐法则:一是心中不要存在憎恨,二是脑中不要存在担忧,三是生活简单一点,四是对他人多点给予,五是对自己少点期盼。# 看书 #得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