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36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后感

    我觉得心理医生和外科医生是最能把人完整且明晰地呈现出来的两种职业。虽然是第一次读这本书,但感觉相当于 "重读",因为书中的许多内容于我而言都已经学过,所以这次 "重读" 算是一种温习。相比于《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的 "个体心理学" 理论,书中提到的新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可谓是互相矛盾,他们的观点有些针锋相对一如,人是被当下还是过去所影响?... 但不管怎样,我们采取的还是 "实用就好" 原则。这次的 "重读" 最大的收获就是 "人际关系中投射与认同" 的观察,事实上关于这篇内容我已经在其它途径读过五六次,但始终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直到我这两天再次读起它,脑海闪现了身边许多活生生的例子,才恍然大悟。一直以来 "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话被赋予了半启迪半鸡汤的成分,毕竟我们稍有智识就明白,命运的组成部分还有不可控因素(运气与机遇),但 "重读" 这本书之后,就明白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 "命运",而在于 "性格"。换句话说,"性格" 二字大有乾坤。回想起最近看完的《请回答 1988》,正焕因为等红绿灯而错过了德善,被阿泽抢先一步,正焕在内心独白中抱怨红绿灯,但最后也明白,正是因为自己犹豫不决的性格才导致自己的错过,他与德善之间存在着许多 "红绿灯",都是自己性格所导致。那所谓的性格,简单说就是,童年与重要亲人关系的重现。他们对我们的种种好与坏,在成年后会以各种我们不自知的方式重现,我们的潜意识中渴望在这一次次重现中改变它,以达到我小时候没有能力改变它的愿望,于是 "投射" 与 "认同" 就出现,我把自己的好与坏 "投射出去,在这过程中又对投射的内容加以" 认同 ",每个人也这样,于是在这复杂的彼此" 投射 "与" 认同 " 中展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童年关系的重现。在我这几年的学习中,让我有能力练就出透射他人的能力,此后,我打开了这个我们无比熟悉的世界的第二道色彩,一发不可收拾。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识自我

      从这本书里了解到人之常情的底层原理,也了解到非常情的诱发根源。更进一步认识人性的复杂,更进一步了解自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出人格陷阱》

        人都在追求卓越。” 这句话,你赞同吗?特别是,你觉得自己在追求卓越吗?相信问这个问题时,多数人会觉得:嗯,是啊,应该是这样。我也真的很渴望卓越和强大。毕竟,卓越和强大没什么错啊。我强大了,还可以去帮别人啊!但其实,无数人的人格有各种陷阱,这些陷阱约束着他们追求卓越和强大。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幸的童年不需用一生治愈,也让你的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因为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武老师的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易懂且实用。一本书读下来,会明显察觉这是一本给父母和即将成长父母的人看的,同时也是给拥有不幸的童年的人看的。“内在关系模式”、“外在关系模式”、“自发性”、“内聚性”…… 这些词语、这本书都在阐述一个东西 ——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感觉,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感觉做事,不要用自己的方式控制 ta,这样让觉知在孩子的心里开花。如果你的童年没有被父母夸奖、很多想法被父母压抑、连吃饭这件事情父母都控制着你,似乎你的童年没有很多的快乐,不用担心,这本书会帮到你之所以评了 4 分,是因为这本书里面很多的内容是重复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强烈推荐

            武志红老师的书真的本本都是经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个人在关系中成长

              读了这本书,非常有启发,一直在思考如何成为最好的自己,现在找到了答案。书中提及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是这样说的,内聚性自我是个人成长中的一个里程碑。当你形成内聚性自我之后,就会经受情绪惊涛骇浪的袭击。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之中,你感觉自己能够稳稳地站在那儿,那就意味着你形成了内聚性自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成为你自己

                文中至少 50% 的内容读过,同质化比较严重,每看到一个经典的章节和引用 如温尼科特,罗杰斯,科胡特等一些比较有诗意的表达:不含诱惑的深情和不含敌意的坚决以及很多重复个案时我都会怀疑这本书貌似读过,但书架里又确实没有这本书时,我才肯定确实没读过了。尽管如此我还是陆陆续续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把它看完。有几点新思考: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也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生活中我们经常玩投射的游戏,不是投射别人就是被别人投射。很多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中的问题都是内在关系模式的影响,而心智和人格又是内化在心中的,改变起来不容易,所以才会出现各种的轮回或者所谓宿命论的感觉,偶尔情绪上头时察觉情绪的来源或者让子弹飞一会儿,看看有什么东西出现,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受用的几个小方法:ABC 理论跳出投射的陷阱​自我实现的预言重构内在的关系模式​内在关系的模式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在关系中发现自己也玩了投射时要多想一步,我是把什么情绪投射给了对方,为什么会有?那么我是以内在小孩还是父母自居?这些都是童年所形成的一些模式,先感受它、察觉它、然后慢慢地接纳它,让原有的模式瓦解,配合合理情绪疗法和积极的预言,重构这些内在关系模式。虽然这些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日拱一卒,终有所成。当然我们也不乏被别人投射,如果我们选择认同,那么这时的感觉大多是是价值感低下,自卑等不良体验,而这也多是我们内在关系模式出了问题。但如果我们可以选择投射不认同,那么那些不好的体验便是对方的课题。当别人给我们投射时,我们都要跳出这种关系模式去看待问题。去思考是否真的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是,我们要去调整自己内在关系模式,如果答案是否,那么这就是对方的课题,你直接选择投射不认同即可。如果这些混淆了,这在一些在关系中容易被 pua。2. 这本书可以算作一本即将成为人父人母的育儿书,因为我们的人格受童年关系模式的影响,所以在童年时期的教育尤其重要,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积极关注,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多鼓励、赞赏孩子,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孩子有独立的自发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美的精神胚胎,要让孩子自发性的生长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等等。妈妈做到 60 分就够了。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例如:自爱就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自信就是内在的父母赞赏内在的小孩自立就是内在的父母尊重内在的小孩 如果一个人自信、自爱、自立,那么一定是童年时期受到了父母或重要他人的关爱,赞赏以及尊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跨越陷阱,活出自我

                  我们都会认可 “人都在追求卓越。” 这句话,我们小时候就开始受到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个标语的影响。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人格有各种陷阱,这些陷阱约束着我们追求卓越和强大。无论外在的条件多么优秀, 漫漫人生长路上,人格才是核心竞争力。这本书中武老师介绍了相关的理论来论证人格的重要性,并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人格具有的魅力和陷阱,从而不断完善我们自己的人格,在活出自我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走出人格陷阱

                    武老师的书一如既往的专业术语多一如既往的拥有很多的个人风格一如既往的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当然  这都是我自己的问题之前学过了年度心理学课程很多观点心理学课程里面  都有说过在这儿  会更细致一些这本书  我总得记住一句话为我的几个小时  做点内容物我们好像很脆弱似乎我们所谓的 “面子” 是不能被破掉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假如你的内在是乱七八糟的,只有一个表面完整的外壳,那么你这个外壳一旦破了,你的内在就会分崩离析。所以,我们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因为里子是乱的。但是,你作为成年人,之所以停留在面子心理上,是因为你的里子很少获得这种感觉 ——“我基本上是好的” 所以,我们要反思:孩子是赢在了起跑线上,还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你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是赢在了起跑线上,还是输到了起跑线上?我们很容易把赢在起跑线上和输在起跑线上理解为是一种物质性的,比方穷养和富养这样的概念。但是,其实我作为在农村里最贫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我会说它并不仅仅取决于此。确实在照料上、物质上有严重匮乏的部分,但是即便家里很贫困,而且我的父母都有严重的抑郁症,我也在相当程度上赢在了起跑线上。当然,很多朋友可能会发现:你也许输在了起跑线上,也许你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当你可以开始鼓励、认可、支持你自己,鼓励、认可、支持你的孩子,让你们生发出你们的自发性时,你们在这一刻就是所谓的 “赢在当下” 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意猶未盡 收穫滿滿

                      讀完武老師本書,我真的有贏得當下,而且是往後人生每個當下的感覺!感恩武老師 阿彌陀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识自己 改善关系

                        本书语言和事例都通俗易懂,我是做为入门读物去读的。书中解释了很多现象:🍀连续被家暴女士的宿命根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何变成了现实,以后不要轻易说自己老了,记忆力差了,久而久之,真的就差了。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大家常说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些都是有心理学依据的;🍀解释了为什么夫妻双方强势和弱势的关系即使转换了,也没能缓解双方的关系;🍀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真实关系,如何会对成年人有持续的影响。其实就像函数的映射关系一样,童年的因结的成年的果。🍀婚姻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它是下半生幸福或者痛苦的源泉。🍀给予孩子爱也要给予孩子自由🍀每个孩子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锁蕴藏在其中的心灵成长的密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自己为起点,以自己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自己开始吧,这样,生存才会有意义。以自己为起点,以自己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自己开始吧,这样,生存才会有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亲子关系

                            自己的对待爱情,孤独,没有朋友,对人的防卫心里。回忆起自己这几十年的过往,遇到的每个人,似乎都是因为小时候的家庭关系影响巨大,以前比较模糊。现在明悟了很多。内向的性格,外向的性格最多的时候都来源于小时候。善待自己的未来的小孩。爱情不是一味的付出,适当的索取和平衡或许更适合,放手一个深爱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到,除非这个人让你绝望了,对方是个大小孩也好,是个巨婴也好。每个人都有她的优点,时间都很可贵,愿意花几年时间来陪伴的人,值得珍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爱他人,更要爱自己。人生的两种可悲之处:一个是认不清自己,任由自己在命运的汪洋中颠沛漂流;另一个是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却囿于种种无法做出改变和突破。总归来说,人成年后将走向何处,都是自己的选择。有些人一辈子都停留在某个时刻再也没有走出来过,时间只能带来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在潜意识里加固那个时刻的感受。不愿放过自己,只能囚禁在悲剧的牢笼里,一遍遍重演着过去。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必看好书

                                武志红老师以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为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 “感觉” 和 “关系模式” 的重要性,并通过七个心理寓言告诉读者 “性格决定命运” 背后的心理机制。如果对自己的 “操作系统” 不了解,外界来什么刺激,我们有什么情绪,做出什么反应,自己往往都意识不到。于是,我们被同一套心理模式所左右,不断重复一些幸福或苦难,人生就像是一个个轮回,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如果对自己的心理模式有了深度了解,对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做出回应,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有了自主选择的色彩。当我们为自己的一切做选择时,就是在成为自己,自我实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命的意义在于先点亮自己

                                  看了序后,我知道了这是一本奇书。生命的意义在于先点亮自己 [蛋糕]。想不到在这儿能遇上你。[哇] 我们一起彼此照亮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缘 LINK UP 💞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首先,这是我今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武志红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老师,他给家庭中常见的问题作分析解读得透彻,让人容易读懂和理解。比如,生活中一些父母们强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身上。其次,武老师写的东西让我读起来很有感觉。我现在已经完整地读完了他两本书了,前面一本是:和自己谈谈心。如果没有感觉,我就不会读下去,不管它是一本多么好的书,因为我会意识到读下去很痛苦。相反他写的东西我很容易接受。然后,里面有两个寓言故事我很有感触。一个是,成长寓言另一个是动机寓言。成长寓意就在告诉我,你不要因为遇到糟糕的上司,就去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只去出拿那一份工资的力气,而是我努力工作是为了成长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时第二个寓意故事告诉了自己,当我们是为了自己玩,就是内部动机是自发的是内驱的,就容易投入当下获得乐趣,而当我们是为了别人而玩,就是外部动机是外力移动的是他律,你会发现不那么容易投入到事情当中,而且乐趣也少了更多的是痛苦。比如:洛克菲勒写的 “天堂与地狱比邻” 这封信里说的,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乐趣是为了自己去获得的,而践行雇主的义务就像它在驱使你去做一样。最后,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要忘记用我们的内部动机来做一件事情,还有要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升级版

                                      这是吴志红老师《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的升级版本,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而言,读其中的哪一本都可以,这本书升级了不少的内容,但对我而言其他都是一样的,认识自己是成为自己的前提,希望成为更好自己的所有的人都应该从正确的认识自己开始去寻找成为自己的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

                                        如果你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忠实拥泵,那么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大量的鲜活的中国案例以及武老师的详细剖析;如果你曾经看过武老师的其它课程或书籍,对于 “内聚性自我”,“内在小孩” 和 “内在父母” 等概念不是很清楚,那么本书将帮你理清头绪,搞清楚这些概念是如何影响形成、发展并内化到一个人的心理层面,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潜意识的;当然,如果你正在为如何教育小孩儿而不知所措,那么了解本书中的观点,反省自己的人格,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但是,作为一个刚入门的心理学业余爱好者,我自己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心里其实是有一些惶惑的。比如,一个人的人格或命运真的就是小时候形成的 “内在小孩” 与 “内在父母” 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么?我觉得有些过于简单了,至少遗传应该是占一些因素的吧。至少这个理论在我个人身上其实是完全说不通的。再比如,只要看到并理解了自己的经历对自己的影响 / 伤害,至多以悲伤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情绪,就可以治疗自己的人格问题了么?我也有些怀疑。当然,我只是一个刚入门的外行。也许,等我再阅读更多的心理学书籍之后再回头看看,会发现武老师说得都是最纯正的真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走出人格陷阱,找到自己

                                          孩子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你的人格,有一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你天生是个安静内敛的人想变开朗,通过环境和自我调节改变。刚刚出生时,父母在我们生命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决定了以后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以及自己的相处方式。书中提到,良好的关系模式有四大因素:爱、自由、稳定、平衡。👉1. 有爱:很多父母的爱是 “有条件的”,如你考满分,妈妈就会奖励你。乖乖听话,妈妈才爱你。孩子做某件事,不是自己的兴趣,而是得到父母的夸奖。👉2. 自由: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感受,孩子喜欢画画,非要他学书法。在父母的意志之下,容易失去对事物的判断力。👉3. 关系稳定:小时候孩子和父母分分合合,长大后很难与人建立稳定关系,缺乏安全感。👉4. 关系平衡:如果父母过于强势,孩子就会显得怯懦。父母满足孩子的一切的要求,孩子成了强势的一方,不懂付出。我们已经成年,原生家庭的影响就不要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当发生一件事,观察自己产生的信念,追寻这些信念的来源。寻求更积极的选择,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