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7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学术圈?学“术”犬。

    前几周读罢《沧浪之水》,接着读完了这本《活着之上》,人物、情节、冲突有种一脉相承的感觉,不同的就是大环境从官场换成了高校,主人公从池大为换成了聂致远,而作为配角的妻子虽然从董柳换成了赵平平,但骨子里的性格特点都是极其的相似。相比《沧浪之水》中的研究生,这里的主人公聂致远更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且还在自己的母校就职。相同的是,两个主人公都不通人情世故,或者说不愿意拉下 "脸",顽固地坚守自己所尊崇的那份骨气、那份气节、那份所谓的操守。但人毕竟是社会动物,中国毕竟是一个人情社会,你不会来事,注定就是 "什么都轮不到你",就算你自己能坚守,但你作为丈夫、父亲和儿子,你所承担的责任,由不得你再坚守那所谓的 "尊严"。从看得清到做得出,再到融入骨子里,我很理解,这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是何等的艰难,又是何等地痛苦,没办法,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现实,就算你有万般的鄙视,有时候也不得不弯下笔直的脊梁,低下高贵的头颅。相比《沧浪之水》有主人公最后的逆袭,也许本小说更显真实。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这本书的感觉和看  沧浪之水   的感觉差不多,整个书总能感受到一股憋屈,或许生活就是各种憋屈,没法看空就只能去适应。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活着之上

        继沧浪之水之后,这本书继承了阎真老师对知识分子的灵魂拷问的主题,直指作者所在的高校知识分子。正如北岛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小说深度揭示了高校内部的学术腐败和和高校师生存在的潜规则,尖锐的批评了高校知识分子的堕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高校行政化和学圈腐败化

          高校是象牙塔,封闭和固化相伴;学术是小圈子,人情和成果裹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着有点压抑。因为读沧浪之水,觉得还可以。接着读了这本。这本书延续了沧浪之水的那种书生的腐儒意气,但是主人公的优点不明显,缺点是让人越看越气,到最后是一无是处,怯懦胆小,没有担当,只空有幻想,毫无行动,自负,妄自尊大。说说大话还行,一点实事也不能做。作者对女性明显有污化的嫌疑,堂堂一名本科生,还是在十几年前的女性,前半段还不明显,结婚后呈现出来的小市民状态,根本就不相匹配,越看越气。倒是有一个好处,所谓高校里的冠冕堂皇,腐败腐烂,确实写的透骨,最近几年接触的一些高校和医院,人间净土已不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术黑暗

              《沧浪之水》写官场黑暗,这个就写学术黑暗。《因为女人》差不多就是写社会黑暗了。作者可以说是一个黑暗感受者、记录者了。三个看下来,女性再怎么受教育,都是给男性做话靶子的,一个个都能板着脸做煞神,高学历连块遮羞布都不如,反而更刻薄可恶。男性往上走的动力就只有这么屈辱卑微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内心挣扎过头的知识分子

                越接近结尾越感觉小说的思想性单薄。主人公的内心挣扎似乎有点过头了,生存的压力都驱动不了,同时又一再侥幸的得到渴望的东西。这样的设计既无法体现学术圈主流还是尊重科研实力的,又无法呈现 “向钱看齐” 形势下的生存艰难。或许主要还是自己心态的变化,不再把那种所谓理想主义的坚守视为高洁的向往,也不认同忽略家人利益的自我退缩。如果是我来设计这个情节,更愿意像作者写《沧浪之水》那样,写出一个男人为了家人而自我蜕变,自我突破,奋起直追。相比之下,《活着之上》这部小说的结尾不疼不痒,没有力量。自我肯定一下,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内心的设计感到单薄,恰恰说明自己成长了,内心丰盈一些了,更能容纳灰色地带了,对社会的运行规则也有了更丰富的认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活着之上

                  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拼杀,做很多自己不愿去做又不得不做的事…… 只为让自己活的体面,就如红桃皇后说的,努力奔跑才能让自己待在原地。今天看完这本书之后忍不住把它和《草民》比较。草民里普通人的人情世故,生生死死,婚丧嫁娶里的坚韧不拔似乎更让人有种力量感和希望。《活着之上》里知识分子面对着实际的衣食住行,编制,职称的评定,晋级…… 也是倾尽全力,无所不能。还好还好,故事中的主人公算是比较幸运的,他的晋升之路和我一样波折坎坷拧巴,我为他担心了一路,也为他正义和知识份子的理想主义感到温暖和坚持的感动。知识分子中那些坚守道,义,宁折不弯的楷模还是让我们敬仰和精神引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突然明白了切尔诺贝利的灾难似乎是一中必然,不是按能力而是靠关系。但是大自然的法则看不懂关系,看来能打破关系的也只有自然法则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起风了,树叶挡不住阳光

                      对一个中国文人来说,淡泊名声比淡泊富贵更难,可曹雪芹他就是这样做了。一生行迹的埋藏,是他生前做过充分思考的安排。牺牲精神是伟大的,但牺牲者希望得到世人的理解和见证,这是人之常情,无损于牺牲者的伟大。可曹雪芹他做出了既不为现世功利,也不为千古流芳的牺牲,无人见证,也无需见证。也许,认为他受了天大的委屈,那是我用一双俗眼去看他,完全不合他的心意。高山仰止。曹雪芹最有资格接受这种景仰,虽然他自己对此毫不在意。起风了,我感到了一丝凉意。肚子 “咕咕” 地响了几声,我想起自己还没有吃中饭呢。我从岩石上爬起来,向山下走去。阳光在我头顶,被树林遮挡。那些从树叶的缝隙中穿过来的阳光,在我眼前形成了一束一束的光柱,似乎伸手就能握住。春天的树林中浮着泛绿的空气,闻得见那绿色的气息。我听见风在树丛的上空发出沉闷的声响,我辨不清方向,不知道这到底是南风还是北风。忽然,我听见一种奇异的声音,停下来侧耳细听,那是风裹着风,在沉闷的风的中心,传来了一丝尖厉的、凄凉的锐响,像时间深处传来的召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中主人公敬仰曹雪芹品格而向往追随,曹雪芹心中有完成旷世奇作这一宏伟目标为支撑才能抵御凡世的困顿和偏见,而主人公说到底就是普通人,胸无大志,能力也非高人一等,却自命不凡,做不到纯粹又做不到完全世俗,太高看自己了。要么安贫乐道要么追名逐利,价值观没有对错,所谓意义也只是政治文化应时事而选择的,对个人来说也想站队选择一样,既要这又要那,没有金刚钻还是别拦瓷器活,做一个普通人就好。    主人公自己作自己,内向的挣扎纠结还要什么外在回报,他的同学是自己作别人,起码还有可能得到外部的回报,都是忙忙碌碌一生,只要坚守初心就好,不要朝三暮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记录现实,无力改变现实。文学的使命就是记录,不虚美,不隐恶。《沧浪之水》之后,学术界现形记,芸芸众生,活着之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也许,凡俗就是这一代人的宿命。我不是文化英雄。我景仰他们,可我没有力量走近他们。我只是不愿在活着的名义之下,把他们指为虚幻,而是在他们的感召之下,坚守那条做人的底线。就这么一点点坚守,又是多么地艰难啊!当经验向我们这样来展示生活的真理,我们能够那样去生活吗?时空浩渺无涯,自我渺若微尘,在无限时空的背景之下,一个人还有必要去表达对世界的意义吗?好好活着,活在当下,一切与此无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必上心。这是生活给我们的启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两只龟,一只钻在污泥里,一身腥臭,可它是活的,一只死了被供在庙堂上,供帝王占卜之用,你说你愿钻在污泥里还是供在庙堂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虽然知道是小说,但仿佛写的是现实,心里五味杂陈,对读书人的学术追求与纯粹坚持真的不简单,想想曹雪芹,陶渊明,屈原等一代文人,不为现实折服,只为精神流芳实属不易,真文人,真君子,真豪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如果只为资源而争斗可能这个世界就非常的血淋,正因为人有同情心,有文化传承才让这个世界变的稍许有些温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和沧浪之水一样的风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23年2月27日读完

                                      之前读过沧浪之水,这本书一开头,感觉两个故事有些相似,后面也开始猜测,什么时候也来一个转折,让聂致远也像池大为一样开窍,开挂变爽文。结果看到最后一节,聂老师还是那个窝窝囊囊、自视清高的聂老师,埋了那么多的线,最后只是匆匆收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理想与现实,权和利,知与行,矛盾与无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情社会,感觉好复杂,做事不再是简单的把事做好,做人不是简单的品性端正就好,从头看到尾,憋屈纠结没停过,在现实的生活里怎样做自己,怎么活好,好难!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