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0
4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从巴菲特和芒格参加的一场专题研讨会实录中整理出来的。整本书聚焦公司治理、金融与投资、合并与收购、会计与纳税这几个方面展开。这几个范畴是我们普通打工人很难接触到的领域。很明显,视角不同,思考问题角度也不一样。在读这本书时,我仿佛变成了出席那场研讨会的大咖,很认真的听他们讨论一般只有董事会、公司股东才考虑的问题,边看边想,这个方法该如何落地?那个举措对公司损失更小吗?从 1956 年开始,改变和延续就成了巴菲特人生不变的主题。26 岁的他成立了一家有限合伙公司。1965 年,他的公司接管了一家日薄西山的上市纺织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经过 2 次大转型,伯克希尔成了一家成功的投资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成功之道①不投看不懂的公司②研究是投资的基础③要战胜贪婪和恐惧④给投资者创造价值⑤从投资中找到快乐伯克希尔强调的是信任,而非控制关于合并巴菲特倾向于让股东去做幕终决定,而非董事会关于公司理财他规避举债投资,而是把大批拥趸吸引到价值投资领域关于战略规划伯克希尔从未拟定过战略规划。如果需要董事会讨论过后才能做决策,很可能会跟机会失之交臂关于董事会的指责①找到一名好的经理人②在这名经理人自身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以何种方式予以干涉关于股票巴菲特:“芒格和我不是在选股票,我们是在选商业模式和企业。我们持有股票是基于我们对企业长期业务表现的预期,而不是拿来作为交易的工具。” 如果你对公司治理、金融与投资、合并与收购、会计与纳税这几个方面感兴趣,一定要看看这本,值得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1. 伯克希尔的成功密码:用永恒的信任构建商业家园,以多学科思维穿透市场迷雾,在长期主义的荒野中开辟价值之路。管公司靠信任别死盯控制,投资要少看短期涨跌多学跨领域知识,拿得住股票才是真本事。2. 市场波动是愚者的风险,却是智者的门票,真正的风险不在 β 系数里,而在你能否看穿故事背后的认知深渊。投资本质是对人性弱点的驾驭。股价上蹿下跳不算风险,跟风瞎买才是大坑,别信那些花里胡哨的数学公式,先想明白自己会不会犯傻。3. 流动性是资本的体面退路,而永恒性才是价值的终极归宿。看财报先问老板靠不靠谱,好公司不玩数字游戏,而是让股东能拿钱也能安心留钱几十年。伯克希尔既保持现金流动性(可口可乐等现金流业务),又培育长期资产(如铁路、能源基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时空置换感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巴菲特、芒格、基奇、坎宁安…… 好像和我在同一个会议室,大家坐在会议桌前,喝着咖啡,一起商议着今天下午就把 XX 事儿定下来。这种感觉太奇妙了~巴菲特和芒格在商业领域的阅读量非常惊人(每天刷本书,养成阅读习惯,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渐丰满,朝他们多走几步。),他们事先就已经对很多公司有了广泛的认知和充分的了解。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只涉足擅长的领域。“留意你的认知缺陷。” 这句话我记下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干货没有,不值得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启迪时刻:书中给我的启发是,高质量高能量的朋友圈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巴菲特的一生专注、快乐地做着一件事,目标非常清晰,赚到的钱再回馈给社会,并不在意钱是否是自己拥有,这就是一颗富足的心。巴老的投资之道看上去非常简单,就是做好以下三点的选择:1、看得懂且有着长期光明前景的企业;2、诚实且能干的管理者;3、低估的价格;看上去很简单,但简单的常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最后希望我们能够顺着巨人的指月之手,在持续的学习和思考中,结合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圈,慢慢形成自己的投资组合和投资风格,用理性富足的心态助力早日财富自由。 (知识点:对于巴菲特来说,从格雷厄姆那里,学习了投资的基础知识,也就是安全边际,学会了独立思考;费雪则教会巴菲特如何发现长期优秀的投资对象,并且如何做好集中的投资组合;查理芒格发展的误判心理学,帮助巴菲特在投资决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完总体感觉,巴菲特投资之道就是价值投资,跟张磊的书籍《价值》中分享的投资感悟有相似之处,前者以美国投资市场为准,后者以中国市场为准。作为普通人,要想做好投资,需要在三个方面具备相应能力:概率知识应用、投资心理学、耐心。概率知识应用书中分享了凯利优化 —— 如果你知道你的成功概率,就将资金放在具有利益最大化的赢面上,这个模型可以用来计算投资比例,它是基于香农信息理论总结出来的。投资心理学格雷厄姆在其著作《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人》中指出,投资者情绪波动对股市有很大影响。他指出,一个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市,而是自己。基于这种情况,格雷厄姆分享了三个原则:(1)将股票视为企业一样(2)安全边际概念(3)以投资者身份对待股市他认为:真正的投资者几乎不会被迫出售股份,也不会天天关心股票行情。投资者常存在的心理偏差有:过度自信、过度反应偏差、短视厌恶损失、从众。耐心时间和耐心,是巴菲特投资之道的精华。多数投资者采用的是直觉思维,靠 “拍脑袋” 决定投资策略。巴菲特选择刻意的放慢节奏,凭借不急不躁的耐心,积累了大量财富。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投资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细水长流。而人的本能是即时反应,所以投资需要违背本能,刻意为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开启

                每逢五一假期,有个夜终究要熬,我们总说看一次少一次,但很可能这是真的最后一次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平时有投资,喜欢看经济学书籍的朋友们可以看看,书里有讲巴菲特历年来的投资知道,虽然不容易复制,但可以学习里面一些方法。比如:持有长期有价值的债券和股票。单这一点,就可以难住很多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记录了一次研讨会,有巴菲特、芒格等大佬参与。会上讨论了很多问题。长期持有永久持有、不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巨量的商业阅读收购快速完成、海量资金、为股东考虑,由股东决定、等待时机等。本书是一篇大佬画像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就看懂了开头三句话。。。。

                      不太能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投资之道在于你的能力圈和认知。以下反大众意识的观点,值得思考。“只要是基于自由意志进行的交易,即使产生泡沫,那也未必不好。荷兰的郁金香泡沫,给荷兰带来了花卉交易市场;长春君子兰泡沫,也造成了现今每年几十亿的君子兰交易额;互联网泡沫给以后科技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撑,由此产生了 FacebookGoogle 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但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投资,产生的泡沫,很有可能变成真正的泡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后感

                          谈的东西比较深奥,有点晦涩和委婉。不是很推荐读。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