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个中年男人,都是多普勒

    如果有一个摆烂文学书单,我一定会把这本书加入进去。这本书的名字,是那种在书店里瞄到,我就会想翻开看一看的书。作者,是个挪威作家。在这本书之前,还出版了另一本叫《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所以很多读者把他的两本书一起,称之为 “心情不太好文学”,我觉得不如叫 “摆烂文学”。那些对自己当前生活状态是满意的,知足的,自洽的人,千万不要看,它可能会让你不舒服。但如果你是个社恐,讨厌社交,讨厌人类,脑子里总是充斥着赚钱,结婚,生孩子这些沉重的任务,却又想要躺平摆烂,某些时刻,想要逃避作为子女或者父母责任,那这本书,会很适合你。这本小说,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一个本来工作理想、家庭和睦,儿女双全,房子也装修得还不错,觉得自己无比聪明的的中年男人,多普勒,某一天在森林里骑自行车的时候,从车上摔了下来,他忽然获得了一种巨大的平静和顿悟,于是决定远离人类,带着帐篷进入森林生活。也可以换个说法,就是:一个厌倦了生活的中年男人,决定逃避责任,抛妻弃子,到森林里去过一种所谓自由的人生。 很多人读完,会觉得主人公是个神经病,会站在现实生活的角度去指责他。但其实,每个在责任与自由之间来回摆动成年人,都是多普勒,都会经历一些 “多普勒时刻”。当你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不去参加公司聚餐和团建的时候;当你躲在厕所,不想听见孩子的哭闹和伴侣指责的时候;当你脑子里闪念,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消失的时候。在那一刻,厕所、床、房间等等,就是我们逃避的森林。据说当年,这本书在挪威出版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真的有人学书里的主人公,到森林里去生活。“到森林里去”,这种文学式的解决方案,到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太大参考价值的。但它打开了一种我对生活的反思,就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除了千篇一律的人生之外,还有没有更多别的可能?小说里,经常出现一个词,叫 “聪明”。每个人都想要过一个 “聪明的人生”。成为聪明的学生,聪明的合作伙伴、朋友、爱侣,聪明的父母和用户,可以聪明地老去,得一场聪明的病,最后聪明地死去。 主人公在去到森林之前,也觉得自己聪明得要命,可是从自行车上摔下来砸到脑袋后,他想通了,我不想聪明地死去,我聪明够了。于是开启了一场所有人都难以理解,但是属于自己的 “反聪明” 的人生。有人形容这本小说,是小众文艺电影既视感,也有人说是星爷电影无厘头的感觉,有人说,明明是童话,也有人说是赤裸裸的现代成人寓言。我觉得,更像是一场 “中年男人的癔症”: 一个骑自行车摔倒,砸坏了脑子的中年男人,想象自己逃离了家庭,逃离了人类,卸下了作为人的种种责任,过上了一种大胆、反叛、肆意、自由的人生,但等他醒来,发现只是一场梦,他依旧是那个自行车手、是丈夫、父亲、儿子和员工,是房产所有者,以及一堆其他身份,他逃不掉。他逃不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为啥?

      没怎么看明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就像活了漫长一生后又回到了青春期。突然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身体感觉陌生而可怕。所有习以为常的行为和品性突然就变得令人憎恶起来,且又不能弹指之间脱胎换骨,因为魔鬼的棋盘上可是落子无悔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三点感受:1. 我天姿愚钝,没有体会出小说诸如驯鹿、杜赛夫、为父亲立像等所要表达的现实意义 2. 前段时间在读《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内容偏纪实,了解到在森林住可没那么美好,光蚊虫就能让人清醒到天亮。3. 电影《脆弱地带》不知是否受到此书的启发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