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要想破解职业教育困境,就要取消这些歧视性标签,可以五招并举。一是合流:取消职业高中,学生与普通高中并轨合流;二是改名:把 “职业技术学院(或大学)” 改一个字,变为 “专业技术学院(大学)”;三是统招:与普通大学统一考试招生,但是,允许根据考生报名情况、上下浮动分数录取;四是同历:毕业学历文凭名称与普通大学相同,都是本科学历(对具备相关条件者可授予学位);五是授衔:“专业技术学院(大学)” 合格或优秀毕业生授予 “助理工程师” 专业技术初级职称。这五招并举,职业教育困境立刻就会变为专业技术教育的盛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杂志,一点收获啊哈时刻摘抄: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也会对当前的产业结构带来一定冲击,“银发经济” 和 “银发产业” 的缺口亟待产业政策调整。日本作为人口老龄化最为严峻的主要经济体,在如何有效应对老龄化方面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如日本发展迅速的老年食品产业、健康医疗产业等,而且日本在探索老年医疗保险、医保控费等方面拥有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如何实现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 是一个比较长期而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的话题,年轻群体也应参与其中,不应置若罔闻。应积极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制度准备、观念准备和经济产业准备等等。从预测的数据来看,未来的某个时期,深度老龄化社会将如期而至,如何融入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现实考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老有所为以日本为例,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日本迅速进入到人口老龄化,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 29% 左右(2020 年 9 月数据),与之同步的是,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 “低增长、低通胀、高债务” 的结构,结果表现为人口增长下降,经济持续放缓。全球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高福利国家的运转将受到极大考验,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需要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养老领域财政支出将会加大。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也会对当前的产业结构带来一定冲击,“银发经济” 和 “银发产业” 的缺口亟待产业政策调整。当然,日本作为人口老龄化最为严峻的主要经济体,在如何有效应对老龄化方面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如日本发展迅速的老年食品产业、健康医疗产业等,而且日本在探索老年医疗保险、医保控费等方面拥有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如何实现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 是一个比较长期而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的话题,年轻群体也应参与其中,不应置若罔闻。应积极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制度准备、观念准备和经济产业准备等等。从预测的数据来看,未来的某个时期,深度老龄化社会将如期而至,如何融入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现实考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梳理建党以来革命战争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市场化改革时期、新时代四个阶段财政工作和共同富裕历程的基础上,将财政与共同富裕实践逻辑归结为几点:政治层面,共同富裕是党执政为民的政治基础,财政是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国家治理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经济层面,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人类文明层面,共同富裕为解决贫富差距提供中国方案,中国财政彰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制度优越性。为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进程,财政应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背景,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立并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和政策体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行业预期分化,今年是春天还是寒冬市场主体利润减少、生存风险不断累积的情况正在引发诸多关注。今年 2 月,中国 PPI 同比上涨 8.8%,CPI 同比上涨 0.9%,说明上游企业成本上涨,没有传导至下游消费者。而去年以来,中国 PPI 同比涨幅不断走高,10 月扩大至 13.5%,CPI 同比仅上涨 1.5%,二者剪刀差达到 12 个百分点,随后不断收窄,今年 2 月剪刀差仍达到 7.9 个百分点,与去年 5 月 7.7 个百分点的水平近似。可见,不少市场主体的利润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遭受大幅挤压。如果订单量继续下滑、原材料成本继续上涨、利润率继续压低,一旦超过难以承受的界限点,最糟糕的局面可能会是:市场主体出现断崖式消亡。近期,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结合 “生产资料上涨、生活资料走平” 的现象,以及其他一些现象,认为中国出现了 “结构性通胀”。另有少数观点担心,结构性通胀最终会走向全面通胀。为了保住市场主体的订单,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2022 年赤字率拟按 2.8% 左右安排。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65 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 1.5 万亿元、规模近 9.8 万亿元,增长 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预计今年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 2 万亿元以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分析,“今年的绝大部分专项债可能会在上半年发行完毕,主要应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物流、市政产业园、国家重大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九大方向,既有旧基建,也有新基建。” 结合房市政策松动,大批市场主体今年有望获得更多订单,维持或创造出更多工作岗位。当下,一线市场主体的信心如何?张晓波指出,小微经营信心指数在 2021 年四季度有明显下滑,但仍保持在轻度乐观区间。小微经营者相信内因比外因更重要,像打不倒的小强。“他们还是坚信靠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觉得这是中国未来经济的一个火种,他们的信念还在。” 在李波看来,生意比较难,就要主动去寻找、积累客户,虽然现在可能无法获得订单,但一直保持联系、等到生意好起来,自然也会收到订单。“以前生意很好,可能三五个比较大的客户,我们都已经吃饱了,都撑了。但现在我要做 40 个、50 个客户,把服务、品控和口碑做好,而且让价格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内。” 刘晓形从 2019 年开始涉足宠物吹风机、美容用品等宠物产品,已经实现了一年 100 万元的盈利(有 2019 年提早囤积了大批原材料的缘故)。现在,刘晓形希望每年拿出二三十万元继续投入宠物产品的研发与升级,提升品质,把品牌长久地做下去。印刷包装业务也要升级,以前客户下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订单,现在几百几千元的碎片化订单变多。刘晓形认为,自家的包装还要提升定制化能力,将更有创意的设计外观、更好的材料,以够快的反应速度提供给客户。“我这个人,可能是别人觉得越难做的时候,就觉得我的机会到了。特别是我们企业还比较小,如果想要发展、想要做好的话,在别人觉得不好做的时候,就应该更加努力。我对自己企业也特别乐观。” 刘晓形说。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