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6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多读、多写才是最重要的事

    《写作这回事》阅读笔记 1 写作不需要粉饰词汇,有话直说是不错的方式。用你想到的第一个词。2 写短小精悍的句子,尽量避免长句。3 写故事的最高境界是让读者忘记自己在看故事。4 段落而非句子才是写作的基本单位 —— 意思在段落中连贯起来,词语有了更多的意义,不再仅仅是单词。段落也体现了节奏的快慢。5 描写可以使读者对故事身临其境。开始描写之前,首先需要想象出你希望读者感受的场景。描写的目的就是将你脑海中呈现出来的场景诉诸文字,令其跃然纸上。6 多读、多写才是硬道理。

      14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作是一种孤单的工作

      教人写作的书大多写得枯燥乏味,但是老金这本书却让我们一口气读下去。“如果你想成为作家,有两件事你必须首先得做到:多读,多写。”“我希望你至少要把自己的故事写过两稿;一稿关起门来写给自己,二稿敞开门写给读者。 关门写稿的时候,把脑子里的想法直接下载到纸上的这个阶段,我能写多快写多快,速度以自己能忍受、不难过为标准。”“你写故事时,是在给自己讲故事,你修改时,主要工作是拿掉不属于故事的内容。” 如果你真的热爱写作,就不要辜负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青解毒指南和美国文学评论

        好书,真诚。甚至写了自己酗酒磕药和摆脱这些恶习的经历。好书,很难概括的那种好。相信我,普通人当然好的时候肯定没好到斯蒂芬金的那种程度,但差的时候也没差到他那种的地步。每个叛逆期的,文艺倾向的,自命不凡的也许真有那么一点天赋的小孩,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年轻人也可以,越早读越好。还有一部分文学评论,看作家评论作家可能是最有意思的几件事。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

          想要成为一个作家,把写作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就得把它和生活紧紧绑定在一起。写作不是一个需要刻意经营的事,而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状态,像吃饭睡觉一样支撑着生活继续。从开始了解他的人生故事,就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斯蒂芬・金式的写作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这本书,有点蠢蠢欲动

            看斯蒂芬金的论写作,最初很吃惊,一个恐怖小说作家的幽默感一点也不逊于《围城》的钱钟书,但斯蒂芬金没有钱钟书那种文人的刻薄。读这本书,不但可以收获如何写作秘诀"多读多写"——— 这可以为你省去很多去报写作课的学费,当然,把上写作课当成正在进行写作可以忽略这条省钱秘诀,还会有意外收获:1. 从斯蒂芬金的简历看到,在 1975 年的美国就已经出现既使大学毕业,也可能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斯蒂芬金大学毕业后先去的洗衣房工作。所以放下读大学是拥有美好生活的执念,毕业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学习,还有对生活的热爱更可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好。2. 斯蒂芬金说他儿子喜欢上一个乐器(我忘了是什么了),他和妻子都开始幻想儿子会成为伟大的乐手,给孩子买好的乐器,请老师,一段时间后他建议儿子不要去学了,因为儿子只是去老师那学,学完后按部就班的练习,练完后就把乐器装盒子里,不会自己尝试着去演奏一个自己创作的曲子,这说明儿子不是主动爱这件事,所以也无法在这件事上有了不起的成就。这个观念,对我们为人父母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事都值得借鉴。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去做勉强自己的事,也不要做不适合自己的事。3. 斯蒂芬金说,每天要保证六个小时的写作时间。这让我想起赖世雄说他学英语时,每天六个小时都在学英语。所以说,在一件事儿上没有成就,可能不是天赋的问题,而是投入的时间就不够。4. 斯蒂芬金也承认作家是有天赋的,尤其是伟大的作家,这不是靠努力就能成为的。但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努力,可以从坏的作者成为好的作者。看完这本书,做成一件事儿的念头又蠢蠢欲动了。但是,我能做成一件什么事儿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写作让人生丰富

              这本书是斯蒂芬・金谈关于写作的书,之前对于金的了解,只停留在那个写过《肖申克的救赎》和《闪灵》的作家,觉得就是二流小说被改为一流电影作品。书的前半部分是作者的一个大致简历,单亲家庭,艰难成长。最感动人的部分还是他边在洗衣店打工边坚持创作小说的经历,写作一步步让他的人生越来越好。这部分可以看到一个作家对写作的热爱,所以他后面说他从来没有为金钱写过,就有点可信了,因为任何时候不计成败去坚持一件事,肯定是超越了功利目的的。金的整体写作观是以故事为王,超级照顾读者,他对待写作也很负责,会不断修改自己的作品。给写作起步者的建议也就是多读多写四个字。他反感在写作中使用过多的被动语态和副词,坚持作品在修改时应该精简掉 10% 左右的废话。比起这些写作的建议,金本人坦诚的叙述风格和全书洋溢着的乐观自嘲更加吸引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写作这回事》用三招教会你写出经典文章,精炼、规范、讲故事

                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这本书,我反复读了 4 遍、摘录了 281 条笔记。忙了大半天才恍然大悟:斯蒂芬金就是自己最爱的那部经典影片 ——《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全书以讲故事的轻松口吻,通俗、幽默地向读者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作者经历的坎坷与坚持。初读这本书,感觉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学长在聊他一生关于写作的过往。有些经历于作者而言是灰暗的、几乎致命的,而他却没有把这种沉重附加给读者,让我们在客观与轻松的氛围中坐上了时空穿梭机 —— 跟随作者回到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晚年所有关乎写作的重要时刻。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美国的哆啦 A 梦,他的口袋里有什么法宝吧!01 精炼钟叔河在《念楼学短》序中说过:“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写得短当然不等于写得好,但即使写不好,也可以短一些,彼此省时省力,功德无量。” 写作是对思维的精炼,去掉没用的形容词和副词、慎用被动语态,力求文字简洁、思维精炼。成年人的时间很宝贵,简明扼要不代表无知,长篇累牍也不能说明博学。引经据典不错,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灵魂。02 规范在简洁的基础上,确保语法规范、常识正确、背景务实是最基本的。有一天,一位朋友私信我说:“你那个日文假名是不是写错了,还不如写成‘马杀鸡’更好理解。” 哗众取宠,也是不可取的,把简体写成繁体、多用几个片假名并不能提升行文的水准。经常有人在发消息、写文章时会出现标点符号和语法、字词错误,大家常常觉得这是小事,只要能看得懂,这些细节不必苛求,认为纠正错误会延误发布作品、浪费时间。殊不知,能够凡事严谨,这起码在态度上是对他人的尊重,尤其是要献给读者、敞开门来请大家欣赏的作品,做到语法规范是最基础的事。书籍是读者的营养品,如果连营养成分都是假的、不对的,那么真该扔进垃圾桶不要浪费笔墨和彼此的时间。03 故事性与空间感用好故事与读者搭建空间的桥梁。“如果我能用两个故事来说明每个知识点,也许正在看这段文字的家伙会情绪更稳定”—— 我这样对自己说。我总以为 “讲故事” 是对婴幼儿该做的事,殊不知成年人更愿意看故事,而不是逐字逐句分析我这些毫无乐趣文字的逻辑性和各种关联。一个好故事可以拉近和阅读者的距离,没有人天生就喜欢看合同条款和宪法文件,但人人都爱听故事。能讲故事,不要说教。“写作不是自我陶醉和表演,考虑读者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给读者留下足够的空间,删减掉过于精细的描述语言,即使作者有多么喜爱那个餐厅、那一座桥。这宝贵的空间感可以让读者在自己想象的海洋中搭建一座与作者之间的桥梁,即使穿越山海、跨越时空,彼此都可以为作者脑中那个灵光产生共鸣。至于文中交代的那块桌布究竟是格子布的,亦或是亚麻的,都没关系。04 阐明文章的价值观对爱的人要大胆表白,讲完故事也要明示这其中的意义。我总是厌恶凡事 “上价值”、首尾呼应,本性也不喜欢做了苦力四处张扬:我为此付出的努力。金先生的指点让我稍许改变了这种顽固的想法:我总该让人明白我想要表达什么?我和读我文字的人是否产生了共鸣?不被理解是孤独的。05 你是好的作者吗?多读多写!多读多写!是不是无数次听到过这四个字?也听过、读过大量关于阅读方法的书吧?比如《过目不忘读书法》、《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高效学习》(得到课程)等等,还有现在颇流行的 “速读法”、“一天一本” 等各种五花八门的 “方法论”。但积累的意义,不是读一本书、习得一个方法就能获得的,持续输入还要坚持输出,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功力。这就好比只收藏不阅读、只买书不看书一样,没有大量的练习和反馈,一切阅读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作者在狭小的洗衣间创作、生活困苦的时候写作、在身体遭受重创时写作…… 在无论何时何地金先生一直没有放弃写作习惯。“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有的时候它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 健康的体魄、固定的写作时间、规律的作息、稳固的家庭、家人(朋友)的支持才是是好作者的标配。一定会有人说:“历史上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是精神病,不幸的婚姻和惨绝人寰的童年遭遇是优秀作家的标配。我不成功是因为缺少生活经验。” 我没有像金先生那样 10 岁就写出成型作品的能耐,也没有标配白龙马和孙悟空,不想为了 “灵光一现” 追求九九八十一难的刺激。金先生在文中用了大量篇幅讲述他如何戒酒,论述了酗酒、毒品和成为好作家没有半点关系,甚至童年时代,老师苛刻的言语深深伤害了他的创造力。——“曾经有些时候,写作对于我来说好比是一种信念坚持的行动,是面对绝望的逃避反抗。” 对书中共鸣最深的还是那句 ——“把电视炸了。” 实话说,看到这句话时,屋外的孩子们正在酣畅淋漓地进行着 “香蕉” 争夺战、“地盘争夺战”…… 我真想把神兽也炸了。尽量给自己创造可以专注于写作(做事)的环境吧!大道至简,一桌一椅一支笔即可,无需过多高端的装备。在喧闹的人间聚焦思维,写作是不是更加容易呢?06 总结 “如果出发点是 “为了快乐而做事,你就可以永远做下去。” 多写多读;规律的作息(固定写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健康的体魄和家人(朋友)的支持;稳固的婚姻生活;热爱写作;简约的写作环境。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成功=热爱+持续行动+信任支持自己的人

                  这本书,讲了三部分,写作之路 + 写作方法 + 生活。斯蒂芬金讲的写作方法,虽跟其他人有所有不同,但大致是一样的,无非是字词句、大量的阅读和大量的写作。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更值得学习的是他成功路上的故事。1. 第一个信任支持他的妈妈当妈妈看到他模仿那些连环画写的故事,并没有像学校的老师那样,批评他,认为他不务正业,浪费了天赋,反而是鼓励他,“我打赌你会写得更好。自己写一个吧。” 在书中,当他把这些拿给妈妈看的时候,“她太喜欢了 — 我仍然记得她那带几分迷茫的笑容,仿佛难以相信自己的孩子竟然如此聪颖过人 — 简直是个他妈的天才,上帝啊。” 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个妈妈花钱买下了他自己写的故事,两毛五一个,一共四个,还寄给了她的姐妹们。他赚到了这行第一桶金:一块钱。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真是想给这个妈妈拼命的鼓掌。如果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欣赏自己的妈妈,那该有多好,这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啊!2. 热爱 + 持续的行动斯蒂芬金出生于 1947 年,他第一次投稿是 1940 年,那时候他只有 13 岁,直到他 1974 年因《魔女传》一举成名,几十年一直在投稿、退稿…… 却从未放弃。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用持续的行动来证明的热爱,那些说着热爱,却从不行动的热爱,都是虚假的。在书中,他没有写退稿信有多少,但是他说,“墙上的钉子已经承受不了更多退稿信的重量。我换了个大钉子,继续写”。在十六岁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份退稿信,写着 “故事不错。不适合我们,但确实不错。你有天分,继续来稿”。短短的一行字,却照亮了他阴霾的天空。他很幸运,又一次得到了鼓励。3. 并肩前行的妻子他找到了一个在灵魂上契合的妻子,哪怕在他们最贫困潦倒的时候,也没有抱怨过,没有阻止过他写作,反而在读了他丢的手稿后,说这个故事很好,要继续写下去啊!在书中,他是这样说的:“她如果曾经透露出这样的意思:我在旁德街上出租屋的门廊上,在荷尔门的克拉特路出租拖车屋的洗衣间里花那么多时间写作是浪费工夫,我想我的这份心肯定早就失了大半,可塔碧莎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怀疑的话”。“写作是一种孤单的工作。有人相信你,对你至关重要。他们不需要发表演讲。通常只要信任你就足够了”。是啊,因为妈妈的鼓励,因为热爱,因为持续的行动,因为妻子的守护…… 所以,他成功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作之路就是持续写

                    一本非常经典值得深入学习的写作成长之书!除了持续写,没有其他捷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大约是 10 年前读过不止一回,以为自己记忆深刻,没想到最近向老师提出一个关于读写比例的问题被推荐重读这本书。再次阅读感到带着问题读和只是喜欢的读读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或许是时间过了太久,竟然像读一本新书一样一头扎进去。看完后的答案是:每天都要在阅读和写作上刻苦 4-6 小时。扪心自问做到了吗?似乎目前接近这个数字,但刻苦程度则不敢拍胸脯。其他的启示在真正要操作的时候也确为金玉良言。比如:1. 像发现化石一样去写作,好的故事是一种自然遇见。2. 要关门写作,开门改稿,并且只把重要的人作为第一读者。3. 要多读,还给了书单…… 其实老金算是特别贴心了,当年我没有理解,我想一来我可能八卦他的个人经历的想法占了主导,二来我只是想成为作家但并没有真的愿意去做,因此基本只是看看。这次有了巨大的不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读三遍的书(2022年写书评第28本)

                        这本书看一遍是完全不够的,一定要看三遍以上,非常值得。本书有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斯蒂芬・金的自传,后一部分是教的写作方法,但是读完后会发现,他在前一部分已经在教我们怎么写作,而且给我们做了一个真正的示范。也就是说,在了解他的人生故事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他的写作方法。对于写作,他说到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都知道的 “多读多写”,这也是他这辈子的写作本事,他总结出来的最有价值部分。另外,他还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指望着能有什么灵光一现,那只会让你越拖越久。就像是贾行家老师说的,写作那是一个体力活。如果想在写作中取得一点儿成绩,那就得向老天爷保证,每天几点到几点,你都在写,而且是常年不间断。最后,这本书中所有我能想到的关于日常写作的一切问题,他都给出了答案,剩下的就是靠我自己的多读多写,没有捷径。生活并非艺术创作的支持体系,反之才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认识和理解写作

                          这并不是一本教你具体如何写作的书,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作家,讲述了他自己的写作生涯,以及他是如何理解写作的。史蒂芬用他的生活和经历来教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写作,以及如何开始写作。值得一看,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想

                            这里面的比喻很形象,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写作像木工一样。需要的是工具箱的充裕和时时翻新。这既给了我勇气有给了很大的方向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作爱好者必读

                              史蒂芬・金教我们的 30 条写作要领:1、不是找,而是等你的工作不是找到好点子,而是在它们出现时,能够立刻认出来。2、不要为你的写的东西害羞总有人打着” 不想看你浪费天分 “的旗号,来骂你的作品是垃圾。何必在意呢,不管你写的是什么题材,都不要感到羞耻。3、天分的壁垒确实存在承认这一点很重要。写作者的金字塔:底部是糟透的作家,上面一层是称职的作家,再上面一层是好作家,最上面是天才作家。任何人或任何技巧,都无法让糟透的作家变成称职作家,也无法让好作家变成天才作家,只能让称职的作家变成好作家。4、不要粉饰词汇用想到的第一个词,不仅因为接地气,更因为它可能最接近你要表达的意思。5、不要用被动语态胆怯的作者喜欢用被动语态,原因类似于胆怯的人喜欢被动的伴侣。6、如果一句话拆成两句更容易理解,那就拆成两句不要为难可怜的读者,他们已经够累了。7、不用副词想办法在前文或者后文中表现这个动作的属性,而不是 “XX 地”。尽量少用,但对话界定最好彻底禁用,“XX 地说” 是灾难。8、段落写法概括性的句子开头,描述和支持性语句紧跟在后。自然而然地分段。9、写作如同挖掘化石用精细的工具发掘探索故事的原貌,而不是想当然地 “雕刻情节”。10、情境 > 情节情境足够强,情节设计就无意义。11、故事 > 场景没人想花几十元买本写景的小说。12、叙述 > 明说用叙述让读者看到并理解,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以此产生共鸣。13、描写留白描写中适当留白,尤其是人物的外貌,由读者自行补完,这个人物就变成了读者认识的人。人物始于作者的想象,但终于读者的想象。14、鲜活的比喻避免比喻陈词滥调,前提是阅读量足够。15、对话真实不要自言自语。注意听角色说话,说对方能听懂、并且对方能够准确回应的话。16、不要直写情绪让读者理解角色,即便有一秒的共鸣。尤其是反面角色。17、先故事,后主题而非想好主题再写故事。适当用象征升华故事,但顺其自然,如同发掘这块化石的另一部分。18、写了解的事将兴趣点变成故事主题,这也是写小说的潜意识。19、先忘记作品,再改第二稿,以求客观干掉别人的宝贝总是更容易些,对自己的宝贝总是更难下手。20、找一位理想读者如果没有,就让自己当。21、节奏来自简练删掉枯燥的部分,想象理想读者会在什么时候放下书,去做别的事。22、慎用插叙读者真的想知道这件往事吗?在他最想知道的时候再告诉他。读者对将要发生的事更感兴趣,远远大于已经发生的事。23、故事背景不要多写背景离故事有多远放多远,不管你为了调查背景花了多大的功夫。令人惊叹的故事不需要太深入的知识讲解。24、甘心 “关上门” 写作环境不一定重要,永远没有真正适合写作的天堂。但心里一定要有一扇你甘心关上的门,耐得住寂寞,不达目标不开门。25、关门写作,开门改稿第二稿 = 第一稿 X90%。拿掉不属于故事的部分,不管你有多喜欢。改好后拿给一些人看,如果一半人喜欢一半人讨厌,那就算作者成功。26、多读多写 27、另一半的支持很有用对方可能会从垃圾桶里拣出你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弃稿。28、生活并非艺术创作的支撑,反过来才对。29、两大秘诀有助于获得成功:健康和美满的婚姻。30、这一条由你来补完,独家秘方才能打造独一无二的写作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是昨天骑车时从得到听书里偶然听到的,才知道史蒂芬・金就是几乎每个人都听到过名字的《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美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有 200 多部短篇小说和 40 部书,作品销量超过 3.5 亿册,其中有 70 余部的电影电视改编自他的作品。       这本书的前一半是作者的个人自传,目前刚看完这一部分。       斯蒂芬・金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父亲欠了一屁股债离家出走以后再也没有回来,母亲通过洗衣工等 各种临时微薄的收入维持两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但母亲永远自立自强的性格也影响了斯蒂芬・金的一生。       斯蒂芬・金并不是一个天才,小时候反而是一个经常生病的孩子,在书中他把自己的幼时的经历写的特别搞笑(比如被马蜂蛰然后石板砸脚;比如把自己想象成牛仔英雄在树林里大号,却用毒藤的叶子擦了屁股,导致他从屁股痒到胸腔,手肿的像米老师的手,他的描述是唐老鸭一锤子砸过以后的样子)让我们不知是该同情他还是该哈哈大笑。       在他该上一年级的时候,他的耳朵出了问题,在反复和医生的斗智斗勇中,他写下了这样的话 “你第一次骗我是你不好,我第二次上当是我活该,你第三次骗我,咱俩都不是东西”,这个病耽误了他上学,可是在此期间,他在家读了 “大概六吨重” 的连环漫画书,“六吨” 是什么概念,粗略估算有一万本以上,而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开始自己跟着漫画书编故事,他把第一次完全有自己编的故事拿给妈妈看的时候,妈妈在每一个他设计的笑点处都笑了,而且给了他每个故事 25 美分,4 个故事共 1 美元的奖励,这是他的第一笔稿费。母亲的支持和鼓励让他觉得自己仿佛有了无线的可能,喜欢哪扇窗就可以打开哪扇。      如果仅靠童年的这段经历就判断史蒂芬・金是写作的天才就不对了,每个能够称为大作家的人,从来靠的不是灵光一闪的瞬间,而是永远不停的积累,笔耕不辍。      从 13 岁开始,斯蒂芬就开始像杂志社投稿,退稿条挂满了一个又一个大钉子,直到 16 岁才出现第一个让他感到希望的退稿条 “故事确实不错,但不适合我们,你有天分,继续来稿”      斯蒂芬・金能坚持走出写作之路,除了母亲从小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妻子永远无条件的信任、陪伴和鼓励了。他的第一部让他一举成名的小说《魔女嘉莉》就是这样被妻子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他曾写道:“哪怕我的太太曾透露出那么一点点意思,觉得我是在浪费时间,我的这份心肯定早已失去了大半”      成名后的斯蒂芬・金虽然创作不断,但也陷入了和酒精、毒品的斗争中来,在妻子对他的拯救中,他写下这样一段话 “大楼已经起火了,而我站在顶楼上,直升机来救我,在我头顶上盘旋扔下来一条绳子。结果,我却说,再给我两个星期想清楚。     斯蒂芬・金永远就是这样的坦诚而幽默,这本书虽然我才读了一半,但是觉得真的很有意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门写作,开门改稿”

                                  虽然没有读过斯蒂芬・金的其他书,但是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有了极大的兴趣想要去看看他其它的作品。用词大胆、犀利、真实,以及时不时的在一段文字之后的 "()" 里与读者交流的方式也太有趣了。本书的前半段斯蒂芬・金都是在回忆自己的人生,考虑到他当时写这本书之前刚经历了一次惊险的车祸,我觉得人多半在经历了生死之后,都很想回顾回顾从前。不过我觉得如果没有前半段的经历描述,这本书也失去了许多应有的味道。不愧是很会写小说的人,将自己的童年经历也写得如小说一般精彩,作为读者读完以后也还是会记得许多斯蒂芬童年时候的经历细节。最喜欢的是斯蒂芬的母亲花了 1 美元买下了儿子写下的四个故事的经历,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还是小孩时,都会流露出对某些事情偏执的喜欢,但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会像斯蒂芬的母亲那样,认真地认可儿子的能力和兴趣。在斯蒂芬・金的写作路上,我觉得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没有母亲他不会知道自己可以将写作这件事当做自己可以尝试的方向,没有妻子他也许不会在写作这件事上坚持那么久直至最后才华被看见、被认可。但是,他本人对于写作这件事情的坚持和理解也同等重要。书的后半段是关于如何写作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 "你需要一个房间,需要房门,需要关上门的决心。你也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你坚持的时间越长,写作对你而言就会越容易。不要等待缪斯从天降临。我前面已经说了,他是固执的家伙,不容易受到创作悸动的蛊惑。" 内容创作领域应该都是这样吧,需要静下来心来,需要给自己造一座门,一座把自己与外界隔开的门,同时也需要有拒绝一切外部诱惑的决心。有了决心之后再多加练习,练习的越多,自然也就越容易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推荐本书给像一张空白纸但内心又对写作/作家蠢蠢欲动的小人儿们

                                    初解了我对作家 / 写作的好奇,以自身学画的经验来看很是认同作家的观点,即因快乐、满足自我、丰富自我而作,勇敢出发通过多阅读多写来落地。作者的观点很简单很真诚,观点与事件结合表达,语言通俗又总是幽默十足,阅读体验整个不枯燥、很顺畅。意外的是,看完本书,对恐怖悬疑类作品稍减了一点抵触,大概是是神安排了这次阅读吧哈哈哈哈,也可能是鬼。就推荐吧,推荐给像一张空白纸但内心又对写作 / 作家蠢蠢欲动的小人儿们。开卷有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快乐起来

                                      这是一本让人快乐起来的书!看《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就很好奇,什么样的人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能够写出这么迷人的故事?果不其然,即使是说写作,斯蒂芬。金也能写的让人像读故事一样,欲罢不能、停不下来。最让我难忘的是,他描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身体遭受折磨的时候,比如四岁时,体重两百多磅的保姆经常坐在他的脸上放屁;医生两次对他的耳朵进行穿刺治疗;车祸之后,右膝粉碎性骨折、胯骨骨折、脊椎碎裂、肋骨断了四根,为了想要重新走路,住院七天后,就开始尝试下床、进行康复训练,三周后出院,五周后开始写作。在这些文字中,我感到了疼,却一点儿也不觉得苦,而且仿佛看到斯蒂芬咬紧牙关说:来吧,开始写作吧,只要写作,你就会快乐起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门写作,开门改稿

                                        正如副标题 “创作生涯回忆录” 所示,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作者斯蒂芬・金的自传,故而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乏味,就好比大佬跟你讲过往。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改稿的重要性,书中的一句话说的好:“关门写作,开门改稿。”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面,可能是受到应试写作的影响,以为写作都是一气呵成。后来才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好文章其实是不断修改打磨出来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需要精读的一本书

                                          被资深编辑强烈推荐看这本书,老外写的在阅读的顺畅感方面还是有点吃力,速度会很慢,都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慢的逐字看书了,有些环节实在不感兴趣还是快进了这种教如何写作的方式很特别,但大篇幅还是以自传为主。需要花精力去汲取写作的养分,干活不是太多,但对自己影响还是挺深,至少在行动上已有改变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