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的推荐理由简单粗暴,只有两个。第一,如果你只读一本关于亲密关系的书,就是它。这是一本亲密关系的百科全书,胜在 "全",所有你能想到的亲密关系可能遭遇的问题,都有,它能帮你理清问题,寻找可能的解决思路。第二,这是一本大部头,71 万字,读一本相当于读七本,但是,我一字不落读完了。10 月 13 日开始读,直到 11 月 13 日,刚好整整一个月,20 个小时,完整阅读是推荐的前提。这本书哪怕购买了得到电子书年度会员,也不能免费阅读,而且挺贵。我在试读结束后先是充值了微信电子书月卡读它,然后又在阅读完后花了整整 110.4 大洋买了它,因为写了 361 条笔记,更因为确信以后还会时不时需要翻阅。以上,用最贵的时间和不太便宜的金钱做出的推荐。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社会心理学丛书,彭凯平中文版主编,津巴多英文版主编注意认清这本罗兰・米勒写的《亲密关系》,不是另外一本同名畅销书看过这套社会心理学经典丛书中的其他几本后,发现只有《亲密关系》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更新最新版本),内容流畅,通俗易懂,大有收获,参考了大量的文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建议阅读,建议购买 #Frank 积极心理学书单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好

        对友谊和爱情有系统的详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本教材一样的大书。男女的平均差异其实非常小,主要是源自于社会、文化与对资源的占有等因素,而单独个体的不同才是真正的差异所在。亲密、激情、忠诚,不断变化,组成不同爱情类型。100 对婚龄持续了 45 年的满意夫妻解释他们成功的秘诀是:珍视婚姻,并认为婚姻是长期的承诺和忠诚;幽默感;相似,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能达成一致;真正地喜欢自己的配偶,喜欢与配偶共度美好时光。希望我们的婚姻也能这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会爱,勇敢爱

            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句话,用心理学的视角来诠释的话,大概可以这么说,理解一个人需要将其放在各种关系里去,尤其是极为重要的亲密关系。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对待关系的方式还随着自身的特点呈现出现各种不同,而想要深入了解就需要心理学等科学知识的帮助。《亲密关系:第 6 版》是罗兰・米勒以及其同事合作的经典著作,得益于心理学家彭凯平的贡献,本书在专业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在此基础上书中内容的讲述更加适合普通读者。本书面向的不光是对亲密关系感兴趣的读者,更写给了广大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心理学怀有好奇之心的普通人。1. 特殊一般亲密关系和一般的人际关系,有着明显的不同。按照书中的理论,在了解、关心、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信任以及承诺等六个方面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简单粗暴一点的说法,可以认为是特殊和一般的区别。你要是对亲密关系有着更为深入准确的认知,在了解和处理一般的人际关系就更为游刃有余。即便如此,我们也需要了解到关系会受到个人经历、个体差异、人类本性以及人际互动的影响。对于本书中所传授的知识我们更应该学会甄别使用,至少在使用之前需要针对所面对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比如我们在衡量一段关系是否算亲密关系的时候,就不能完全按照上述的六个方面进行分析。毕竟在现实的具体关系中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也许有的亲密关系中未必有书中提到的,而有的泛泛之交反倒可能出现。特殊到一般在逻辑学里算归纳法,其难免会遇到黑天鹅的挑战。就像世间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一样,每一段关系也是独一无二的。本书以及心理学的知识更多还是起到了一个辅助参照的作用。2. 心理解剖打开本书就像进行一项心理解剖实验,作者借助于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帮助读者一点点去拆解关系中的各种奥秘。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很多方面确实要比单纯来自于个人经验的要靠谱得多。作者在书中研究方法的详细描述更是对于心理学的一次袪魅,尤其是那些认为心理学是偏软科学的人文学科。本书的科普可以让读者意识到看似很软的内容也可以用硬科学的方法去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吸引力、社会认知以及沟通和相互依赖等方面的分析过程中自然需要社会实验等数据和其他理论的支持,从而可以让读者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启发。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内容亲密关系里用得着,其他的关系中也同样适用。3. 友情爱情亲情、友情和爱情可以说是人类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后两者的形成不依赖于血缘,更加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度的研究。在本书中作者更是花费了不少的篇幅进行全方位介绍。友谊伴随我们的一生,或者说它可以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出现。这往往会因为我们自身的状况而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即便是儿时亲密无间的发小,也可能会在日后的生活中成为陌路人。爱情的出现更是神奇,很多人都喜欢用亲密、激情和承诺的三角理论来进行分析,从而将现实中的关系做出相对精准的划分。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静态的划分在动态的关系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在关系中我们可能会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它能持久吗?在友谊中和爱情里,人们早晚都可能会碰到,但后者的似乎更为刻骨铭心。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至少是更为焦虑,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更是会选择相信商家炮制出来的种种营销骗局。在每一段关系中,我们更为重要的还是看见自己。彼此之间再形影不离依然难以改变彼此是两个人这一事实。我们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但也不能在此过程中迷失自我。4. 性爱游戏大概也只有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没有性爱游戏的参与,但也总能看到它的身影。彼此对于性态度、性行为以及性满足等方面的认知差异会导致一段亲密关系趋于不稳定。本书对此的分析更偏理论层面,作为科普足矣。若想要做进一步的了解,不妨借助《亲密陷阱》《危险关系》等心理学作品或者《邻人之妻》这样更为纪实的读物。性爱游戏中并不总是美好的,也会存在性胁迫的情况。对于女性来说,陌生人的威胁不容忽视,身边之人更值得注意。哪怕是身处亲密关系中也难以避免,否则也就不会有《致命爱人》这样的纪实作品问世。5. 消亡修复一段亲密关系可能会走向消亡,也可能会迎来修复。分手、离婚在如今的社会变得更为常见。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一方面可以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更多的忧虑。我们希望每一段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也希望每一段亲密关系有感情上的深度互动。可现实未必如此,甚至常常和我们预想的相反。与其刻意回避,不如勇敢直面。当关系走向尽头,和平分手是一个理想的选项。可由此带来的后果和变化并不会是完全可控,甚至可能造成彼此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对此有所认识和了解就可以尽量避免我们遭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关系的修复不必过于相信网络上那些所谓的情感专家,可以参照书中的内容得出一个较为靠谱的答案。上一次结束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如今的变化又是如何。想清楚这些是否再续前缘就更加了然于胸。鉴于本书的理论性和写作目标,这本书更适合作为科普读物,未必能解决掉读者对于亲密关系的所有疑惑。尽管如此,相信阅读完此书后,读者更容易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6. 写在最后这本书我一口气读完,觉得很不错,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此之前曾打过好几次退堂鼓。面对这样的一本大部头,现在的读者可能越来越没有勇气去打开,更缺乏耐心去读完。也许是像我一样缺乏一个合适的契机,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可以找到促使自己阅读的那个理由,不浪费书中的宝藏。阅读有时需要的不光是好奇,还需要一点冲动。我们在亲密关系里更是如此,这会带领我们逐步踏入彼此的内心世界。阅读再多的书籍也还只是理论方面的丰富,现实中的反馈会让你意识到 “纸上得来终觉浅” 并非虚言。我们是过往历史的产物,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旧有习惯和定势思维。这些在过去可能对我们的生存和生活大有帮助,但在未来可能会成为新的阻碍。我们是否有勇气走出舒适区,打破这个曾经保护我们的硬壳?本书算是开了一个不错的头,接下来的故事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继续。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我们又该给出何种答案。书中的内容可以给以启发,但毕竟不能替我们回答。人生的答卷最终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书中所列出的并非标准答案,有时甚至都不是参考答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更应该如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亲密关系对于生活中无论亲人关系还是同事关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转发
                评论